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写作的时候,经常抓耳挠腮,半天才憋出几句话,写完还要来来回回修改。
过程中可能还要为了一些金句典故等查文献,找百度。
一些自媒体人为了日更,想破脑袋才找到一些写作灵感。
而有些人写作是出口成章,名言佳句是信手拈来,写一篇文章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容易的事。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但写作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卡片笔记写作法》告诉我们天底下就是有这么简单的方法,能让我们的写作有如神助。
而且已经有人用这种方法成了著作等身的社会学家。这个方法就是卡片笔记写作法。
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就是凭借这个方法,积累了9万张知识卡片,轻松写就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成为了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社会学者之一。
本书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卢曼卡片笔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具体使用方法,以清晰结构的引导我们如何通过科学的工作流程一步一步成为真正的写作高手。
其实成为写作高手,我们只需要三步走。
1、记——聪明地记笔记,使写作事半功倍
每个人都离不开写作,大到写论文、写书,小到日常基本的记录,当我们需要记住些什么时,都需要写下来。
既然无论如何都需要写,那如何做能使写作变得更轻松呢?
很多人苦于写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相信写作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作者说:“每一点脑力的耕耘都是从一条笔记开始的。”
良好的笔记是构建有成效写作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成功写作的关键。
所以,要想写作变得容易,就需要在平时的记笔记上下足功夫。但其实看起来很简单的记笔记这件事,也是很有讲究的。
大多数人都在用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比如:在重要句子下面画线,在文本的空白处写评论、做摘要。
但由于在这些方法之间没有真正的配合,用了它们反而使工作变得极其复杂,导致什么事都很难完成。
传统的记笔记方法使我们陷入了写作困境。但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却可以使写作如鱼得水。
这套全新的记笔记方法由两个笔记盒构成,一类是文献卡片盒,里面有文献和对文献内容的简要说明;另一类是主卡片盒,主要是针对所阅读的内容收集和产生的想法。
与其说它是一种记笔记方法,不如说它是一个笔记系统,一种存储和组织知识、扩展记忆以及生成新连接和想法的系统。它让笔记与笔记之间不再孤立,甚至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卢曼卡片盒系统像一个外置工作台,可以让我们在其中进行思考,帮助我们的大脑存储大量的客观信息,而让我们的大脑去做更重要的事——专心思考。
2、思——贯穿于写作始终的灵魂
比记录更加重要的是思考。从阅读到写作思考是贯穿始终的。如果说记笔记是从阅读到写作的桥梁,那思考则是其中的灵魂。
阅读时需要思考,在眼睛看的同时,大脑需要对书中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记笔记时需要思考,将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记录下来,作为今后写作的素材库。
对已有的笔记内容也需要思考,将与之相关联的想法和内容建立联系,甚至碰撞新的想法。
写作时需要思考,在已有的笔记基础上需要如何查缺补漏、删删减减,形成最终的作品。
这本书除了讲述卡片笔记写作法,作者还阐述了许多卢曼反直觉的思考方式。
比如拒绝做知识的搬运工,必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比如需要记录的是知识,而非信息;比如不需要进行机械分类,而是让关系慢慢地自动生长出来等。
让我们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看待“做笔记”这件事背后蕴藏的深层思考。
3、用——正确使用工具,写作才能水到渠成
既然卢曼卡片盒方法那么好用,为什么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用这套方法取得像卢曼一样杰出的成就呢?
书中提到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巨大的成就一定来源于伟大的想法,其实哪有什么惊人绝技,有的只是把简单有效的方法用到极致罢了。
在拥有了一套实用的工具后,接下来就是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它。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就去使用它,那么即使是最好的工具也不会对我们有太大的帮助。
工具的好坏取决于我们运用它们的能力,我们有时会忘记使用方式和工具本身一样重要。
我们不仅要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或者如何使用它,而且还要知道它为什么有效,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了解了工具后,更要知道如何使用它,只有正确地运用好卡片盒笔,方能使写作成为一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除了以上内容,书中还为我们总结了有效写作的四个原则和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可以在写作路上助我们一臂之力。
如果当下的你,觉得写作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妨静下心来读读这本书,亲自实践其中的方法和工作流程,对写作必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