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二)
心理治疗的需求与供给
当一个人希望接受心理治疗时,他如何表现自己?他用怎样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诉求?他的痛苦和动机的本质是什么?心理治疗师该如何自我定位,最大限度的激活改变的动力?
比如,当一个人幻想着只要离开一份让他更觉得不舒心的工作,或者换个伴侣、搬家、旅行、出走等,就不会再受苦了;他幻想着一份可以解决一切的爱情或者一种神奇的药物,一种可以神奇的消除痛苦的疗法。简而言之,他认为他要找的东西或人应该能知道、听到、看到、理解、缓解他的痛苦。因此,当痛苦被感知为一种缺失时,就会产生对一个多少有些理想化的他者的呼唤和需要。痛苦触发了一种心理运行模式,它会试图减轻痛苦。
治疗框架
在心理治疗中,框架决定了改变过程能够被触发的环境。
鉴于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将投身的工作的性质,他们的关系很可能会经历震荡、愤怒、争吵和修复的时刻,就需要诚实和互相尊重。
主体间性
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发展的主体间关系是心理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互共情支撑着建立关系的欲望。在关系中,我们的心灵会自然而然地努力在他人身上寻找能引发我们共鸣的体验。一个主体间的世界就此产生了,这个世界创造或改变我们的意志,塑造我们的感情,促进思想的出现。这种情感交流是右脑的交流,这是当下情绪状态的表现。例如,内心的紧张、弥漫性不适、心烦意乱、不受控制的瞌睡、肠鸣音、诡秘的微笑,或者是闪烁或执着、惊恐或自信、质问或怀疑的眼神,不由自主的叹息、冲动的手势,眼睑眨动、不受控制的腿等。这些隐性的情感交流成了每一段人际关系的特点。
在心理治疗中,肢体表现有无数种,这表现出来访者对心理治疗师产生的影响,反之亦然。
情感倾听
情感倾听有助于支持重启甚至触发来访者的主体化过程。来访者往往不善于倾听自己的声音,他已经养成了用各种方式来抵御干扰情绪的习惯。
心理学家博洛尼尼将共情定义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意识的敏感性”。博洛尼尼将治疗性共情分为两个层次:协同共情和不对称共情。在心理治疗中,心理治疗师必须对来访者有意识的想法和感受进行共情,这就是协同共情。但可能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师还必须对来访者逃避的东西、无意识的心理斗争、早年习得的已经成为条件反射的反应和会为之辩护的情绪进行共情。
倾听,先于一切理论和技术。
苦难的起源
每个人都会遭受不同类型的痛苦和症状,痛苦的根源可能要回溯至来访者的青春期。青春期是建立自主性条件(与父母的分化与分离)的时期,也是与相异性和代际差异相关的成人性征的建构期。
痛苦也可能来源于童年,来源于未能化解的俄狄浦斯冲突、竞争性和性别认同等问题。
最后,痛苦的起源甚至可能需要追溯到语言习得之前的时期。而要辨别这种痛苦的起源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访者也确实没有能力言述,因此,它只能通过反移情中感受到的共鸣或肢体表现出来。
心理治疗的终止
在以让症状消失为目的的短程心理治疗中,心理治疗随着症状的消失而结束。
无具体限期的开放性心理治疗的情况则不同。心理治疗的目的不是终结所有的痛苦,因为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一书阐述了精神分析重要工作要素的临床理解和应用,并结合神经科学加以解释这些工作要素如何令来访者发生改变。对于临床工作者而言,作者所书写的经验,能非常好地促进和整合我们对临床工作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