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上了两届,总觉得哪里上不好,给我一种不好上的感觉。因此,在上课之前,特意去听了同年级老师的这节课。在清理学生准备学具这件事上,对于孩子还真的不能完全脱手,需要借力家长才行。我们班是提前三天准备,都有三个人没有准备。
课堂按照“”独立思考——聚焦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结构进行。学生有疑问,有分享,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我也捋出了我上课的思路。
一、引入新课,聚焦发现
我们研究了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应该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先想一想。
有孩子说:我们按边分类分成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那说明只要三条边是相等的,就可以组成三角形。但是对于另外两类,却不知道呢?
有孩子问: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
我说这样的思考很好,那么我们就聚焦“非等边三角形”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初次发现
给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让学生猜一猜,能围成三角形吗?
接着动手验证,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我巡视全班。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动手操作,我知道问题会集中在:3厘米、3厘米和6厘米上。在猜想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认为可以。而在实践的时候,有8个孩子认为可以。
我让孩子们提问题:
徐:我们在拼的时候,遇到了不规范,怎么办?比如,可以不把线段用完吗?或者,还差一点点算成功吗?
生:这两种都不可以。因为三角形需要三条线段首尾相连。
寻:我们在拼的时候,遇到不准确,该怎么办呢?
生:你能具体说说吗?
寻:比如我们剪的吸管是3厘米,可是实际在剪的时候会出现误差,所以在拼的时候就不准确。
师:是的,遇到误差,我们该怎么办?(生不语)其实,我们既然在学数学,我们就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来推理,来思考,你们认为呢?
生:是的。
师:现在我们聚焦在验证环节里,大家的分歧点在于3厘米、3厘米和6厘米这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一些孩子拼成了,那为什么有的拼成了但认为这是不对的呢?
徐:因为3+3=6,那这样的话另外两条边就应该和6厘米的平在一起。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我们可以借助PPT来演示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PPT演示:重合在一起的情况)现在能明白徐的意思了吗?还有没有别的理由呢?(生不语)
师:如果这个三角形成立,我画出来,把数也标出来,大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明白了,这样的话,应该是6最近,结果6=3+3,和上面绕远的那一条路一样了,是不符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
我听到一些孩子在说哦,就用这样的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得到的启示:孩子们会发现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推理验证,升华发现
有孩子说:我认为是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于是,让大家根据前面的三角形的三边情况来研究,孩子们很快就得出结论。孩子们又会追问:是一定吗?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又自己解决。
最后得出:是一定的。
四、提出问题,拓展发现
课并没上完,继续问: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们研究了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那么两边之差呢?
这又是一个好问题。我让孩子们沿用上面的验证方法,然后得出他们的发现:任意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学生又追问:学了这些有什么用呢?
我出了一道题: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6厘米,另一边最短是多少厘米,最长是多少厘米?
让学生探究,最后总结出了方法。
让学生全课总结,形成认知。
其实,这节课我上得有些磕磕绊绊,但越是磕磕绊绊就越有生长。下课时,霖说:“我还想上两节数学课。”
我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们的数学课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