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第三⑫-⑭
⑫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⑬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⑭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如在:祭祖时仿佛祖先就在自己面前。祭神:祭祀天地、祭祀鬼神。祭神如神:在祭祀天地、祭祀神明时,仿佛神明就在自己面前。祭祖如祖在,体现的是孝;事死如事生,体现的是孝;祭神如神在,体现的是敬。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夫子说祭祀这件事,如果自己没有亲自参与,就和没有祭祀是一样的。延伸到现在,就相当于祭祖时,我们没有亲自参与,而让别人帮自己去祭拜和祈福,孔子说这和不祭是一样的,因为没有敬在其中。
再比如朋友开业或者结婚,我们没有亲自参与,即便这时我们随了礼,说了祝福语,其实也和没去是一样的,因为其中缺少了诚,没有诚心诚意。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延伸出三个字:孝、敬、诚。当我们内在有孝,有敬,有诚,外在的行为自然就会合乎礼。
我们再来延伸,看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比如在工作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工作不积极,这时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人外在的表现,其核心是因为内在缺少敬,缺少对这份工作的敬畏之心,没有诚意,所以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工作不积极。
再比如有的人骗取他人钱财,这是我们看到的外在的行为,其核心也是因为内在缺少仁爱之心,缺少仁德。如果一个人内在有仁德,就不会忍心骗取他人钱财和伤害他人。所以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外在表现出来的越礼的行为,实则都是因为内在的缺失。
当我们内在缺少孝、敬、诚、仁,我们外在就会做出很多越礼的事情,做出很多越礼的行为和伤害他人的行为,或者对工作不积极努力,对他人不友好,这些都是因为内在的缺失。
整个八佾篇,每一句话都在告诉我们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告诉我们文化的重要性。比如一个人说脏话辱骂他人,行为野蛮粗鲁,这时我们通常会讲这个人没有文化没有素质,这就是因为内在没有修养。可如果一个人文质彬彬,讲的话总是有益于他人,行为上总是帮助他人,我们就会说这个人很有道德,很有修养。
通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我们能看到这个人的内在。正是因为内在的缺失,才会有外在的越礼和越法。要想改变一个人外在的行为,就要不断地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提升内在的文化,提升内在的仁、义、道、德,提升内在的诚、敬、信、孝,如此才能改变外在的行为。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的权臣,他问了孔夫子这样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与其媚于奥。”奥:房子的西南角。以前的房子是坐北朝南,门靠在东方,西南角成为一个最隐密的角落。通常这个角落是用来供奉神位或者祭祀时所用,这个位置代表一种尊贵。
“宁媚于灶。”灶:灶神。以前供奉五祀,就是五位家神,一位是门神,即对开的大门上面贴的守护的神;第二位是户神,双开的为门,单开的为户;第三位叫灶神;第四位叫井神;第五位叫中溜神,中溜神是指土地,我们供奉的土地公公就是中溜神。这里的灶引申出来,是指当世有权贵的外臣;媚:谄媚讨好。
“何谓也?”王孙贾问孔夫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王孙贾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这时来问孔夫子,其实是有含义的,言下之意是在说与其去讨好和谄媚那些权贵,不如讨好像我这样有权利的人。
孔子接下来说:“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意思是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合天道,不合于仁、不合于德、不合于礼,我们对谁谄媚和讨好都没有意义,没有作用。其实孔夫子言下之意在说,自己不会谄媚讨好王孙贾,也不会讨好和谄媚那些尊贵之人。
我们再来讲一下这件事情的背景: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卫灵公对孔子还算是以礼相待,卫灵公有一位夫人叫做南子,是一位绝色女子,但是生性淫乱,和他人有私通,并且把持朝政。有一次,孔夫子去见南子,因为这件事情子路非常不满,当孔夫子见完南子以后,,王孙贾问了这样的问题,其实言下之意是在告诉孔子,与其谄媚讨好卫灵公和南子,还不如讨好他,或许他可以给孔子谋个一官半职。
这时孔夫子说:“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如果我获罪于天,不合天道,不合仁义,不合道德,不合礼法,我祈祷谁都没有任何意义,言下之意是在说自己不会谄媚和讨好任何人。
因为卫灵公对孔子是以礼相待,所以孔子见卫灵公和南子,自然也是以礼相待,并没有任何谄媚和讨好之意。一个有所企图的人才会谄媚,而一个有君子风范的人,是无所争无所图的,又何须谄媚讨好于人呢。
到了我们当下这个时代也是一样,有的人说自己的性格很固执,认为自己只要操守正道就可以了,不需要和他人打交道。其实不是这样,我们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谄媚和讨好是一回事,以礼和他人相交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做事情不需要谄媚和讨好任何人,但是不代表我们不以礼与他人相交。比如领导找我们谈话,难道因为我们心中不满就不去了吗?难道因为我们不认可这个人就不去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是以礼相交。
君子和而不同,但是绝不同流合污。我们和朋友、客户的交往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可能不认同对方的行为和价值观,但是不代表不以礼相交。再比如我们可能不认可一个人,但是不代表我们和他不讲话。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只取一端,不能走极端,这些不符合儒家所讲的中和之道。
后来孔子离开了卫国,因为他发现虽然卫灵公对他以礼相待,但是卫灵公好色过于好德,因此《论语》有一句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就是暗指卫灵公。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背后的含义。虽然卫灵公无道,南子把持朝政,但是孔夫子依然以礼相待,虽然不赞同对方的价值观,不赞同对方的思想,不会为对方做事情,但是不影响以礼相交,如果觉得不合适,离开就行了。
到了现在,为人处世也是一样,我们不能走极端,我们的内在要有仁,不违天道,不获罪于天,但是外在也要有礼,以礼相待,以礼和他人相交,内外结合,才是一个中正的君子风范。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周朝;监:借鉴、参照;二代:夏朝和商朝。周朝的文化和礼乐制度是借鉴和参照夏朝、商朝所形成的。 “郁郁乎文哉!”文:文化、文明。郁郁乎:形容很茂盛、丰富的样子。
周朝沿袭了夏朝和商朝的文化、文明、礼乐,周公加以完善和修改,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和完备的礼仪制度,所以叫做郁郁乎文哉,非常丰富和茂盛。接下来“吾从周”,孔夫子说自己遵从周礼,遵从周朝的文化。
由此可以知道孔夫子对于文化的重视,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对于礼乐制度的重视和推崇。因为到孔子这个时代,已经开始礼崩乐坏,所以孔子一直不停地推崇周公,也就是西周时期所定的周礼。
“礼崩乐坏,大道即隐,失其秩序天下大乱”,当礼崩乐坏的时候,大道就开始隐没,没有礼乐的约束,秩序就会开始混乱。
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混乱,那时礼乐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现在的法律。当人们没有了礼乐的约束,开始不遵礼,势必就会失去秩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各失其位,这时天下必然大乱,最终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所以孔夫子一生都在推崇周礼,为的就是维持好人伦秩序,不至于天下大乱,可是依然出现礼崩乐坏,所以孔夫子一直在说周礼的重要性。
到了今天也是一样,我们依然要重视文化,重视传承,重视礼乐,重视法律。如果人人不遵守礼,如果人人失去内在的道德修养,这时势必就要失去秩序,导致社会混乱。
在企业中亦是如此,如果一家企业没有礼法,没有规定,人人内在又缺少仁德,公司的秩序一定会出问题。当企业中人人都不守规则不守礼,做事都互相顶撞争吵,互相抱怨,内在对工作又没有诚意,没有敬畏,彼此之间没有仁爱之心,上不好仁,下不好义,这时每个人外在的行为就会失去礼,失去分寸和规矩,也意味着公司将要面临结束,必然要走下坡路,是一片混乱。
在家庭中也是一样,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没有了爱,没有了感情,彼此相处没有了礼,说话都是争吵和抱怨,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将要面临结束。
万事万物都是同样的道理。仁德和礼是在维系着某种秩序,而这种秩序一旦被打乱,任何一个环境都会开始混乱,接下来就意味着这件事情要结束了。比如一个朝代天下大乱时,就意味着这个朝代结束了;一家企业的内部混乱时,就意味着这家企业结束了;家庭成员之间如果乱了,就意味着这个家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