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用、化用、创用,呈现不同艺术效果。这是材料的核心议题。
这个“题对额”材料中的移用、化用、创用现象能和生活中什么作类比?
它体现了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会遇见的三种状态:直接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引用到同样或类似情景,学什么用什么,一目了然,这是人类文化的延续传承必有基础状态;间接借鉴化用,在有样学样基础上,能够做简单变化,运用创新以至于能更契合情境,仍能看到学习招数的痕迹,这是人类文化进步的创新状态,是适应复杂不确定性世界的必需;综合消化,化有招为无招,融会贯通,发明所未有,这是人类文明有质的飞跃的创造状态。
比如理发师,先是有样学样,做出基础发型,后有某些地方的创新,有了变化发型,最高级的能做出创意发型。
比如厨师,先是中规中矩,直接按菜谱做,后多添个佐料、换个配菜等些许创新,高超则是独创。
比如服装、建筑等设计师,皆是平常始,再尝试创新,后创造别具一格。
总之,引用、化用、创用呈现在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才使人类文明延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2022全国甲卷高考作文
2022-06-07
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