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现代作家中,夏目漱石,算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作家,抛开专业术语(由于笔者自身并不专业)来讲,读了他的几篇小说后,从他的作品中能深深的感触到他对人性的思考,特别是在后期“后爱情三部曲”中,能够感受到他的这种写作特点:对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深深地批判。
对利己主义的无情批判,对内心的深入剖析
《心》这部作品就是“后爱情三部曲”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寄寓了作者对利己主义无情地批判的思想,同时,又不是从旁观者角度去批判,而是采用“私小说”式自我暴露式的深入内心的剖析。
《心》的主人公是“先生”,“我”很偶然结识了“先生”,随着交往的深入,一步步与“先生”熟识起来,却更加疑惑:先生很有思想,却为什么什么都不做?先生为什么如何厌恶世人?先生每个月去给谁去扫墓?
在“我”接到父亲病危通知不得已回家时,在假期间,我接到了先生的一封信——他的遗书,在信里,他诉说了一切,他终于选择了自杀。
这封信就是本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先生”为讲述者,他的批判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叔父等人的资本家的利己主义批判,一是对自己的批判与忏悔。叔父在自己的父母亲去世后哄骗走了自己的家产,由此导致他谁都不相信,对人抱有戒备心。当他上大学时借宿在外时,他爱上了房东太太的女儿,他这时候怀疑这是房东太太的阴谋,于是他借着想要帮助好友K的名义,让他住进来,以便让自己解脱困境。
结果,K也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当K坦白告诉自己这一切时并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如五雷轰顶,告诉K这与禅宗的要旨不符,为了禅宗,可放弃爱情。但却背地里抢先与房东太太提亲,K知道后,禁不住打击,自杀。先生也随之陷入深深不安自责与忏悔之中。
对个人心理描写精确细致
在描写叔父时,侧重的是对叔父“伪善”的利己主义的批判,怎样住到先生的宅子,怎样想要骗先生与其女儿结婚——叔叔硬是把女儿嫁给我,只是他的策略——怎样撕下“伪善”,将先生家产大部分掠走,是对叔父的赤裸裸的批判;
在写自己与K的时候是利己主义与忏悔的结合,既想娶到心爱的小姐,又有对K的歉意,这一点在表述时,很有“私小说”的味道。
在写自己有利己主义倾向时,写得无情,露骨。比如在K自杀那一段,看到K的遗书:“我用颤抖的手把信叠好,装进信封。我故意按原样把信放在桌上,让大家都能看到它。”当得知K已死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好友的死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他的死对自己的处境有什么影响,他惊悚地站着,“啊,糟了!”当看到信上没有对自己不利的话时,首先想到的是“得救了”。这一段心理描写,将这种利己主义自私自利表现得淋漓尽致。
K死后,也给先生留下了无限的悔恨,在他的余生中,他无时不刻不在悔恨和自我剖析中度过:
每次我的良心都会感到阵阵刺痛,而且这个质问背后似乎藏则一个声音:“承认吧,就是你杀死他的!”
我反复在心里向K请罪。
在我和妻子共处时,会感到K突如其来的威胁。
……
这种剖析在文中随处可见。
这本书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这里了。感觉情节一般,没有太大的波折,深入人心的审视,是最值得一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