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给原来的单位画了一个像。我理解的画像就是把抽象的变成直观的,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年后在第一次教师大会上,我又具体了点,把画像变成了一段视频,把一段视频变成了一段文字。基于的目的也是这样,随着思考的深入,你会发现教师和校长之间的桥梁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画像。(仅限于办学思想和主张的传递)
我清楚的记得两件事情,初当教研员的时候,总是适应不了。后来一位领导告诉我,教研员就是在理论和实际之间建一座桥梁。我瞬间悟到了,在我的认知里,教研员的画像就是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在理论和实际之间。为何?教研员富有经验,优秀的教研员还藏有理论,一线教师多的就是实践,实践变成成果需要的就是理论和经验的武装。第二件事情是初当校长的时候,适应还是因为这位领导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你不是校长的时候,想让校长变成的样子,这就是你要变成的样子。”这句话我加工了一下,逻辑和本意是没有变,校长要做的就是我原来思考和想的,也就是认可我过去所思考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句话不一定会成立,但是对于一个新校长,这就是一个画像,至少让我明白了,我要变成的样子,也让我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新的课程方案其实给我们培育的人画了像: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如果“三有”是新时代学生的画像的话,我们每一所学校的办学就应该,按图索骥,把这幅图挂在每个学段的终点。为什么是每个学段的终点,因为是毕业生,所以这副画像一定有层次,小学毕业的层次和初中毕业的层次应该有所不同。这是国家意志的要求,这也是落实教育方针的要求。
但是,对于每所学校而言,应该要给这幅图搭配点色彩,我理解的“搭配一点色彩”就是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或者主张。给大家举例说明,课程方案有提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爱护生命,树立公共卫生意识与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对各中小学生提出的标准,SX学校是一所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学校,如果学校的办学在此处进行加强,不仅能让所有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能达到这个标准,而且还让他们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环保习惯、节约习惯等。那么这所学校的画像就会不同,我甚至想,大部分学校的画像应该是不同的,这与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画像应该有好坏之分,好坏之分我觉得在以下几个维度,适不适切、是否前瞻(因为你培养的是为未来服务的人)等。
写到最后,其实就是想呼吁一下,大家多读新一版的课程方案,认真读、仔细读、读完了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