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读后感
“不搞教学过不了日子,不搞教研过不了好日子,不搞科研好日子也过不长。”这就是教学与教研、科研的关系。一线教师普遍陷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教学中,缺少反思和提炼,所以课题研究是一个老师由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是本月工作室共读书目,这就给加入工作室渴望上进的我提供一点切切实实的帮助。本书总共分为十章,从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形式四个方面展开叙述,之中穿插了诸多教育实例,鲜活生动,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觉得有理可依,有实可寻。
教师之所以做质的研究,是因为这种研究方式非常适合教育领域。首先,质的研究的平民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可能。质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也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工具色彩的研究范式:它是一种看待世界和建构现实的方式,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质的研究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非常符合教育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教育是一个介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既涉及社会组织(学校)的建设,又关注个体(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成长。质的研究可以同时关照这两个方面。质的研究明确的、直言不讳的对价值的认可。“质的研究的目的不是追求那种现实中的一般并不存在的假设的东西,而是应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
一、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程序和准则的结合。
“质的研究方法”的定义。“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研究的环境:在自然环境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中进行研究。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者本人是研究工具,不使用量表或其他测量工具。收集资料的方法:多种方法,如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结论和理论的形成方式:归纳法,在资料的基础上,提升出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理解的视角:主体间性的角度,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研究关系: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互动关系,要考虑这种关系对研究的影响。
二、如何进行访谈
“访谈”是研究者“寻访”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的一种活动。由于质的研究涉及到人的理念、意义建构和语言表达,因此“访谈”便成为质的研究中一个十分有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
1.访谈中应该如何提问呢?
提问、倾听、回应可以被认为是访谈中的三项主要工作,它们在实际操作时相互交融密不可分。“如何进行访谈?”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尽可能自然地、结合采访者当时的具体情境开始访谈。
(1)访谈问题的类型: 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指的是在语句上具有开放的结构,在内容上没有固定的答案,允许受访者做出多种回答的问题。
(2)具体型与抽象性问题。从访谈问题所期待的回答来看,访谈的问题可以分为具体型和抽象型。具体问题的指的是那些询问具体事件(特别是事情的细节)的问题。
(3)清晰型和含混性问题。从语义清晰度上来看,访谈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分成清晰型问题和含糊性问题。倾向问题指的是那些结构简单明了、意义单一、容易被访谈者理解的问题;含混性问题指的是那些语句结构复杂、叠床架屋、承载着多重意义或提问者个人“倾见”的问题。如:“你今天是几点到校的?”这是一个清晰型问题,问题比较明确,只问“到校时间”这一个问题。而“你今天是什么时间、和哪几位同学一起到校的?到校以前是不是和这些顽皮的同学到附近的游乐场玩了一圈?”这是一个含糊型问题,不仅询问“到校时间”“到校时的情况”和“到校前的行为”,还包括对对方行为的指责和批评。
2.访谈中如何倾听?
“听”的方式。“听”是一种直觉,一种感悟,不可能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更不可能在单一层面上进行运作。“接受的听”是指访谈者暂且将自己的判断“悬置”起来,主动接受捕捉受访者发出的信息,注意他们在使用的本土概念,探寻他们所说的语言背后的含义,了解他们建构意义的方式。
三、如何观察
在质的观察中,我们除了对看到和听到的事实进行描述以外,还应该反思自己是如何看到和听到这些“事实”的。我们需要询问自己:“我是如何进行观察的?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些内容?我使用了什么具体的方法和过程?我分析观察结果时的角度和前设是什么?我记录时使用的是什么语言?我是否对观察中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了反省?我目前对什么问题仍旧不清楚?打算如何加以澄清?”
四、存在误区
作者认为当前学校教科研存在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求新求异、贪大求全、跟风追潮、课题至上、论文情结、穿凿附会。教科研搞到最后往往成了形式主义,成为一种任务,或者是教师晋升评职称的依据。到了这种境地,未免太过悲哀。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走出这种困境的方案,即学校教科研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或者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以上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任何一本书的阅读都不是一遍所能读透的,我们需要日积月累,温故知新。不断在实践中验证,再回到书本中去吸收理论知识,才能走得更深更远。愿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抬头有清晰的远方,低头有坚定的脚步,回头有一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