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随笔:大脑不听指挥,就听大脑指挥

    当你的大脑运转正常时,你的状态就正常。当你的大脑出问题时,你的生活就会遇到种种麻烦。当你的大脑健康时,做事才能高效、周到、有活力、富有创造力。当你的大脑因某种原因而状态不佳时...

  • 随笔:状态差时不折腾

    把握生命节奏的核心,就是根据自身状态调整做事重点,不强求固定模式。好比手机电量足的时候多处理几个程序,快没电了就只保留接电话功能,人也要学会在精力不同时分配不同任务。 举个例...

  • 随笔:从今天开始,不再参与日更活动

    昨晚,身体极度不舒服的状态下,记录了500字左右,想要完成日更,可是一次又一次地发布,始终发布不了,弄得心烦意乱。最后控制不住睡意,一觉醒来已经凌晨两点,日更时间已经过。 回...

  • 随笔:劲椎痛

    昨夜熬夜做PPT,今天顺利分享。留下的后遗症是劲椎痛。 上午换课到下午,上完了《墨梅》,由一篇迁移一类,带出了四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小朋友学习挺带劲。 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了《我...

  • 《活在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怎么活?

    听书一本。一行禅师的《活在此时此刻》是一本通过个人经历和禅修体悟传递生活智慧的自传式散文集。全书围绕“活在当下”的核心展开,用日常小事和人生故事阐释了如何通过正念练习找到内心...

  • 【随笔53】调整节奏

    最近身体状态不好,整个人很疲倦,困意说来就来,眼皮打架,头脑发昏,就像生大病似的。颈椎已经治疗了两个月,还会时不时疼痛。上周出现了好几次头痛。父亲是脑瘤离开的,我曾经做过基因...

  • 【随笔52】多样化学习

    学生们通过提取信息,形成解释,多元交互,深度思考,形成了对年味丰富的感悟和理解。品读词句,交流感受,关联生活,这是一种学习。 真实情境,设计任务,多次练习,同伴互助,现场完成...

  • 《认知觉醒》第三章:元认知

    【内容梳理】 元认知是人类的终极能力。元认知能力指人对自身思维过程的觉察与控制,就像大脑里有个“灵魂伴侣”时刻监控自己的行为。成长慢的核心原因是缺乏这种能力,无法跳出惯性思维...

  • 20250324随笔:看得到生长就安心

    许是白天躺的时间太长,多睡了一会儿,昨天晚上竟然睡不着。右边的肩颈痛得不得不行,想翻身翻不了,伸手拿手机够不着。只好向左侧身,再靠着左臂的力量,慢慢地把自己支撑起来。慢慢挪动...

  • 《认知觉醒》第二章:潜意识

    【三个观念的转变】 “理性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转变为“潜意识中的感性信号可能比理性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感性是潜意识的信号,能捕捉到理性忽略的信息” “必须系统学习他人知...

  • 《认知觉醒》第一章:观念改变与具体行动

    【内容梳理】 第一节:重新认识你自己, 强调人类大脑的进化机制(如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的协同作用)对行为模式的影响 第二节:焦虑的根源, 提出焦虑源于“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

  • 《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读后思考:基础教育的改变势在必行

    快读《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一边读一边思考,书中体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对中国当下小学教育有哪些启发?输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借助ai搭建了框架,再一次修订了不符合自己...

  • 随笔51:名副其实的“劳动”节

    还是高兴得太早,原以为幺舅劝退了妈妈,她已经将地送了人,没有想到她送的下一季,这一季她要收回来才行。 幺舅前脚离开,妈妈后脚就吩咐我帮她拿农具,送水,帮她去种地。忤逆了她老人...

  • 四下写课22 :《我们家的男子汉》课堂实录

    【教学板块一:任务导入·明确目标】 学生自读导言,知晓本课要求。 师:根据阅读要求,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说说为什么称这个孩子为“男子汉”,作者对他有...

  • 随笔: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以前的长假,基本上是窝在家里吃吃喝喝读读写写,不会出门给祖国添堵。本次五一假破例,是因为陪小舅。 大哥开车,妈妈坐前面,我和小舅坐后面,一路聊着。半道上找了一家芋儿鸡,填饱肚...

  • 随笔:九眼桥边发呆

    那天,陪伴幺舅去九眼桥拍苍鹭。 哗哗哗…… 立在桥边,鸟儿在眼前,水声在耳畔。发呆,我旁若无人地发呆。现在回忆,画面还十分美好。 在河水之上 苍鹭,如孤独的星子 它们站立,以...

  • 随笔: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困难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

    七年挑战群里每周二进行好书推荐,今天晚上轮到我,想到多少孩子因为在学业上得不到专业支持陷入无助,我就心痛。于是推荐了下面这本书。 我推荐刘热生教授的《破解高效学习的密码——元...

  • 四下写课21:《小英雄雨来》课堂实录

    【教学板块一:主题导入·明确目标】 师: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文言文二则,也学会了两句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里的“磨”就是我们本单元的主题,只有做...

  • 《娇惯的心灵》读后思考:过度保护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

    《娇惯的心灵》这本书围绕三个核心谬误展开,探讨它们如何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作者结合心理学研究、哲学智慧与现实案例,揭示过度保护、情感至上和群体对立带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