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课
(一)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这是我改过后的第二个版本的教学设计,一个词形容就是空想主义。没有认真研读教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都没有理解清楚的话,后面的教学目标的肯定会出现问题,那教学重难点相应就会出现问题。这个道理是我在上第一个班上完后体会到的。
(二)理解教参“教科书解读”、“教学建议”
上一堂科学课真的还需要认真研读教师用书,先理解教师用书中“教科书解读”部分,再理解“教学建议”部分,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落实。再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这也是我在上了第一次课后明白的道理。
教学设计要写成详案,要有具体的细节指导。比如,本节课要测量小桶的周长具体测量哪个位置?如果这里没有要求,后面各组的数据比较就无从进行,比较就没有意义。又比如纸带是一节一节粘贴起来的,这里涉及到连接的方法、粘贴的方法,要首尾相连、要成一条直线等,这也是对前面相关内容的复习和强调。 于是重新写教案。
(二) 详案
这是在我认真研读了教参,理解了“教科书解读”和“教学建议”部分的重新设计。将之前的表格内容修改为详案。自我感觉整个内容都比较清楚了。
二、实践操作
(一)第一次课
本节课一共有四个环节,️导入、制作测量纸带、使用纸带测量科学书和笔筒、研讨。
问题:
1.导入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
2.引出纸带上需画上格子这个部分非常生硬
3.直接请学生使用双面胶来制作连接纸带如果连接不正确也没办法修改。
4.展示没有在投影下学生看不清楚于是不专注
5.纸带连接好之后怎么在纸带上写数字?没有处理好 。
上完课后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写了教案和没有写教案没什么区别,完全没有按照教案来上啊。教案的每个部分都不具体,要说的话和学生可能的回答都没有考虑到。这些地方没有处理好,这堂课显得非常的粗糙。我深刻意识到教案还必须详细到每一个问题我怎么说,可能会遇到学生出现哪些回答,我要准备处理。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可以设计哪些活动。我设计这个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要有哪些方面的收获,我都是欠考虑的。这个课上下来,自己的思路都不够清晰,更不要说学生有什么收获。
我现在明白了吴老师说要先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落实,再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的意思了。
于是第一次课后在吴老师和刘老师的帮助下重新理清思路,修改教案。
1.将导入的佩奇改成贴近生活的例子
2.新知识是长在旧知识上的,所以引导学生思考上课节使用的小立方体能不能帮你解决纸带测量笔筒的问题,引出使用画好立方体大小格子的纸带。
3.先不撕双面胶,观察纸带,摆出连接的样子。
4.所有展示在投影下进行。
5.写数字部分先请学生讨论,再分享。
(二) 第二次课
改好教案之后上了第二次课,思路虽然清晰了,发现了其他问题,下课时一节课的内容只上了一半就下课,严重超时。
分析原因:
1.在如何连接纸带的地方出现了很多问题,然后自己就在反复给学生讲,请同学演示。
2.自己说的话非常啰嗦,语言一点都不简洁。而且这个纸带他们连接太困难了。
改进:
1.我想到可不可以把三条短的纸带改成两条。这样降低了动手操作的难度,也能很快启发他们找到连接方法。
2.在思考还可以从哪里节约时间的时候,吴老师就提出了我们完全可以把导入再精简。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导入时间太长算是浪费时间。
(三)第三次课
1.基本环节没什么问题了。在细节的处理上和时间的把控上面作为一位新老师还是非常欠缺。下课铃响时刚刚分析了数据还在讨论。最后研讨部分只能草草结束。甚至没有问同学们纸带和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
2.另外,过渡性的语言、提问的针对性,这些都有很大问题
平时上课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教学
三、总结
平常培训我们说评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导入是不是吸引学生;
2.环节的设计有没有指向目标,跟书上的设计对比做了哪些调整,这样改进后的好处。
3.这节课的难点是什么,教师是怎么处理的?处理后效果怎么样?
上课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备自己的课啊!
四、写给自己
1.提问的针对性需要不断练习
2.过渡语之前培训也提到可以平时训练
3.当学生的回答不是你预设的内容的时候怎么办?
4.你这一节课要思考你想让学生学会什么,学生应该有哪些方面的收获。而不是想着把环节走完,把知识教给学生。
5.对课堂和学生的控制太多,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该收时收,该放时放。
6.我讲得太多,都是我自己灌输给学生的。应该多给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机会。
7.新知识是长在旧知识上的,深有体会!
8.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难度依次降低的提问方法学起来。
补充:还可以在上完一次发现问题后,看看优秀教案是怎么避免类似问题的,有了实践经验再对比学习,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