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平主义者——让·乔诺(也译作让·吉奥诺)
本文作者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代表作潘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士》、《植树的男人》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过步兵,在目睹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是他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
二、文本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用“虚构”激活了“现实”
这则故事一经发表便造成轰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的叙述实在太过“真实”。不断有人写信问吉奥诺:布菲耶到底是谁?他植树的那片荒原具体在哪儿?为何如此伟大的功绩没有别人提及?
吉奥诺本人的这一次写作,也有着“种树”的意味。他无偿开放此书的的使用权,就像是在播撒树种,各种版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世界各地。
而这本书的神奇之处,还在于用“虚构”激活了“现实”。半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人受其影响,进入深山种树,也有不少默默无闻如布菲耶的种树人,得到世人的瞩目和褒奖。2004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旺加里·马塔伊女士,曾发起“绿带行动”,联合当地妇女,用三十余年时间在祖国尼日利亚种下近三千万棵树。她的壮举让更多人明白,原来布菲耶的故事并非一种妄想。
《种树的人》的隽永,不仅在于其现实意义,还在于它所激发出的艺术想象力,无数画家从吉奥诺的文字中获得创作灵感。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贝克还把它改编成同名动画片,此片获得了第六十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成为动画史上不可错过的经典作品之一。
三、梳理时间线
1910牧羊人种树 人到中年,痛失亲人,决定种树
1913“我” 旅行偶遇牧羊人
1919再次见到牧羊人 “我”经历战争,内心千疮百孔
1920开始,几乎每年都去看望植树的老人 受牧羊人感召,接受精神洗礼
1945年6月,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是否暗示老人幸福中去世,造福后代? (只有这个时间具体到了月份)
时间线的整理,我认为“我”跟老人已是亲人朋友,互相陪伴和救赎,或者“我”就是这个老人。作者意图成为“种树”人,他也的确这样做了(看第二块文本的现实意义)
四、读中感悟: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有人说:“小说用虚拟的方式丰富人生体验。”或许这辈子我都没可能去素以薰衣草闻名的浪漫之都——普罗旺斯,但通过读《植树的牧羊人》我仿佛跟随“我”来到了那里做了一次长途旅行,既然是旅行,“我”看到了什么呢?文中第二段“一片荒漠,干涸的土地……我打消了在这儿过夜的念头。”(大背景的设置)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跟我想象中截然不同,没有美丽和浪漫,只是荒地、荒野,那样极度恶劣的条件下,如果我是文中的“我”,我也一分钟都不想在这儿呆着,毕竟我是来旅游的,可不是来找罪受的。但,废弃的村庄、倒塌的房屋、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干涸的泉眼、甚至有教堂和钟楼,无一不告诉我这里曾经的热闹与繁荣。为什么“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悬念1)
故事继续,“我”为了生存找水,“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主人公登场),牧羊人此时出现对“我”来说就是希望,“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铺垫1),叙述者“我”解决了对水源的渴望后就一直在观察牧羊人:独居人、不太爱说话、自信、平和。充满神秘气息的牧羊人大大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接着观察,对牧羊人的居住环境进行一番描写,这是一个勤劳干净、对生活有高质量要求、生活习惯良好(不吸烟)、安静、忠厚、不张扬的人,给人印象极佳。好奇心驱使着“我”想不断了解这个人,也可能是“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人,孤独的我迫切想摆脱寂寞,只有观察眼前这个人,转移注意力,“挑橡子”这一细节描写,可谓是丰满了牧羊人的形象,这种平静、专注、认真无不彰显了这个男人的魅力,我觉得我无法抵抗,好奇他为什么要挑橡子?(悬念2)不像是为了食用呀?难道是送人?或者别的其他用处?果然没让人失望,原本不打算过夜的,我想文中的“我”因着跟我同样的好奇吧,他不仅在这里过夜了,还申请再住一天。
甚至“假装溜达”(试想不相熟的人同行,担心双方尴尬),跟随牧羊人来到了一个山窝,看他放羊。“我”的担心时刻在困扰我,“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牧羊人似乎善解人意,友好的邀请我同行“可是,他没有。……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他是在种橡树!(感叹号,读出声音吧。是反问?是惊叹)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 他摇摇头说,不是。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他说不知道。
小说中合作原则的对话不常见,用在牧羊人身上再贴切不过,他本来就是一个内心平静、不太爱说话、一心一意的人。一问一答间,那个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牧羊人形象已经在我心里立体起来了。
可是心里的疑问更多了呀!牧羊人是谁?他为什么在这里独自种树呢?(悬念3)文中11自然段是个令人悲伤的段落,我看到了一个人到中年,痛失亲人,世界很大,他却没有家,只有孤独一人,他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挣扎,最终选择了种树度过余生呢?与动植物为伴,树能活很久,至少比人的寿命长,不会让他承受失去的痛苦——哭吧!牧羊人!牧羊人最初种树的目的并非伟大。他可能是“打发时间”“排遣孤独和痛苦”,“渴望生命”……但无论是什么,其实蕴含的都是一个普通人在绝境中的挣扎,是一个痛苦心灵的自我救赎,是一个孤独、痛苦、甚至绝望的人内心深处潜藏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六年过去了,文中“我”也经历了残酷的战乱,内心千疮百孔,记起了那个能够让他平静下来的牧羊人,文中第8自然段提到“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前去探望,这里有个“我想”和“我看”,“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结果,大大的惊喜呀,牧羊人不放羊了原因是羊吃树苗,改养蜜蜂了,文中虽然没说有花,可有蜜蜂了花还会远吗?希望,又是希望呀!树都长高了,十年前栽种的橡树已成林,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棵棵白桦树,牧羊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就像养育着自己心爱的孩子一样……内心的欢愉和充实填补了孤独的人生,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收获牧羊人依然是沉默寡言、静静的!牧羊人面对人生的淡定与从容启发了文中“我”,感叹“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因为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有了“溪水”,赞叹一位普通老人种树是了不起奇迹呀!
19、20段是小说的完美结局,大量笔墨描绘出一幅幸福热闹的乡村田野风光画卷,与开头段做对比,凸显牧羊人凭一己之力荒漠变绿洲,做到了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儿的伟大形象;他三十年来的孤独坚守,默默付出,不图回报却得善果,(并非一开始设想的孤独终老)播种希望,收获幸福,这大概是《植树的牧羊人》魅力之所在吧!
五、一点疑惑
第五自然段“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与后文“以前那种猛烈儿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想起的微风,高出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是否是一种对比,还是想说牧羊人居住的环境优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