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的反思周更里提到了对教材要求测量内容的一些困惑。没想到引起了组内老师的共鸣,从而又一次展开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
首先很感谢赵斌全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考量,并且给出了他的建议:首先是可以删减的,重点是让学生亲自感受到不同物体来测量会有不同结果,甚至各组选择了相同物体测量都会有不同结果,然后分析原因,进而从工具上改进让测量更加科学;再者,选择物体方面,我应该会给孩子们准备橡皮擦,方便与下一课衔接。
紧接着曹阳老师根据讨论首先提出要回应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再回看我当时的疑问:“但问题就出在了目前学生并不能总结出上面两种测量标准的优缺点。这个逻辑问题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那学生需要总结哪些优缺点呢?貌似要孩子发现回形针收尾不易对齐的缺点、小棒误差比较大的缺点。本课的教学目标需要孩子说出两个缺点吗?貌似不需要。所以我觉得就算孩子不能发现,老师提出来也是可以的。
至于第三个问题 其实正是因为老师在前一课提到了两种材料的不足 ,人们才能想到用第三种材料 又收尾好拼接 又能小到方便计数。我以为老师这样引入小立方体, 也是给孩子们展示了人类对测量工具的一个改进。
本来这一单元就需要让孩子体验到人类改造测量工具的一个历程。如果需要从引导孩子思维角度出发的话,第三课老师可以先给出回形针、小棒,指出这两种测量工具有不足,那么可以用什么以下哪两种测量工具改进呢?一种是相同大小的小球,一种是相同大小的小立方体。这样来让孩子。选鉴于小球会滚,孩子们都会选相同大小的立方体
另外,还可以第二课一部分小组给回形针测量,一部分小组给小棒测量,一部分小组给小立方体测量。总结优缺点之后第三节课全部用小立方体。
根据两位老师的建议,我又回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更准确”才是重要的目标,并不需要解释出各自的优缺点,这些是下一节课需要做的一些知识铺垫。而这些体会确实要基于这一节课有过实际体验才能得出。后来我又向我校执教一年级的数学老师请教,才知道小立方体他们在数学课里是见过用过的,小立方体的特点还是比较了解的(可以说出是方的,可以拼起来,可以立起来等特点描述)
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在上《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就尝试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小棒,回形针,小立方体)各自的特点,从而引出10个小立方体粘起来的长条是结合了回形针和小棒各自优点的测量工具。
所以再回到《用不同物体来测量》这一课的测量内容。我现在觉得在课堂时间不够充裕的情况下,按配套器材里的材料规格:长条形的橡皮和小棒可以二选一,回形针和小立方体选回形针,或者都用(若不选用小立方体,执教老师必须在下一节课总结前两种器材的缺点和优点,再总结小立方体的优点)。测量物品选择测量书的长度和桌子长度。这样前后两节课在逻辑结构上更相互呼应一些。
在此再次感谢赵老师,曹老师的指导与组内老师的积极点评。此次过程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