信息化教学已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当下的现实。近年来,从国家到学校,都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如何突破传统课堂的桎梏,实现信息化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让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有趣,教学方式互动性强,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每位教师都应在实践中深入思索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上好信息融合课,首要的是转变理念。同时,做好信息化教学要求我们增强对数据的敏感度。教师作为数据的决策者,要做到理性、正确地决策,就必须具备相关知识、掌握充足信息,克制“冲动”,调动“系统二”。要成为理性且精准的快速决策者,需在背景知识与实时信息的支撑下,反复协调“系统一”和“系统二”的交互,通过练习不断缩短决策时间。埃里克森提出的刻意练习的五要素包括:找位好导师、走出舒适区、专注投入练习、及时反馈、创建心理表征。王绪溢博士在《王者之声》专栏文章中提及的“品读、实践、深思和写作”,在信息化教学中是必须常做之事。
关于深思和实践,在后续教学中我将努力探索和实践的要点如下:
1.如何化解有限的课堂时间与精彩的学生思考之间的矛盾?
2.生成性课堂推进时,怎样启发引导高阶思维的生成?
3.依据数据反馈分布图,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的有效对话?
4.怎样营造并建立课堂中的安全感?
5.对于学生的生成,拍摄几张图更契合本堂课教学?
6.多维评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组长组员间的评价)在信息化教学中应如何设置与施行?
这些问题都有待我在持续的实践中寻求最佳策略。期望自己能坚持常态化实践,在每一节课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持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