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丨《家庭的觉醒》沙法丽·萨巴瑞---20241019日知195
第8章 迷思之五:有爱就是好家长
尽管我们对孩子充满爱心,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对他们做出一些与爱相违背的行为。
爱仅仅是个开端。(爱≠会爱,知道如何做。爱,是情感;会爱,是技能。)只要我们足够爱孩子,就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这是另一个迷思。仅仅因为我们爱孩子,并不意味着我们知道如何在当下与他们相处,与他们的内心世界达到同样频率,或者有能力帮助他们认识真实的自我。当然更不代表我们知道如何驾驭自己的焦虑,控制自己的反应或利用我们的理性和客观的一面来帮助孩子。尽管我们是出于最单纯的目的,我们的爱却很容易变得不再是爱,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恐惧滋生出控制欲和占有欲。
我们的动机也许是爱,但并不代表我们的孩子接收到的也是爱。当我们用“因为”这个词来解释我们的动机时,我们就已经不再处于爱的状态了。我们为爱提供了附加条件,已经走偏了。爱不是有条件的。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们是在爱孩子,而孩子感受到的是控制。因此为人父母关键一课,是学会如何让孩子好好接收到我们的爱。
觉醒式教养就是明白我们的出发点与孩子接收到的信息之间的差异。只有我们关注孩子的感受而非我们自己的感受时,我们才能了解他们每时每刻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缺乏觉悟的爱,会变成欲求与自私。
爱他人,必须先从爱自己开始。在我们学会爱自己之前,我们所有的关系甚至亲子关系,都会让我们感到是有条件的、被迫的,并且最终得不到满足,因为那都是基于我们从他人身上获取需要,而不是单纯地与他们分享真实的自己。我们的许多爱其实是爱自己,只是伪装起来成了爱别人。孩子需要我们像对待一个首次见面的人那样对待它们。
重新定义爱。爱,是一种能够全面地看见、接受且尊重他人本来面的能力。有觉悟地爱他人,就是要增强这种能力,走出自我,与他人持续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我们不要求对方同样爱我们,也不为他们对我们的爱设置条件。除非我们把爱自己变成日常习惯,不然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的依然是我们由恐惧而产生的控制欲和占有欲。
对孩子的爱,从接纳开始。
但爱,也不是要“当好人”---永远不让孩子觉得有半分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