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的语文课外学习任务是学习背诵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一篇杜甫的晚年之作,也是他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代表作品。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辗转到成都,求亲告友在风景优美的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居住,即杜甫草堂。
不料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惨遭漏雨。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种种灾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而作此篇。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几乎都会选到它。
篇幅较长,描写细腻,情怀博大,是这首诗的三大特点。
看着儿子稚气的脸庞,我不免有一些隐隐的担忧,一个11岁的孩子,能否弄懂这样厚重的诗歌?这篇沧桑之作?
还是给他先讲解一下吧,这样背起来也比较省力。
怎么讲?一篇诗歌,如何长诗短讲,如何由粗到细,再如何以小见大,煞费苦心。
我想,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必须先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即创作背景。
自然,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要提“安史之乱”,而“黄四娘家花满蹊”的时候,就绝口不提,虽然它们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
一个“安史之乱”,讲了快一个小时啊,把整个唐朝穿越了一遍。
想起了我初中时候的一位历史老教师,知识渊博,口若悬河,上课从来不拿课本,总是不分章节滔滔不绝的讲啊讲。
而且,考试的时候呢,也不给划重点。那时候考试经常是老师自己出题,印刷。
同学们好像都不大感兴趣,听得云里雾罩的,不爱学历史,也可能觉得枯燥无味,还难背记。
我却不同,我喜欢听历史课,好像听故事一样入迷。
儿子也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那也必须打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哪能一朝一夕就讲完的,实在感兴趣,我们可以考虑提前学习《中国历史》 ,今天的任务是来学习这首诗的。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这前五句为第一小节,开篇用了“卷”,“飞”,“渡”,“洒”,“挂”,“飘”,“转”,“沉”等等,一连串的动词,细致的描绘出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写天灾,写秋风怒号的现实,茅草被卷的结果。
让儿子用四字短语概括,“秋风破屋”,非常准确。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忍能对面”是“竟然狠心当面”,背后情感是激愤的。
“公然”是“光天化日之下”,内心上是毫无顾忌的。
这五句为第二小节,儿子不等我问,就说了是写“人祸”,一群孩童把茅草都抱走了。概括为“群童抱茅”。
还写了什么?还写了人,自己。
困中人,困中志,以及无奈,焦急的心情。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然狠心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可怜的杜甫啊,境遇如此凄惨,实在可叹!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八句为第三节,概括为“屋漏难眠”。
“丧乱”指的是“安史之乱”,内心是痛苦不堪的。
讲到“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儿子说:杜甫真是个傻老头子,床头漏雨了,你不会去客厅睡吗?
我觉得,儿子提出了一个令我也困惑的问题。
如果这句只从表面意思理解,“床头屋漏无干处”,难道杜甫茅屋恰好是在“床头屋漏”吗?与其在那里“长夜沾湿何由砌”,不会动手将床挪挪吗?就是大不了挪到客厅去睡呗。
百度了一下。“屋漏”一词第一个解释是:古代室内西北是施小帐的地方,即房子西北角。然后,是“破屋漏雨”,“天窗”等意思。
《辞海》中说:古人设床在北窗前,因西北角开有天窗,日光因此照射入内,故称“屋漏”。
从诗中看,如果把“屋漏”解释为房子西北角,恰好和“床头”相对,符合古诗词对仗规则。
所以,“屋漏”,意思不是屋子漏雨了,而是指屋子西北角。
同时,用屋子两个不同方位,泛指整个屋子,又是巧妙的运用了借代的手法,说明了整个房间漏雨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如果前三小节的杜甫,最多让我们同情,最后结尾这一小节的杜甫,真该让我们仰视了。
最后这一个小节,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呜呼”连接的前后情感表达是不同的。
前面是希望出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更多是“为人”。
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出了诗人愉快的情感,辽阔的境界,奔放的激情,火热的希望,道出了他博大的情怀以及崇高的理想。
后面,宁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那才是真正的“舍己”。
自己身处极端困境,却没有任何自怨自恨的情绪。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豪迈!
一场风雨,一座茅屋,让诗人将积存已久的感慨挥之于胸腔,流之于笔端,就这样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
如今,浣花溪的流水依旧。杜甫草堂早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有机会,真想带着儿子去看看,怀念一下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我心目中的一代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