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几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夏目漱石的小说《心》,一部精准刻画人类最隐秘的情绪感情、人性弱点的经典作品。
小说先是以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视角,将一位日本隐士推到读者面前,学生称之为“先生”。
先生沉稳但阴郁,有才情却从未出外做事、性格古怪说话直接,对妻子温情却又疏离,他身上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让大学生好奇不已。
在学生与先生交往的过程中,也穿插着学生要面临的家庭、事业问题。和父母观念的冲突、交流的障碍,对职业、前程的选择,让学生渴望得到先生的指点与帮助。
然而,先生的直言不讳却让他难以接受,不可理解。先生告诫学生在父亲病故前要处理好家庭财产,把属于自己的拿到手。
为什么会有这么不讲人情的建议呢?从这一条线索引出来先生少时的经历。父母双亡的先生受到叔父的欺骗,被叔父侵吞财产,让他看到人性的恶,故而心灰意冷,对他人、社会都丧失了信心。
先生认为,“世上没有像模子刻出来一样的恶人。平时大家都是善人,至少大家都是普通人。然而正因为一到紧要关头就会突然变成恶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大意。”
然而,随着先生的自杀离世,先生寄给学生一封长长的遗书,讲述了造成其一生经历,造成他宁愿死去的真正原因。
对家人、社会的失望,先生也变得冷漠、无情,而在和挚友K、爱慕的小姐交往中,先生也变成了和叔父一样的恶人,他的自私、嫉妒、无情导致K的自杀,也葬送了小姐,即他的妻子的幸福,自己更是背负了几十年的愧疚、良心的折磨而不得心安,最终自杀离世。
先生的挚友K是个刚直、单纯的人,对自己的信仰执着,对暗恋的小姐情感真挚,对朋友先生坦诚、信任。
然而,先生内心的阴暗让他在K尚未对他袒露心意时,即猜忌、幻想K和小姐的关系,暗中观察K和小姐的动向,腹诽不已。
在K坦白了对小姐的爱恋之后,虚伪的先生并没有向朋友说出自己同样爱慕小姐的心思,而是利用对K的了解,以K的信仰为名打击K的信心,让K产生负罪感。
先生操纵、引导了K的信念,迅速向小姐求婚,定下婚约。
此时,K才明白自己受到了朋友的欺骗与伤害。K对于纯粹精神的追求,对于信仰的失去,对于爱情的失去,对于友情的欺骗,令他痛苦不堪,唯有死亡才是解脱。
纯粹的K在遗书中并没有说出这段感情引发的欺骗,成全了先生的体面与形象,也令先生在余生饱受煎熬。
在先生身上,展现了人性的矛盾与弱点。原本他也是一个善良单纯的人,但在受到欺骗之后,他不仅仅为自己打造了一副盔甲,将自己包裹起来,也在利益受到触犯时,将内心的恶释放出来,采取卑劣的手段去争夺、去伤害,丧失良知。
但是,在达到目的之后,内心的不安与愧疚又让先生无法面对自己,受到良心和道德的谴责,将自己隐匿于世,对妻子隐瞒其中的变故,也无法给予妻子正常的婚姻幸福。
先生在遗书中最后的请求是,即使他死后,只要他妻子还活着,就要一直替他保守秘密,虚伪的他还是要保留他在世间的体面,以“殉死”的方式结束自己纠结不安的生命。
“如果脏了还用,就莫不如一开始就用带颜色的。白的就要纯白才行”。
夏目漱石的文字很平淡,但小说层次分明,结构精巧,有如剥茧抽丝地一点点展现先生的人生与内心世界,对心理的描写细腻、深刻、直击要害,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我感到人这东西真是脆弱,生下来便带有无可奈何的脆弱,不堪一击。”
掩卷沉思,我们生而为人,人生都将经历各种波折起伏,人性的弱点与生俱来,文化、认知、信仰、利益,都将冲击人性的正反面。
每个人的内心并不都是真善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只有直视内心的背光处,正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黑暗,才能用良知、善意和理性来制约。
好书、经典值得反复诵读,下一次要读得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