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于5.22日
今天早上突然想着要不去开一个博客账号开始写作。当然这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写作,它只是基于日常观察、实践与思考的延展,是把前面的活动诉诸笔端而已。虽然偶尔也会记录,但不系统,也没有坚持,因而很多回头看过去可能很有价值或启发的想法就随着忙碌和碎片化的时光消逝了。
写作作为一种目的或手段,可以让思考的频率和质量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现代生活个体对抗碎片化、原子化、情绪化生活的有效手段。
但在什么平台写,多久写一次,还没有想法,没有关系,先去尝试着来吧。
搜了搜,发现简书还可以,那就先用起来吧。先把过往的零散的文字整理到这里来吧。
2024.4.17
今天去娃的学校参加了运动会开幕式,被安排在了主席台上给各个班级的入场式和大课间律动表演打分。一共48个班级,两个部分的表演加起来一共有2个多小时,中途因为突然下雨暂停了近10分钟后又重新开启了开幕式的表演。
在这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的情绪有着明显的起伏,主要是正向的起伏,尤其是在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入场时,我的情绪多次达到了高峰,主要体现为眼眶悄悄地湿润,鼻尖酸痛,当然我都会巧妙地掩盖这样的情绪反应,避免近旁的家长察觉,毕竟我一直以来经营的人设就是在感情上是倾向于木讷与理性的。
在反复的几次鼻尖微酸和眼眶湿润中,感官与情绪触发了我的思考:作为家长,我们在这种集体主义的盛大场景中无比激动的事实与我们无法接受老师在日常班级生活中对孩子的集体规训的事实之间那巨大的矛盾,是什么引起了这巨大的矛盾,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巨大的矛盾?
一瞬间我想到了更远的盛会---为什么我们会对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有序、宏大感到如此振奋、自豪,而却对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孩子需要学会遵守集体规则以及无法得到太多个性化的关注感到愤概或失落?
这是否是我们所身处的时代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群体或个体因无法处理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而在不同的生活面向中有着严重的文化认同的割裂。这种割裂的表现不仅仅只是我刚刚所描述的场景,譬如我们往往在追求一个学校中绝对自由的文化的同时,又希望可以在一些重要的活动中看到学校的有序和高效。比如,我们希望教室是非常自由的,曾经有一个家长提出幼儿园下午茶可不可以一直放在那里,孩子想吃的时候就去吃,不要设定一个相对固定的进餐时间,这样孩子的自由可以得到充分的尊重。但另一个场景是,期待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比如外出的亲子活动或节庆表演活动,又体现出井然有序和精神昂扬。但就我自己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的粗浅了解来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种文化心理或集体无意识都一定是以某种有形的行为模式渗透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时间与空间,才能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集体文化心理,以那位妈妈所描述的下午茶场景为例,这种程度的自由文化大概率很难让身处这种文化中的个体愿意一起为了某个节目或某个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起排练某个确定的且呈现效果相对较好的演出的,也更不要说有序和精神抖擞地出场和离场了。
如果说今天的场景引发的情绪起伏是这一场思考的点火塞,那么前几日聚焦中西文化交融的教育探讨,更是为这一场思考积蓄了燃油。
深外的刘校长的“from west to east to make something”的文化融合探究之旅给我们这些从事国际化教育的工作者开启了理解文化交融的思路以及在实践中探索的勇气。这趟旅程的伊始便在此奠基,从用文化割裂的智力框架去理解那些曾经让我匪夷所思的现象开始。这一份理解让我意识到,在实践中去促进家长视角对文化割裂的消解是一个道阻且长的冒险,是一个需要教育工作者用上整个生命历程的事业,因为它所涉及不仅仅只是教育范畴以内的事情,它所涉及的领域是关乎人类共同文化探索与创造的”地球事宜“。我很庆幸我可以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语境中来,我更庆幸我自己已然掌握了一点可以去积极理解这件事情的智力框架,未来我更加坚定地扩展自己的专业地图,向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寻求教育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