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排片很少,今天整座蓉城也只有两家影院分别排了一个场次。作为电影上映,能看得出来,这部片子的举步维艰。
看这部电影,不是冲贾樟柯去的,也不是冲纪录片去的,说实话,我是冲着贾平凹余华去的,或者说我以为自己应该去看一看,怀着一份敬意吧。
今天这个场次的影厅,让我有些意外的,因为看这一场次的人有十五人左右。留到影片最后结束再走,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形单影只地来看这场影片,这倒是情理之中了。
人与人相互之间是陌生的,但我听到了旁边姑娘的啜泣声。
影片的开头是真实的食堂就餐的生活场景,纪录片的本质就是追求极致的真实。
而后讲述了已逝的作家马烽,我对他的印象只有大学文学系教授“小老头”(学生私下对可爱可敬的张老的爱称)在课堂上提到的《韩梅梅》。
新时期作家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离不开故土,从《商州三录》而来,创作《浮躁》《带灯》《秦腔》《极花》等长篇小说,至而后的《山本》等作品,都离不开他的“血地”。今天在纪录片里,看到了一个新的观点,是我从前对贾平凹先生的认知不到的:我们可以从贾平凹的商洛来看世界。
让我有些意外的,写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作家余华,本人竟是健谈风趣一些的。
如果单以电影论,它有些支离破碎了,中途还是有些勉强才看了下去。马烽、格非、苏童、李敬泽、阿来、莫言等作家在声音一章讲述了一些文学与土地、故乡的观点。
作家梁鸿实在是我不曾注意到的作家,太过浅薄了,或者说有时候太偏爱一些自己喜欢的,选择太有倾向性。面对镜头,梁鸿哽咽提起自己的母亲、父亲、大姐泣不成声。我想,她应该是不会轻易回忆起往昔的磨难痛苦。若有时候受不住想起来,她也只应是如“一只受伤的狼,只在黑夜里哀嚎”。但镜头之下,强烈的情感隐藏不了的,控制不了的。
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为何作家梁鸿能够写出《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反映中国乡村的作品,遗憾的是我只知道了这两部作品的大致。还没有机会拜读。梁鸿也就是因为经历了超越了童年的苦难,才成为她。
关于乡村,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已经很少了。我还是幸运的,儿时和奶奶在乡下住过一些日子。小时候的土房早已经被政府推掉了,奶奶在地基之上点了几年大豆。
乡村是在变化的,它本来是什么样,乡村在怎么变,有的已经变成了什么模样,这一段几十年的中国乡村发展历史里面,涵盖了许多人的艰辛。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间流逝,许多人也被迫失去了那份乡愁。甚至,如影片呈现的一般,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新一代的下一代的又一代的孩子们渐渐远离了可亲的方言。已经在现代化路上的年轻人,对这几十年来的事情是完全陌生的。
“最初的梦想诞生在那里,乡愁也寄放在那里。”也许,现实中的故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已然变得逐渐陌生,但还是有熟悉的地方和人事。时代的故乡,却永远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永远不会淡忘。
我们这一代年轻的人似乎很难理解70后这一辈苦孩子的情感的,但我却很乐意去听那个时代的故事,我想人的来往抉择、是非矛盾是可以感受的。
像贾平凹、余华、梁鸿都是在城乡变化中经历过成长阵痛的人,也正因为他们对生活苦痛的钝感让他们行走不回头。对生命怀有最初的细腻感知,于是生命的好与不好、痛与不痛也就都接受了。
至此,也就能理解人生意义莫过于此:“一直游到海水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