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少看电影,心底,一直有丝丝遗憾,这部片子,依然差点失之交臂,然而还好,紧赶慢赶,终于正点赶到。
端坐影院,屏幕上熟悉的场面,一群苍老的人,一张张未加修饰布满皱纹的脸,当年只要手里有点余钱都会去打一对的金耳环,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场景。
这部纪录片,涵盖了太多内容,取材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四位作家马烽、贾平凹、余华和梁鸿的经历,马烽的女儿及活着的见证者、贾平凹、余华和梁鸿影进行了叙述,包括莫言等作家在内的几十位作家的讲述,这些讲述既是乡土与文学的鸣唱,又是个体心灵史的口述,也观照出新中国70年社会变迁,是一段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四位作家皆以书写乡土而闻名,本片地理跨度是从贾樟柯的故乡也是马烽常年工作和生活的贾家庄起步,到其他三位作家居住和生活过的陕西、浙江和河南;时间跨度从建国后延伸到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
四个作家的访谈中,无一例外都谈到了故乡,贾平凹凝重,余华幽默风趣灵动,梁鸿细腻沉重。采取拍摄方法和内容是人最直观的的情感表达,这也是文学永远不可替代的。
马烽的女儿段慧芳回忆了当年父亲前往延安、书写吕梁英雄的过程;贾平凹讲述父亲在文革期间被打倒、自己在下乡过程中罹患肝炎的经历;余华生动丰富叙说了自己睡在“凉爽的太平间”以及自己到北京改稿的故事;梁鸿对父母和姐姐的心结难解。他们讲述构成了本片的主线。
普通人写实面孔和各地的地方戏曲构成了影片中的暗线。影片从一张张不加修饰雕塑般深刻的面孔开始的,似乎中国所经历的一切都蚀刻在这些面孔之上。这是一种群像式的书写,戏曲则反映了历史,保留了历史。
影片中也加入了西方古典音乐和乐曲,与传统的地方戏曲形成高调的反差,给本片加入了新鲜丰富的质感,为具体的个人经历提供了统一而抽象的连接点。
四位作者,讲述的都是乡土,都是过去的苦难与挫折,都是不同的表现,70年代的梁鸿仍未释怀,时有哭泣,60年代的余华幽默风趣、谈笑风生,而50年代的贾平凹则可冷眼旁观,似在述说别人的故事。
这也许是不同年龄存不同年龄对人生的理解,也许再过10年,梁鸿也可像余华一样乐观面对,再过20年,也可像贾平凹一样从容淡定。
时间是最好的沉淀剂,疗伤药,我们只需努往前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