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京城的画院每年都要招收一名画师,很多优秀的画师前来报名,希望能够“鲤鱼跃龙门”,进入画院。而主考官的考题也越来越难,这一年,主考官干脆以“深山藏古寺”这一句古诗为命题,来考应试者的作画能力。
经过层层筛选之后,留下了最优秀的四名画师。四个人都交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第一幅画的是,深山里树木环抱,中间有一座寺庙;第二幅画的是,一片丛林深处,露出了寺庙的一角;第三幅画的是,深山老林中,高高飘扬着一张经幡。
主考官越看越不满意,因为这些画中的古寺都是半藏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失望之余,他随手拿起了最后一幅画,结果立刻被画作深深吸引。画面上,深山中云雾缭绕,一条石径延伸到一池深潭旁,尽头有个和尚在挑水。
这幅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人知道山上有古寺,但古寺又被“藏”了起来。和尚挑水,肯定是为了生活所用,不是煮饭,就是洗衣,让人立刻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庙;云雾缭绕,石径延伸,丛林密布,可见庙还在深山里。画面尽管看不到寺,但看到画的人,却都能明白,有座古寺藏在深山之中。最后这幅画被主考官评为满分答卷。
仔细想想,读书笔记的价值与意义,不也是如此么?当我们读书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观点,通过有效记录读书笔记,帮助自己梳理思路,换个角度去思考延伸,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这就是读书笔记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现在许多学生记笔记,方式看起来很多样化的。当他们读到有趣的句子,就在下面画线,或者在书页的空白处写评论;或者用彩色的便签纸,写了感悟贴到书页上;或者看到描写比较优美的段落以及看起来高大上的生僻词,就会摘抄到笔记本中,最后可能划了很多线,贴了很多便签纸,摘抄了很多本笔记,然而脑子里并没有留下多少内容。
一到需要写作时,只能依赖大脑来回忆大量笔记的出处和记录时间,然后再进行各种翻找。读书时间一长,往往记不得是哪本书上划的线,也记不得便签纸夹在了哪本书里,更记不得哪本笔记上有自己需要的摘抄内容,最终脑子一闪而过的素材,还是没能为自己所用。这样的记笔记方式,其实也是流于形式的。
《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针对很多人觉得自己不会记笔记,或者自己做了笔记,但是没有输出很好效果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每天的写作、做笔记、打草稿就像我们的呼吸一样”,帮助你了解怎么样正确做笔记,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卡片进行写作。
本书作者申克·阿伦斯,是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哲学博士。在书里,他系统地讲述了卢曼卡片盒笔记写作法。这个笔记写作法,得名于它的创始人,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卢曼教授。
他独创了一套基于卡片进行记忆的笔记体系,并使用这种卡片笔记写作法,积累了9万多张卡片,利用卡片盒,撰写并出版了58本著作和几百篇学术论文。
卢曼一开始的笔记方式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也是在阅读过程中,看到认为重要的内容进行划线,或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当时的想法。他也尝试过设定一个主题,按照主题来记笔记。
但是卢曼慢慢发现,这么做的意义并不大。除了在一个地方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对他扩展思考的作用并不明显。他尝试用卡片记录笔记、在卡片之间建立联系,并按照一定形式组成不同的卡片盒,不断实践和改进形成了独特的卡片笔记法。
一、什么是卡片笔记法
1. 三种卡片笔记
卢曼把笔记分成了三种类型:闪念笔记、项目笔记和永久笔记。
闪念笔记:这类笔记是你阅读时,一闪而过的想法或者感到有趣的信息,你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记录,来提醒自己。其实,也可以看作是脑海中想法的备忘录。
文献笔记:这类笔记是在你翻阅专业工具书或文献时,针对于一个特定的项目,写下你觉得有用的内容。文献笔记要非常精炼,并且使用自己语言记录。
永久笔记:仔细阅读你记过的闪念笔记和项目笔记,并且去想想,它们和你正在思考的问题或者已经开展了的研究,是不是有什么关系。找到连接点后,用自己的话尽量精准地记录下来。这种笔记就是你经常用的固定的知识点,是永久性的。
2. 两种卡片盒
卢曼设置了两个卡片盒,一个是文献卡片盒,一个是主卡片盒。
文献卡片盒。主要是用来信息记录,每当卢曼在阅读过程中看到值得记录的内容,他会在卡片的一面记录下信息,并在另一面对内容做简要的说明,方便后续索引。在他的阅读记录,并不会照搬原文,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原意,也就是相当于我们平时写作时,把书中的原文换成自己的大白话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地形成了“输入-思考-输出”的整个过程。
主卡片盒。这组卡片主要记录卢曼个人的想法和思考,也就是他的永久笔记。每过一段时间,他会查看文献卡片盒,通过闪现笔记和文献笔记抓取灵感和思路,并将产生的新想法记录在新的卡片中,丢弃原来的文献卡片,再把新记录的卡片,作为永久笔记放到主卡片盒中。同时,他对永久笔记会采用编号方式形成链接,比如想法1,与它有关的笔记记录为“想法1-1”、“想法1-2”等,无关的想法另外记录为“想法2”,并且后缀可以一直增加,从而能够标识出不同笔记之间的联系。这一步非常重要,有助于后续的写作步骤。
3. 科学有效的笔记流程
针对卡片笔记和卡片盒的整理过程,书中梳理出了科学的记笔记流程:
随时记录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定期用自己的话转述为永久笔记。
把永久笔记添加到卡片盒中,采用编号方式形成链接,比如想法1,与它有关的笔记记录为“想法1-1”、“想法1-2”等,与其它相关的笔记关联起来。
积累的卡片越来越多,它们根据不同的想法,自然形成不同的主题笔记。
在积累和思考的过程中,写作灵感也会自然生长,然后就可以把主题笔记整理成书稿文章。
二、怎样利用卡片笔记法进行写作
很多人都会认为思考是在大脑里进行的过程,写作就是把思考完的想法写下来。但是在使用卡片笔记写作法中,写笔记的过程就是思考过程。
1.写下来的过程就是思考本身
书中写到,有位历史学家采访理查德·费曼,对费曼把自己思维过程记录成了文字表示赞叹。但是,费曼说这些笔记并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他自己的思维过程。
历史学家表示怀疑,他认为思考就是在脑子里完成的,然后记录在纸上。而费曼再次解释说,这不是记录,他就是这样利用卡片笔记法,在纸上进行写作。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也遇到过同样的场景:
比如,你想找别人请教问题,结果在问对方之前,自己去梳理问题的过程中就找到了答案;
或者,你想写一篇文章,本来没有什么思路,结果写着写着思路就有了;
还有,和同事一起针对于某个问题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好像灵感就冒出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书中提到,大脑的短时记忆容量非常有限。这就说明,如果我们只用大脑,很难完整地思考复杂问题。而写下来的同时,就是帮助我们进行了思考。
2.怎样用写下来的方式进行思考
首先,要养成用笔随时记录想法的习惯
在读书的过程中,大家遇到比较有启发的话一般都是怎么做呢?是不是一般会先标记出来或者折个角,想着读完书以后,再集中整理这些笔记。结果呢?我们可能读完书就随手一放,把笔记的事儿抛之脑后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产生了想法,最好马上拿笔记在卡片上。这样做,一方面防止这些想法被忘记,等到想用的时候就很难想起来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没有记在纸上,反而会想着这件事,干扰我们思考其它重要的事情。
其次,要养成用自己的话转述知识点的习惯
利用卡片笔记写作法做永久笔记的时候,要养成用自己的话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转述的习惯。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可以让自己真正理解要学习的观点。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点的记忆,在以后写作时需要,也会更容易从脑海里提取出来。
最后,要养成把笔记建立起有效连接的习惯
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可能从来没有想过,笔记之间还可以建立起联系来。
事实上,就像书中提到的,一个想法、一条笔记只有在它的上下文语境中才有价值,而上下文并不一定是它的出处。
换句话说,一条笔记可以和不同的笔记进行连接,形成不同主题的输出。就像是一块拼图,在不同的背影下可以呈现不同的图案,展示不同的故事。
所以,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去思考这条笔记怎样与其他笔记建立联系。通过卢曼的卡片盒,激发产生更多的想法,把想法形成网络,慢慢就能形成书稿文章了。
学会卡片笔记写作法,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效率,进行更高质量的输出。期待你从此成为一名卡片写作爱好者,充分享受写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