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住的小区车位严重不足,因此不得不把本来双向行驶的车道改成单行道。有次开车出小区时遇到一辆逆行车,于是我龟速前进,理所当然地等待着对方倒车,可对方的车却停在那儿一动不动。
我莫名其妙,摇下车窗示意对方后退,但逆行车车窗紧闭没有任何回应,也没退让的意思。愣了十几秒,我又喊了几声让对方倒车,见还没动静感觉无法沟通,只能下车了解情况。(我后面还跟着三辆车,对方后面没有车)
对方是个光头的中年男子,矮胖身材,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这里我称他为司机A吧。我告诉司机A说他逆行了,应该把车子倒出去,可他说很多人都经常这样逆行,而且我看到他驶入时就应该靠边避让不该再往前开,他说我是故意堵他的。……顿时接不上剧本的感觉,被气得说不出话来。因为在我的认知里,是大家都应该遵守规则的;如果没遵守规则被抓个正着甚至还因自己不守规则而给别人带来麻烦,是应该感到羞愧的。不过这显然不是司机A的逻辑。
于是我们争论起来,不过来来去去的意思无非就是:
一、我说司机A逆行;司机A说大家都经常逆行。
二、我说司机A逆行把路堵了;司机A说是我故意堵他路所以才把路堵了。
……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当然争不出个结果来。司机A寸步不让,这时跟在我后面的司机(称他为司机B)发火了,下车指着司机A破口大骂,情绪非常激动。可是司机A态度嚣张,于是两个司机开始相互推搡接着大打出手。司机B年纪稍大打不过司机A,然后又叫过来几个人把司机A打了,然后路人有过来劝架的,有指着司机A大骂的,场面有点混乱。
起初看到狂妄的司机A受到教训……说实话其实心里还蛮爽的。可后来车上竟下来了他的妻子和被吓得哇哇大哭的孩子。看到这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一边哭叫一边拽着自己爸爸的衣角不让他打架,再看看司机B衣服上沾有的血迹,有意思的是,那一刻我自责了。
在想,如果我没跟司机A理论,司机B也许就没那么激动(是我的话激起他情绪的);如果我坚持劝架也许他们就不会大打出手(我是有能力让他们保持克制的可我却没尽能力);如果一开始就让司机A看到我后面还跟着几辆车,也许他也不会认为我是故意堵他路了(是我的沟通工作没做到位)……反正如果司机A不是遇到我,也许打架就不会发生,小男孩就不会被吓到,司机B也不会被打伤。更有趣的是,当有了这种想法以后,我发现就连路人看我一眼,都仿佛觉得他们是在责怪我。(……此处省略1000字的内心戏)
“事情都是因我而起,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习惯的归因方式,也是我的私人逻辑。当然司机A也有他的私人逻辑,不过与我的截然不同,他会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有任何责任。
“私人逻辑”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三巨头”之一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指我们出于个人生活经验及通过对这些经验的认识而形成的属于自己的内在信念。我们在应用它的时候,往往是无意识的,并且把这些个人的信念视为普遍真理。
“私人逻辑”有个特点,就是它会被我们认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即信念)。因此它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判断,导致新的事件发生,然后我们又再次会用自己的逻辑对事件加以诠释,进一步加固信念。
比如说,司机A的私人逻辑是一切都是别人的错,那么既然这是“事实”,当两车相遇时他就会解读成我是在故意堵他的路(是你在故意找茬,不是我的错);当大家指责他时他又会解读成大家都在针对他(很多人都这样逆行你们却只说我,是你们对我有偏见,不是我的错)。这样的信念影响了他的行为(错不在我,决不让步),继而产生新的事件(打架)。故事的结尾是司机A坚定不移(车),最后顺行车辆需要在保安的指挥下逐一后退绕路而行。估计此时司机A的私人逻辑又再进一步得到验证:“看!都妥协了吧!说了不是我的错!”
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看似完整而周密的私人逻辑(尽管有时候是消极而可笑的)支撑着我们的信念,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不同的人和事。而私人逻辑的形成,是源于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然后通过自己的认知加工诠释而成,且跟其抚养者及成长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很多重要的私人逻辑在我们的孩童时期甚至更早就已形成,它们很难被觉察,却始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想法。这也是我对司机A的孩子感到愧疚的原因,因为这对他私人逻辑的形成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所以如果我知道有孩子在车上必定会想办法避免冲突。
在心灵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追溯到自己的孩童时代,看到我们的核心信念是如何通过父母(抚养者)对我们的抚养方式、家庭关系以及一些重要事件而形成的,并试着一点点修正它们。这是一个极度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且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成长。因此作为父母,趁着我们的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只要在养育过程中多加留心,是能帮助他们调整不合理信念,并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积极正面的逻辑系统的。
调整信念的常见方法有两种,在NLP里我们称之为“换框”。
一、改变框架大小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摄影师的取景仅仅为一棵树时,我们就只能在这个作品框架里看到一棵树,但这并不代表真实场景里就只有一棵树。把镜头拉远,也许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树,甚至还有森林、湖泊和草地。正如刚才的打架事件,无论是极端内归因还是极端外归因,若我们的目光只落在某一处,那思维认知都必定受到很大限制。而如果把框架变大,就能看到其实每个人在事件中都该为自己的情绪、言行负责,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
儿子RYAN在刚开始学自由泳时掌握不到要领,每个动作都极不协调,尽管他拼了命地打水,但用肉眼你几乎看不出来他在前进。于是每次当他还在泳池中间努力“挣扎”时,其他小朋友已经游到池边休息完、听完教练指导,接着第二轮又出发了。因此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机会,每天都得在50米的标准池里来回扑腾一个小时,实在支持不住就用蛙泳腿蹬两下。
跟RYAN一样情况的还有两个孩子,他们作“无谓的挣扎”需要比别人正儿八经地游泳消耗更多体力,却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我和那两位家长全程是瞪大眼睛全身僵硬地坐在看台上眺望,生怕一眨眼他们就体力不支沉到水里,那种揪心难以形容。尽管我知道这里面有些孩子已经连续学了两期甚至三期,但心里还是忍不住会怀疑:不可能这么多孩子之前都学过吧?是不是我的孩子天资比别人差?(看到没,又是我的私人逻辑!都是我/我的孩子的问题)
那期十几天课程里,RYAN每天都筋疲力尽,每天都各种状况不肯去游泳,我也是筋疲力尽,每天极力掩饰着各种怀疑和沮丧去虚假地鼓励他和陪伴他。好不容易才把整期课程坚持下来,第二年暑假,我用了些沟通的小技巧,又让儿子自愿、主动地报了班(不是当时领悟有多深刻,只是单纯想让他减肥喇)。同样的训练,但他游起来已经比去年轻松了很多,很多动作只要点拨一下就能掌握。这回他终于有时间在池边休息了,而且因为游得比较快,休息的时间也变长了。而这时又有几个孩子像他去年一样,拼命在水里扑腾着却没见前进,当然也没机会休息。
当时让我感触很深。在想如果没有第二期的训练,也许我就会认为RYAN的领悟力差,笨手笨脚,而RYAN也会由此对自己和事件产生一些消极评价,并且这些评价会影响到他日后如何看待和应对同类事情。发现,当我们用自己的私人逻辑盯着一件事物看的时候,就很容易会有“成败”、“好坏”、“优劣”、“对错”的评价,但当我们把框架变大、镜头拉远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眼中的所谓“事实”,有时真不一定就是事实。
最后一节课结束,我和RYAN在车上轻松地聊了起来:
我:“你觉得这次自己表现怎样?”
儿:“我觉得自己游得不错!我挺喜欢游泳的。”
我:“那你觉得自己去年表现怎样?”
儿:“哇烂透了,我都不想提了,觉得自己笨得要死。”
我:“宝贝你想想,如果我们今年没继续学,你猜你现在会不会还是觉得自己笨得要死?起码在游泳这方面。”
儿:(沉思片刻)“是哦,原来这跟笨不笨没什么关系哦,教练还夸我游得好呢!还好我没放弃耶,妈妈~。”
我:“是哈,竟然这么艰苦你都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啊!(先来个正面强化)我真想知道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不放弃的!”(接着把成功的过程具体化,让他加强信念,增加自信)
儿:“我就一直在想啊,当初我一开始学蛙泳就被直接扔深水区里不是更可怕吗,后来不一样坚持下来不也学会了吗,所以我就坚持啊,只要练习足够多就一定会有进步啊!”(这是之前我对他说的话,不过现在已经变成他自己的想法了)
我:“真的耶,当初你还不懂游泳就直接被扔到深水区了,哇,这么说来你真的克服了不少困难耶!太不容易了宝贝~。(用客观描述代替简单夸奖,这样会让他感觉自己更有力量)哦对,教练今天说你的速度够资格报常训班了,那你要不要报?”(最后来招顺水推舟)
儿:“好啊!谁怕谁~。”(呵呵,成功)
……还好没放弃,我暗自庆幸,也许RYAN的一个重要信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建立(改变)了。
意义换框
比如下雨。下雨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它对于外出郊游的人来说肯定不是好事,而对于旱灾地区的人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在我上一篇关于挫折教育的文章(《香菇,我为何当狼妈羊妈都蓝瘦》)里提到说击垮孩子的不是挫折事件本身,而是他们对事件的诠释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当儿子因为遭受老师辱骂而不想上学时,他把事件诠释为自己是笨的、学习能力是差的、老师是充满恶意且针对他的时候,同时产生了恼羞成怒的情绪。这种自我评价和认知是具有毁灭性的,它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胆小自卑或者自暴自弃,从而导致更多的不良行为出现。当他后来认识到老师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也会有情绪,并且老师的行为不是针对他一个人时,才感觉豁然开朗,这件事才真正过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