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伤怀“折杨柳”
杨柳依依情依依。阳春三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率先披上绿装,微风一吹,柳条飞舞,缠缠绵绵,风情万种。恰似恩爱夫妻情意缠绵,又如知心好友不忍离分。
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一旦要分离,送行者总要把远行者送到路口,并折一支柳条相赠,这种折柳枝相赠的习俗,寓含着“惜别怀远”之意。
这种情感表达在古诗词里很常见,最早《诗经》里的《小雅·采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实,这里杨柳并不是指杨树与柳树,而是泛指单一的柳树,还有所谓的“垂杨”、“垂柳”也是这个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里谐音文化很常见,柳”与“留”谐音,所以“杨柳”就是“留树”,用以表示挽留之意,即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意思。另外“折”有折返的意思,是希望故人能够很快返回来。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刘禹锡《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王之涣七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这些诗句中,无一不透露出留别的伤情,诗人多以折柳书写离别。
每当离别之时,因为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再次重逢,内心的伤感与无奈油然而生,于是,以折柳话离愁别绪。君不见,柳枝柔软绵长,恰像离思一样缠绵;柳枝细长的枝条拂过行人衣,如同多情的手依依不舍;杨柳依依、柳条随风摇摆不定,是否一定程度上也比附了心中的柔肠百结?
咏柳寄情,折柳相送,要是能“留”住这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光,时光凝滞、永不分离,能和身边的朋友、恋人一辈子厮守一起多好!
另外,折柳送别或许还与古人的辟邪风俗也有关联。对远行亲友最大期望“一路平安”,但路途艰险,难免会遇到麻烦,迷信的说法就是可能遭受邪气侵扰,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驱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上辟邪物。
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里皆具驱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风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柳》称:“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当然,用桃枝更普遍,因其“集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所以在农历新春,老百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柳树可以进行无性繁殖,扦插即可存活,素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说,是中国古人最早认识并大量种植、利用的树种之一,所以古代柳树很常见,一般种植在路边、渡口,十里长亭边。
晚清重臣左宗棠率领湘军西征时,命令行军道路沿途遍栽柳树,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既有护路纳凉之实用,又可稍解军士“关山难越”、春风不度之苦。时人诗赞:"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后有"左公柳"的美誉。
除了谐音之外,“折柳赠别”也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们到达新的地方,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开枝散叶,迅速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如同杨柳那样栽插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随处可活。
唐诗里“咏柳”、“折柳”的诗句最多,这种风气最盛。唐代长安东边灞水上有一座灞桥,相传早在春秋时期,当时的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其上建桥,故称“灞桥”。灞桥是东去洛阳重镇的必经之路,当时长安京城人送客至此,大兴折柳示留之风。
需求催生供给,所以当时的灞水两岸遍植杨柳,那时送人一般送到灞桥而止,折柳相别,离愁别恨往往让人肝肠寸断,所以灞桥又称“销魂桥”。唐代裴说《柳》诗:“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忆秦娥》词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灞陵也是说的这里。
不光灞桥,甚至延伸到更远的今陕西省咸阳县西南,也是柳树列排成行,当时在此处屯兵驻守、拱卫长安的西汉名将周亚夫屯兵所在地就叫“细柳营”。所谓“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灞桥附近尽管柳树众多,但是送行折柳的人更多,以致有些柳树枝都折秃了、折残了!这个毫不夸张,当时的人多有反映,如唐代诗人孟郊因为送别的时间比别人晚,无法折到长柳枝,他只好在诗中自我解嘲:“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白居易更是呼吁:“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这些柳树要是在当代,就成“网红树”不是?
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高铁、飞机几乎让最远的城市之间也可做到朝发夕至;网络信息技术更是让时空远隔的人可以近乎面对面的效果畅聊、聚会,亲朋好友的离别再也不必折柳相送了,当然也体会不到那种缠绵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