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终于上完了两个校区间首次教研共同体系列活动的公开课,如释重负。回望从准备到修改,再到试课与呈现的过程,感悟颇深,使自己解读教材和课堂教学能力得以不断地精进和成长,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留下了特殊的印记,也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记得16年时,我代表石岩公学小学部和中加部去香港朱正贤小学进行交流研讨,由我为朱正贤小学的学生带去一节阅读课。
那是我第三次承担一节对外研讨课的任务。但是那次却有点不同,教授的学生是香港地区的小朋友。了解到他们没有接触过人教版教材,课堂都是用粤语教学,我万分忐忑:这样怎么沟通呢?我要选择几年级的教材更符合他们的国语水平呢?所有的课堂预设,都有可能因为沟通不畅而进行不了……一想到这里,我便一次又一次拿起课本,反复推敲设计教案中每一个的环节,每一句过渡语,尽量做到内容通俗易懂,语言简洁明了,指令清晰明确。甚至我还想,要抓紧时间学一学广东话,至少可以听得懂几句,避免到时上课时因为语言不通而出现尴尬和冷场的情况。
虽然这样想着,但是内心却是忍不住地焦虑。直到坐上汽车,行驶在通往香港的平坦大道上,脑中一遍又一遍地像录音机一样回放印在心中的每一句话,预设着学生的每一个回答的那一刻,心中还是不安。
这一次的教研共同体公开课,与之不同的是,面对的是香蜜和碧海的所有语文老师和领导,上课的学生是碧海校区的学生,语言沟通不成问题,年级也相仿,唯一令我有些不安的便是不了解碧海学生的学情,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敏捷度如何?他们的知识储备和配合度怎样?一切的未知只有在上课时才能最终得以解答。
放下这些未知和不确定,准备我可以准备的东西吧。
首先是选课。虽然即将期中考试,但我们已教学到第五单元,只剩六、七、八单元可供选择。细看这三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第六单元是培养思维能力,第七单元是静动描写,第八单元是感受风趣的语言。每一单元的训练目标不同:了解思维过程、体会静动描写和感受风趣幽默的语言。我有些纠结,是选择聪慧《杨氏之子》,情节生动《跳水》,还是宁静和谐《牧场之国》?带着疑问我去请教科组长陈老师,请他给我一些建议。陈老师推荐我可以试一试《田忌赛马》,文章短小,紧扣单元主题,是个非常适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范文。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并不陌生。听过公开课,也教过两三次,但是一看到单元主题是培养“思维能力”,我便有点发怵。这么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老课文如何上出新思路?对于我这个“老”教师,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我想可以试一试。
接下来便是认真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过程。
部编版教材中的《田忌赛马》有了一些改变。老教材中的两次赛马改成了一次,对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也进行了删减,故事中孙膑出谋划策调换顺序的过程更清晰地呈现出来,直接指向单元主题。课后习题明确指向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讲故事、标画比赛示意图了解思维过程、推荐课外阅读谋略的故事。
如何将思维可视化?如何感受孙膑的细致观察,认真分析和他的谋略才干?如何把这篇简单易懂的课文教出思维的深度?想来,真有点不知如何下手。
于永正老师曾说:备课时,首先要备朗读,把课文认真朗读三遍以上,备好文字中“隐藏”的东西。我先把课文从头到尾再到课后题认认真真读了几遍,再仔细翻阅《教学参考书》,心中隐隐有了一条不太清晰的脉络:孙膑胸有成竹、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赢得比赛。看起来简单的调换顺序,仔细琢磨会发现,只有在“马的脚力相差不多,都分为上中下三等马”的前提下,才可以通过调换顺序赢得比赛。那么,用其他的顺序结果会怎样?这是否是最佳调换顺序的方法?课后第二题的图示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后连线对阵图。这个题目直指学生的思维,以图示连线的方式呈现思维的过程,不正是思维可视化的体现吗?刚才那个问题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可视化的图示来呈现?有多少种调换顺序的可能,结果怎样?如果全部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边思考边填写,可能会使学生更清晰明了直观的体会孙膑的思维过程。
温儒敏老师给语文老师的24条建议中说: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教学中应当加上思维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欠缺一直是我的短板,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有点剪不断,理还乱。同组的紫玥就帮我一起设计表格,还认真地罗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对阵图,一一写出对阵结果。这样一来,我们调换顺序的结果全部是输,只有孙膑的办法才可以赢。我的思路一下子明晰了:只有孙膑的办法才能赢!学生的思维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了矛盾冲突,通过图标的形式呈现思维的过程,进而发现孙膑的仔细观察和分析的智谋之妙吗?
除了孙膑,文中的田忌和齐威王虽然笔墨不多,但在《史记》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找到原文翻译和两个人物的相关故事细细读来,我发现两个人物有许多可圈可点可叹可赞之处:田忌信任赏识孙膑,因此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齐威王爱惜人才,任人唯贤,才有了孙膑的军师之位、田忌的大将风范和常与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文中孙膑爱思考、善分析、有智谋,齐威王和田忌何尝不也是智慧之才吗?想到这里,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有了!让学生赏析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适时引入课外有关谋略的故事,用开放式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再一次得到锻炼和激发,学生只要去思考,一定有收获,解答和分析便是有效的思维。
想好了后半部分,开课伊始的引入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环节还悬而未解。
这一次面对陌生的学生,如何更快更高效地在导入环节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可能是这节课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记得上学期讲授《古人谈读书》一课,我以从古至今朝代更迭的方式出示一组有关读书的名言导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突然心中一亮,我也化繁为简,紧扣单元主题,找一首与思维品质有关的诗句或名言引入,结课时再次呈现,首尾呼应,是否可以达到一咏三叹,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节课的头和尾有了思路,最有营养和思维流量的“肚”要如何饱满丰盈地呈现呢!
高年段的学生已经逐步掌握识记、书写和理解词语的能力,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思维过程,习得思维能力,感受思维品质。那是否就不需要识字、读文与概括归纳了呢?我觉得是否定的。每一种学习能力的习得与熟练运用,都是在反复和有梯度的训练中逐渐形成的。运用旧知搭建学习新知的支架,知识与技能才更牢固。
细看本课的生字,最难写和最易错的是“赢”字。查找说文解字,了解字理后,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这些还不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字源字意。为什么由这五个独体字组成?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吗?带着这些思考,我再次查找搜索解读“赢”字的资料,突然眼前一亮!“亡”指勇于牺牲,“口”指善于沟通,“月”指日积月累,“贝”指创造价值,“凡”指甘于平凡。这五个字各有各的深意,放在一起,不正是“赢”字最好的注解嘛!解读得太妙啦!
我便把“赢”字确定为重点解读的汉字。如何由这个字,引出更多的词语,再引出人物,概括故事内容呢?“胸有成竹”“出谋划策”令我很有感觉,放在哪个环节可以更有助于人物品质的理解也是一个问题。
记得陈老师教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分组出现词语,从朗读到理解,从词语到句段,巧妙地将词句段和文章内容有效的联接和融合,无形又无声,既层层深入,又不露痕迹地使学生借助词语的支架,梳理出文章的大意。
我也想试一试。于是,导入后出示三组词语,读准后再读出三个人物,围绕三个人物讲了一个故事,由故事的结果引出“赢”字。
凌乱的思绪翻飞,但心中有了清晰的逻辑。梳理完教学设计后便是试课。
我特意邀请陈老师帮忙指导和揪问题。果然,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预设学生填写双方对阵表格的过程因为指令不清,学生上台分享耗时比较久。最后环节学生评析人物时间不够充分,效果也大打折扣。
陈老师帮我逐一分析,又给出详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赢”字的设计是个亮点,可以作为本文的主线,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生字到理解文本,从理解文本到理解人物,从理解人物到评价人物,主线明晰,以“赢”字贯穿全文,最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谁是故事中真正的赢家?
这个问题真是画龙点睛之问,这不又是一个思维的引爆点吗?学生需要深入思考,需要组织语言,需要一定的思维品质和知识储备。我逐字逐句再次修改教案,脑海中的思路之图也更清晰更立体了。
心里和脑中有了完整的教学过程,精炼的引导语言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每一句话写下来,记在脑中,上班的路上默默回放,洗澡的时候小声嘀咕,睡前闭眼默念,反复重现每一个流程和每一句引导提问。这是一直以来上公开课前的必有环节。年轻时因为不会说,怕临场发挥搞砸了;现在呢,有了点经验,但脑子又不好使,怕忘了下一个环节是啥。
总之,心中备好课,备好学生,备好环节和流程,待登上讲台,铃声一响的那一刻,眼中和心中只有学生和课堂,从容自信投入地讲课就是了。
这两次研讨示范课与我来说都是成功的。使我在职业生涯和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砺和精进,不断思考和学习,不断实践与反思,不断提升与成长,让自己不断挑战未知和陌生,使专业能力和素养突破瓶颈,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