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自《论语.子罕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说的是孔子表示可以到九夷的地方去居住,学生问:“那些地方条件简陋,怎么生活?”孔子回答:“如果是君子去居住和与人相处的话,即使条件简陋,有什么不可以的?”
《论语》是孔子去世后,弟子结集成的语录体,没有语言前后的背景环境,直白解释容易,想搞清楚圣人到底在阐述教育弟子什么道理,却是不易。
从《论语》中孔子的其他言行来看,有这么几层意思:第一是对周游列国,兜售仁义礼治国理想没有买家,抱负无处施展,借说要去九夷居住生活表达对中原诸侯政权的失望。
第二是对自己的自信和自许。以仁、义、礼、智、信作为立身之本,以忠、恕之道作为与人相处之道,可以在任何地方包括类似九夷那样不开化、茹毛饮血尚未文明的地方,自身安处,与人安处。
第三,孔子是有夷狄之观念的。
比如,在说管仲对中原文明贡献的时候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在论及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的时候,孔子是明显倾向于“君子所处的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南方之强,不喜欢“强者所处的衽金革、死而不厌”的北方之强。
即使不喜欢九夷,但是因为对中原诸侯国的礼崩乐坏、仁义不修、社会混乱,所以用“欲居九夷”的托辞来表达自己所谓文明世界的现实深深的失望。
第四,对君子适应性的期许。
孔子说:“君子不器,”希望君子有多种能力去适应不同国家职位的要求。颜回是孔子欣赏的弟子,是因为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认为“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思滥矣!”表达了“处富贵易,处贫贱难”的意思,因为在处于人的生理贫贱的生活状态,更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操守。
2
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是唐朝后晚期非常有名的大家,与韩愈、柳宗元交厚,后与白居易曾有唱和集出版,可见刘禹锡的才华绝对是一流大牛级别。
与韩愈一样,因为上书推进改革,一生郁郁不得志,都有长期遭贬的经历。韩愈“雪拥蓝关马不前”,进退失据,人生低谷,不改谏佛骨、改革朝政、恢复儒家道统之志。刘禹锡因为参与顺宗朝改革激进,被打击贬官在外24年。
读刘禹锡的诗,自封为“前度刘郎”虽遭不幸却无怨无悔、乐在其中的乐观精神扑面而来。且看十年遭贬后写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生活这么热闹,我可得好好活着看看!
政治对手一看,你这是埋怨被贬十年呀!那就再贬!
十四年后回来,“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怎么样,十四年过去,玄都观里物是人非,那些打击我的人哪里去了?我是“前度刘郎”,现在还是活蹦乱跳,又回来了!
刘禹锡的陋室在哪里?查网上,言之凿凿说在安徽和县。因为自宋代以来就有,明清两代有扩建和重建的记录,现在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陋室铭》这篇短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说的是诸葛亮的南阳卧龙岗,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地方,自比诸葛亮说明希望有刘备上门延请出山,有个平台好报效社会施展抱负;西蜀子云亭,说的是杨雄不仅文风雄俊千古,还有著作《太玄》,提出宇宙演化生成图式,刘禹锡著有《天论》,提出自己的哲学思想。
蜷局一屋,穷困潦倒,边缘地带,却思想无穷大、无穷广、无穷绵长的宇宙境界。
这样的陋室,君子居之,谈笑和书信往来有韩愈、柳宗元、白居易这样的鸿儒诗豪,何陋之有?
3
王阳明的龙场,何陋之有?
阳明先生有《何陋轩记》,值得推崇。
原文曰:“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嫡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di)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xia),外良而中螫(zhe),诸夏盖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鲁掖,折旋矩鑊(huo),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li),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业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gui)竹,莳之以乎卉药;列堂阶,辨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俱。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juezhi)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谓欲居也与?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
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阳明先生后来又有《君子亭记》,是有了何陋轩之后,复印轩之前营,驾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认为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阳明子贬嫡龙场,可谓孔子所说九夷之外,言语不通,风化不同,何陋轩就是一处石洞,可谓条件非常简陋;门前种竹子成为君子亭,开始接待慕名而来的当地乡亲和士子。自得其乐,不以为陋。
就是在这里居住的两年时间里,阳明子在一个风雨交加、困窘之极的夜晚,躺在阳明洞何陋轩中的石棺里,生死之际,豁然悟道:吾一生求做圣人,圣人处此,当何以为?
在何陋轩里,心即理的阳明心学开始成熟,何陋轩,流芳百世,何陋之有?
4
随遇而安,何陋之有?
《中庸》与论语一脉相承,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朱熹的一段话)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GU),反求诸其身。””
人都有趋吉避凶的直觉天性。人皆愿富贵,不愿处贫贱;愿意处在平顺和安的状态,不愿意遇到困难坎坷、危险灾难。
但生活的现实,是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之所历练和成长是人生的连续过程,学会安处困难和艰难坎坷情境,是人生重要的经历。一定程度上说,能承担多大的苦难,才能任重而道行得远。
所以孟子才特别认为正是艰难困苦磨练英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上面提到《中庸》的那段话,是全景的,提倡在当下所处环境里随遇而安,富贵、贫贱、夷狄、患难都能够自得其乐。
5
实现人与环境的积极性转化。
现在和平年代多,人成长过程中遭遇苦难和坎坷的机会少。换另一个角度,温室成长环境,人所经历成长过程困苦横虑磨难的自然机会少了,对于逆境和失败的承受能力也就因此而下降了。
如果意识到人的成长必须遵循规律,从训练个体生命弹性能力的角度,需要主动创造一些有益于成长的沉浸式经历来伴随成长过程。
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克己行事,与环境相得而处。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自我调整,山不转水转,山爬不过去就绕着走。
儒家所提倡的是一种“无入而不自得其乐”的积极转化。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色、受、想、行、识五蕴积聚,既是对周围环境的感觉接受连续,也是对从自我发出的反应连续。
如果陷入到当前的感知拔不出来,势必影响到其他方面的感知和反应敏感性,包括空间范围上和时间维度上。
人需要培养跳出当前局面来看现在局面的能力,把当前的感知和反应,放大到天地人格局中,放长到人一生乃至人的历史维度上去考量。
培养一种万物一体同仁的广大深远悠长格局,然后把自己放到当前所处的环境里,与环境和光同尘、同频共振,融化在物我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里。
人对环境的转化能力,然后左右逢源无处而不自得其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然后,挟自得深造之心,伴随人生顺流而下。
6
实现人与环境的彼此照亮。
《传习录》记载: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讲的是人与花的关系。花在那里,你未看此花时,你与此花的关系情境不存在,所以你心里无此花,此花心中也料必无你;当你来看见此花的时候,此花与你便成为一种相互的对照关系,你心中有了花,花也想必照见了你。
此花此前在没有对照关系时,在你的心里是“寂”的状态;一旦发生对照关系,“对眼的那一刻”,你与花之间,便进入到彼此之间一种相互为“显”的状态,因此一时彼此明亮起来。
王阳明友人的观点,此花是环境中的物,你来看不来看,与你没有联系。借此,调侃或者询问质疑王阳明讲学的“心外无物”。
王阳明和友人未看此花时,此花存在不存在?王阳明和友人没看到之前不知道。
王阳明没回答存在或者不存在,说你未来山中出现在花的面前,你和花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彼此处于同归于寂的状态;你来看到此花的时候,实现了人与花情境关系的连接,彼此呈现出“显”的状态。
阳明先生的这段话,揭示了事物可能存在两种状态:寂和显,甚至还有中间状态,也就是由寂往显转化的状态。
人不能因为自己的色、受、想、行、识没有感觉到,就肯定“花”的存在,也不能肯定“花”的不存在。如果把一个人推而广之,是全人类呢?人类没有感觉到、认识到的事物,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有点敬畏心的话,是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
人现阶段所能做的,就是在与环境发生“花语”连接对照之后,能否彼此照亮,彼此由“寂”转“显”。
陋室在斯人未入驻之前,是寂静的;斯人入驻之后,能做到照亮陋室,彼此颜色显现。
仅仅随遇而安是不够的。
如果把陋室比喻推而广之,到当下的平台、单位、家庭、所接所待所行所坐,人当以自得深造之美,照亮他们,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