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曹植兄弟的恩怨情仇
对于封建帝王来说,“防火防盗防兄弟”,这恰好是对曹丕曹植兄弟间几十年恩怨情仇的真实写照。作为建安文学“三曹”中的两位,本来都可以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美名,可因为王储位置的你死我活争夺,两人变成了水火不融的关系,最后都落得英年早逝,让人唏嘘不已。本章就来讲讲这些事情。
一、曹丕与曹植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他是曹操的次子,现存诗歌约四十首。其风格委婉悱恻,多以爱情、伤感作为题材,代表他诗歌最高成就的两首《燕歌行》,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曹丕所著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
曹丕的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最为擅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曹丕在散文方面涉及面广、内容上有所拓展,作者将心绪与情愁,叙写于字里行间。同时能突破体制束缚,泄情怀于笔端,散文中融入了作家细腻而敏感的心灵感悟,处处流露出语切情真、徘徊动情之语,常常能触动人心,所以被《三国志注》的作者裴松之誉为“美辞”之文。
毛泽东同志对曹丕给予了高度评价:“曹丕是曹操的儿子,也有些才华,但远不如曹操。曹丕在政治上很平庸,可他后来做了皇帝,是魏文帝。历史上所称的‘建安文学’,实际就是集中于他们父子的周围。一家两代人都有才华、有名气,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哪!”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和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曹植的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丽见长,留有文集30卷,已佚失,现存的《曹子建集》为南朝宋人编纂。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与此同时,曹植的散文和辞赋写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著有《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求自试表》等传统名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这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清代文学家王士祯曾论汉魏以来两千年,其中的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和苏轼三人。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继承了汉乐府写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词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二、曹丕与曹植兄弟的王储争夺
曹操共生育有25个儿子,可以称得是多子多福的典范:卞皇后生下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刘夫人生下丰愍王曹昂、相殇王曹铄;环夫人生下邓哀王曹冲、彭城王曹据、燕王曹宇;杜夫人生下沛穆王曹林、中山恭王曹衮;秦夫人生下济阳怀王曹玹、陈留恭王曹峻;尹夫人生下范阳闵王曹矩;王昭仪生下赵王曹干;孙姬生下临邑殇公子曹上、楚王曹彪、刚殇公子曹勤;李姬生下谷城殇公子曹乘、郿戴公子曹整、灵殇公子曹京;周姬生下樊安公曹均;刘姬生下广宗殇公子曹棘;宋姬生下东平灵王曹徽;赵姬生下乐陵王曹茂。
其中,曹昂本来是长子,轮不到曹丕和曹植觊觎王储位置,可曹操在宛城之战中,因为贪图一时风流快活,使曹昂丢掉了性命。曹丕当时才十一岁,侥幸骑马逃脱。
曹植在十多岁的时候,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广泛涉猎。他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谈吐得体,在每次进见曹操,当被提问时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地问他:“这是你请别人代写的吧?”曹植回答说:“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呢!”
再加上曹植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仪容庄重,车马服饰不追求华丽富贵,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曹操认为曹植很像自己,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所以出征时,经常把曹植带在身边。
206年八月,十五岁的曹植第一次跟随曹操东征海贼管承,到达淳于县。207年一月,曹操回师邺城,曹植在《求自试表》中所说的“东临沧海”即指此事。同年九月,曹植跟随曹操北征柳城,《白马篇》就是曹植对此期间随父征战的写照。208年七月,曹植跟随曹操南征刘表到达新野县,后又跟随曹操与孙权大战于赤壁。209年,曹植随父征战,第一次回到家乡亳州。
在受到曹操宠爱的同时,曹植积极为继位做着充分准备,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当时非常有影响的名士,如丁仪、丁廙、杨修、杨俊、荀恽、邯郸淳、孔桂等人,尤其是丁仪、丁廙兄弟,他们公开陷害、打击支持曹丕的大臣。
曹操和丁氏兄弟的父亲丁冲关系非常亲密,正是当年丁冲极力劝曹操西迎汉献帝。曹操对丁冲关爱有加,任命丁冲为极其重要的司隶校尉一职。听说丁仪是当世“令士”,曹操想要把自己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丁仪。
后来,曹丕见过丁仪,两人话不投机,曹丕就劝阻曹操说:“女子嫁人要看重相貌,丁仪的一只眼睛不太好,所以我的妹妹不一定高兴。我看不如让她嫁给伏波将军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
曹操听说后只好作罢,夏侯楙和曹丕关系密切。后来,曹操征辟丁仪作为掾史,在与其谈论后,非常赞赏其才华,后悔说道:“丁掾史是当世名士,即使其两只眼睛全瞎,也有资格娶我的公主,何况只是一只眼睛不太好呢?看来是子桓误导了我。”
从此以后,丁仪和曹丕之间更加不和,和曹植更为亲密,他和弟弟丁廙多次在曹操面前称赞曹植为“奇才”。
为确定继承人,曹操密访群臣。尚书崔琰回答说:“大概听说按照春秋中的大义,立子以长,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继承正统。崔琰我以死来奉守这个理念。”
在论亲戚关系方面,崔琰的侄女是曹植的妻子,他坚持立曹丕为继嗣是为维护“春秋大义”,也说明其与曹丕的关系非同一般。
在如何对待另外一名重要人物邢颙时,曹植也暴露出自身政治上不成熟的一面。曹丕和曹植都在大力网罗人才,曹操曾经下令说:“诸侯家的内吏,应当深入了解法度,就像邢颙一样。”
一开始,邢颙被选为曹植的家丞,他劝曹植不要闲散无礼,并且极力劝说,因此导致两人不和。最后,邢颙从曹植的家丞转任为东曹掾。在曹操问到邢颙定嗣之事时,邢颙毫无保留地支持曹丕:“以庶继承,这是先世的训诫。希望大王仔细考虑。”
邢颙后来转任为太子少傅,又升任太傅。他和曹丕之间倒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看来曹植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还存在欠缺,不能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之人。曹丕继位后,邢颙很受重用,官拜侍中、尚书仆射。
司马孚也同样因忍受不了曹植的傲慢,转到曹丕门下。司马孚是曹植的文学掾,他经常对外说曹植侍才凌物。
相对于曹植受到曹操宠爱,曹丕除去在年龄上作为嫡长子外,其他在任何方面都弱于曹植。与曹植对待大臣的傲慢相比,曹丕的恭谨形成鲜明对比。在这场王储位置争夺中,曹植阵营中有丁氏兄弟、杨修、杨俊等人;曹丕阵营中则有贾诩、桓阶,还有被称为“四友”的陈群、司马懿、吴质和朱铄。曹丕在处理棘手问题之时,轻易不敢自己专断,懂得如何处理好与曹操的关系。
211年,曹丕负责在后方留守,在征讨田银、苏伯叛乱时,一千多人向将军贾信请降。曹丕召集众人商议,议论者大多认为可以不必报请曹操,按照过去惯例把这些人斩杀就行,程昱当场表示反对。为此,曹丕单独找程昱询问。
程昱回答说:“凡是专命,是说面临非常紧急的情况,呼吸之间就会瞬息万变的事情。现在,投降的贼寇完全控制在贾信手中,没有什么大的变故,所以老臣不希望将军不请示后决断。”
曹丕接受程昱的建议,并称赞他考虑问题非常全面,立即报告曹操,曹操果然宽恕赦免了归降者。曹操不仅仅赞扬程昱,也对曹丕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表示肯定。
219年,魏讽趁曹操出征不在京师,暗中联系人员,和长乐卫尉陈祎等人谋划袭击邺城。在尚未行动时,陈祎因害怕向曹丕告密。曹丕果断诛杀魏讽,因连坐而死的达几千人。
在处理魏讽一事时,曹丕既有临事不慌、快刀斩乱麻的决断,也没有忘记及时报告魏国真正的主人曹操。显然,最后还是曹操主导了魏讽事件的善后事宜。
在如何处理与父亲曹操的关系上,曹植偏重于展示才华,曹丕却力争以孝道胜出。他早晚都到曹操的营帐中问安。相比曹植,曹丕更懂得藏拙。他在谋士的建议下,尽力揣度曹操的心理,从而隐藏起诡诈的本来面目,以纯朴无华和纯孝的形象面对曹操。比如,在曹操每次出征前,曹植总是称颂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曹丕则只是流泪叩拜,用为父亲的担忧遮掩自己的文才不足。
总之,在争夺王诸位置的全过程中,曹丕把自己隐藏得很深,可以称得上是处心积虑,对曹植集团防范相当严密。曹植除去炫耀自己的超人才华外,在政治厚黑学中基本属于白丁。胜利的天平最后倾向曹丕,就一点也不让人感觉意外了。
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219年,曹仁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代理征虏将军,率兵救援曹仁。在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无法按时出征,这促使曹操下定决心,放弃曹植,确立曹丕为自己的继承人。
至此,曹丕与曹植的王储争夺,以曹丕胜出宣告结束。
三、曹丕与曹植的最后时光
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曹丕继承魏王王位,曹植这年二十九岁,他写成《上庆文帝受禅表》《魏德论》。同年,曹丕称帝。曹植和苏则听说曹丕废汉自立,都穿上丧服为汉朝悲哀哭泣。曹丕恼怒地说道:“我顺应天命当了皇帝,却听说有人痛哭,这是为什么呢?”
随后,曹丕对曹植严加防范,甚至一度想除掉曹植。后来,曹丕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把曹植多次转封。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从一名生活舒适的贵族王公,变成了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政治对象。
因为《三国演义》而流传甚广的曹丕逼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来源于《世说新语》,并未见于《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其诗也未被收入《曹子建集》,所以其真实性存疑。不过,从曹丕称帝后睚眦必报的做法来看,这件事情极有可能发生过。
221年,曹植被转封为安乡侯,食邑八百户,当年七月又改封为鄄城侯。222年四月,曹植被进封为鄄城王,食邑两千五百户。他在回鄄城途中,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223年,曹植又被转封为雍丘王。225年,曹丕南征返回,路过雍丘,与曹植见面,增加其食邑五百户。
226年,曹丕病逝,其子曹睿继位,他就是魏明帝。壮心不已的曹植急切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能,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睿,要求给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铁石心肠之人动容。但此时的曹睿却心如古井,掀不起任何微澜,对这名亲叔叔的种种表白和要求,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曹睿对曹植仍然严加防范和限制,曹植的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十二年中,被转封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
229年,曹植转封到东阿,其间潜心著作,研究儒家经典。232年,曹植被改封为陈王,十一月在忧郁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遵照曹植的遗愿,朝廷把其葬于东阿鱼山上,后人称曹植为“陈王”或“陈思王”。
曹丕对外一向主张征伐,渴望早日实现统一山河的志向,他积极折冲疆场,曾先后三次兴师伐吴。
在第一次南征孙权两败俱伤之后,224年七月,曹丕东巡到达许昌,想要再起大军讨伐孙吴。侍中辛毗劝谏说:“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土广民稀,想要通过用兵征讨扩大疆域,臣确实没有看到有多少好处。先帝多次起动锐师,到达长江很快退回。现在我们六军并没有增加,只是循环往复,这事非常不易。现在的上策,不如养民屯田,十年后再去使用,就会役使起来不必费力了。”
曹丕反问道:“按照卿家你的意思,朕要把统一大业留给子孙吗?”辛毗回答说:“当年周文王把伐纣的大业留给周武王,他是了解天时的。”曹丕不听,留下尚书仆射司马懿镇守许昌,亲率大军征讨孙权。
八月,曹丕调动水军,亲乘御用龙舟,沿着蔡水、颍水前行,转入淮河到达寿春。九月,曹丕到达广陵。
吴国的安东将军徐盛设立计谋,在木头和芦苇上蒙上军衣,作为疑兵,还修建成疑城假楼,从石头城一直到达江乘,连绵相接几百里,并且是在一晚上形成。另外,吴军还摆设大型战船在长江之上。
这时,长江水暴涨,曹丕远远观望,当时被吓破了胆,只好叹息说:“魏国虽然有武骑千群,也无所作为,无法图谋江东。”曹丕乘坐着御用龙舟,恰好遇到暴风刮来,差点倾覆沉没。
曹丕问群臣:“孙权会亲自前来吗?”大家都说:“陛下亲征,孙权震动害怕,必定会举国响应。他不敢把这么多的部众委任给臣下,肯定会亲自前来。”
只有刘晔说道:“孙权认为陛下想以万乘之重征伐自己,超越江湖出战的肯定是别的战将,孙权只会整兵等待事态发展,这时他未必亲自前来。”
曹丕停留了几天后,孙权并没有前来,就下令班师。这时,曹休上表,汇报擒获降卒的话:“孙权已到濡须口。”中领军卫臻说道:“孙权只是依仗长江天险,他不敢与陛下抗衡,这肯定是因害怕而说假话罢了!”经过审问投降者,果然是吴军守将放出的风声。
225年三月,曹丕又想出动水军征讨孙吴,群臣们进行商议。鲍信的儿子、宫正鲍勋劝谏说:“王师屡次远征,却没有取得成功,大概是因为吴、蜀唇齿相依,凭借山水作为险阻,具备难以攻克的地势。去年龙舟飘荡,被阻隔在南岸,圣驾面临危急,臣下被惊破胆,导致宗庙差点倾覆,应该成为百世之戒。现在又要劳师袭远,每天耗费千金,中国虚耗,只能让敌人逞威,臣私下里认为很不可行。”曹丕顿时大怒,贬任鲍勋为治书执法。
五月,曹丕到达谯县。八月,曹丕率领水军,从谯县沿着涡河进入淮河。尚书蒋济上表说,水道难以通行,曹丕不听。十月,曹丕来到广陵旧城,在长江边上阅兵,出动军卒十多万,旌旗接连几百里,意欲渡江,吴军严防死守。这时天气大寒,长江北岸结冰,战船无法进入。曹丕看到长江主江面仍然波涛汹涌,就叹息说:“哎呀,这原来是上天用来限制南北通行的!”下令军兵返回。
吴国将军孙韶派高寿等人率领五百多名敢死队员,在夜间截击曹丕。曹丕大惊逃走,高寿等人缴获曹丕的副车和羽盖返回。魏军几千只战船全都停滞无法前行,商议者认为,可以在这里留兵屯田。蒋济说道:“这里东近精湖,北面临淮,如果水势上涨,贼寇的船只很容易杀到,不能在这里屯田。”
曹丕听从,车驾立即出发。返回到达精湖时,没有了水面,曹丕就把战船全部留给蒋济,船只接连在一起共计几百里。蒋济指挥军兵和民夫,开凿出四五条水道,然后进入淮河,曹丕这才得以返回。
226年正月,曹丕终于返回洛阳,首先杀掉了劝阻自己出兵的鲍勋。五月,曹丕病重,册立曹睿为太子。6月28日(五月丙辰日),曹丕征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进入皇宫,让他们一起接受遗诏辅佐朝政,随后于第二天去世。
黄河歌者曰: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其基本运作方式是暴力镇压或反抗。因此,政治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充满着阴谋与丑恶。曹丕与曹植为能掌握国家核心权力,其斗争手段无所不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样的诗词,只能摆到文人骚客的案头欣赏,在无奈中唏嘘流泪罢了。那些怀抱美好政治理想,立志对国家民族有所作为,却缺乏曹丕这样狠心歪心,是无法在现实政治环境中生存的。
黄其军
作于2024年7月2日(古历甲辰年五月廿七)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