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涓,是大汉帝国开国功侯中,排位第七的人。
按照史书的记载:
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于是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如上,自刘邦受封汉王开始,至刘邦病逝长乐宫这十二年间,大汉总共封赐功侯有一百四十三位。其后在白马之盟时又重新将十八位功劳最大的功侯进行排位,以彰显其功绩,而这份名单,虽然这里并无记载,但是后世也有相关说明:
史记索隐引姚氏曰:萧何第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樊哙五,郦商六,奚涓七,夏侯婴八,灌婴九,傅宽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柴武十三,王吸十四,薛欧十五,周昌十六,丁复十七,蛊逢十八。
如上,这就是汉初十八功侯的名单,当然,虽然这是十八功侯,可这十八人却不是按照封赏多少来排列的,基本上是按照他们个人的功绩多少来判定的。
譬如萧何与曹参,实际封赏中,曹参为一万零六百户是大汉帝国功侯中封赏最多的人,而萧何则只有八千户。然,在史书中却也有相关记载可以表明,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确实明确定义萧何为功绩第一,所以,这也在侧面上也验证了上述十八位功侯名单的真实性。
由此,我们再来看奚涓,也就是在上述十八位功侯中排位第七的人。
目前,笔者可以得出的一些论断是,上述十八位功侯中虽然有那么几位是没有被列传记载的,也就是在《史记》和《汉书》中均没有人物列传的。但是,这十八位功侯的前十人中,则只有一位是没有被列传记载的,那就是奚涓。
而不仅奚涓本人没有被列传记载,更为诡异的是,他在史书中的所有人物列传中居然是没有任何一个字提到过。
另外要说的一点就是,奚涓,也是大汉功侯中唯一一个在受封之前就已经死亡的人,他没有后人,他也没有伴侣,他只有一位老母亲,所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便封赐其母为侯。
所以也就缔造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女性功侯。
如此,现在就要提出几个问题了:
奚涓是谁?他做了什么?他是凭何功绩而名列汉初功侯榜上第七位的?他又是因何而死的?
而要回答上述问题,笔者只能说,就目前的史料而言,没有任何一条记载可以直接回答上述的任何一个问题,为何?
因为关于这位汉初功劳第七的功侯,我们后人关于他的唯一一段直接记载,就是下面这一段话:
以舍人从起沛,至咸阳为郎中,入汉,以将军从定诸侯,侯,四千八百户,功比舞阳侯。死事,母代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记载,奚涓是以舍人的身份开始追随刘邦的,甚至从沛县就开始了,所以,说是刘邦的嫡系部下绝不为过。而后,在刘邦攻破咸阳后,奚涓为郎中,从这里至少看出奚涓此时的身份并不是武官,而是郎中。
《韩非子·孤愤》:“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
旧注:“郎中,为郎居中,则君之左右之人也。”
如上记载,此时的奚涓还不是外派武将,而是比舍人更高一级的刘邦左右之人,郎中。
其后,刘邦受封为汉王,奚涓也追随刘邦进入汉中巴蜀地,其后的记载就是一句话,同之前梁邹侯武虎的记载一般,没有任何具体的功绩,就一句话“以将军从定诸侯”,有功,封侯。同时,这里为了彰显奚涓的特殊性,还专门用了一句“功比舞阳侯”来侧面反映奚涓的功劳之大。
但是,上述记载笔锋一转,就是奚涓死,由其母代为受封。
六年中,母侯疵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六年,奚涓其母代替奚涓受封鲁侯,食邑四千八百户。
由此,现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奚涓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
汉一年奚涓追随刘邦进入汉中,可以证明奚涓还活着。汉六年奚涓母亲代替奚涓为侯,则证明了奚涓已经死了。所以,奚涓死的时间就是在这五年的时间里。
而这五年则正是楚汉之争时期,那么,奚涓到底在其中担任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先前笔者在谈论梁邹侯武虎时,因为其记载的中的一句“比博阳侯”,所以笔者便将其和博阳侯陈濞拉上了关系,并且假设武虎和陈濞做的是一样的事,有一样的功绩。
那么,这里因为一句“功比舞阳侯”,我们可以直接认为奚涓也是和樊哙做类似的事,有相同大的功绩吗?
首先,奚涓和樊哙有差不多大小的功绩这应该是可以确定的,毕竟这里在拉上樊哙时,前面还有一个“功”字,至少从字面上可以直接表述为是奚涓功劳堪比舞阳侯樊哙。
如此,我们再看一下舞阳侯樊哙的功绩:
樊哙是刘邦麾下一等一的勇将,记住是勇将,是真正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勇将。其实,与其说樊哙是勇将,笔者更喜欢叫他屠夫,为何?
因为樊哙实在太过嗜杀了,光是史书中记录的为樊哙亲手所杀的人,便有足足一百八十人,而且樊哙作战也就是一个字,勇,史书中不止一次记录过樊哙亲自疯狂冲阵杀敌的表现,简直就是杀神在世。所以,在鸿门宴时当樊哙闯进去之后,即使是项羽看到樊哙,也不由得称赞一句壮士。
总之,樊哙的功绩是货真价实存在的,也是其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这无可置疑。同时,大家还需要知道樊哙的特殊身份,他不光是刘邦的嫡系亲信,他还是刘邦的妹夫,所以,无论如何,樊哙的地位都不会低,只会更高。
然而,即使如此,樊哙在十八功侯中也只是排列第五,而其食邑也才不过五千户,只比奚涓母亲封赏的多两百户。
那么,根据樊哙的功绩表现,我们可以说奚涓也是一名类似樊哙的在战场上冲杀的猛将吗?
当然,不能说这种可能性没有,只是,就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如果是类似樊哙的话,那就说明奚涓在战场上冲杀获得的功劳只会比樊哙更加多,为何?因为奚涓没有樊哙和刘邦的那层特殊关系,却可以功比樊哙,如此,真是这样的话,那为何史书不愿意详细记载呢?
至少,太史公也可以多加几个字,譬如勇猛,善冲阵,破敌无数之类的话语,但是,为何偏偏要如此宽泛的内容来记录奚涓呢?
而且,再根据奚涓之前的记载,奚涓一直是跟在刘邦身边的人,至少在刘邦成为汉王之前是这样的,而樊哙则不一样,他是一直都在前锋冲杀的人,故而,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奚涓和樊哙都不是一类人,而且,这二人也只能是功绩一样显赫,但所做的事可能就是南辕北辙了。
由此,如果奚涓不是靠着战场冲杀的功劳,而且是一直跟在刘邦的身边,那就有可能是另外一种身份了,也就是谋臣。
毕竟,功臣建立功业无非就是那几种,不是战场冲杀,就是在后方运筹帷幄,如此,奚涓是这样的人吗?
而按照史书中的记载,我们都知道,刘邦麾下第一谋臣自然是张良了,然而比较诡异的就是,上述十八功侯中却并没有张良。
同时,按照《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对于张良封侯的记录:
常计谋平天下,侯,万户。
如上,这很清晰,张良就是靠谋略而建功的,受封留侯,食邑万户,是大汉帝国实际封赏中仅次于曹参的人。
同时,大家也要看到,汉初谋臣第二的陈平也一样没有列入十八功侯之中,而再看《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对于陈平封侯的记录:
出六奇计,定天下,侯,五千户。
很明显,陈平就是靠出奇计而定天下的。
故而综合上述内容,我们就可以简单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汉初十八功侯并不是按照我们后人认为的那种功绩多少来评定的,而是按照很实实在在的功绩进行比对的。
譬如萧何第一,这无可置疑,汉军对外征战所进行的一切后勤补给,萧何从来没有出过错,而且也是刘邦亲点的第一,无疑问。曹参第二,这个在史书中关于曹参的功绩也是明确的,如下记录:
参功:凡下二国,县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嚣、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汉书·曹参传》
而其他人也是一样,功是功,过是过,明摆着,谁功劳大,谁功劳小,都是一目了然的事。所以,在排列十八功侯座次的时候,从事谋臣工作的人因为无法判定功绩大小,所以就不入选其列。
由此,关于奚涓可能是谋臣的假设,就可以推翻了。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奚涓既然不是武将,又不是谋臣,那他会是什么人呢?
总不能是刘邦心情一好,觉得自己身边这个人不错,就随便封侯吧,或者,即使如此,那奚涓为什么会死呢?
综上所述,排除了奚涓有可能是武将和谋臣的可能外,那么奚涓就只能是从事特殊工作的人了,并且还是建立了大功劳的人,但是很显然,奚涓最终还是战死了。
如此,在史书中无法直接告诉我们答案的情况下,笔者就根据现存的一些只言片语,来勾划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当然,也是一种假设。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史记·陈丞相世家》
如上记载,这是汉三年时刘邦在对项羽作战极为艰难时和陈平的一番对话。
刘邦很无奈,问陈平可有奇谋以安天下。然后陈平进行了一番论述,内容大概是:项羽为人恭敬有礼,所以那些廉洁正直的人多愿意追随他,但是,项羽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愿意大肆封赏那些有功之人。而大王您虽然不能做到礼贤下士,但是您却可以重赏功臣,如此,项羽麾下的某些贪利之人便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而在我看来,项羽麾下真正的刚直之人也不过就是那么几个人而已,其他人呢?只要大王可以给我一批钱物,让我实行反间之计,一面离间其君臣,一面破坏其内部,如此,外有我汉军进攻,内有反间计破坏,则西楚必亡。
刘邦在听完陈平的一番论述之后,便同意了陈平实行反间计,并给予其大量财物让其使用,且从不过问。
以上,就是楚汉时期唯一一处可以见证存在于那时的暗战记录。
所谓暗战,就是谍战,就是我方派出精干人员对敌方进行渗透,并进行各种方式的破坏和打击敌方的活动。
所以,虽然史书中没有任何记录证明汉军之中确实存在一支专门进行暗战的队伍,但是从史料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确定,这支队伍是真实存在的,否则,这就不能解释陈平是如何完成那一系列反间活动的。
而刘邦表面上看只给了陈平一些金钱,但陈平毕竟是一个人,所以,从常理上讲,当时刘邦也必然会抽调一些精干人员以供陈平驱使。
由此,笔者才会假设奚涓或许就是从事这个活动的人,并且,他还有可能是陈平麾下最为优秀的干将。
而奚涓此时的身份也确实适合做这种事,为何?
从一开始奚涓就是作为刘邦的亲信跟在他身边,然后到刘邦成为汉王后,奚涓则成为郎中继续留在他身边。而按照很多记录都表明,当刘邦成为汉王并进行对楚作战之时都会大量排出精干人员担任要职,譬如隆虑侯周灶。然而此时的奚涓却依然还留在刘邦身边,那么,到汉三年时其人被刘邦委派到陈平麾下,便也是顺其自然的了。
由此,既然奚涓是陈平麾下的那只进行暗战的队伍里面的人,那么那支执行暗战的队伍所取得的最大的功绩又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那就是成功离间了西楚政权中的一号人物项羽和二号人物范增之间的关系,并且还让范增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这里,我们就需要看一下范增的记录了: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於楚军,宣言诸将锺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锺离眜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原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史记·陈丞相世家》
从表面上看,陈平实行的反间计看似很简单,就是陈平拿出了钱财以反间楚军诸将,然后,项羽果然就不信任那些人了。
的确,看似真的是很简单,但,如果大家对我国近代国共隐蔽战线的战斗有些许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很多外界看起来简单的事,其背后都必然是很多人努力后的结果。
是,陈平的计策是简单,但是,该怎么执行呢?该怎么去和楚军诸将见面?该怎么贿赂他们?该怎么能让项羽不再信任他们?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肯定不是我们今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古人也绝对不是傻子,更不是利欲熏心之辈,并且陈平也说的很清楚了,如钟离昧等人都是正直刚硬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接受贿赂反项羽呢?但是,陈平却可以在各种操控之下让项羽怀疑他们,无疑,这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同时,陈平的反间作战最成功的一例,也是建立功绩最大的一处,那就是离间了项羽和范增。一个是楚军一号人物,一个是楚军二号人物,而且项羽还要叫范增为亚父,这都可以看出来项羽和范增的关系是有多么好。
然而,史书中却用了一段我们今人都能看出来极其弱智的一个计谋,就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那么,真实历史上就是如此吗?
或者说,这其中肯定还有我们无法得知的事情,才会让项羽和范增反目。同时,更让人为之惊讶的就是,范增因为愤怒,一气之下便离开了荥阳要回彭城,可是,从史书中的内容我们能够知晓,范增还没有到彭城,便死了,而按照上面的记录是得病而死。
可是,范增早不死,晚不死,偏偏是这个时候死,而且还营造出了是一种被气死的感觉。但是,如若是被气死的话,那范增又怎么还会回彭城呢?
如此,笔者就猜想,范增会不会是被人给暗杀的呢?
趁着项羽和范增反目之际,范增意外出走,然后趁着范增守卫松散之时,实行暗杀,由此一击命中,范增遂死。
不得不说,至少逻辑上这是通顺的,而且陈平麾下的那个队伍杀范增的动机和条件也都是具备的。
故而,再回到奚涓,奚涓这个人在这次行动中又担任的是什么角色呢?
如此,奚涓建立了那么大的功业,在功侯之中又排列第七,却都是一些不能明示后人的功绩,那么会不会就是这些呢?
总而言之,上述对于奚涓的假设,至少从逻辑上是可以说的通的,而奚涓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其实也不重要了,从事这样行动的人,即使不被敌人杀死,也很难不被自己人怀疑,甚至杀死。
君不见近代国府暗战的领袖戴笠是如何死的?
一切也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关于奚涓是怎么死的,我们就不用纠结了,我们只需要知道奚涓有极大可能是从事那种职业的人,就够了。
同时,通过对于奚涓的论述,我们也可以间接上对楚汉之争暗战上的较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如此,以上,就是奚涓的一切。
最后总结一下,奚涓这个人因为其从事的特殊职业,所以导致其所建立的功业无法明示后人,但是其人的功劳却又是无人可以否定的大,所以,他才会成为大汉功侯榜上排位第七的大功臣。
只是可惜了,死的太早了,或许都没有机会看到大汉帝国真正建立的那天,便死了。
但是他的母亲,却代替他,接受了属于他的荣耀。
汉六年,大汉帝国真正成立的第一年,奚涓的母亲代替奚涓正式受封鲁侯。
鲁地啊,殊不知当年秦末之时项羽为楚怀王所封赐的爵位,便是鲁公。
由此,这一切的一切又都再一次说明了,奚涓所做的事情定然是和大汉战胜西楚有极大关系的,为何?
因为奚涓是当时汉初功侯中唯一一个以诸侯国的名号为封侯之号的人。
而其他人,则几乎都是以地方郡县的名义为封侯名号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奚涓也是极为特殊的。
好了,关于奚涓的讲述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