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为秦时所置,于汉时属河内郡,如下所记:
汉河内郡十八县(怀;汲;武德;波;山阳;河阳;州;共;平皋;朝歌;修武;温;野王;获嘉;轵;沁水;隆虑;荡阴)《文献通考·舆地考二》
到汉帝国正式建立之后,于汉高帝六年,河阳县改封为河阳侯国。而河阳侯国的今天位置,则就在今河南省孟州市附近。
下面,我们就着重说一下河阳侯国的第一任国主,河阳侯陈涓。
以卒前元年起砀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陈涓,在秦二世元年以士卒的身份在砀地加入到刘邦麾下。
而关于这里的砀地,私以为不太可能是芒砀山。
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沛县真没那么多姓陈的。毕竟,光是笔者看到的在前元年从砀地就开始追随刘邦的陈姓之人,便有四个之多,这还是都封了侯的,而其他没机会封侯的估计还要更多。
所以,在这里,笔者就直接将陈涓定义为是在刘邦攻陷砀县后加入到刘邦麾下的。
另外如下记录所载:
还收兵聚留,引兵攻砀,三日乃取砀。因收砀兵,得五六千人。《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之前在沛县一共才招揽了不到两三千人,而后在丰县应该是又找到了一批人马。但是,因为丰县兵变,导致刘邦实力大损,最后则是在东阳甯君的帮助下拿下了砀县,于是,在这里刘邦遂获得了他自起兵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支军队。
由此,综上所述,陈涓在砀县加入到刘邦麾下的解释,应该是最符合常理。而其他几位在砀地加入到刘邦麾下的陈姓功侯,估计大部分也都是在这里加入的。当然,也不排除某个人恰好就是在芒砀山时期就跟着刘邦的,不过,这种可能性真的很小,所以这里就不做考虑了、
以二队将入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这里说的是陈涓通过不断作战立功,在随刘邦去汉中的时候,就已经是二队将了。
而按照之前蛊逢的记录,他在到达霸上的时候,便是二队将,且是归属悼武王吕泽所属,所以,理论上这里的陈涓为二队将应该也是吕泽所属。
但,既然太史公没有在这里标注属悼武王,那陈涓应该就只是作为吕泽所节制的一员骁将,并不是吕泽的心腹。如此,就算作是刘邦的人吧。
击项羽,身得郎将处,功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这里讲的是陈涓在楚汉时期,主要还是对项羽的作战,故而,理论上应该是没有加入到大将军韩信那支军队中。
如此,接下来的这句记载“身得郎将处”,限于无其他记载,所以笔者就直接翻译为:陈涓在作战时亲手俘获了项羽麾下的一名叫做处的郎将。
而朗将的意思一般是指包围主将的亲卫军官。所以,正是因为陈涓俘获了一位这样的项羽亲近之人,遂因此被封侯。
如此,从上面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涓貌似就是一个普通军官,而这里也没有标注陈涓的军职,所以不好判断是将军还是都尉。总之,他应该就是这样靠着战功一步步从底层崛起,最后以战功封侯。
事实上,如果太史公的记录就只是到此结束,那么上面的解释就基本上能定义陈涓的一生了。可是,问题就在于太史公后面还加了一句:
以丞相定齐地。《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什么是丞相?顾名思义,就是一国之丞相。那么问题就来了,按照刚才的解释,陈涓只是一个普通的武将,且没有注明军职,那就说明这里的陈涓可能连都尉都不是,更不要说是将军了。
然而,莫名其妙就是一句以丞相的身份平定齐地。
所以,这是什么意思?
而在功侯表中,明确记录过在楚汉相争时期有丞相身份的,则有五位。
其中,除了明确说明是齐楚丞相的两人外,那就剩三人了:
他们分别是:担任丞相坐镇关中的萧何;担任左丞相随大将军征战诸侯的曹参;担任右丞相驻守淮阳的尹恢。
如此,这三人应该就是刘邦用来协调与各军关系的核心人员,其中萧何应该是负责总控后方的人;而曹参负责的就是大将军韩信;至于驻守淮阳的尹恢嘛,因为笔者也是第一次注意到这个人,所以这里就不谈他了,等之后在写到他的时候再着重分析吧。
那陈涓又算是什么丞相呢?
是齐国丞相吗?
很显然并不是,因为按照史书记载的,阳陵侯傅宽在随大将军韩信灭齐之后,当韩信成为齐王后,便开始担任齐国丞相。所以,很显然陈涓不是齐国丞相。
那么,陈涓以丞相定齐地又是什么意思呢?
另外再查阅《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却发现依然也是没有任何相关记录。
如此,陈涓这里的记载,就着实是不符合常理了。
或者说,难道是这里的记载错误了吗?可是在《汉书》中也是这样记载的,那么至少在原则上这里应该是没有错的。
所以,关于这里的记录,笔者着实无法解释。如此就只能期待在之后从其他功侯的记录中,寻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来勉强解释这里的问题。
六年三月庚子,庄侯陈涓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六年三月庚子日,陈涓以战功受封河阳侯。
元年,侯信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少帝八年,陈涓病逝,汉庭为其谥号庄侯。
庄:兵甲亟作曰庄,澼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逸周书》
以上,就是河阳侯陈涓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