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质的研究。
1、知道质的研究是跟量的研究相对应的关系。
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字统计方法等,正是通过这种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
2、了解质的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及不同。
行动研究是通过实践者自身的实践进行的一种研究方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教育研究,有人把它视为质的研究方法之一。我认为,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在教育研究中都强调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强调情境性、具体性。但行动研究也采用量的方法,如用问卷方法调查有关问题,以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它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总的来说,行动研究更倾向于求真,而质的研究则倾向于求善求美。
3.把研究成果记录下来
把研究过程及结果写出来是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当前不少教师对教科研论文写的方式不太熟悉,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看,我们教师不必过分追求所谓学术论文的“规范”,而应选择的以下四种随笔类“自由”风格:
教育随笔-一种机动灵活行之有效的反思记录方式。可以在课上、课后随机摘记,可以是在书中、教案上或自己头脑中随时留下痕迹,或对课上的经典点评或一个小小的引导失误都可作为反思的内容。
教学后记-一种自我成长的反思记录方式。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自己写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或困惑并阶段性的与同行教师共同交流分析成败得失,这样可以做到教学的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教案反思-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的反思记录方式。这是教师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着眼于教学实践改进的有效途径。
总之,我们不仅仅做一个教书匠,还要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