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埃莱娜·费兰特的名字时,大吃一惊。和前几位女性比起来,她是太太当代了。我前几年一口气读完她的《我的天才女友》四部曲,HBO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也大火。这几年,埃莱娜·费兰特很受我们国家的读者欢迎。
原来《巴黎评论》在2015年就采访过她了。埃莱娜·费兰特是个非常非常神秘的作者,有这么一个机会了解她,我非常高兴。
巴黎评论:我们现在谈谈“那不勒斯四部曲”,莉拉和埃莱娜之间的关系不像是虚构的,也不像用通常的方式讲述的,就好像直接来自潜意识。
费兰特:我们说,“那不勒斯四部曲”没有像其他作品那样,在“碎片”中,也就是说那些凌乱地混杂在一起的材料中找到一条路。我从开始就感觉到,所有一切都是新体验,每样东西都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上,这也许是源于我和《暗处的女儿》的关系。在我写这本书时,比如说,我已经意识到尼娜这个形象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和那个克莫拉横行的环境格格不入,很引人注目,正因为这一点,她才吸引到了勒达。我脑子里想到的最初情节,当然是两个丢失的布娃娃,以及后来失去的女儿。但现在,我觉得没必要把我几部小说之间的联系列举出来。我想说的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体验,我感觉那些材料自然有序,都来自其他小说。就我所知,关于女性友谊的主题,也是和我在《晚邮报》上提到的,那个前几年去世的女性朋友有关:这是莉拉和埃莱娜故事的最初原型。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私人“库房”——是一些幸好没出版的小说——这些小说里,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女孩和女人,她们的男人、环境想压制她们,她们虽然精疲力竭,但依然很大胆,她们总是很容易迷失于自己脑子里的“碎片”中,集中体现在阿玛利娅——《烦人的爱》的母亲身上。现在想想,阿玛利娅有很多地方都和莉拉很像,包括她的“界限消失”。
巴黎评论:无论是莉拉还是埃莱娜,这两个人物有着本质的不同,但都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感同身受,你怎么样解释这种情况?这和俩人之间的不同有关吗?这两个人物都千头万绪,有很多个层面,但总的来说,埃莱娜是一个比较接近现实的人物,而莉拉却像是高于现实,就好像她是一种神秘的材料组成,挖掘得更深入,有时候有一些象征性的特征。
费兰特:埃莱娜和莉拉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叙事策略的选择,但她们俩都经历了一个正在发生变化的时代,女性处境发生了变化,这是故事的核心。想一想,读书和上学的作用,埃莱娜对自己要求很高,她很勤奋,每次都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工具。她带着一种有节制的自豪,讲述自己成为知识分子的历程,她积极地参与这个世界,强调莉拉已经远远被抛在了身后。但她的讲述时不时会中断,因为莉拉表现得比她更活跃,尤其是更激烈,她彻底参与这个世界,可以说,莉拉更低级,更发自肺腑。莉拉最后会真的离场,把整个舞台留给埃莱娜,莉拉成为自己最害怕的事情的牺牲品:界限消失,自我消失。你称之为差别的东西,那是这两个人物的关系不断游移产生的,也是埃莱娜故事的结构。这种差别使女性读者,应该也包含一部分男性读者,会觉得自己既像莉拉,又像埃莱娜。假如两个朋友的步子一致,那就像一个是另一个的翻版,她们是彼此的镜子,她们会轮番用秘密的声音讲述,但事情并非如此。这个步子从开始就被打破了,引起差别的不仅仅是莉拉,也有埃莱娜。当莉拉的步子变得无法忍受时,读者会紧紧抓住埃莱娜;但埃莱娜迷失时,读者会对莉拉产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