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写于安史之乱期间的一篇古体诗。全诗共分为四节,生动地展现了作者贫苦老弱凄寒处境和济世的博大胸怀 。
诗的第一小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点名了时节是八月的秋季,风声如吼,风力很大,卷走了屋上的多重茅草。这是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写的。接着,“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我们仿佛看到杜甫站在茅屋外面,看茅草被猛烈的秋风吹过长江,杂乱地洒在江边上,被秋风高高扬起的挂在了树梢上,落下来的飘落在池塘的水中。他的目光随着飘飞的茅草由平视到仰视再到俯视。这一段写景,写秋风,写被秋风卷走的茅草,并细细地描写了茅草被吹走之后的去处,让人眼前再现当时的境况。感叹风力之大,人力之无可奈何。这一段是描写加叙述。
诗的第二小节叙事,“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写南村的几个小孩,当着诗人的面,抱走了诗人屋顶上被卷下来的茅草。这里的“欺”可以看出孩子们顽劣,诗人的无奈,“弱势”,“忍”,忍心,忍心这么做,还是写孩子们的顽劣,“公然”这里就照应“欺”了,如果是偷偷地做,那对主人还有畏惧心理,现在是一点也不怕,公然“欺负人”!这里的群童,独自的诗人,面对这样的一群顽童,能怎么样?有修养和爱心的诗人怎能打骂,只能呼喊啊:“别给我拿走了啊,这是我屋顶上的啊,我还要用呢,拿走了我的茅屋会漏雨的啊!你们这群孩子……”任你如何呼喊,没用!直到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呼不得”,只能“依仗自叹息了!”一个“依”字,写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老、无力!“自叹息”独自叹息,无计可施。前面是风欺负人,连我的茅草屋也不放过,非要卷走我多重的茅草,这里是孩子欺负人,茅草吹下来,公然给你抱走,让你无法再修缮。写到这里,诗人身心的处境可想而知。落魄、无奈、无力全都跃然纸上。
诗的第三小节,紧呈第一二小节。风卷走了茅草,一群顽童又给抱走了,一时也没地方去找茅草修缮,而此时老天又接着“欺负”人。“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深秋时节,天覆乌云,傍晚时候,雨要来了。破烂的茅屋如何挡得起风雨啊!此时,诗人的视角由室外到了室内,“冷似铁“”的“布衾”,睡相不好的娇儿。注意,“布”衾,被子的材质不是锦被,不是羽绒被,不是裘皮被,是布被,可见作者的贫寒,另外“冷似铁”。多年未换,自然很凉,一个“铁”字用得好,被子的硬,凉,给人的不适感都传达出来了。正因为如此不好的铺盖,加上"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让孩子怎能睡好,慢慢长夜,让诗人怎么熬得过,挡得住?尤其“踏里裂”,把孩子睡得不舒适,不踏实,不安稳,表现得很到位。作为一个母亲,我看到这里,心里极度的同情与难受,诗人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痛苦难当吧!这一节是描写和叙述综合运用。
这么恶劣的条件,这么痛苦难堪的内心,诗人按理该祈求什么呢?
诗的最后一小节,诗人一反常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是求自己的“安居”,而是祈求天下所有的贫寒之士都能“安居”,不是一人之居,而是广厦千万间,大庇的“大”,我想应该是庇护的寒士人数之多,庇护的人衣食住行都能安置好,还有寒士的亲人家属都能得到庇护,这才是“大”庇吧!如此,寒士才能都喜上眉梢,展露笑颜,不再如自己一般凄苦无奈。诗人自己苦逼兮兮的,却希望天下的寒士都展露笑颜,这是怎样的胸襟,怎样的情怀啊?而且希望广厦稳稳当当,屹立万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不光是祈求安居,是祈求永远的和平盛世啊!“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啊!如果有,“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啊!这个地方的断句要强调一下,吾庐的后面停顿。诗人为此不惜自己庐破身死,诗人到这里,直抒胸臆表现出博大的济世情怀。这一小节是议论抒情。
这是我的初步的文本解读,还需要继续读,应该还能有补充。另外,至于该教什么,怎么教,那就是教学内容的甄选和教学活动设计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