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课程里,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讲了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第二部分:讲了一些帮助你从防御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的思维工具:创造型思维、woop思维、控制的两分法和正念思维。它们就像是一条河流的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能让一条河流动起来。
下面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讲:思维是究竟是怎么进化的?
倾听的要诀:答案在别人心里
陈老师先讲了他自己的体验。
陈老师在开始学心理学的时候,老师告诉他:在心理咨询里,倾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陈老师点点头说:知道了。而他心里想的是:老师只是提醒他早已经知道的一个常识罢了。那时陈老师对倾听的理解,还停留在不能只顾自己喋喋不休地讲,不能别人还没说完就抢别人的话,始终要有耐心。他愿意倾听,倾听是他的强项。
幸亏他并没有固守他对倾听的理解,心理咨询是关于对话的艺术。研究对话久了,他才慢慢理解,倾听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最开始,他认为他听懂了别人在说什么,后来发现,他只是在用自己的经验套用别人的东西,等他把自己的东西放下了,他就一点都听不懂别人在讲什么了。
直到最近,他才有慢慢又能听懂别人的一些话了。
陈老师举了个例子。
前几天他陈老师在餐厅吃饭。
妻子说:这几天没睡好。
丈夫说:这几天天热,人就是容易早醒。
妻子说:我有点担心女儿上托儿所能不能适应。
丈夫说:小孩嘛,可不都这样。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妻子就沉默了。
在这段话里,妻子一直在跟着说,她觉得生活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而丈夫却一直在强调“一切正常”。
丈夫听到妻子的话了吗?
丈夫听到了妻子说了什么,但没明白妻子说的什么意思。他只是用自己的形象来理解妻子说的话。
也许对丈夫来说,妻子的焦虑也是一种新的经验。他一直在努力把这些新的经验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中,他没来得及他听妻子所的什么意思,却急着给妻子提供一些解释,好像他很需要这种“一切正常”的感觉。
如果这时候妻子告诉丈夫,“你没听我说话!”丈夫也许会不理解,甚至会反驳:“我不是一直在听你说吗?”
可是,是什么让丈夫只听其音、不解其意呢?是他对妻子的现状不感兴趣?是他担心妻子再通过“告诉他我不好了”来责怪他?还是他很需要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情其实你不知道。
所以,一个好的倾听者,心里会有很多疑问。他知道这些疑问的答案不在自己这里,而在别人心里,所以他才会提问。
一个好的倾听者的反面呢?
他的心里没有问题,只有答案。因为他好像提前就知道别人要说什么。他听到的,永远是他心里想的东西,不断重复,不断重复。
所以现在,陈老师也会告诉自己的学生,倾听是很重要的,也许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事情。学生们也会点点头,也许他们心里想:老师不过是在提醒我们早就知道的事情罢了。
但是陈老师不会说什么。他知道简单说说是没用的,如果用心体会,很多年以后,学生们会更有更深刻的理解。
思维发展的三重境界
为什么要讲如何倾听呢?因为它和思维发展的规律非常像。
佛教禅宗有一种说法,用来形容思维的不同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的思维发展就在这样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重新回归简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某件事的理解会呈螺旋式的深入,但最后,又能简单的归纳某件事的(相对)本质。
如果人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也能以这种螺旋深入的形式发展,那他的思维就是一种弹性思维。
弹性思维的要诀跟对话很像,就是不要太确定你知道的东西是什么,从而为探索的可能性留下空间。
在这里,陈老师问大家一个奇怪的问题:他之前讲的东西,都是对的吗?
比如在僵固思维里,陈老师讲的了夸孩子聪明,会让孩子陷入僵固思维,会因为担心自己不够聪明而不愿意接受挑战。是这样吗?
前段时间,陈老师出差了几天,回到家一敲门,女儿扔下手里的游戏,飞奔过来抱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在她玩数独游戏的时候,陈老师在一旁夸了好多次宝宝乖、宝宝聪明,陈老师分明看到了她脸上开心的神情。
这样的夸奖会让她陷入僵固思维吗?陈老师认为不好。为什么呢?这里陈老师留了个悬念,在课程的下一部分再讲。
陈老师在这里说的是,像心理咨询做的只是局部工作,这里所讲的知识,也是局部的知识。
那这里是说:人应该有批判思维,不能全盘接受吗?不是,陈老师想说的恰恰相反。
所有的知识都是局部的,找出他不够完善的部分,是很容易的。可是要听到它对的部分却是不容易的。你要先接受他说所说的都是错的,才能听到他说的对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套用三种境界:
第一重境界,就是把知识当成绝对真理来学习;
第二重境界,就是知道它有错的,所以批判它、排斥它、拒绝它;
第三重境界,就是重新把它当做知识来学习,既知道它有局限,也知道对你有用的地方在哪里。
陈老师又举了个例子。
在青春期的时候,陈老师一直为自己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而苦恼。那时候,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和人交往,见到陌生人总是紧张,不知道说什么。
陈老师对敏感内心这个标签也毫不怀疑。这是第一个阶段——“见山是山”。
学了心理学之后,陈老师会努力寻找一些例外。陈老师发现自己并不是跟所有人打交道都困难,跟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时,他也会很放松,而且,他很享受别人听他说话。
所以在那段时间,他就有意识的不用敏感内向来形容自己。这是“见山不是山”了。
可实践一下,有一天他就想,干嘛这样累,钱钟书先生说,偏见就是一种思维的休息,他就不能让自己休息一下吗?于是,他就又开始跟人说,自己是一个敏感内向的人。
有意思的是,陈老师感觉自己的读者很接受他的这个标签,每次开读者见面会,都会有读者说:“老师,我也是敏感内向的人,所以我看到你,觉得特别亲近。”
有时候,陈老师也会主动跟人说:“我是比较敏感内向的人,万一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还请都照顾。”
这时候,陈老师不再因为这个标签有心理压力,相反,他还认同了敏感内向。这是“见山又是山”的另一种境界了。
(第一层境界:外界事物符合自己的感知,适应自己的规则;第二层境界:知道了自己认知的有局限性,对外界事物有了超出自己固有观点和规则之外的新的看法;第三层境界:认同了自己的认知,认同了事物的变化,接受了现实。)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所了解的,永远都是局部的知识。
因为知道自己只能获得局部的知识,那局部之外的部分,才会变得既神秘又有吸引力。我们才会想,那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呢?这就我们进一步探索留下了空间。而这个空间,其实就是我们思维发展的空间,也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空间。
我们讲思维的发展,我们要讲局部的知识呢?
因为,所有你关于世界、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也都可以看做一种知识。只不过,你既是这些知识的生产者,也是这类知识的接受者,你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你说,这个世界糟透了,这就是你的知识;
你说,我应该变得聪明点,否则别人就不喜欢我,这也是你的知识;
你说,我是一个敏感内向的人或者一个活泼开朗的人,这些都是你的知识。
那么问题是,你说把它们当成局部的知识呢,还是当成无法改变的真理?如果你把它们当成局部的知识,那这些知识之外的空间在哪里呢?
前面课程讲了限定我们思考的“应该思维”,你可能有一个问题:陈老师的课程是不是提供了另一些规则,它会不会塑造另一种应该思维呢?
不是!
因为你要知道,这个课程提供的也是局部的知识,如果你知道这些知识之外,还有很多的未知空间,你就不会被这些知识限制住,从而摆脱应该思维了。
所以,思维的弹性其实就是承认我们自己的限度,并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心理学大师米纽庆说:确定是改变的大敌。而弹性思维,总是会看到不确定的部分,这也为改变留下了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思维对环境有两种基本的适应方式。
一种适应方式是同化。就是用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去理解新发生的事情,并把新发生的事情加以修改,以符合我们头脑中原有的认知模式。
另一种适应方式是顺应。不改变这些新事物,而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以升级的认知模式适应理解新事物。
局部的知识、流淌的知识、不确定的知识,这些对知识的态度,会不断让新的东西进来,让我们的认知模式在适应新信息的过程中不断迭代升级。这个过程伴随着对之前自我的修正甚至是否定,还有面对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因此,会非常痛苦。
可是,有弹性的思维,会不断迎接这种不确定性,接受它们对自我的改造。这样,思维才能在一个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将一个人的认知不断提升,同时也不断发现新的东西,从而让我们的生命不断扩展、充实。这也就是生命的意义。
总结一下:
思维是怎么进化的?承认我们了解的知识局部知识,并探索其他可能性。
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呢?来自你所处的环境,也就是你和外界的关系中。其中也包括你 和其他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