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开始先讲一个故事。 《荷马史诗》里讲到,英雄奥德修斯回家途中遇到一个妖怪,这个妖怪有一张床,每个路过的人,都会被它抓到床上躺一躺。如果这个过路人的身体比床短,它就把过路人拉的跟床一样长。如果这个过路人的身体比床长,它就把长出来的锯下来。 以前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陈老师一直以为是妖怪想杀人,现在陈老师想,它也许是想找一个人结婚。只不过,它头脑中设想的理想伴侣应该和床一样长。
我们当然不会和妖怪一样蠢。但事实是,我们的头脑里也经常有和妖怪相同的想法。比如: 1 小时候,我们觉得应该有更懂我们、更爱我们的父母; 2 读书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去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成绩; 3 工作了,我们应该进更好的公司,赚更多的钱; 4 为人父母了,我们觉得孩子应该更听我们的话,更不辜负我们的期望 …… 如果现实不是按照我们头脑中的假设运行,我们就恨不得弄一张床,把不合我们想法的现实改造一番。 这就是本节课讲的第二种防御思维——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世界,而是让真实世界顺从我们 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当外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和沮丧。
应该思维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另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 本节课,先讲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消极情绪背后的应该思维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几乎所有的消极情绪的背后,都有应该思维的影子。 陈老师的一位来访者是位妈妈,她总是嫌儿子拖拉不懂事,就向陈老师讨教,到让儿子听话的办法。事实上,她的儿子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早上赖床、晚上做作业 拖拉什么的。 陈老师问这位妈妈:“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 她说:“我觉得我的儿子应该是那种聪明、听话、懂事、乖巧的。所以当我在发现他不是这样的,我就很生气,就像把他矫正过来。可是,儿子很不听话,我们的关系闹得很僵,这让我很苦恼。” 这个妈妈苦恼的背后,是孩子应该怎么样的应该思维。她越是放不下这种“应该”,就越处理不好矛盾。
另一位来访者是因为职场焦虑来咨询的。 他刚换了工作,在新公司里很多人对他都很友善,只有一个同事对他爱理不理的。 他有问题向这位同时请教,这位同时经常流露出一种“就你不懂”的不屑。可偏偏这位同时是业务精英,大家都挺认可的。 他非常生气,下定决心要在业务上超过这位同事。每次这位同事有什么表现,他都非常在意。如果这位同时做到比他好,他就会非常焦虑、沮丧,甚至到了看到这位同事就紧张的地步。
这个故事里的来访者背后,也有很多的应该思维。 第一个应该 是他觉得所有同时都应该友善和气,对他以礼相待。再进一步说,就是自己认为自己表现不错,别人也应该一样,都应该接受他,喜欢他。所有,当有同事表现出不屑和傲慢是,他觉得这个非常不应该,于是他就很生气。 第二个应该 他觉得同事既然不把他当回事,傲慢的对待他,他就应该维护自己,让自己在业务上超过这位同事,通过良好的业绩改变别人对自己的轻视,重建信心。 就像很多励志故事的脚本一样,好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超越了坏人,赢得了胜利,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这也契合了很多观众的心理需求,当遭遇轻视,我们很自然的把这视为对自我的攻击。当自我无法包容这样的攻击时,就在想象中构思各种故事,让自己通过“努力”吗,把自己曾经遭遇别人轻视的“短处”强大起来,用事实向轻视自己的人和周围的人证明,我不“差”,我很“强”,并以此扬眉吐气、重拾信心。这样的一场戏在心里演完,一个人就给自己筑起了一道心理防御的墙。) 当现实不符合这个故事的脚本时,他就会很焦虑。而且,这两个应该是相互加强的。“他应该喜欢我,结果没有,所以我很受伤。为了避免受伤,我要把他轻视的地方加强,让他不再轻视,所以我就要超过他。” 他把所以的自我价值都放在了和这个同事的比较上,一旦发现有不如这个同事的地方,他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应因此焦虑沮丧。
后来,他在和陈老师的讨论中,也意识到了这种情绪背后的应该思维。可是,他说:“陈老师,你说的应该思维我理解,可是,我就不能超过他吗?” 愿望和应该思维的区别 他提的问题非常重要,这里解释一下。 无论是想要儿子变“乖”,还是工作中想要超过同事,这些要求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就像喜剧明星周星驰说的,“人如果没有了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能不能容忍现实和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爸妈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听话,这是他们的愿望。可孩子常有他们自己的注意,有时不会按照爸妈的意愿行事,这就是事实。 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和尊重,这是我们的愿望。可是,别人喜欢和尊重人另外一个人是别人的事情,这是事实。即使让别人你不舒服,你也只能接受。 这些情况都是现在存在的,你是不能通过一厢情愿的想象改变的。你想改变现实,也只有在直面现实的基础上,付出行动才有可能改变。 让应该思维禁锢的人看不到这些,他们好像是在和现实赌气,觉得现实应该和自己的想象一致,如果不一致,那肯定是现实的不对,于是他们就想尽办法试图改变现实。
比如,那个妈妈生不听话孩子的气时,她好像是在说:“你惹我生气了,你错了,你应该懂事,应该改变。” 在咨询时,陈老师曾问过这位妈妈,“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这么拖拉这么办?” 这位妈妈倔强地说:“肯定有办法让他改!” 这时候,她的愿望已经超越了现实。
那个让自己必须超过同事的来访者也是如此。 在业务上做的更优秀,超越同事,这是一个正常的愿望。这个愿望有可能达成,也有可能落空。成功了就会增加他的自我能效感,如果失败了,他也许会这样想:自己用心去做还是不行,那一定是领先的同事身上有独特的能力,我需要去发现、学习,增强自己的能力,即使因为自身条件所限,无法学到他的独特能力,也会从容以对,转而思考如何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这样一来,他就不会被应该思维禁锢,会通过不断努力,让自己走上个人成长之路。 但当他陷入应该思维,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应该这么做上,忽略了自身的反思和努力,那不如意的现实只能给他造成越来越多的压力。
“必须”和应该思维是相伴而生的。而“必须”背后的潜台词是“结果只能这样”。而当结果不能如愿的时候,就会让人感觉失去了控制,我们是最不愿意看到失控的局面的,这暗示着能力不足,这是对一个人自信心的重大打击。同时,无法控制,外界的敌意也会随之而来,它突破我们的心理防线,这样一来,焦虑就产生了。
愿望和应该思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时,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我们决定着我们的愿望。当我们显然应该思维的时候,应该思维好像成了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像是被外部世界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主性。 陈老师的一位咨询师朋友,在回到别人的问题时,经常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又不会死。” 有一天,一个人问他:“那万一死了怎么办?” 他说:“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人都会死。” 其实,他想说的是,不要轻易陷入这种应该思维中。 在陈老师和来访者讲愿望和应该思维的区别。陈老师问他:“让同事喜欢你,或者超越同事,究竟是你的愿望,还是你必须做的事情。” 他想了想说:“还是愿望吧。” 陈老师说“好,那你去想想,为什么它们不是必须的,把理由列出来。” 他回去想了很多理由,比如他的价值不需要同事来肯定,就算没超过同事,自己只要努力也有进步等等。 当他认真地想了这么多不是必须的理由之后,他好像释然了,从应该思维中解脱了出来,他的焦虑也逐渐缓解了。
听到这里,也许你还有疑问: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文艺作品里,很多人下决心的时候,都会说“我一定要做到”,而事后确实有很多人做到了,他们也会成为励志的榜样。 如果说愿望是一个可以完成、也可以不完成的东西,而不是必须完成的东西,那我们会不会容忍自己偷懒呢?
对于这个问题,陈老师是这样想的。首先,当一个人说“我必须做到”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能做到,而是说他有努力投入决心,而这个决心更关乎他自己。他自己愿意投入多少精力,这当然由他自己觉得,但他决定不了最终的成败。这个过程中激励他的,是自己在不断努力中感受到的能力的提升以及外界的反馈,而不是外界某个因素的刺激。 其次,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成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做到的事情,会让他更灵活。 当一个人把意愿当成必须的时候,他往往更愿意看到他的意愿就是现实,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想象替代现实,他会固执的让现实合乎自己的想象,如果不符合,在他看来,就是现实出来问题,自己所想象的合理性在现时中竟然没有显现。
最后,陈老师想说的是,区分现实和想象,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也就是你的想象是否能够在现实中验证。 作为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你来设计的,尽管你的内心里有一个你感知的外部世界。 如果你放不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放下对童话世界的执念,脑子里有很多“世界本应该是这样的”想法,而你有不是通过努力加深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调节你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那深深的焦虑、沮丧和愤恨就会如影随形,让你无法摆脱。 这些负面情绪,最初原自你的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就会变成你对世界充满悲观的理由。 你盯着现实和“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世界的失望中,就没有办法看到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