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归属于某一群体。跟其它的动机一样,阻碍归属的需要只会更加增强这种需要,而满足这种需要就会降低这种动机。满足归属需要,并与另外两种人类需求(自主感和能力感)保持平衡,通常就会带来深深的幸福感。幸福感就是感觉与人有联结,自由以及有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考察了归属需要被排斥行为阻碍时的结果。研究发现,所有文化中,无论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家庭中,都会使用排斥来调节社会行为。一些人知道被故意回避是一种什么滋味。即使听不懂周围人所说的语言,也能让一个人感受到被排斥。被排斥会带来抑郁、焦虑、挫败感和沮丧,以致最后陷入孤僻。
被排斥的人,其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活动增加,而这些部分脑区同样也是对躯体创伤做出反应的脑区。和身体疼痛一样,排斥的社会性疼痛也会增加攻击性。
感受到爱是社会排斥的对立面,沉浸在爱中的大学生所感受到的热疼痛会显著减弱。社会排斥是一种真实的疼痛,而爱则是天然止痛剂。
一、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
以喜欢和爱情为主题的文章太多了,几乎所有可能的解释,都已经被人阐述过。下面,我们先讨论那些有助于友谊建立的因素,然后再讨论如何维持和加深关系,从而满足我们的归属感需要。
接近性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接近性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源。
相互关注
事实上,地理距离并不是关键,功能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才是关键。例如,我们常常与那些共享居住区入口、停车场和娱乐场所的人成为朋友。随机分配到同一宿舍的大学生,当然不可避免地频繁交往。
为什么接近会诱发喜欢呢?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易得性;那么,为什么接近性更容易培育感情而不是滋生仇恨呢?
对相互交往的预期
预期的喜欢——期待某人是令人喜爱的和容易相处的——能增加与之增加互惠关系的机会。这种现象具有适应性的意义。
曝光效应
事实上,熟悉诱发了喜欢。对于各种新异刺激——无意义的音节、汉字、音乐片段、面孔——的曝光都能提高人们对它们的评价。请考虑一下,你最喜欢字母表里哪些字母呢?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和不同年龄的人都偏好他们名字中的字母,以及那些在母语里频繁出现的字母。
曝光效应违背了我们通常对厌倦的预测,即重复听到的音乐和反复吃的食物会引起厌倦。除非这种重复是没完没了的,否则通常它的确会使喜欢增加。
有报告说甚至违背察觉到的曝光也能引起喜欢。实验中,女学生一只耳朵听散文,另一耳朵听播放简短、新颖的乐曲。然后要求她们大声重复听到的散文词汇,这个过程要求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上。随后,把一些未分类的乐曲夹杂之前播放过的乐曲呈现给她们。结果发现,这些女生虽然不能辨认之前听过的乐曲,但对它们确实最为喜欢。实验发现:情绪相比于思维更具有即时性。
当然,曝光效应也有缺点,即我们对陌生人的警惕。
广告商充分利用了这种效应。如果一个商品在广告中没完没了的出现,那么购物者常常会对该商品做出不假思索的、自动化的偏爱反应。
外表吸引力
要说美貌不重要,那只不过是我们拒绝承认现实对我们的影响的又一个例证而已。因为大量的研究都显示:外貌的确是很重要的。然而事实上,美貌就是一笔财富。
吸引力和约会
研究显示:外表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女性约会的次数,而以男性的外表对他约会次数的预测力则要小一些。男性比女性更多重视配偶的外貌,而女性比男性更重视诚实、幽默感、善良以及可靠。
女性同样也会注意男性的外表。美貌能使人愉悦。
匹配现象
研究表明,人们一般与跟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人结成伴侣。夫妻、约会对象,甚至志趣相投者之间的吸引力都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很多实验都证明了这种匹配现象的存在。
也许你会想,有很多夫妻的吸引力并不匹配,但他们却很幸福。在这种情况下,吸引力较差的一方常常具有其他方面的品质,可以对自己的外表进行补偿。
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我们以为漂亮的人拥有社会所需要的某些其他特质。在其它方面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会猜测漂亮的人会更快乐、性感热情,更开朗、聪明和成功;综上所述,是存在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美的就是好的。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形成刻板印象。白雪公主是美丽的——也是善良的。女巫是丑陋的——同时也是邪恶的。连幼儿园的小女孩都会知道美丽意味着什么:“就像小公主那样,人人都喜欢你”。
既然外表吸引力如此重要,那么整形的效果又如何?实验表明,人们不仅认为女士们手术后的外表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认为他们更善良、更敏锐、更性感热情、更有责任感、更讨人喜欢等等。
- 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形成的速度非常快,它对思维的影响也非常大,这就是美丽意味着成功的原因。研究表明,吸引力得分每增加一个单位,男士可多挣2600美元,女士则可多挣2150美元。
- “美即是好”这种刻板印象准确吗? 研究表明,有吸引力的孩子和青年,他们更加外向,而且社交技能更好。有吸引力的人和无吸引力的人,他们之间的微小差异很可能来自于自我实现的预言。
谁具有吸引力
真正的吸引力其实就是完美的平均。如果你能把你的任意半边脸与它的镜像结合就能形成一个完美对称的新面孔——那么你的外貌特征就会有些许改善。
- 进化与吸引力 持进化观的心理学家用繁殖策略来解释这些性别差别。他们认为,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美丽其实反映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健康、年轻和富于生殖能力。事实确实如此,长相英俊的男性精子质量更高。拥有沙漏型身材的女性月经周期更规律,生育力更强。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是被原始的吸引力所驱动的。就像吃饭和呼吸一样,吸引力和婚配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它不能归结为文化的偶然现象。
- 社会比较 什么对你是有吸引力的,这还取决于你自己的比较标准。对比效应同样也在我们的自我知觉过程中起作用。看到一个魅力非凡的同性后,人们会觉得自己缺乏吸引力。
- 我们所爱之人的吸引力 当你越喜欢一个人时,他对你的吸引力也会不断上升,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
相似性与互补性
物以类聚吗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能深信不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订婚的情侣以及夫妻,会比那些随机配对的人更可能拥有相同的态度、信仰和价值观。到底是相似性导致了喜欢,还是喜欢导致了相似性呢?
- 相似性产生喜欢 这不仅对于儿童和老人,对于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的人也都适用。也在显示生活中得到了验证。
- 不相似导致不喜欢 我们有一种偏好——错误的一致性偏好——倾向于认为别人与我们拥有同样的态度。当我们发现某人与我们的态度不一致时,我们就会倾向于减少对这个人的喜欢。
对立引发吸引吗
一个外向的、具有支配性的人,正好和腼腆且喜欢服从的人是天作之合。这个逻辑看起来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它未能得到研究者的证实。某些方面的互补性的确可以促进关系的改进。然而,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喜欢并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方面相似的人结为夫妻。对立者相吸目前并不成立。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喜欢通常是相互的。接近性和吸引力影响我们最初为谁所吸引,而相似性会影响长期的吸引。但是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就可以使对方反过来也欣赏自己吗?回答是肯定的。实验证明,告知某些人他们被别人喜欢或仰慕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回馈的情感。一点点不确定性也能让人燃气渴望。某人可能喜欢你,但你不太确定。这种情况下,你往往更会对他念念不忘,觉得他很有吸引力。
无论评价自己还是他人,消极信息都站了很大的权重,这是因为,较之于积极信息,消极信息更不寻常,也更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正如生活中一条普遍的规律是,缺点比优点更有影响力。
归因
奉承有时的确会使你感觉良好。但并非总是如此,如果赞美明显地违背了我们所知道的事实。
我们的反应依赖于我们的归因。我们是不是把赞美归因一种讨好如果是,奉承者和她们的赞美都会失去魅力。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别有用心的动机,我们会接受奉承者和他们的奉承。
自尊和吸引
在我们四面楚歌的时候,别人的支持是显得尤为珍贵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候在遭受一次很伤自尊的拒绝后,会表现出一些反弹行为,比如坠入充满激情的恋爱当中。
获得他人的尊重
我们是否更喜欢那些起初不喜欢我们,后来又喜欢我们的人呢?还是更喜欢那个从一开始就喜欢我们的人呢?
结果发现,当个体获得了目标人物的尊重,尤其当这种尊重的获得是逐渐发生的,并且还推翻了目标人物先前的批判之词时,个体就会更加喜欢这个目标人物。频繁的赞扬可能会失去价值。
关系中的奖赏
可以将这种观点总结为一个简单的吸引奖赏理论: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者得到的回报有关的人。
我们不仅乐于跟能带来报偿的人交往,而且根据奖赏理论所说的第二种原则,我们还喜欢与那些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的人交往。人们通过条件反射形成了对那些与奖赏性事件有关的事和人的积极感受。例如,当我们围坐在篝火前,享受着可口的食物、醇香的美酒和美妙的音乐时,就可能觉得身边的一切都那么温馨。而如果我们正经受着头痛的折磨,那么我们就可能对遇到的人没什么好感。
吸引奖赏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会被那些热情、可靠、积极反应的人所吸引。这一理论还有助于解释吸引力的一些影响因素:
- 接近性能够带来报偿。
- 我们喜欢有吸引力的人,因为我们觉得他们会具备其他一些我们所渴望的品质。
- 我们喜欢被人喜欢和被人所爱。因此,喜欢常常都是相互的。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二、爱情的种类及要素
长期的爱情并不仅仅是初时好感的延续和增强。于是,社会心理学家们转而开始研究持久、长期的亲密关系,而不再将研究兴趣只局限于初次相遇所体验到的吸引力。
激情之爱
第一步就是要决定如何对爱情进行界定和测量。心理学家认为爱情是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不等长)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如下图)。
激情之爱是情绪性、令人兴奋的、强烈的爱。哈特菲尔德把激情之爱界定为“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的一种状态”。对满怀激情之爱的一方而言,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热情作出了回应,那么他就会感到满足而快乐;相反,他会觉得空虚而绝望。就像其他激动的情绪一样,激情之爱也包含着情绪的急转突变,忽而兴高采烈,忽而愁容满面;忽而心花怒放,忽而伤心欲绝。
关于激情之爱的一个理论
为了解释激情之爱,哈特菲尔德指出,任何一种既定的生理唤醒状态最终都可以被归结为某种情绪,究竟被归结为哪一种情绪,取决于我们对这种唤醒状态如何进行归因。每一种情绪都包含着身体和心理反应,既有生理唤醒,还有我们如何诠释和标识这一生理唤醒。从这个角度来看,激情之爱就是由于我们在生理上被有吸引力的人所唤醒而知觉到的心理体验。
当处于兴奋状态的男性对女性做出反应时,他们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某些生理唤醒错误地归因于这位女性,这就是情绪的两因素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倘若可以自由地把生理唤醒归因于某些浪漫的刺激,那么由任何来源所引发的生理唤醒都应该可以增强激情的感受。
这一研究结果再次证明,生理唤醒促进了罗曼蒂克史的反应。
观看恐怖电影、乘坐过山车以及体育锻炼等也都有同样的效果,特别是对那些我们觉得有吸引力的人。肾上腺素使两颗相爱的心贴的更近了。可见激情之爱,既是一种生理现象又是一种心理现象。激情之爱刺激了与奖励有关的脑区活动,这些脑区的多巴胺较为丰富。
影响爱情的因素:文化和性别
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大多数人会和自己拥有相同的感受和想法。比如我们会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前提,但也有一些文化,特别是实行包办婚姻的社会中,爱情出现在婚姻之后。
相伴之爱
如果一段亲密的感情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么它就会最终成为一种稳固而温馨的爱情,哈特菲尔德称之为相伴之爱。
如果一段感情曾经是亲密的而且互相奖赏,那么相伴之爱就会根植于共同体验的人生风雨历程中,从而愈久弥醇。
三、促进亲密关系的因素
依恋
爱情是一种生物性的驱使。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注定要和他人联系在一起。
研究者比较了亲子之间、朋友之间、配偶或情侣之间等不同的亲密关系之中的依恋和爱的特性,发现在所有的爱的依恋中都有一些共有的元素:双方的理解,提供和接受支持,重视并享受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依恋类型
大约70%的婴儿以及成年人,都会表现出安全型依恋。当婴儿被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时,如果母亲在场,他们就会很舒适地玩耍,一旦母亲离开,他们就会变得紧致起来;当母亲重新回来时,则继续刚才的探索和玩耍。
大约20%的婴儿和成人表现出回避型依恋。回避型婴儿在于母亲分别时很少表现出不安,在于母亲团聚时也很少表现出对母亲的依附。
大约10%的婴儿和成年人表现出以焦虑和矛盾为标志的不安全依恋。在陌生情境中,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婴儿更容易紧紧地缠着母亲,一旦母亲离开,他们就会大哭;可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又表现出疏离或敌意。对于成人来说,焦虑-矛盾型的个体缺乏信任感,因此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和嫉妒心。他们可能经常反复地与同一个人出现感情破裂的情况。研究发现,不同的依恋类型归于父母的反应方式。
其它研究者相信,依恋类型还可能会反映出个体不同的天生的气质类型。容易愤怒和焦虑的青少年,年轻时也倾向于拥有不稳固的相互关系。不管怎样,早期的依恋类型看来的确为后来人际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平
如果感情关系中的双方毫不考虑对方,都只追求个人需求的满足,那么友谊就会结束。因此,我们的社会教育我们彼此之间要交换馈赠,哈特菲尔德称为吸引的公平原则:你和你的伴侣从感情中所得到的应该和你们双方各自投入的成正比。否则其中的一方会觉得不公平。
陌生人之间,以及日常的熟人之间通过交换利益来保持公平;而那些持续较长的人际关系中,则不会追求完全的等价交换,而是更随意地通过一些不同利益的交换来达到公平。
长期公平
那些处于公平的长期关系中的人并不在乎短期的公平。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就是人们在几乎不可能得到回报的时候也会去帮助朋友。与此类似,幸福的夫妻是不会斤斤计较自己付出几许,收获几许的。当人们看到自己的伙伴牺牲了自我利益,他们彼此的信任就会有所增长。
这种长期公平原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婚姻双方的“资源”往往是相当的,公平原则确实存在,在那些持久的感情中更是如此。
对公平的知觉与满意度
事实上,处于公平关系中的人们往往满意度更高。那些认为其关系不平等的人往往会觉得不舒服:占了便宜的一方会觉得内疚,而被占便宜的一方会感到愤怒。
知觉到的不公平会导致这样的结局:觉得不公平的一方会更加沮丧和苦恼。整体的婚姻满意度会降低,而在蜜月和“空巢”期,夫妇往往更容易觉得公平和满意。如果双方的付出和获益都是自愿的,并且他们一起做决定,那么他们的爱情更容易持久而美满。
知觉到的不公平引发了婚姻紧张。不公平与紧张的关系是双向的:婚姻紧张又会加剧知觉到的不公平。
自我表露
深厚的伴侣关系是亲密无间的。这种关系使人们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并且可以从中知道自己是被他人接受的。这时候,信任取代了焦虑,使我们更容易展现自己,而不需要担心失去他人的友情或爱情。这个特点被心理学家归结为自我表露。
我们不仅喜欢那些敞开胸怀的人,而且也会向自己喜欢的人敞开我们的胸怀,最重要的事,在自我表露之后,我们会更加喜欢这些人。如果缺乏发展这种亲密关系的机会,我们就会有孤独的痛苦感受。
那么自我表露的原因和效果是什么呢?
最值得信赖的结论是,人们之间存在表露互惠效应:一个人的自我表露会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我们会对那些向我们敞开胸怀的人表露更多。但是亲密关系的发展并不是随机而来的。合适的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就像跳舞一样:我表露一点,你表露一点——但不是太多。然后你再表露一些,而我也会做出进一步的回应。
这样的自我表露有什么效果呢?
对他人敞开自我,同时将他人的自我表露当做是对自己的信任,可以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愉快。阿伦夫妇就此做出了实验研究:他们把互不相识的人分成了两两一组,让他们共处45分钟。讨论比较亲密的话题,比如“你最宝贵的记忆是什么”。最后的15分钟,要引发更多的自我表露,比如“完成这个句子:‘我希望有一个人能和我一起.......’”以及“你最后一次在别人面前哭泣是什么时候?独自哭泣呢?”。
相比于45分钟讨论一般问题(“你的高中是什么样子”,“你最喜欢哪个节日”)的人,那些在近一小时里经历了自我表露逐渐升级的参与者,明显感觉自己与交谈伙伴更亲密。
这项实验提供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自我表露可以如此轻易地帮助个体建立对他人的亲密感。互联网上的情况正是如此。
四、亲密关系的结束
总结婚姻解体的预测因素,并描述分离的过程。
离婚
相对于集体主义文化(爱情意味着承担责任,人们在意的是“别人会怎么说?”),在个人主义的文化(爱情是一种感受,人们在意的是“我自己的感觉如何?”)中会有更多人离婚。个人主义者结婚是“为了我们彼此相爱”,而集体主义者更多是为了生活而结婚。个人主义者期待婚姻中有更多激情和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给婚姻关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持久的关系一方面是由于持久的爱和满意,但同时也是由于对离婚或分手成本的恐惧、道德责任感,以及尚未发现有其他可能的伴侣。对于那些决定持续婚姻的人来说,通常如此。
离婚的风险有多大同样取决于你跟谁结婚。符合下列条件的夫妇通常不会离婚:
- 20岁以后结婚
- 都在稳定的双亲家庭里长大
- 结婚之前恋爱了一段时间
- 接受过较好且相似的教育
- 有稳定收入
- 居住在小城镇或农场里
- 结婚之前没有同居过或怀孕过
- 彼此之间有虔诚的承诺
- 年龄相当,信仰和受教育水平相似
这些预测因素中没有一个能够独立作为稳定婚姻的实质要素,它们只是与稳定婚姻相关的因素,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分离的过程
亲密关系有助于我们确定自己的社会同一性,并形成自我概念。因此,当亲密关系建立时,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而当亲密关系因死亡或关系破裂而结束时,是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深入而长久的依恋关系很难快速地分离;分离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事件。
当婚姻关系令人感到痛苦时,那些没有更好的可选对象或感觉自己为婚姻投入太多的人,通常会去寻找离婚之外的其它应对方式。人们处理失败婚姻关系的四种方法:
- 等待改善 一些人会忠诚于伴侣,等待时机以改善关系
- 试图改善关系 一些会表达他们在乎的内容,并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婚姻关系,如讨论问题、寻求建议、尝试改变
- 忽视对方 另一些人会忽略伴侣,他们无视另一方的存在并任由婚姻关系继续恶化
- 结束婚姻关系
预测婚姻破裂的因素不是痛苦和争吵,真正能够预测婚姻危机的因素是冷漠、希望破灭和无助。
斯滕伯格认为,通过角色扮演和表达爱意,最初的浪漫和激情能够发展成持久的爱情:
“永远幸福生活在一起”并非只能出现在童话故事中。若要将其变为现实,那么幸福一定是基于爱情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相互情感的不同构造。渴望激情永存或亲密关系不受挑战的伴侣一定会感到失望,我们必须致力于不断地理解、创建和重建我们的爱情关系。关系是一种建构,如果没有得到维持和改善,就会随着时间而衰退。我们不能简单地期望爱情关系会像建筑物那样保持自身的稳定,我们有责任创造我们爱情的最佳状态。
后记:经营爱情
现代生活的两个事实似乎无可反驳:其一,亲密而持久的婚姻关系是幸福生活的标志。其二,亲密而长久的婚姻关系正在减少。
人们必须付出努力才能防止爱情衰退。例如,每天挤出时间来聊聊当天发生的事情;克制自己的唠叨,不争吵,袒露自己并倾听对方的感伤、关注和梦想;努力使婚姻关系达到理想的完美境界,成为“社会平等的、无阶级的乌托邦”,伴侣双方都能自由给予和获取,能够共同作出决策并一起享受生活。爱情本身就包括对差异和缺点的承认和接纳;爱情是在内心决定去爱一个人并对其作出长相厮守的承诺;爱情是可以经营的,它需要相爱的人共同去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