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仁江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那个人,学会与内心深处的你对话,问问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静心学习,耐心沉淀。
——莫言
1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是北方的秋天。10月13日早上接到的通知,10月14日到的北京,坐了9个小时的高铁。15日早上到了清华附小,来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现代文课堂教学高峰论坛。
“千课万人”的活动一向火爆,以前优酷不收费的时候,有很多小学数学界的大咖录像课,观摩过很多节,诸如张齐华《分数的意义》《圆的认识》,吴正宪的《平均数》《商不变的性质》等等,也有些一些会场的实况录像,几次在杭州办的会确实有万人空巷的感觉。
而这一次,是真正到现场来感受“千课万人”,也是第一次有幸参加阅读类课程的大型活动,见到了很多小学语文界的大咖,赵志祥老师、窦桂梅老师、张学伟老师、朱震国老师……领略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也领略了他们不一般的教育情怀。
先介绍清华附小的“朱自清+主题课程群”,我们平时所说的课程,一般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一门学科,例如提到语文,我们想到的肯定是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但是如果我们把语文视作一门课程的话,那么课堂教学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以我们学校为例,三分钟演讲、国旗下讲话、课本剧表演、整本书阅读、经典诵读、书香校园建设等一系列的活动,都应该是语文课程的范畴。所以说,课程是一个较大的体系,在要达成的目标和涉及的范围上,它远远高于课堂和教学。
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学校课程也是如此,每一门学校课程都不是一个学科,应该是一个体系。例如机器人社团,是融合了科学、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要素的一个体系。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课程开发要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事实上,目前我们的学校课程开设也是这样的思路,你比如说,孟庆瑜老师是音乐教师,但是负责开发茶艺社团,这就有助于把茶道艺术和音乐表达融合到一起,把音乐的审美和生活的审美贯通起来。俞婧雯老师是数学教师,开发财商社团,有助于把数学思维和理财的思路相统一,把数学的辩证和预测有效运用到财富管理中。而要开发国学,仅研究经典,不研究历史背景,不研究社会发展史,也是不够的。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限于本人所学有限和理解的局限性,先说这么多。
下面我们来谈“朱自清+主题课程群”,就是像上面所说的一样,是一个与朱自清有关的课程体系,以语文学科为主,融合了历史、科学、艺术、数学、小课题研究等内容的一个课程体系。很多人可能记得2017年很火的一片帖子,那就是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公号上发布的“当小学生遇上苏轼”,里面出现了诸如《苏轼的社交圈——揭秘苏轼不同时期的朋友》《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等等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其实就是他们2017年在做的关于苏轼的课程。2016年,做的则是关于鲁迅的课程,参看前两年发布的热文,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次的“朱自清+主题课程群”。
我们在这里不给这样的课程下定义,因为这也是一项正在推进中的项目,我们依托由它衍生出的课堂、研究、活动对它进行一个轮廓式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思考它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方向以及一些内在的秘密。
2
“千课万人”的活动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的活动安排得扎实,展示的课堂规格高、质量好,会场上基本上没有出现早退的现象。
清华附小的校园也很吸引人,是典型的中国式院落,分为南北两进,北边是操场,操场周围有马约翰(中国体育的教父级人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雕像,南边是教学区,品字形的教学楼之间有回廊连通,外表是清华的标志性颜色——青砖朱漆。
这是一些外在的观感,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从学习中获得的感悟。
一是新理念单篇的经典呈现。
这一部分主要谈一下赵志祥老师,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这个呢语文老师们都知道。他上了《鲸》这节课,说明文,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文中的说明方法,诸如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做假设等等。
特点一:教学设计朴实,没有太多的挖掘和拓展。
特点二:语言幽默诙谐,体现了赵先生渊博的学识。
特点三:课堂开放度高,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等方法感受说明文的写作。
特点四:评价不落俗套,例如“你们不仅稳重,而且活泼;不仅端庄,而且潇洒”“你有韩乔生的风格,但比他嘴小”“你有丰富的肢体语言”“会写就写,不会写就抬头看领导(指班干部的板书示范)”,可以说没有重复一次以上的评价,有指向,有内涵,把汉语的趣味、广义、深刻发挥到了极致。
在这里插播一句,因为现在使用键盘的机会居多,我发现记笔记的时候,很多汉字都不会写了,不禁感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特点五:介绍课文中所说最大的鲸是“十六万公斤”,目前发现的已到了“十九万公斤”,在这里,凸显了说明方法的永恒性和知识更新的时代性。
特点六:图文结合的想象,一张鲸跃出海面的照片,让学生说一说想到了什么。“鲸出海”“出海的舞者”“海舞者”“翩翩”等都是学生给图片取的名字,最后的落脚点是,要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眼光去描绘生活。
特点七:写作方法的指导不显山不露水,在看似不经意间就完成了。要求学生读巨鲸演讲团团长的演讲,是一篇古汉语版的说明文,再根据老师发的资料,向大家介绍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
吾乃巨鲸演讲团团长老蓝鲸是也,人云,鲸,鱼也,非也非也,鲸乃哺乳动物也,远古时期,吾等居于陆地也,后因适应自然,海陆两栖也,时过境迁,移居海洋谋生也,环境所需,体态逐渐化作鱼形也,是故人类误将鲸作鱼也,鱼乎兽乎难辨也,然吾等愈发风采照人也!
这里说了这样一句话:查资料,找素材,把它变成自己的,才是高人。
这七个特点不是赵先生说的,是我自己牵强附会给他总结的,关于这节课,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看法,希望给大家一些小小的谈资而已。
二是新时代语文的童年关怀。
新时代语文的童年关怀,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是落脚点并不空泛,就是阅读和写作,就是演讲和表达,就是沟通和交流,就是书写和鉴赏,就是反思与审辨。
在这里要讲我所了解的群文阅读的四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一组课文的比较阅读,第二个层级是一篇带多篇,第三个是主题阅读,第四个是整本书阅读。清华附小“朱自清+主题课程群”可以说将这四个层面都涉及了,并且做得比较深入。
比如把朱自清的《背影》《匆匆》等和李广田的散文放到一起读,这是“一带多”。李广田,和卞之琳、何其芳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比如《小学生朱自清读本》《欧游杂记》的阅读,这是主题+整本书阅读。
比如“朱自清小课题研究”,这是主题阅读的研究与反馈。
引导学生读这些干什么呢?举个例子,就是让学生知道,在《凯巴伯森林》(故事可百度)这样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的认知有时候也很片面,对自己的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都很片面。当我们变成一匹狼的时候,也许我们会诅咒愚蠢的人类,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砍去了我们大片的林地。
说到底,就是让孩子在童年时代就知道这个世界的辽阔,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一个具有哲学头脑的好人(这是赵志祥老师对一个老好人似的学生的评语)。
说到这里,看看自己吧!你还是那个有正确“三观”的翩翩少年吗?
三是新课程语文的融合统整。
这里要提到两节课,一节是《朱自清故居门票设计》,老师让学生收集了大量的名人故居门票,由此来了解名人故居门票上应该有哪些元素。学生了解到的有生平、画像、主要事迹、票价、游览事项、导览图等等元素。
教师还播放了一段关于朱自清生平事迹的视频,老师问学生解说的声音是谁的,学生说是蒙曼,这说明学生在课后涉猎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因为他们能熟知一些名家的声音,这样的学习绝不是一两天的功夫。
视频资料的背景音乐很和谐,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发了一段微信在朋友圈,内容如下:
好的文学作品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芸芸众生中自己的影子,看到历史长河中亘古不变的情理,听见寂静的深夜里心灵的呢喃。
好的音乐作品是文本解读不可或缺的伴侣,那种对气氛的烘托和对意象空间的塑造,欲言又止,恰到好处。
好的布局是联通事和物,人和物,人和事,物和物之间的桥梁,有形的也好,无形的也好,丝丝缕缕,环环相扣,叫人触摸到了万物的精巧,天地的高远,人心的宽广。
朱自清故居门票设计,实际上是文学、美术、历史等学科的整合,这应该就是称之为课程群的原因,它不是一节简单的课,不是一个孤立的内容,实际上是一个有组织的结构庞大且有主题的研究。
另一节是《梅雨潭》,也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经典之作。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读课文,了解关于小水珠这一事物,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然后让学生把一滴水滴在干净的树叶上,研究它为什么会凝成一个小水珠,什么情况下这个水珠会破裂流动。用一个小实验,让学生了解了表面张力这种物理现象。
这节课实际上是文学和科学的整合,在不同的视角下,学生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小水珠。
文学眼中的小水珠:像宝石、像珍珠、像碎玉,这是一个诗意的小水珠。
科学眼中的小水珠:无色、无味、无固定的形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理性的小水珠。
有人问我,数学的眼中呢?我回答,一滴之水,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数学中的极限思想。
四是新语文品质的文化诉求。
语文课程在新的历史时代要表达怎样的文化诉求,我想,从这些课堂中,看到的还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比如《背影》和《爸爸的花儿谢了》,是对亲情的追忆。这节课的特点,就是各种形式的读。深入地读,富个性地悟,开放地谈。深入地读,是把心放在文章内容里去读,体会这篇散文的优美和深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读,读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个性地悟,是结合每个学生个人经历,调动这些读书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去进行读书感悟;开放性地谈,是学生读书,感悟之后的阅读互动和交流。
《童年 冬阳 骆驼队》是对童年生活的追忆。这节课的特点还是深入地读,在读中品味旧事,品味童年看似平淡却深沉,看似随意却细腻的感情。再出示两段《城南旧事》中写离别的文字比较,这属于群文阅读的第三个层级,整本书中的前后比较。
《城南旧事》我曾略读过,在淡淡的忧伤和看似不经意的笔触下,展现的是一种人物内心的坚韧。
3
10月17日下午,我参加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小学立德树人成志育人模式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
这个论证会的流程是先由课题主持人,也就是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做开题报告,然后由专家小组进行评议,决定这个开题方案是否通过。
专家阵容比较豪华,由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央教科院的十几位教授组成,包括刘贵华、谢晓庆、胡定荣、李曼丽等知名专家学者。
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和我们一般熟知的内容相似,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等。
这个论证会的高潮部分是各路专家对这个开题报告的点评,从中我们既了解了一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也了解了一些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理念。
其一,基础教育的课题研究,主要指小学,立项为国家级课题的成功率非常低。一般是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课题分开单列的,如果放在一起,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也就是说,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课题研究水平,是不能和高校教师以及专业的科研工作者相提并论的,这里是胡定荣教授讲的一个事实。
其二,专家们提出的意见非常的尖锐,比如说,认为窦桂梅校长的开题报告更多的像是工作汇报,而不是开题方案。这里他讲到了一个观念,说我们中小学的课题研究,虽然大部分是行动研究和实践研究,但还是需要一些理论来支撑的,否则就变成了谈工作。
其三,提出了成志教育模式研究的走向,是比肩世界,树立中国基础教育办学的典范,为其他具有相同背景的学校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然而,其终极目的,是通过研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一系列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
其四,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开题报告还存在逻辑关系上不清楚的地方,还存在研究方向上待明晰的地方,还存在研究内容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二次的开题论证。这体现了这批学界名宿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
在专家发言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插曲。例如刘贵华教授对窦桂梅校长具有文艺青年风格的课题表述方式进行了婉转的批评,批评的对象是一个题为“生命起点、成长印记”的课题研究成果,他说,科研的东西就应该有科研的样子,不应追求空泛、模棱两可、华丽的词语。
他说的时候,窦桂梅爽朗地笑起来,那笑声是真诚的接受。
刘贵华说,既然窦校长信我说的,我就多说两句,有些人不信,多说无益。说我们很多做教育的人不信教育学,因为教育学看上去很简单,一看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错,而心理学是很有用的东西,但不容易学懂,很多人就不学了,或者说学了也不会用。因此,现在我们的理论研究变成了隔靴搔痒,实践研究变成了盲人摸象
这个过程中说的很多问题我一下子吃不透,做了记录,提出来大家一起思考: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我们如何应对当前及未来的只是大爆炸?
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或者说批判性思维?
记到这里的时候,思想跑了毛,想到了一个问题:一百年前的小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谁有这方面的研究,不妨分享一下。
4
我们一贯认为一所学校的声誉来自教师的名气或者说是学校多年来一种综合的积淀,这都是有道理的。但其实,如果要窥见一所学校真正的价值和它深层次的品格,就应当看他的学生。
清华附小的核心价值观是:让学生站立在课堂的正中央。
我所看到的他们的课堂是,出彩的地方在于学生对自学成果和共学成果的汇报上。
自学成果汇报是对课前学习的反馈,共学则是对小组学习成果的反馈。
来看看几个细节:
其一,朱自清故居门票设计,学生读文时音色很美,气息很好,字正腔圆,老师评价,戏剧社团的功夫没有白下。
其二,学生说,一想起《背影》,我们就想设计一张给人温暖的朱自清故居门票;而一想起《荷塘月色》,我们就想设计一张充满希望的故居门票。
其三,在《小学生朱自清读本》的阅读中,学生绘制了思维导图,绘制了朱自清生平时间轴。他们以导游的口吻介绍扬州五亭桥、法海寺,他们还梳理出了朱自清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地方。
其四,根据朱自清对儿女的态度,绘制了朱自清的表情包;根据《欧游杂记》的记述,绘制巴黎、威尼斯、罗马的平面图。
我们从种种的细节里,看到了学生在表达、书写、阅读、审美、计算、推理、写作等方面的非同反响的能力是,这正是他们发出“让儿童站立在课堂正中央”的号召的底气。
最后,……
当我们仰望星空,才能知道宇宙浩瀚群星闪烁。当我们奔向远方才知道山高水长而我们才刚刚出发。
低下头看看自己,要想走得远,我们还需要带上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