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从诗经中走来,“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梅花,无数诗人吟咏赞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泱泱诗词典籍中,花草植物众多,可谓万紫千红,百花齐放。“送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意象,为什么不是折一枝梅,采一朵菊,送一片莲叶,而偏偏要折一枝柳呢?
春天到了,柳丝如烟。
自然之柳
柳,《本草纲目》载:“一名小杨,一名杨柳。”王象著《群芳谱》解释为:“易生之木也,性柔脆,北土最多,枝条长软,叶青而狭长。其长条数尺或丈余,袅袅下垂者名垂柳木,木理最细腻。”
送君一枝柳
柳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离别意向最早大概始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里诗人赋予了柳的离别意象,开后世意象之先河,此离别意象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唐宋的沉淀和凝固,成为这一时期文坛和现实生活中的一大奇葩。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离别。赠远屡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别人促,不愿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柳,并在离别期。”人们不禁要问,娇柔细柳何以堪负如此之重?世人又何以如此青睐于它?
留,绪,思
古人钟情于柳,当然与柳自身的特点以及从柳本身所挖掘出的意义有关。“多情自古伤别离”,重情重义的中国人从“柳”与“留”的谐音中,发掘了柳的留别、留情、挽留的意象。
且柳絮之“絮”与情绪之“绪”谐音,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谐音。于是古人将依依惜别的情怀寄托于娇柔细柳。赠柳、咏柳也就常常带有希望离别之人能够留下来的美好心愿。“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回首望君柳丝下,挥手别君泪难休”。古人用柳枝的随风飘摇表示别情的依依,真的是恰如其分。
灞桥折柳
古代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它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雍录》上指出:“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
唐朝的王昌龄在其《灞桥赋》中也说:“惟于灞,惟灞于源,当秦地之冲口,束东衢之走辕,拖偃蹇以横曳,若长虹之未翻”。
但是,灞河上建桥的历史则要追溯至春秋时期。当年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原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这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墩桥。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祥之兆,便将桥改为“长存桥”。
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冲刷出的灞桥遗址则为隋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
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现已将原石板桥改为了钢筋混凝土桥。
灞桥,这座久负盛名的古桥,曾引起多少文人的咏叹;那桥边的垂柳,又让多少迁客为之断肠;那桥下日夜东流的灞水,又让多少离情别绪,变得绵绵无绝期。诗意得经不起任何物化东西的碰撞。哪怕一次小小的撞击,都会让心中美丽的倩影灰飞烟灭。
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岑参写道:“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
刘禹锡唱道:“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
李贺咏道:“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
李商隐吟道:“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等等,不一而足。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仅《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达114首之多。
中文名 灞桥折柳
古代灞桥 居于关中交通要冲
连接 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
又名 “长存桥”、“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
在古人的传统心理中,弱,才可爱可怜;柔,才妩媚优美,柳以其柔长枝条,漫漫飞絮,唤起并契合了多少离人的思绪断肠,在古典诗词中,柳不仅表达了离别之情,还表达了相思之情和悼亡伤古等意象。
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表达了离别后家人盼归的心声。
晏殊《木兰花》:“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因物及人,又借柳思人。
姜夔的《长亭怨》借柳抒情,又推己及物,使柳树带上了人的心情。
隋无名氏《送别歌》:“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讽喻隋炀帝巡幸不归。
白居易《隋堤柳·悯亡国也》:“大业年中炀天子,积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在这里,柳代表的是亡国树,是亡国的象征。隋堤柳、隋宫柳也就往往成为悼亡伤古的原型。
柳被赋予了多种意象,然而在诸多的意象中,离别是柳承担的最主要的意象,是故里和亲情的象征,行人游子不仅能够借以慰藉羁旅异乡的寂寞孤旅,而且能够时常激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人在赋予柳诸多的使命中,初意也可能只是与“柳”、“留”谐音有关,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折柳送别升华为一种离人的共同心声,唱和出他们的离别愁绪。
人们折柳送别不仅有留恋之意,还有祝福之意。异乡随处可见的杨柳的倩影,是亲友们送别之时折下的,游子们亲手插上的家乡柳,寄托了多少离愁和思念。
李商隐《杨柳枝》“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留归”。离别之时将柳条折为两截,一截赠送游人,表祝福,一截留下来,盼游人早归。
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也就蕴含着“春意常在”的美好祝愿。
折柳赠别与古人重视离别的心理有关,由于柳条细长柔软易绕,所以古人借它来表达柔情萦绕和感情绵长之意。临别以柳相赠,更是表达了无尽的怀念与相思。
柳具有祛祸辟邪的作用。中国古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出行遇凶”心理,且古代交通不便,古人远游便多带有生离死别的成分。远行的人们在告别亲友前往陌生之地时,都会带上亲友赠送的象征惜别的吉祥物——柳条。在这里柳不仅具有深切挽留之意,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祛祸辟邪的作用。同时柳又富有药性,因此被古人视为长寿祛邪的吉祥物。
中国民众信仰佛教,对佛教中的形象具有深深的敬畏和崇尚心理,佛教故事中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即为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邪消灾。因此,柳在一般民众的心里也都被视为吉祥物,所以,离别赠柳可以使亲人远离鬼怪的骚扰。这些虽然迷信,但它的确寄托了亲人们祝福平安的美好心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折柳赠别习俗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