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年,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杜甫被投奔肃宗,半途被俘,回到长安,次年逃出长安,投奔肃宗。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皇帝身边,被封左拾遗。757年,房琯罢相,杜甫上书持援,被放还探亲。这一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杜甫仍任左拾遗,但只是有名无实,一腔报国情无法施展,不免满腹牢骚。此时他看到的是皇帝周围的表面的浮华安逸,被派到华州作司功参军,此后再也没有回到长安。一步步离开了长安,内心是凄凉的。然而,对于他诗风的转变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759年,关中旱灾,唐军兵败,杜甫前往东京看到了官吏横行霸道,对政治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他放弃官职。这时他老不能回,只能投奔秦州僧人,但也只是寄居,生活困顿,回处写信求助,投奔诗友,难以维系生活,儿女饿得哭啼。唐代有俗语说,“扬一益二”,除长安洛阳外,繁华之处除扬州,下来就成都。这时裴冕是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此人攀附宰相李林甫,为追求功名不择手段。杜甫的一些亲友在裴冕幕中,对他多有帮助。
公元760年,一家人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落脚,盖了茅屋,暂时安顿下来。此年八月,风雨接踵而至,大风破屋,屋漏床湿,诗人面对艰难的生活窘境,彻夜未眠,想到自己及家人,流离失所,食不裹腹,至今没有一处像样的住所,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整首诗扣住了题目中的“破”字,茅屋被秋风吹破,罪魁祸首是“秋风”,秋风破坏了茅屋。那么秋风是如何“破”屋的呢?
“八月秋高风怒号”,一个“怒”字带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写出秋风咆哮,声响宏大,“卷我屋上三重茅”,一个“卷”字,写出了秋风力度之大,多层茅草被卷走。这两句写出了秋风破坏力之大,对茅屋的损伤真不小。“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戏剧化的现场,茅草横飞,洒尽江畔,挂满林梢。就是拾也跟不上风的速度,孩童的脚步,喊得唇焦口燥,也拾不回来一把茅草,“归来倚杖自叹息”,“叹息”自己未老先衰,连南村群童都喝止不住。然心怀天下的杜甫此时“叹息”的应该不止是自己,还有比他更穷的南村群童,能公然偷抱茅草,一定是更穷之人家,“叹息”这个黑暗的社会。
秋风“破”屋,大雨侵袭,一家人如何熬过这个阴湿冰冷的夜晚呢?所盖被子冰冷似铁,而且被孩子踢破了,屋破,被子也破,雨水滴嗒如麻。整个状态非常焦灼,这个刚刚在浣花溪畔支撑起来不久的家,再次沦落在风雨飘摇之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安史之乱开始,诗人的睡眠就非常少,外大雨滂沱,里面雨脚如麻,被子阴湿冰冷,如何挨到天明呀?诗人的愁苦与国家的战乱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他的心理住着的永远不只是自己,还有天下百姓,寒门士子。
秋风破屋,大雨侵袭,没有浇灭他内心的爱国情怀,没有浇灭他为天下寒士着想的心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一句整个境界一下子阔大起来,诗人从刚才的痛苦窘境中一下子跳脱出来,寄以美好热切的希望。这一句句还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又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此时即可理解杜甫叹息声中不只是自己,还有抱茅入竹的孩童,还有天下贫寒的士人,茅屋俱破,“破”字引发的忧思。然而伟大的诗人,总是能让你在危难困顿中看到希望。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