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想自己刺破自己的心脏,把其鲜血泼撒在你的脸上。当我停止呼吸时,只要你的内心能孕育出一个新生命,我也就满足了。”——夏目漱石
《心》这本书主要围绕塑造“老师”这个角色来表达内容和揭示主题。小说整体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我”一个上世纪初的日本大学生视角,偶遇并结识老师,第二部分是我回到故乡照顾病重的父亲,第三部分是老师寄给我的遗书的内容。
“我”是一个出身乡村,来到东京求学的大学生。偶然遇到了老师,被他独特的气质和思想所吸引。不顾老师的冷漠怠慢, 我不厌其烦地拜访老师,老师对此也只是一如既往地淡漠回应。在“我”的眼中,老师学识渊博却待在家里碌碌无为,仿佛被看不见的阴影笼罩着无法动弹,又带着对世间万物的拒斥。
书中有很多“我”对老师的好奇比如:1.他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学识极好,可是却不外出工作,只自己在家看书思考。2.老师每月有一天单独去杂司谷给一位逝者扫墓。逝者是谁,为什么要每个月都去扫墓,就连自己的妻子也不知道。3.老师看似温和,却有一些过激的观点,比如 " 一看到钱,任何正人君子都马上变成坏人 ",再比如多次让“我”要在父亲临终前处理遗产问题。4.老师明明是爱太太的,但他们中间总感觉隔了点东西,太太也弄不清楚问题的根源。只知道老师悲观厌世,不相信任何人。
人类有好奇心特别是在对于别人的秘密时充满了想一探究竟的魔力,夏目漱石笔下的“我”其实是为了更好塑造老师这个角色。“我”和大部分人一样生活在农村,靠着父母供“我”来东京上大学。城市的快节奏让“我”无力适从,“我”对乡下的父母是讨厌鄙视的,老师的出现让“我”仿佛看见了光明一般。
老师的信告诉了“我”他不为人知的过往,“老师”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老师”好心地帮助失意的好友K,邀请他住进了房东家里。但是没有想到的是K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老师"表白了自己的心事,而K却在打击下不堪身亡,K的死也给“老师”一生的不安和自责,最终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整个小说是灰暗的基调,由老师遭遇背叛引发的罪与悔、生与死的思考,同时剖析了利己主义的弊端,也展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知识分子的内心写照。资本主义高举利己主义大旗,其实也让他们陷入自我矛盾和崩溃之中。就比如K的自杀难道不是极端个人主义吗?其实K选择自杀的最大原因是他的精神负担太过于大。老师选择死亡,在那个时代看来是值得被歌颂的,是值得被赞扬的一种高尚行为,这也是一种自我解脱与救赎吧。与其带着悔恨活着不如奔向光明,这也许就是老师选择自杀的原因吧。
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现代提到“现代日本人对自己采取的最极端行为就是自杀。根据他们的信条,自杀若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就能洗刷自己的污名,恢复名誉。美国人谴责自杀,认为自我戕害不过是对绝望境遇的一种自暴自弃的屈服,但在崇拜自杀的日本人看来,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 的高尚行为”。
老师和K的死俱是西方个人主义观念和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碰撞的结果,那个时代的缩影。人是矛盾的结合体,善良又不善良,自私又不完全自私,这样的矛盾其实也造就了很多悲剧。透过夏目漱石笔下的老师和K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