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指杜甫在成都近郊的草堂。“……为……所”是一种被动句式。歌,“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题目表明了诗人叙述的主要事件。根据我对文本的解读,我想用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挖掘文本。 首先是三类人物。
一、南村群童。诗中云:“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乍一看南村群童的行为,令人义愤填膺深恶痛疾,但仔细分析却不尽然。其一,做盗贼的应该是“秋风”,因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其二,从“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看,群童应该是在路边捡拾的。其三,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连诗人生活都如此困窘,更何况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可见这些孩子捡拾茅草,不是贪玩而是补自家茅草的漏洞。其四,作者在文末迸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激情和希望,也是希望像南村群童这样的孩子能住在广厦之下读诗书而无冻馁之患。所以南村群童是一群调皮,自私,可怜的孩子,是时代造就的无知、无畏。
二,“我”。“我”已“老无力”面对无知无畏、调皮淘气的孩子,唇焦口燥,着急上火,却又莫可奈何。只有倚杖叹息!屋漏、床湿,彻夜难眠,儿子的睡相,坚硬如铁的破被,都像针扎一样折磨着这颗历经战乱,饱经风霜的老人的心。但“我”并没有沉溺于自身和家庭的苦难中无法自拔,而是从个人生活的苦难中迸发出强有力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闪耀出理想的光辉;洋溢着济世救人的激情;显示出天下为公的精神。“我”是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博大宽广,有济世情怀的人。
三,“娇儿”。“娇儿恶卧榻里裂”。孩子的睡相很不好,把被里蹬破了。这个细节描写让人不由联想到,在那个战火频仍的年代,幼小的孩子是如何随着诗人颠沛流离,辗转逃亡,风骤雨急,床头屋漏,雨脚如麻……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居然能酣然入睡。可知他小小年纪吃了多少苦,而这一定是一个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越懂事的孩子越让心乱如麻,心如刀绞啊!
其次,情节。按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以概括作者叙述的这件事。
开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发展: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高潮: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结局:娇儿恶卧踏里裂,长夜沾湿何由彻?
最后议论、抒情、升华主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最后,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公元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成都近郊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处栖身之所。茅屋建造的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茅屋建造的也不坚固,一个秋日,一场大风把屋上的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吹雨淋中度过了一个难忍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令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不朽的诗篇。
自然环境:八月秋高风怒号;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正应了那句“屋漏偏逢连阴雨”,最令我动容的是诗人没有囿于个人的痛苦遭遇,而是以己及人想到了更多更苦的低层劳动人民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总之杜甫的这首诗,他的爱国爱民;关怀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揭露黑暗现实,反抗邪恶势力,追求理想幸福的思想至今光芒四射。契合了当代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