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作为贾樟柯导演平遥影展的代表作品,该片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的回乡录,利用科长创办的吕梁文学季的主题“从乡村出发的写作”。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四位中国现代文学史巨匠齐聚一堂,构成几乎一个世纪的代际传承,结合本片主旨,唯一不变的是每一个作家心里的故乡,即从乡土看中国。
“你生在那里,也就死在那里。所以故乡,也叫血地。”这是影片开头最触动我的一句话。影片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拢共18个章节的铺陈排序,按人文历史的记叙详细记录了乡土在中国的发展史。余华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的作家。在影片中他应邀贾樟柯导演的邀请参加文学季的演讲,也在影片中第九章以“余华”命名讲述了他自身的故事。
从访谈中,余华和我们讲述了自己从小停尸房睡午觉的详细经历,还结合时代的变迁告诉我们他从投稿创作到找工作失利、稿件被拒、不得以从事牙医、最后出名后被调到文化馆工作的全过程。
余华从小生活在浙江海盐,一个靠海的小城,在学校上课时,课本里说海水是蓝色的,他经常想:为什么我都看不到蓝色呢?有一天,他游了很长一段距离,一边游一边想着:我要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成蓝色。
影片最受欢迎的也是余华的片段,他的幽默风趣和真实给人以非常现实的感觉。《活着》的沉重感和他本身的性格完全不同,他对生活的热爱和风趣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片中他说自己在文化馆工作的情形,感觉自己之前工作太积极了,别人都十点才上班……提到自己被北京编辑部约稿的事情时,他说自己和主编讲条件,说只要你能发表,我前前后后都能改成光明的故事……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脱一位“脱口秀明星”,给观众细致的讲述着自己的往事。出名后的余华感觉自己一下子被大家认识了,将约稿的纸质单摆在父亲面前,父亲问这代表啥?余华略带骄傲地说:“这代表你儿子出名了!”这也大概是余华先生的高光时刻吧。至此之后,余华说他再没有这样的感觉了。“故乡是我在出名之后唯一会感到沉静和深思的时刻(词汇)
贾樟柯:余华讲完片子里的这个故事之后,我现场就跟他说要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作片名,他也很开心。为什么它会打动我呢,因为就我自身的体验来说,我也经常会感到失望、失落、疲惫、无力,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总会觉得没有如我们所愿。但看到这么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慢慢你会发现其实它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尽管未如我们所愿。只能说目标当然是海水变蓝,但不要失望,把自己能做的、该做的坚持下去。
文学给人的魅力是厚重而深沉的,大学我唯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选择了汉语言这门专业。有时会觉得它无用,但它带给人坦然和宁静时其他事物所不能比拟的。看完影片后觉得自己的阅读量还远远不够,文学带给人的思考是无穷的,希望以后有机会好好拜读影片中四位大家的作品吧。
就像首映的场景一样:“看一半的人匆匆离席,看完全程的人泪流满面。”不得不承认,文学纪录片的确是小众的文学作品,这样的实验性影片没有什么票房,贾导也说了自己只想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受众与我无关。影片中很多音乐和细节拍摄让人感到一种贾樟柯独有的风格,觉得一种说不出的人文关怀主义气息充斥其中。就是觉得这样拍很有味道,就应该这么拍。影片中关于老一辈的爱情观、离家的火车、梁鸿关于亲情等情感的解读都有戳中我的泪点,真实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人,这或许也是记录片存在的意义吧。
最后引用一句话结尾:身在故乡我见惯了死亡,走在江湖我提笔写锋芒。
我也希望大家都别忘了故乡和故乡里发生过的一代代故事吧。
深焦:梁鸿教儿子家乡话的一段令人动容,您如何看待这种代际上的变化?
贾樟柯:梁鸿的儿子是我在拍摄的过程中知道他正在上学,就想看看他是怎么看待这些事情,结果我就发现他对方言很陌生,对妈妈的生活也很陌生,他所知道的都是从他妈妈的书里看到的。这也让我思考,整个社会一直在说年轻人没兴趣了解过去,或者历史已经断裂了,但这个片子让我意识到,更主要的是记忆的拥有者应该有一种热情,要把我们的经历讲出来。首先是有过历练和经验的人,有责任把自己的经历讲出来,其次才是怎么样让年轻人感兴趣,而不是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