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花是花,见鱼是鱼。唯独见了你,鸟语开始奏乐,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桃树的花瓣飘洒着春的气息,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你无需开口,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
于我而言,那处于战乱,忧国忧民,宁愿自己冻死在寒风中,也希望百姓不再受苦的杜甫,就是那让我们义无反顾地奔向他的方向。
杜甫诗歌继承了《诗经》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那年春天,茅屋刚刚建成,杜甫写下这首《梅雨》诗;这年秋天,茅屋为秋风所破,诗人再作诗一首。诗人是如何把民间疾苦,世上疮痍,集于笔端的呢?
一.写出画面感,环境描写烘托
来看前五句,是不是就是一副狂风怒号、茅草乱飞的景象,这正是得益于诗人开篇的环境描写。
你看:八月金秋,目见天高云淡,耳听狂风怒号,我正在担心这狂风大作会席卷我的草庐,一见之下,果不出我所料。那狂风妖魔正在偷卷我屋顶上的茅草。有的远远地随风而飞,一路狂跑,有的高高地挂在树梢,再也够不着,还有的深深地沉在了塘坳……我只能眼巴巴地望着狂风妖魔一次又一次地卷起来,干着急。
环境描写开篇,这狂风大作,怒卷茅草的场景为后文渲染黎民疾苦、诗人忧心做铺垫,而且还寄情于景,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可怜、干瘦又无可奈何的老人。
二.写出紧迫感,层层递进
为文最紧要处便是要抓牢读者的心,层层递进,让读者舍不得停下。
开篇写茅草乱飞,无力拾取,此是一层;接下来,诗人又着眼于群童抢草,此又是一层。
在这一层,诗人故意写极不合常理之事:孩童不都是天真烂漫吗?在这里为何却成为了“盗贼”;既为盗贼,何不盗取金银名贵之物,而强夺这无用稻草?群童沦为盗贼,乃是无奈;强夺稻草,则是举天下无可夺之物啊!诗人借这不合常理之事,把矛盾的源头指向战乱。正是因为战乱频繁,才造成了四海困穷的局面啊!
但更妙的却是:诗人并没有止步于这第二层,而是笔锋一转,诗人的视角由屋外转向了屋内。狂风大作后大雨又接踵而至,这茅屋又如何能承受得住呢?诗人借冷如铁的被衾,室内雨脚如麻不曾断绝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穷困潦倒、苦不堪言。而这眼前景并不是独诗人所受,而是天下寒士都在经历的磨难,诗人因此而彻夜不眠,这正是诗人忧国忧民导致的啊!
你看这三层描写,诗人由景及人,又由屋外写到屋内,层层递进,不断渲染铺垫,为后文使人升华主题奠定基础!
三.主题升华,直抒胸臆
明人归有光说:“题意平常,若泥此发挥文字,却无味矣。”并指出,“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画上书画,愈出愈奇,方为妙手。”这也就是说,好的文章不应当就事论事,而应当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之上另开新境,升华主题,将整个文章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杜甫此诗就是如此。诗人由眼前景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屋内的困顿,再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诗人不禁长叹。由前文观之,诗人不仅由叹息苍老无力潦倒凄凉的自己,上升到为了生活不惜强抢茅草的困穷群童,还上升到此时诗人直抒胸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备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而叹息!
此时此刻,诗人耳听屋外风雨交加,目见屋内大雨如注,诗人却是“己未立而欲立人,己未达而欲达人”,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寒士,想到的是无数受战乱之苦的黎民百姓。这不仅让我想到了同样推己及人,身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比白居易的“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还要难得的胸襟,怎能不让人佩服?
至此,全诗的主题便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由个人情感上升到国家安危、黎敏疾苦上,立意上便品格自高,让人窥见诗人风骨。
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所以为文要有胸怀,要有风骨!
云边有个小卖部,小卖部旁有颗老古树。看着那飞舞的树叶,就像看见了那摇曳在历史长河中的细碎时光。我愿周而复始,去追逐风吹来的方向,去品味诗人的泪、伤和满身沧桑,满目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