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丁玉海名师工作室”,参加了很多有创意能提高自我的活动,其中的“每月读一本书”活动对我触动挺大。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应该花时间读读书,一是为了开阔眼界,二是为了提升阅读素养,凡事贵在坚持,有评价就有动力。4月份读的书是《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通过读这本书自己也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觉得确实应该顺势而为的做教育,切不可一刀切,单一模式化或者即便模式化也要分层施治。里边还有几处自己认为不错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下,有不到之处希望看到的朋友不要太认真,因为教育本就应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吗。
尹建莉在文中提到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最可靠的宝物有三样:第一件宝物是“阅读”;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第三件宝物是“良好表率”。
1.阅读,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书籍。培根说:“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在孩子的智力启蒙方面,阅读可以让孩子的智力以几何速度递增。有大量阅读经历的人,他们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学习新知等方面,往往比普通人会快得多。帮助学生或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教师或家长的责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关键是广泛阅读,不能功利,要为他们提供思考和探索世界的机会。
2.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回忆自己小时候,由于好奇,把小闹钟给拆了,可是怎么也装不上了,后来爸爸知道了,耐心的和我一起把小闹钟又装好了,所以现在自己依然愿意去尝试新事物,愿意接受新事物。
3.良好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在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是什么面貌和孩子如何相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特别是当家长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生活琐事,无力去引导孩子时,家长最应该表现出来的就是乐观向上,这样你的孩子才能以你为榜样,永远积极,正能量满满。
除了这三件宝物,还提出以下几个我比较喜欢的观点: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拥有非凡的想象力是我们人类比其他物种优秀的根本原因。”许多小孩会在墙面上涂涂画画,大部分家长会因此责备他,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孩子将会回报给你无法衡量的才华和丰沛的情感,你也会发现:儿童都是绘画天才,也是创意天才。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答案是:不限制就是培养。回忆起有个老师因为班里有些孩子上课下课会喜欢在桌面上墙面上黑板上涂涂画画,作为教师也会因此而责备孩子,本学期她在教室里开辟了一面墙,贴上白纸,让孩子们尽力发挥,并收藏下美好的作品,发现孩子更多的优点。几乎每个孩子都带着某种天赋和偏好出生,“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并非倡导孩子满屋子乱画,这里想强调的是: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给他一些“搞破坏”的机会,它价值千金。我们为此付出的不过是一点时间、一点金钱和一点耐心。假如孩子在生活学习的环境中都活得缩手缩脚,经常为一些无心之过遭到责骂,那就是没有为他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针对儿童学习时的粗心问题,她提出“习惯的对立面也是习惯”,只不过我们为了突出它的不好称之为“瘾”,以儿童常见的“马虎”现象为例: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马虎粗心在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只有经历过失误,并在失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越做越精细。习惯的培养如果不是首先基于接纳,而急于改造,解决它又增添了许多麻烦。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
针对专注力的培养。提出:培养孩子专注力,这是个伪问题。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这是个体差异,主要取决于孩子对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感兴趣。心理学能解释注意力现象,但没有谁说可以培养。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找到学习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最大的平等是信任。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华起自我的荣耀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孩子的动作、思想、言行的时候,孩子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德”的标准,孩子为了取悦老师父母,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我们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教师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一旦失去了这种平等,孩子就很难和教师交心。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
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就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世界,正能量世界里的外显之后,我们的世界就是爱心满满,否则冷若冰霜。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每个人都是带着一些自然给予的特殊密码出生的,自然给你一条鲜活的生命,一定会同时在你的生命中注入某种天赋。
希望我们家长或老师都能抽出时间读一读这本书,虽然书里面有个别地方可能有些片面,但是总体诠释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有伯乐之能,不要让一匹匹千里马慢慢成为普通马,要学会发现,学会接纳,学会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