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情满心间,美在路上——《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Ⅰ》读后感之实践篇

      相信我们在学习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之后,会有一种感慨,一种期待,感慨于老师的课堂设计是那么的厚重有内涵,教学效果是那么的精彩有韵味,期待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有所提升。或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到达于老师的高度,但我们依然可以努力去达到于老师曾经的高度。在日常教学中,将所学所悟运用于课堂实践,即是最好的成长。

      下面,我从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体验。

      一、“意外”之余有情趣

      日常教学中,会有一些突发情况,怎样把“意外”变成语文的教学素材,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呢?

      一次作文课上,我在讲,不管写人还是记事都要抓细节描写,大部分同学都听得专注而认真,这时,一个小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后面一个同学的嘴一直在动,似乎在嚼东西,难道是口香糖?这“艺术家”(因喜欢绘画而得名)胆子也够大的。

      我一边思考,一边继续观察,还怕冤枉了他。直到他嚼的动作越来越大,我终于忍无可忍,停下讲课,目光直射,问:“你在吃什么?”大家一下子全转过头来看向了他。谁想到,这吃货竟然还不过瘾,众目睽睽之下,他又咬了一口,天哪!看清了,竟然是一截胡萝卜,然后还有滋有味地端起水杯喝了几口水,一副很爽的样子。我似乎看到围观者中有几个小馋猫已经垂涎欲滴了,小小的胡萝卜,此刻的魅力挺大啊。

    “行啊,你这又吃又喝的,真的是吃出境界来了呀,胆儿够肥,你不是要减肥的吗?哦,我忘了,胡萝卜不增肥。”一番半是调侃半是批评的话语,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那位“艺术家”同学呢,故作害羞状趴在桌子上,偷笑,怎么看都是乐在其中的样子,还真有“艺术”范儿呢!

    一时间,大家对胡萝卜充满了好奇,有的问:“它从哪儿来的?”下面有好事者答曰:“从地上捡的。”有的问:“胡萝卜好吃吗?”有人接腔:“你是不是也想吃,尝尝?”又是一阵笑声,果真有好吃者抢过来尝上一口,做赞不绝口状,引得大家越发笑得厉害。

      罢罢罢,事已至此,不如趁机来一段细节描写吧。说干就干,请同学们以“语文课上的胡萝卜”为话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细节描写片段,下课之前交。

      有了亲身经历,看他们的小作文真让人忍俊不禁。部分同学片段作文摘录如下。

    “我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作文,唯独有一人发出清脆的嚼东西声——在吃胡萝卜!也不知那根胡萝卜是从哪儿来的,一霎时,我们的目光全关注在他身上。老师并没有严厉地批评他,只是笑着问他吃什么,没想到他竟‘两耳不闻老师言,一心只顾胡萝卜’,真是胆大包天哪!”(马x璐)

    “语文课上,班里的“艺术之星”丁霄汉竟然光明正大地啃起了胡萝卜,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老师发现后,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说:“你在语文课上又吃又喝的,这境界让我好生羡慕啊!”听了老师的话,他的脸好像一下就红了,趴在桌子上,难道是害羞了?这时,本来两眼都盯着黑板的我们,突然把目光都转移到了他的身上,还两眼放光地盯着他的那根“来路不明”的胡萝卜。不一会儿,班里的“大胃王”卢家盼就抢走了他手里的那根胡萝卜,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那个胡萝卜究竟是有多好吃呀!”(高x新)

    “语文课上,老师在讲作文,吴雨霏在地上捡了一截儿胡萝卜,让他的同桌丁霄汉吃,这位吃货捡起地上的胡萝卜,抠一抠,啃起来了,啃得那个专注啊,连老班的“秒杀”目光提示,都没察觉。说实话,这像极了当年的我,啧啧啧!当老师实在忍不住的时候,说,丁同学,你在吃什么呀?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胡萝卜。这时,那魔性笑声创造者吴雨霏就开始带头儿笑起来了。你说这胡萝卜咋就那么诱人呢,老师都说过他了,他竟然还不管不顾地啃,我实在忍不住了,就一把抢过来,哎呀,我的天哪,那牙齿印可真大!顾不了那么多了,我也啃上一口吧,谁让我爱美食呢!嗯,真得劲!”(卢x盼)

    “下午的作文课,老师在有声有色地讲怎么写作文。我在地上捡了小半根儿胡萝卜,就有了一个想法,骗同桌让他吃了。我的头立马扭向丁霄汉那边,我问他,吃不吃胡萝卜。他一开始不相信可以吃。我就说,你不吃我吃了啊。我就假装咬了一口,他忍不住说,我吃我吃。然后我就给他了,他吃得很香甜。吃过后还喝了几口水,又吃又喝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小吃店呢!这不,被老师发现了,一番话引得我们全班哄堂大笑,而我笑得最响。这样写作文挺有趣的。”(吴x霏)

      下面该主人公上场了,哎,不用文字了,直接上图吧!人家可是有文有图呢!

      一次课堂意外变成了一次趣味小练笔,而且大家写得真实有趣。其实,这样的教育情境有很多,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堂就是这么有趣!

      二、细读深思有感悟

      于老师的课堂非常注重引领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感悟是思考进阶的重要体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在深入研读和思考中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一文,通过小孩童八儿等粥喝粥的经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香浓味美的独特魅力,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其中富有特色的语言描写则是把八儿的馋嘴贪吃、天真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腊八粥》的第二部分“等粥”的过程是详写的内容,讲课如写文,也需要抓重点,有详略,讲第二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语言描写的朗读上,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声临其境”,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参赛,扮演八儿和扮演妈妈的老师对话,谁的声音最能表现出八儿的童真童趣,谁就胜出。

      一时间,大家兴致盎然,每个小组都在推荐胆子大爱朗读的同学做参赛选手,被推荐的同学也没有推辞,引以为荣地准备着。没有商量,没有彩排,但同学们心有灵犀地给每一位选手致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鼓励,这是我没想到的,也是我特别欣赏的。

      第一组的徐振宇同学因嗓子沙哑,声音虽然有失往日的清亮,但是他认真和努力的态度让大家很是佩服。第二组的赵世博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也有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展现出来,挺棒!第三组的赵景旗被临时委以重任,看起来稍显仓促了些,但他已尽心尽力。第四组的谷怡然同学读得很流畅,却有点忽略了角色感。第五组的李政达也是在读的层次,没有深入到人物内心。第六组的陈俊泽一出口就不凡,把大家都吸引住了,从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我俩的对话让同学们感到惊讶和兴奋,原来课文可以读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没想到第六组的王怡琳同学又自告奋勇站起来说想试一下,抓学习机会,勇气可嘉,当然要给她展示的平台,读得还真不错,我自然配合得也挺默契。

      比赛结束,同学们一致认为陈俊泽的声音是最棒的,其次就是王怡琳,看来第六组是人才倍出啊!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有没有发现老师在和选手们对话时,声音有变化”,有一位同学说,和陈俊泽的对话感觉最好听。我不禁为他点了一个赞,夸他是最好的倾听者,不简单。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陈俊泽是一个好演员,因为他首先让自己进入了角色情境,情境入心,才能让声音极致展现,正是有了他的入境入心入声,才带动我也入境入心入声,所以,我俩的配合是最默契的,因为我们之间气息相通,达到了真正的“声临其境”。这样的感觉特别棒!

      为了表示欣赏和鼓励,我给陈俊泽和王怡琳同学各发了一支笔作为奖品,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了声“谢谢老师!”相信这节课已为他们开启了语文生命之门,他们会越来越喜欢这门课程的。相信这节课也也让更多同学感受到了语文之美,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了一种愉悦感,我们看到了彼此眼中闪射的光芒!

      在进行六下第三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的备课中,我以诗歌联读的方式(同一主题的几首诗歌放在一起学习,比较鉴赏),设计了四个环节:1.背一背;2.写一写;3.赏一赏;4.悟一悟。前两个环节是复习巩固,后两个环节是思考感悟,作为教学重点。

    “赏一赏”分三个步骤,逐层深入,先赏诗歌之形之美,分析文字妙用;接着赏诗歌之意之美,品析文言内涵;最后赏析诗歌情之美,做好文化传承。这是一个由外形到内涵再到外延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再走出的过程。初实践,有难度,还需多多引领学生打开思维,深层思考。

    “悟一悟”则是让学生对古诗学习与鉴赏有一个新视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古人的方式“吟一吟”,用现代的方式“唱一唱”,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画一画”,还可以挑战仿写古诗。最后一项确实有难度,老师做出了示范:

          诗情画意

      ——语文课堂学习《古诗三首》有感

      诗海漫步景如画,

      民俗风情美味佳。

      师生共赏溯本源,

      文化传承誉中华。

          龙逄文化亭

      ——《迢迢牵牛星》仿写

      悠悠华夏史,代代人才出。

      殷殷爱国情,拳拳报国志。

      龙逄夏明相,以死谏黄图。

      忠良向民心,英名震苍宇。

      琅琅读书声,铮铮传千古。

      再如《为人民服务》一文,编排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词,这是小学第一篇议论文,再加上文章的背景具有时代特征,孩子们会有一种距离感,学习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在备课中,有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首先由标题入课,引发思考: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作者在第1自然段提出观点:“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引导学生关注“完全”和“彻底”两个词的作用,明确“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为人民服务?作者在2-5自然段进行了具体论证:如何对待“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如何对待批评——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强调不管是谁,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可以让学生从关键词、关键句入手,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其次,从文章写作特点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有说服力的?通过细读赏析,得出结论,如引用名言,对比手法,举例论证,以及关联词的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等,都使文章层次清晰,说理充分,逻辑严密。

      第三,提炼主题,拓展延伸。张思德是“我们这个队伍”中一个英雄典范,是个体“我”的存在,而这个“我”属于“我们”这个整体,是“我们这个队伍”培养出来的,“我”和“我们”都要为“人民”这个大集体服务。“我”是“小我”,“我们”是“大我”,在人民利益面前,可以做到“无我”。

      像张思德一样为人民服务的英雄还有很多,如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扶贫好干部,时代楷模黄文秀等。而现在,我们每一位同学就是一个个“我”的个体,要融入“我们”这个大整体好好锻炼,长大以后都要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建设奋斗。

      第四,学法指导,资料助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一条“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非常适合本文的学习。如“八路军”“新四军”“司马迁”“李鼎铭”“精兵简政”“张思德事迹”“《为人民服务》发文背景”等,都需要借助资料链接让学生有所了解,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总之,我们要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及时捕捉他们的独特感悟,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和情趣。     

      三、日积月累有收获

      语文学习需要一点一滴的日常渗透,需要春风化雨的默默影响。语文知识广袤如天空,深邃如星河,宽阔如海洋,人们常说语文不好学,不好考,原因即在于此。

      所以,我们平时都会提醒学生做好积累,如字词的积累、语文常识的积累、古诗名句的积累、作文素材的积累等。老师们也会设计一些学习活动如“成语接龙”“古诗大比拼”“课前三分钟演讲”等。

      一次复习课,我征求大家的意见,看哪些知识点或考题觉得有难度,我再讲讲。一部分同学说到了仿写,于是,我们就谈到了鲁迅,想起了百草园,大家七嘴八舌,叽叽喳喳,颇有话缘。

      说着说着,又说到了对对子,大家兴致高昂,两组竞争,就以“百草乐园”和“三味书屋”为上下联的一部分为题,我先做了示范:“童真童趣百草乐园,求知求理三味书屋”。A组一同学站起来很兴奋地说,“百草乐园无限趣味,三味书屋人声鼎沸”,大家为他鼓起了掌,因为都是原文词语,可见阅读之认真;B组另一同学不甘示弱,淡定地说,“春夏秋冬百草乐园,一分一秒三味书屋”,“好!”同学们在为他叫好,好一个四季乐园,好一个珍惜时间,好一个懂鲁迅的孩子!在原文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可见阅读之用心。

      一局过后,大家意犹未尽,继续让我出题,我就随手写出一个上联,“语文课对对联趣味无穷”,这下子,班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一下子热闹起来。这个说“数学课思考题凝神贯注”,那个说“自习课看三国津津有味”也有人喊“体育课喊口号震天撼地”,还有人说“体育课打篮球汗流浃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他们有话可说,他们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或许这样的对联太通俗,也不严密,不太符合平仄之律,但只要进了语文的大门,有了这样一个浅浅的铺垫,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向语文纵深处漫溯的。

      带上一届六年级时,我曾经尝试过每天让一位同学推荐给大家一篇小古文,读通顺,读懂意思,长期下来,孩子们就有了读文言文的一种语感,相信到了初中,见到长篇的文言文,也不会产生畏惧心理了。

      四、适度拓展重迁移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能只靠课本知识,必须向生活向社会延伸,语文学科更是如此。

      迁移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和前面的基础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无法割裂的整体。迁移不是随意的拔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迁移更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和智慧引领。

      读的迁移可以由一篇文到一类文,一篇文到一本书,一篇文到一个作家。写的迁移可以写同一种文体,同一个主题,同一种感悟。

      迁移是教学做相互融合,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换,进而提升语言文字素养。

      给学生一条路径,让他们感受“柳暗花明”的惊喜;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找到撬动智慧开关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展示无限的风采与魅力!

      如学了《青山不老》一课,我让学生在细读课文时找出关键语句,变成自己的语言,化文为诗,既锻炼了概括能力,又有自己的阅读感悟,还为接下来学习现代诗做好了铺垫。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诗作:

    青山不老

沿着蜿蜒的山路

苍翠欲滴的浓绿映入眼帘

听,小鸟的奏鸣

看,流动的小溪

闻,大自然的香气,沁人心脾

在林荫小道之间

我寻找着时间的印迹

置身于青山绿水中

我赞叹着造林的神奇

孤山何以成荫

离不开植树人的伟大功绩

青山何以不老

离不开精神的坚守

行动的坚持和生命的创造

      学习《三黑和土地》这首现代诗歌,我设计了这样几个迁移环节,先引导学生细读分析原诗,读出农民眼中的土地是收获和甜蜜;接着穿插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让学生读出诗人眼中的土地是家国情、赤子心;然后再出示《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词,让学生读出歌唱家眼中的土地是希望和幸福;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我”眼中的土地……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诗作:

    土地

平凡的土地

孕育出不平凡的果实

它是多少个三黑的希望

踏着松软的土地

仿佛嗅到了特别的馨香

站在舒适的土地上

心情迎风而跃

这是我美丽的家乡希望的田野

黄澄澄的麦浪把我们养育

我爱你家乡的土地

爱你的平凡更爱你的伟大

土地和她的孩子

春姑娘来了  细腻如斯

给土地母亲铺上了绿茸茸的毯子

还用五颜六色的小花点缀  真美

夏小伙来了  热情如斯

给土地母亲撑起了茂盛盛的大伞

遮风挡雨避炎热  真舒适

秋娃娃来了  甜美如斯

给土地母亲送来了沉甸甸的果实

金灿灿亮闪闪  真香

冬宝宝来了俏皮如斯

给土地母亲盖上了松软软的棉被

雪之歌缓缓响起  真动听

睡梦中  土地母亲幸福地笑了

下面是我的下水文:

乡土育人情

小时候  我有一个梦

那是一个教师梦

用热情奔赴青春点燃希望

用行动追逐奋发向往未来

长大后  我有一块田

那是一块育人田

潜心躬耕三尺讲台之间

努力探索专业发展之光

而现在  我有一份情

那是一份乡土情

历史变迁  老师们换了一批又一批

旧貌换新  孩子们走了一届又一届

后来啊  我有一颗心

那是一颗赤子心

谈笑有桃李行走伴书香

坚守有真意求知谱华章

      五、贵在坚持重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语文学语文的过程中,老师要率先垂范,做出引领,如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课堂上曾被学生指出错误,我便称她为“一字之师”,学生也养成了谦虚好学的习惯。在教室若是不讲课,便会拿着一本书认真地阅读,偶尔给他们讲讲书中的趣事,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由模仿到喜欢到痴迷,还记得有一位男同学在就餐排队途中还拿着一本书旁若无人地在读,他的阅读量也在惊人地上涨,一周一本书,一学期下来就比别人多了十几本,假期里他读得更多。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学生们受益终生。读是输入,写是输出,有了读的基础,再让学生练笔,自然不是难事,关键在于坚持,在坚持的队伍里,我们会收获不同的成果,也会发现不同的人才。

      微写作,是一个提升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很好的途径。目前,班里已有几位同学对写诗感兴趣,希望他们能养成记录灵感的好习惯。下面是部分同学的写作成果:

    我想开学了

日日回忆  校园里的点点滴滴

夜夜思念  我们的师生情谊

开学时间哦

能否快点揭晓这个谜底

      我想开学了

想看到阳光下招展的五星红旗

想听到广播里美妙的校园歌曲

想闻到餐厅里散发的饭菜馨香

还有那无处不在的欢声笑语

(以上两首写于疫情网课期间,表达了孩子们对学校的无比思念之情。)

  鸟巢

寒冷的冬天

大树不孤单

因为有鸟巢陪伴

寒冷的冬天

电线也不孤单

因为有鸟儿陪伴

      画

我想画一棵大树

疲惫的时候

可以靠一靠

汲取力量

我想画一轮圆月

孤独的时

可以望一望

家的方向

我想画一盏路灯

迷途的时候

可以等一等

心中的光亮

        家

小鸟有两个家

一个蓝中透白

一个绿中映红

一个瞻目远扬  潇洒自由

一个触手可及  温暖舒适

可是

后来  它又多了一个“家”

看起来很精致

却再也无法飞翔

只能仰天长叹

为何背井离乡

      每当看到孩子们这些或稚嫩或清新的小诗,就会感到十分暖心,孩子们是充满爱与智慧的,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文思敏捷,诗作源于生活,又富有哲理,温馨隽永,意味深长。有的小诗已超越了自我,达到了一种新境界。

      语文之美,在课堂,在心中,在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271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252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34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49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8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7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2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57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3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3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28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2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45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79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