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
人的观念,行为,价值观的形成,
都是基于事件、感知诠释,信念和决定等四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而这四个方面被称为私人逻辑。
私人逻辑是有一个线路的,如果拆分开就可以看到在上面图片中的四个步骤。
首先,我们对事件有了一定的感受;
然后,我们会对这种感受产生自己的诠释;
于是,基于这个解释又产生了适合于自己的一个信念,或者是自己认为合理的信念;
最后,对这个信念有了一个决定,从而有了行为;
举例:
昨天晚上,孩子坚持要把八只铅笔带去学校,我从文具盒里拿出三只,跟孩子说:“老师有规定,只能带五只去!”
孩子说:“我不要,就是要带这么多去!”
我坚持拿出来,并把文具盒直接装进了书包。
孩子没有再强争,不过,她不高兴,带着情绪。
爸爸继续跟孩子说,既然老师有规定,就不能带那么多。
而我,直接去做了别的事情去了,留下孩子在那里。
当时也没有多想,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这样的情形,在育儿过程中,不算得上什么大的冲突,挑战吧?
可是,
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说做“私人逻辑”的练习,我就想到了这件要多拿“三只铅笔”的事情。
套用“私人逻辑”来分析
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诠释会是什么呢?
她会有什么样的信念?
我是……
他人是……
世界是……
所以,我要……
孩子的信念可能是:
我是没有权利的,不被接纳,不被信任,没有自由的。
爸妈是控制、不尊重我的,他们是烦人的。
世界是不公平的,不尊重的。
所以,我要抵抗,就算现在我妥协了,只要有机会,脱离父母的控制,我就会偷偷摸摸的做,或者公然抗争,寻求权利,争取自由,公平。
(难怪很多家长很怵青春期,因为发现孩子不受控制了呀)
哇,这个负向的“私人逻辑”有点吓人。
反思:
如果,我一开始不强行拿出那三只铅笔,而是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她的眼睛,用和善的语气跟她说:“宝贝,看起来有点难过,你是真的很想把它们带去学校,对吗?(接纳感受)
你能和妈妈说说,你为什么想多带三只铅笔去学校吗?”(倾听)
也许孩子会说出她的想法,比如跟同学分享什么的。
或者我继续说,宝贝,这些铅笔真的很可爱,要是我们能多带几只和同学们分享就好了。(共情幻想实现)
现在,妈妈感到有点为难(表达感受),因为班级规定只能带五只呢,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启发式提问,给孩子放松的机会。
然后,我还可以说,宝贝一直都是很遵守班级约定的,妈妈相信你这一次也可以做到!(鼓励)
再来看看孩子的“私人逻辑”
我是感受是被理解,被接纳的,我是有能力,被相信的。
父母是考虑我的感受的,他们是爱我,相信我的。
世界是美好的,理解的,尊重的,有规则的。
所以,我决定遵守班级约定。
从事件中学习,接纳他人感受,尊重,爱,信任。
哇,有没有发现,“私人逻辑”被“正向”了?
今天的学习,让我再次感受到“私人逻辑”的力量,也再次感受到和善而坚定的使用正面管教方法可能会带给孩子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会是多少?多久?
也许,不可估量。
这样的学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