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浅析初唐与盛唐诗歌中的民族精神
    王晨晨

    摘要:一个朝代的发展与蓬勃离不开先进的制度,出色的管理,百姓的支持,同时更离不开群众思想的统一与共鸣。这种共鸣也就是所谓民族的自信力。而唐朝作为一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朝代,其繁荣的造就必然离不开其独特而又强大的民族自信力。对于唐,其民族自信力的载体无疑是其风格各异的诗歌,细读初唐与盛唐时期的诗歌,大都充满着一种悲壮的胡筎意味和处塞从军的壮志。而这,就是饱含“为民族求生存的勇气和努力”的民族精神。这样的民族精神,造就了初唐和盛唐的空前繁荣。
    关键词:诗歌,民族精神,初唐和盛唐

    唐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而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要问唐诗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民族精神必定是众多深远影响之一。由于国家的日益强大,再加上统治者注重战功荣耀,唐与周边利益矛盾愈发增多,战争也经常打响,而这恰恰促进了各路文人对爱国诗的创作,也促进了民族精神在一字一句中的凝聚。初唐诗人的诗作中,已能清晰可见并吞四海之志;盛唐诗作,更是将慷慨激烈的情感推向高潮。理解初唐、盛唐诗歌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民族精神的具体含义
    民族精神,尤其是唐的民族精神,真的只有爱国吗?若是如此简单,想必不会使唐成为人皆赞颂的朝代。
    1.爱国情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魏征的“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杨炯的“宁为白关长,胜作一书生”,道尽许多文人投笔从戎的决心和不为功名的胸怀;陈子昂的“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骆宾王的“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将效忠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表达得明明白白;刘希夷“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祖咏的“沙场烽火连湖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赞美祖国军队气势的浩大,爱国之心可见一斑……爱国情怀是贯穿中国上下五千年不变的旋律,它在盛唐被演绎得格外响亮。
    2.热爱生活,坚韧顽强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振奋士气不仅可以靠擂鼓,也可以“笛揍梅花曲,刀开明月环”;从军虽苦,但苦中作乐便是智慧:“从军有苦乐,此曲乐为央”“寄语丈夫雄,苦乐身自当”;虽不舍夫君将与自己长别,但懂事的少妇仍要“为羌笛出塞声”,送别情郎。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挫折、阻碍,唯有坚韧顽强,用爱拥抱生活,才能坚定地走下去。这样深刻的道理在初唐与盛唐的诗歌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接下)

  • @通项公式 我认为她所说的“生活的意义”,一定就是“将人生艺术化,即情趣化、理想化”,就是学会将“宇宙人情化”,使我们的情趣和身旁的每一个事物“交感共鸣”。
    不得不说,您真是一位兼容并包的大师。您的书中总能同时对某一事物的流弊和优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您从未否定任何一个主义,一个行为,并全心全意的推荐适宜青年理解的知识传达给我们,让我感觉像是一位知心的大哥哥。
    在以后学习、生活的道路上,我一定会带着您教会我的欣赏“美”、为人处事的道理,更艺术化地走下去!
    此致
    敬礼!
    您忠实的读者:王晨晨
    2019年2月17日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

    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 给朱爷爷的一封回信
    亲爱的朱爷爷:
    您好!
    我是一位刚结束《谈美》阅读的小读者。我非常感谢您这么细致地讲述了关于美、美感、欣赏、创造等的一系列美学知识,让我对艺术和美终于有了最基本的认知。另外,您的这“致青年的第13封信”使我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帮助我提高了思维的严谨性、深度和广度,让我对一些相近的概念不再一概而论,也不再想当然地乱用各种词了。
    通过对《谈美》的阅读,我发现我与您有许多认知上的相似之处。比如您发现一种人们普遍的心理,“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一般人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世相”,并提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的确,无论是自然界中的一花一木,还是大师创造的艺术作品,都需要观赏者从自身的社会信仰、利害圈套中跳脱,退居客观的地位,以情趣为目的来欣赏,才能见出实用价值以外的,事物于观赏者的不可言说之美。我认为,这样的道理不仅在艺术上对具体事物适用,对实际生活中各种抽象情感也适用。
    就像朋友间的友谊,当自己太过深入其中,与之距离过近时,体味到的心情会带有不少的苦涩,因为越是进入一段友谊,就越会产生主观心绪,用很主观的态度对待友谊,表现出来的就是过于自私或者过分在意对方,对朋友反而是一种负担。像我这样年龄的青少年,许多都在无意间面临这样的问题,不止在友情中,在亲情、爱情(此处指青少年对异性的依恋情愫)中也是,因此他们会感觉自己疲于人际交往而陷入自责、伤心的情绪,从而情绪波动起伏。所以我们青年最需要的就是在一段关系中保持适当距离,这样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这段关系带来的“美”,即互相感到舒适,利于双方发展、进步等等,而不是想当然的“距离越近,得到越多”。
    另外,我很赞同您说的“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有时候大家都需要有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将人生当做一件艺术品,将生活当做创造艺术品的过程,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而不是时刻忙碌于生活,忘记留给自己品味自己生活的时间。换句话说,我认为生活有时需要“慢”。
    我的英语老师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她走路一直很悠闲,因为她偏爱路上经过的每一棵绿茵茵的树,每一支含苞待放的花。她告诉我们班的同学,在学习之余要将心思“慢”下来,学会欣赏身旁的环境,别时刻因为担心成绩而忘记了生活的意义。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

    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 美感时自来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
    您好!我近日拜读了您的《谈美》一书,其内容通俗易懂,如饮清茗一盏,书中提出“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欣赏和创造、艺术与人生等关系做了明确定义和论证,充分体现了您作为一位美学家的高深造诣,通晓中西,学贯古今!在此,我想对书中的一些内容结合当今生活谈谈我粗浅的理解。
    一.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
    您在书中说到,“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所以,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而这个距离必须是适当的,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种距离感王维描绘得十分到位,他在《终南山》中写到“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无论是向前看还是往回望都是一片白云青霭围绕,唯独自己所在之处无白云,若是前进几步,亦是同样的景象。我想,从美学观点讲,距离自己太近的地方,往往不能放下一切心思专注地去欣赏,但远处的景色却勾起人聚精凝神的欣赏,这样,美感也就产生了。对于我们来说,不顾一切捕捉蝴蝶,蝴蝶飞向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了肩上;莫用功名利禄去衡量身边所有的事物,将其放得远一点,以欣赏的态度观之,未尝不是积极的美学态度。
    二.科学的活动也还是艺术的活动
    许多人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其实不然。您说过,每个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自己所见到的一点真理(无论它是不是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变成了三位一体了。
    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冠军陈更是清华大学理工科博士,亚军孙晓婧是中国科学院理工科博士,她们不仅是将自己所研究的科学项目作为一种艺术,更在更广阔的世界寻找艺术,于是她们爱上诗词。她们的例子告诉我们,艺术与科学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有的只是看事物的态度,当实用转化为欣赏,科学也就是艺术,当欣赏转化为实用,艺术即成科学。这也告诉我们,事物的艺术性和美感一方面取决于事物本身,但更多地取决于主观的态度。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和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
    三.天才与灵感 美学的作用
    遗传和环境对天分有一定影响,但还是人的努力起主要作用。灵感是突如其来、不由自主而又突出其去的,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但它应有知识作为基础,还有日常中意象的蕴蓄与积累。“功夫在诗外”即是如此,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到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
    这也便是我们学习美学的原因之一了,它让我们的潜意识不断在酝酿。但美学的作用不止于此,它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拓宽自身的胸襟,培养豁达之情操,用美的态度去触摸和体察世界,从而净化我们的人生。此外,美学也具有广大的社会意义:“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谈美》一书是朱老您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中国广大青年所作,我在您的书中受益匪浅,深表感谢,也希望当时您以书济世的愿望得以实现!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郑一
    2019年2月15日

  • 朱老:
    能有给您写这样一封书信的机缘,悉因拜读您的大作《谈美》。虽然您已不在这世间,可正如您所说的,“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您洒下的几点清辉让我在这里禁不住要向您回这封信。
    最爱的莫过于您的那句“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一棵古松,在不同身份的人看来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同一处风景,在本地人和异乡人看来也有迥异的意趣。这本带有强烈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却让我受益匪浅。在认知世间万物的同时,我们往往杂有个人的欲念和评判,导致事物在我们眼中丧失了本来的美感。但是美学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这世界纷纷扰扰,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人生的道路刚刚起步,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你以一种美学的态度来观察世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欣赏自己的生活,你会恍然发现,原来自己身边还有如此多的美好事物,自己的生活原来如此值得羡慕。身在其中,眼前总会遮一道“为其所困”的尘雾,阻碍着发现美的视线。也就无怪乎人们总是一边憧憬未来,一边流连过往了。而只有从实用世界中跳出,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才能享受“当下”的美好。
    还想浅谈谈您所提到的“移情”。我爱旅游,也爱听歌,其实想一想,'这其中的快乐不就是源于移情吗?我曾因泰山的雄伟而胸中激荡,也曾因塔克拉玛干的浩瀚而自叹渺小。我曾因一首摇滚而充满力量,也曾因一首老歌而热泪盈眶。正是太多太多的经历融进了太多太多的景物叶和音符,才会在刹那之间有感而发。移情于物,方有一见如故的山水,移情于音,方有百听不厌的歌曲,移情于文,方有千古流传的诗篇。正因移情,万物才着上了我之色彩,变得有声有色。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没说道我真正想对您说的话。您说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从这点看来,我还不至于是个庸俗的人,每每这样想我还挺高兴。因为我对待每件事,也是认真尽全力地付出,当结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所得大大少于付出之时,也能从容面对,只要自己的行为无愧于心就好。比如一次学业考试,一段难得的友谊,一场用心的恋爱,当他们统统消失无法挽留之时,还应该豁达而出。您说不是吗?因为无论失去的是什么,我们都还有艺术地去享受人生的权力!人生毕竟是很丰富的,要懂得艺术地去生存、体验、感悟,但同时,人生也是只有一次,年华老去,失而不复返的。执念太深的人往往放不下,但人生本就是祸福相依、喜怒相伴的不是吗?
    我当然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不是凭空,却是根据经验来说,自己遇到假、恶、丑的事情便会激愤,自己做点亏心事也会暗暗自责、内疚。本想逃避开去,不理那些污浊的事,可忽然生出一些社会责任感来,想以己之薄力,用“爱”去感化动摇人心,只希望物欲越发达的世界,人心也越接近真善美。您说好不好?
    秉承您的希望,我也想“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虽然您收不到这封信,但您在天国也会感应到吧,我看到您转过身来对我微笑,说:“慢慢走,欣赏啊!”身后是一片清亮的星光。
    您的读者:史颜恺
    2019.2.14

  • 奔跑者

    奔跑,加油,向未来 一题记 有时我们只是静静地坐着,看乡间夕阳,有时候我们慢慢地走着,享自在风光。而当远处的地平线——那心中永恒的渴望在召唤我们时,那便是我奔跑的时候了。奔跑...

  • 《黄金时代》读后感 48班黄博楷
    《黄金时代》是由王小波所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说。本书的作者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中国大陆作家。代表作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这其中《黄金时代》更是获得了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弹指一挥间,王小波已离去了20多年,斯人已去,却留下了这些文字,像一股清风般为人带来了欢乐,带来纯粹,带来哲思,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绝对美好,绝对超凡脱俗的精神家园。
    再说回《黄金时代》,最初看到书名时会不经思索:何为黄金时代?究竟又是谁的黄金时代呢?随着书卷的一页页翻开,你肯定会发现那些令人血脉贲张的描写和那些赤裸裸的性爱片段,这些情节让你误以为这就是一本低俗的小黄书。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阅读的不断深入,你肯定会发现王小波描写的独特之处,他把所有的性爱情节都描写的那么纯粹,自然,野蛮又不失浪漫,在所有这些性爱描写的身后,是一个广阔的孤独领域和精神上的慰藉空间,这才是真本书的精华所在。
    书中的男主王二,其实就是王小波对云南插队时的自述。当时他21岁,正处在一生的黄金时代,由好多奢望,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才知道,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样。可是他过21岁生日时没有预见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槌不了“我”。这就是王二,一个放荡不羁,洒脱自然的知青形象。
    小说的女主陈清扬最初是想让王二证明她是不是破鞋。而王二没有证明她不是破鞋,反倒认为证明她不是破鞋的证据不充分,因为无法证明陈清扬最后心甘情愿的与王二搞起了破鞋。其实陈清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坚强而倔强,做事都是遵从自己内心。她不顾世人的嘲笑与反对,依然追求与王二的伟大友谊。在她最后上交的材料中,她仍然按照自己的内心所想的写上去。即使会收到不必要的惩罚,她也无怨无悔。
    在文革那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王二是一个不服软,不肯屈服于社会现实的人,他竟敢打瞎队长家狗的眼睛,可见他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不轻易屈服于人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反抗叛逆的人,他们知青与老乡们的矛盾看似简单浅显,实则却是知识分子,对那个落后无知时代的不满,对无情社会的控诉。他们要用最微弱的声音发出震彻时代的怒号。陈清扬一直认为性爱是污秽肮脏的,但他并不觉得和王二敦友谊是种罪孽,因为这是为了伟大的友谊做出的牺牲与让步。她有着敏感的自尊心,以至于把性和爱彻底分割开来,直到现实给了她当头以及把他彻底击垮。好在他们可以为彼此受伤的心灵,给对方带来真切的安慰。
    再这样缠绵悱恻的岁月中,那是王二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陈清扬的黄金时代。

  • 浅谈《谈文学》
    ——《谈文学》(朱光潜)[东方出版中心]
    高二 48班 董铠阳
    朱光潜,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亘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今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望的美学大师。他曾经说过美学“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从历史上看,许多道德信条到缺乏这种基础时,便为迁建和武断把持,变为狭隘,虚伪,酷毒的侄浩。”这是他的美学理念,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其美学思想曾经遭到批判,文化大革命被指责为“反动学术权威”时,他可以迎难而上,不顾他人甚至是老师的竭力反对。
    朱光潜先生的座右铭也许有人知道。青年时期,他以“恒,恬,诚,勇”四字为座右铭,这是求学的告诫。在美学思想被怀疑时,他立下了“走抵抗力最强的一条路”,这是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指明方向。在自己功成名就是时,他用“此身,此时,此地”六字为座右铭,这也是我最为欣赏和赞叹的。无论是失败的往事,还是飘渺的未来,都无需顾虑。正如海子所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我们只需做好当下,用此身,在此时,处此地,做应该做的事,不退给他人,不退给将来,不盲目等待。
    针对《谈文学》,朱光潜先生用他自己的经验与感悟教导我们这些学子以美的艺术。《谈文学》共19篇,在此,我只能讲一讲我自己对有关篇目的理解。
    《文学的低级趣味》共列举了十种朱先生所认为的不应该出现的弊病。内容上是过于侦探推理,过于侧重情色,过于空洞的工笔,过于欣赏黑幕,过于注重宣传;思想上是“无病呻吟,装腔作势”,“憨皮臭脸,油腔滑调”,“摇旗呐喊,党同伐异”,“道学冬烘,说教劝善”,“涂脂抹粉,卖弄风姿”。我感触最深的便是“道学冬烘,说教劝善”。很快我们变会接触他的《谈美》,虽还未正式看完,但从《谈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美学的影子“我们的道德意识天然地叫我们喜欢善的,美的,幸运的,欢乐的一面,而厌恶恶的,灾祸的,悲惨的一方面,但文艺看人生如阿诺德所说的,需是‘镇定的而且全面的’,就不应单着眼到光明而定闪避黑暗。”美的就一定是好的吗,其实不然,在艺术的世界里,唯有真实到生命的感触才是真实的美丽那些虚假的美丽不过是打着美的幌子的丑。如同我们在古今雕塑所看到的,真正算得上是绝世佳作,是那些将生命刻画到极度逼真,引起人强烈震撼的作品。
    《文学的趣味》中“活着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个狭窄的圈子里。”在此我似乎得好好反省一下,我曾认为世界上最安稳的生活便是最好的生活,只要自己守着一个好的位置,便不想再经历波浪,只想稳定不敢或是不乐于尝试,与很多同龄人性格都很不相同。我就像是罗曼罗兰笔下的一句话“大部分人在二三十上就死去了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重复着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我早该明白趣味在于发现新境界,人生在于改变旧局面;我早应该知道“生生不息才是活的趣味,想死水一样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
    朱光潜先生关于优秀作品的看法同样令人感触颇深。“许多伟大的作品作用的材料都很平凡,许多美丽的作品所用的材料都很丑陋。艺术之为艺术,并不在于所用的材料如何,而在取生糙的自然在情感与想象的炉火中熔炼一番,再雕琢成为一种超自然的意象世界。”文章的精华并不在文藻,过度的装饰只会带来厌烦,唯有那用语文准确表达的作品真心才是永远看不厌的东西。
    《谈文学》或许并不是一本专门的文学研究书籍,但相信只要用心去体会文艺中的美学,相信收获总会有的,且绝无害处。

  • 活着时的喜与苦
    ——读《活着》有感
    高2017级48班安达楷
    读完整本书,整个人就变得十分压抑,像被什么堵住了缓不过来。当时脑袋里就一个字"惨",还觉得惨得瘆人,惨得荒谬,可放在当时的中国的背景下,惨的又理所应当。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先来说说背景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
    解放时被抓去充军,人民公社时家珍得软骨病,文革时期红卫兵到乡下,批斗县长,县长自杀。
    福贵的惨,在中国当时这样的大背景下是种必然。如若福贵没有败光家业,继续潇潇洒洒地当上地主,之后还是会被"正义的"红卫兵抄家砍头。倒不如说,福贵的这种"活着"是命运之主为他而定做的,尽管充满着苦难,但他确实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围绕着思维导图来说
    苦 福贵年少时爱好赌博,将家中田地抵押,日子一贫如洗,仆人都离开了,母亲又身患重病,这样的转折将生活的压力重重地压在了福贵的肩上。
    喜 然而,他有一个良妻家珍。在赌博的道路上,家珍试图着把他拉回来,失败了。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里,家珍没有离贫穷的福贵而去,而是一同扛起重担。在福贵进城买药而被抓走充军后,几年杳无音信,但家珍依然能够坚守住家,不离不弃,独自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喜 福贵与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的事很日常,但在这本小说里已属稀罕。有庆喜欢绵羊,一个小孩子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在文中刻画得很生动,为了养绵羊,他可以牺牲很多,他不在乎光着脚在泥泞的山路里多跑几次,不在乎父亲的责备,只是不想看到绵羊恐惧的眼神。还有件事就是有庆跑步。尽管体育老师说有庆有天赋,福贵还是让他种田,一颗成长的幼苗就被扼杀了。可能福贵深谙种田才是最重要的,但没有一点余地的就否定了有庆,我还是感到很痛心。
    苦 接着有庆去世了,因为为了县长夫人输血过多死去,多么荒诞。“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喜 从悲痛缓过来的福贵,迎来了凤霞和二喜的婚礼,十分热闹。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两个孩子对福贵家珍也很孝顺,凤霞也怀上了孩子,日子和和睦睦过去了。
    苦 在有庆死的那家医院,凤霞产出时大出血,本是说好的保大人,但大人死了,孩子活下来了,叫苦根。凤霞死了,和有庆葬在了一起。几个月后,家珍死了。福贵养苦根,苦根越来越大,二喜在城里工地干活,奉养着三个人,可一天被水泥板夹死了。福贵给苦根吃豆子,苦根就噎死了。
    喜 在经历了这样人生苦难之后,一头叫做福贵的黄牛与福贵朝夕相伴,过着平静闲适的生活,活在这世上,在经历了苦难后,总算没了苦难地活着。
    活着不只是有苦难的,福贵这样惨的人也会享有天伦之乐,享受抱上孙子的喜悦,有着苦难之后的平静。
    福贵有喜有苦,这就是真正的人生。余华可能把苦难夸张了,不过这就是我们所正在经历的。活着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面挣扎,在水面下拼命挣扎,只为摆脱,在水面上大口吸气,只为活着,这时才是最最纯粹的活着。
    当你以为他将会重新开始生活时,命运这时却跳起了舞。我时常在想,上帝若是为你关上了门必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因此我便常常在遇到麻烦时等着好运的来临,当做是生活给我的补偿。直到我尾随着福贵,走在那条洒满了盐的路上,触碰到他那几乎僵直的脊背,我才明白所谓生命的常态便是那些突然间就横在面前的碎石子。它害你摔了一跤流了血却提醒着你,你还活着。

  • @二十七米深蓝
    分析全面而细致,让读者对林清玄和他的的禅意能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认识。并且这篇文章自带清新之气,读来感觉宁静、轻松,好棒!

    寒假读整本书纲要

    亲爱的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按照书目构建了高二班级书库,48班有约78本,49班因为竞赛停课书本少了点,但也人手有好书在手。建议每天读书读报时间不少于40分钟。 开卷有益,读书养...

  •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高二48班陈蕙程
    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时,第一反应是那条公园里长满了草的少有人走的路 ,当读完后才发现,这的确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条路。可以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丰富而又不失快乐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有理解心的人。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个,并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本书共分四个部分: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而作为一个热爱学习,天天向上的中学生,从中受益最多的应该就是自律篇章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难题的总观点。而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则是自律。
    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烦恼。难怪会有“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样的感喟。学习上的,原生家庭的,恋情的,职场上的,困难无时无刻不纠缠着我们,使我们疲于奔命,痛苦却不能止歇。但是我们常常会忘记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世界上并不总是王子和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后,永远幸福美满的生活,更多的是公主怀胎十月会面临产后抑郁,王子与小三斗智斗勇,婆媳关系一团糟,七年之痒痒个不停。“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在我们解决问题时,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心灵正在逐渐走向强大与成熟之时。摆脱了产后抑郁,公主才能做更好的母亲,解决了七年之痒,夫妻才更懂得婚姻的真谛。学校设置了小练习,月考也罢,都是为我们设计了问题,而就在我们完成小练习或全力以赴月考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智才会摆脱懵懂与稚气,逐渐走向智慧与理性。(瞬间豁然开朗,对小练习的考试的抵触少了百分之九十九。)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律呢?这本书里给出了答案。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而最令我感同身受的则是忠于事实这一环节。
    每当我犯了错误的时候,我都会很懊悔,脑海里反复想的都是如果刚刚我,要是一开始我,早知道我就,或者是想尽一切办法掩盖错误,用一百个谎言圆一个谎言,最后被发现,就天雷阵阵,大雨倾盆,game over了。而在这本书中,派克告诉我们忠于事实意味着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的严格的自我反省。当我们企图掩盖真相时,无论是白色或黑色谎言,都是一种懦弱胆小的表现,我们必须要客观的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接受自己,才能突破居安一隅,乐于享乐的本性。忠于事实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挑战和质疑。当我们想要掩盖错误时,不正是不敢接受批评或惩罚的表现吗?如果我们不能够勇敢的接受挑战,就等于把自己关进了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笔下的单间牢房,反复呼吸自己释放的恶臭空气,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幻想。
    故步自封,逃避挑战几乎可以说是人类的共性。虽说人类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恰当的,也不必意味着我们无法做出改变。一连几天刷牙不洗脸,同样也是我们的本性,但是我们必须超越这样的本性,或许,人之为人,就在于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本性,超越本性
    但无论如何,我们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在此希望,希望走的人会越来越多。

  • 创新·美·光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书评
    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出生于维也纳,1940年获英国国籍。早年作为翻译家与诗人开始其文学生涯,其小说人物传记,脍炙人口享誉世界。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这种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在历史进程中都十分难得;这种时刻往往只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常常只发生在某一分钟,但他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我想在本书中从极其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回顾这样一些群星闪耀的时刻——我之所以如此称呼他们,是因为他们宛若晨星一般永远散射着清辉,普照着终将逝去的黑夜。
    ——斯蒂芬·茨威格

    由作者本身的题记,我联想到罗曼·罗兰做《巨人三传》时的一种期许——世界简直透不过气来,让打开窗户吧!把自由的空气放进来吧!让呼吸英雄们的心灵吧!
    罗曼罗兰和斯蒂芬茨威格两人从某些方面来讲,极为相似,他们的大部分作品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创作,作品共同流露出了对光明的渴望,对自由的斗争以及人道主义的关怀。斯蒂芬·茨威格本人是以翻译家与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而最终使他蜚声世界文坛的,则是他的小说、人物传记和人物特写。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创作背景并不详细,个人看法是作者的目的与罗曼罗兰类似——捕捉光与美,在黑暗的年代给人一束希望。
    以下书评内容仅为个人看法,如有不同见解,欢迎交流。

    一·书籍结构

    个人将14篇文章分为三个大部分。

    茨威格在序言中说,一个民族千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即人类群星闪耀的时辰。
    在阅读本书之前本书所言的14个历史时刻中,我略有了解的仅有五个。但生僻归生僻,茨威格用心擦亮的这些历史的瞬间,却让我这个并不熟悉这些历史的人怦然心动。其描写的细腻与独到的见解,是亮点之一。
    从选材角度来讲,茨威格绝对是个天才,他选择了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事件进行描写,并且努力去发掘其中蕴含的令人怦然心动的深刻人生哲理,他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这些饱含深意事件,说明他独具慧眼。这是亮点之二。
    人为的给它冠上第三个亮点。这些事件彼此间似乎毫无联系,但经过上面思维导图的分析,我们可以触碰到断藕之间那些似乎不重要的丝,正是这些丝将独立的事件连成一个整体,产生1+1>2的效果。我并不清楚作者本人的想法,但我希望他有此深意,我相信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二·单独篇章的分析
    [一]《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这篇文章主要内容为:巴尔沃亚第一个找到新海洋——太平洋(以欧洲人的视角)。我从三方面分析:
    第一点也算是茨威格写作的一个共性:事件推进十分明晰,不会使人头晕目眩,不知所云。以写文章的方式从历史中捕捉光与美,这并不像照相机,一按快门镜头定格,前后的连贯与重点的突出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历史特写也属于纪实文学。
    纪实文学绝不能虚构,传记或人物特写一旦在人物或情节上掺假,便失去了历史的真实,也就失去了纪实文学本身赖以生存的价值和生命力。
    巴尔沃亚所出的16世纪是地理大发现、殖民主义发展的一个世纪。殖民主义的盛行加上新航路开辟提供的便利,欧洲人对其他地区的物产——尤其是黄金的渴望已经登峰造极。
    而多数情况下茨威格并没有直接揭露一种事件,他只会通过不断的描写,用修辞和诗一般的语言堆砌,把当时的情况尽可能诗意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关于那个新发现的光是用手就能挖到黄金的黄金国的消息,使整个西班牙如痴如狂,数以百计乃至数以千记的人纷至沓来,都想远航到那个黄金国去。

    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似空气般贯穿全书。
    第三,作者的态度很鲜明,文章中的“亡命之徒”“污泥浊水”以及
    一群趾高气扬像神一样威严的外来人刚一见到黄金,身上所有的尊严都不见了,而是像一群挣脱了锁链的狗似的相互争斗着。
    一小撮黄色的金属在这些文化人看来,竟比他们的文化所取得的精神上的和技术上的成就都还有价值。
    作者的讽刺态度,十分鲜明的表达他的立场,也是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抨击。

  • 《1984》书评
    之前在寝室听到有同学向我们介绍这本书,在考试结束后,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它。在翻开《1984》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它不欢快、残酷,但当我真正去品读它时才感觉到那不单单是惨淡的,压抑、恐惧、迷惑、慌乱等等许多复杂的情感犹如棉絮堵住我的气管,巨石一样压在我心。最后我花上几天时间将《1984》这本书看完了。在前期阅读的过程中,还感觉这本书带有故事情节,容易理解,因此看的比较快。但是越往后面看,越觉得难懂,一些概念性的描写需要我花上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因此后期看的比较慢。
    因为只是看了一遍就来写书评,因此我就从我印象深刻的几句话来分别写出我对它们的理解。这三句话就是在书中经常提起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战争即和平
    在书中介绍到大洋国、亚欧国和东亚国经常硝烟不断,百姓也生灵涂炭。虽然这三个大国彼此势均力敌,谁也没有过高的本领将其他两国的哪一个国家打败,其自身也有着优越的条件以防被其他的国家攻击。但是这三个国家却也还存在着战争,他们一直在制作战斗武器,食品等以备作战需要。这是为什么呢?书中作者已有提及:人民学习文化就会引发他们独立思考,而异端思想正是影响统治的大忌。因此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即要用保持群众贫困的方式来占用底层人民近乎所有的闲暇时间,让他们在日常生产之外没有时间来进行文化学习和思考。这些统治阶级的人想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因此,他们就宣布要对外作战,对外作战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一方面,统治者向底层阶级的让人宣称在作战,那么底层人民就会把生活中各种矛头指向其他两个国家,而不会想着是自己国家的领导的不当致使的贫穷,在这一方面,统治者可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作战耗费了大量的物资,那么底层人民就会一直想要去争取保持自身生存的基本物资,没有时间去想要和上一级阶层的人革命,在这一方面上,就可以维持统治阶级的利益。
    自由即奴役
    自由即奴役则来源于党对于人民所能掌握知识的垄断。在小说中,无产阶级和党员们是分开的。无产阶级们享受着外围党员们所无法想像的自由,可是他们的生活对于党员们来讲与猪猡无异。无产阶级的女孩在趁着年轻和男孩子们快乐地生活,然后在三四十岁时早早地老去。无产阶级可以随意喝酒,可是他们也随时处在被火箭弹打死的危险当中。因此可以理解为:在党员的理解中无限的自由即是一种意义上的奴役。这真是一种可悲的现象,人没有了知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无知即力量
    我个人对这句话的影响还是非常深刻,之前在看王小波写的《一直特立独行的猪》里面,王小波就引用了这本书中这句话“无知即力量”、同时他也加上了培根的名言——“知识即力量”。当时我还有些不了解,平常我们听说过的较多的说法都是证实知识就是力量。为什么还有一句“无知即力量”呢。所以当时对这句话还是心存疑惑,直到看到了《1984》中对这句话的介绍才豁然开朗。在书中第二部的第九节中,作者曾提出这样一个观念:“……从长期来看,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在书中描写的那个社会是一个等级划分明显的社会,除了那个虚无缥缈的老大哥之外,整个社会被分为了三个阶级。第一个阶级是核心党,他们主要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第二个阶级是外围党,主要是辅佐核心党。第三个阶级是处于最底层的无产阶级。在实际中,这些无产人员是没有资格能够进入上一层阶级中。但是这些核心党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使得这种政治社会能够长久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向无产阶级声称可以通过完全服从党,拥有完全正确的思想就可以进入核心党。这些党内人员觉得让人们处于一个无知的状态,就可以使得无产阶级一直生活在底层。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底层人们没有相关的知识去起义,当然这些底层人员甚至都没有起义的想法,他们的心中只有对老大哥的爱与敬畏。
    以上是我对“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理解,当然也参考了一些其他人的看法。在这本书中还有其他很多地方值得去好好思索,比如老大哥是否真实存在?还有核心党员奥勃良和主人公温斯顿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只有凭借我们自己去推理想象了。总之,我认为只要你静心、认真地品读这本书,你一定会了解到许多你所不知道的东西。
    48班 林柏宇

  • 柔软心,生活意 ——浅析林清玄的禅意出世生活绵阳中学 高二48班 郑 一摘要:本文以《你心柔软,却有力量》为蓝本,从细腻温婉的文字中挖掘林清玄的人生智慧;围绕林清玄的禅意出世生活,从人生轨迹的概述、波折坎坷的生活、才思泉涌的创作、佛学禅意的理论、济世度众的胸怀五个方面多维立体讨论这位台湾才子——林清玄。关键词:林清玄 柔软心 简朴清新 禅意 慈悲 夜深人静时,在安静的书房,独自一人,远离都市的喧嚣,告别白日的忙碌,泡一壶香茗,在氤氲袅袅的茶的香味的浸润下,在淡雅宁静意境悠远的轻音乐陪伴中,捧起林清玄的散文集,开始这一场纸上的百感交集的旅程。静谧中,禅意在茶香渲染下,同轻音乐萦绕在书房。一.人生轨迹的概述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考取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22岁开始在报社工作,26岁与陈彩莺结婚,30岁前得遍台湾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等文学大奖,32岁遇见佛法,上山修行,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40岁完成“菩提系列”,44岁与陈彩莺离婚,并与方淳珍结婚,2019年1月辞世,享年65岁。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是一位高产的畅销作家,代表作有《菩提十书》《身心安顿》《清净之莲》《温一壶月光下酒》《桃花心木》等。二.波折坎坷的生活在林清玄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自我角色在不断发生改变。他参加工作后,在报社干了整整十年,从普通记者做到新闻主管,他的“生产速率”极快,每小时可以写4000字。但长期工作后,他并没有感觉到快乐反觉很烦恼,于是在他31岁时,他辞掉工作成为一名自由作家而远离了报告文学,没过多久便上山修行。出山后,除了写书,他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策划成立了“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捐赠图书馆和希望小学。晚年的他也是笔耕不辍而生活富有规律性,他每天早上都要去爬阳明山,回家后写作一上午,下午喝茶、到处走走会朋友,放松身心,同时也会抽时间到大学进行演讲。与此同时,他的感情也在逐渐成熟。当他的初恋女友向他提出分手时,他内心绞痛,一夜之间掉完了头发,甚至还制定出自杀计划。而后来再有女友在咖啡馆提分手时,他只是端起咖啡杯,淡淡地说:“只想请你等一下,等我喝完这杯咖啡。”他与陈彩鸾无法进行精神的沟通,丈夫的疲惫和痛苦陈彩鸾爱莫能助,于是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林清玄在出过家后,本以为自己已成为一个看破七情六欲的人,准备平淡安稳度过一生时,老天却安排他遇见了真爱——方淳珍。她是林清玄的粉丝,在一次次的接触交流中,“爱情选择了他们”。但婚后的他们面对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林清玄希望用沉默打动大众,他说:在脆弱中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健和坚韧,时间才是评价一个作家作品好坏的最公正的法官。但不管世事如何变化,他的坚持有志气贯穿始终。年幼时林清玄在看埃及地图,父亲询问后就是一巴掌:我跟你保证,你这辈子绝对不可能去到埃及那么远的地方。二十年后,林清玄第一次出国就到了埃及,原因是他不要他的生命被保证。再后来他决心护妻,以沉默笑看谣言时,坚持有志气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个狂热的美食爱好者,不过他的食谱总是清雅的,从高丽菜干封肉到鲜肉汤圆,从山东大馒头到清香水仙茶,从桂花酱到洞顶豆腐,他可以花上一整个下午,穿过大半个城市去寻找,去体验。他与古龙、三毛的友谊曾感动了大半个台湾。就以古龙而言,“当年每个礼拜我要与古龙纵酒欢歌,大家比不出酒量,就比喝酒速度,拿脸盆盛满酒,看谁喝得快。”最后古龙因纵酒过度去世,他和林清玄的最后一次离别语从以往的“下次再喝”变为“以后少喝酒”。古龙去世后,林清玄和朋友们在古龙墓中放了48瓶XO,从此戒酒。在《你心柔软,却有力量》书中读出了两个不同的林清玄:一个情深意浓真切之至,宁静的文字如珠落玉盘般撩人;另一个意境幽远非凡,满怀悲悯关注众生。

  • 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的逃离、成长、救赎
    高二48班 何柯洁
    摘要:阿米尔的母亲因为难产而去世,缺乏母爱的阿米尔极度渴望父爱,而父亲则认为阿米尔与他心中的男子汉形象相去甚远,对阿米尔有些淡漠,反而对仆人的儿子哈桑关爱有加。这个矛盾的关系贯穿了阿米尔在阿富汗的童年。使得他将错误钉死在哈桑身上,正是这种无缘无故的憎恨让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愧疚,将哈桑当作替罪羊的愧疚,由此来逃离自己不如仆人哈桑的主观感受和对自己懦弱无能的恐惧。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逃离与迷惘;成长;救赎

    《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咯布尔,后随父亲逃亡美国。《追风筝的人》,2003年首次出版,便获得众多好评,创下600万册的出版奇迹,同时也引起了世界文坛的轰动①。它被评价为“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也是一个关于童年如何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②。”作品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叙了主人公阿米尔的心路历程。故事开始于主人公阿米尔的回忆。阿富汗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身为哈扎拉人的哈桑被人歧视而被羞辱,目睹一切却没有守护哈桑的阿米尔感到自责与痛苦,他以卑劣的手段逼走了哈桑,企图逃离这一切。不久,战争来临,阿米尔于是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父亲的的合作伙伴拉辛汗的一通电话让阿米尔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从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且为了保护阿米尔的财产死于塔利班枪下之后。为了赎罪,阿米尔重新踏上睽违二十六年的故乡,历经波折与心灵成长,接回了他的侄儿也就是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走上了重新成为好人的路,对自己进行救赎。

  • “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这样评论一个作家。
    他就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在世一生是平淡无奇的。1883年7月3日,卡夫卡生于布拉格一商人家庭。所以我们的作家卡夫卡一开始也并非一名作家。迫于父亲的意志,卡夫卡入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德语大学,先攻读化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后改学法律。直到1902年,一个在易北河畔巧妙的相遇,与布洛德相遇,我们的作家卡夫卡开始第一篇创作《一场战斗的描写》。之后多有作品写成,但在对于自己的作品,卡夫卡很少表示满意,只有寥寥几篇有幸发表。在卡夫卡看来未被出版的作品均是涂鸦之作,因此在他的遗言中要求好友布洛德将其烧毁。可是布洛德违背了他的意愿,将其全部著作(包括手稿,片段,书信等)全部发表整理成集,这才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
    卡夫卡的作品有中长短篇之分,生前发表的多为中短篇小说。因此长篇小说中由于手稿遗失,多会在阅读中看到“此处缺一页”这类说法。
    由于卡夫卡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这点小宋从《饥饿的艺术家》中颇有感触。对于饥饿艺术家,有人说他是以绝食表演作为谋生手段。但从饥饿艺术家死前回答管事的疑问“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看出他的追求与信念大于生命。可是夜班看守的不信任,自认为好心给他留空隙让他有机会吃东西却让他无比痛苦,整日郁郁寡欢,最终死在草席上。
    这篇小说虽然写的是那位饥饿的艺术家,但我以为作者是想通过巨额的艺术家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艺术,对写作的渴望,抒发出因自己的艺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孤寂之感。
    同时,卡夫卡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点小宋更是颇有感触,插句题外话当小宋我看完《杀兄》后就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是杀兄)不过正是如此,卡夫卡的小说才会更具深刻意义。举个例子,比如《我的是十一个儿子》(据说它是作者同一时期正在写的十一个短篇里主要人物的简单勾勒)便在这十一个儿子的各自性格中展示了人性的各种轮廓,或好或坏。
    最后提到卡夫卡小说的手法,我想肯定就是象征与讽刺(这个算不算手法啊)起初看目录小宋就被《中国长城建造时》所吸引到了(当然是出于一个中国人好奇)。这篇小说便就是象征和讽刺的典范了。当然我想里面的古中国不只是古中国更是一个捉摸不定,不可企及的权力机制统治集团的代表。长城建造过程也更是有着对权力与组织的集中。也许正是这样的手法才在文学上诞生了“卡夫卡式”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吧。
    所有,这里小宋也诚恳建议大家返校后可以在书架上拿起小宋这本《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领略领略卡夫卡式的魅力!

  • “经营”而成美文
    ——《把栏杆拍遍》(梁衡)书评
                                       高二.48 易天骄
    作者简介: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记者、《人民日报》总编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梁衡先生的这本散文集,给我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全书共分四个主题:阅读伟人,感悟生命,享受自然,行走人生。书中文章,长则字数近万,短则单单两页。季羡林赞梁衡写文章为“经营”。梁衡的每一篇文章绝非天马行空的随想之后匆匆而成,而是广集资料,慢蕴情感,字句斟酌,惨淡经营而方成佳品。他念秋白,三访纪念馆,六年思索沉淀仍迟迟不敢下笔,他细细咀嚼完善,追求最合适的意境与神韵,体现出了文学甚至艺术工作者的共同特质,追求最恰当的淋漓表现,力求达到所能及的完美。
    梁衡先生的散文,绝不空洞,而是甄选意境以承载情感。他写辛弃疾,抓住痛拍栏杆这一意境来生动刻画辛弃疾这个从小使枪舞剑,以武起事的热血青年因南渡而失去用武之地、被朝廷闲置的无奈。望长安,登危楼,拍遍栏杆的那个爱国臣子仿佛就在我眼前,将壮志难酬的泪水横洒。他写母爱,用一块承载着母亲的盼望和虔诚信徒崇拜的望儿石表达绵绵无尽的母爱和所有儿女们的惭愧。他写翟秋白,不得不等到觅渡这个意境在他脑中迸发之后才决心作文,六年积淀配合觅渡之境,运笔如风。季老称他之追求为一种境界,叹道:“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先生的散文,结构新颖独特又十分严谨,真正是做到了散文所要求的形散神聚。他写李清照,开篇“怎一个愁字了得”奠定凄美的基调,其间感情不幸、身心颠沛、人格孤独的三大磨难与民族前途、幸福爱情、自身价值的三大寻觅相呼应,结尾以“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定格人物形象,照应标题,结构严谨,又是画龙点睛之笔。好一个乱世!好一个美神!由乱起愁,因愁而美,意境突变得美丽而深远。她的有才有情,她的外美如花且内秀如竹,她对待感情绝不凑合的执着,她超群脱俗的人格风骨令人怎能不痴迷倾慕。他写周恩来,以六大无,六大有概括分析总理一生高尚的言行品德。用古今中外历史伟人、当代小官员与之正反衬托,凸显周总理无限的人格魅力。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总理外出归来发现自己又暗又湿的老平房被工作人员偷偷维修,当晚立即离去,并要求将房内旧家具换回来,否则不回去住。官而不显,俭以养德,周总理是在保持一种境界。先生散文结构安排严谨精巧,首尾必有呼应,给我议论文的写作也颇有启示。
    先生的散文思想深刻,语言坦率,直达本质。说兴趣,将兴趣比喻成一颗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得先找见自己的基因是瓜是豆,再说培育之事。即使知道自己是瓜是豆,却耐不过夏的煎熬,等不到秋的丰收,兴趣也只是兴趣,难以成就功德。他关于书与人的随想中提出的见解可谓深刻。一是读书人最勇敢。因为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故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二是读书是吸收、继承,写作是创造、超越,“读而有作,作而出新”,一个人只有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我们的学习也何尝不是这样?当下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承他们智慧的结晶,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一个学习成绩。将知识用于实践,发现和创造价值是我们每个人以后必将面临和思考的。在《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中,梁衡理性地将扫黄扫不完的原因归结于人动物性的一面,指出“只要人动物性的一面还在,人与外界的欲望关系还在,它就要寻求刺激,发泄与满足”,他未大吼着提升公民素质,而是坦率地揭示出本质原因,发人深省。
    先生的语言古朴典雅让人不觉晦涩难懂,引经据典,诗风萦绕,事例丰富,干货满满,简直是中学生提升写作的佳品。“看那墨痕如涕如泪,笔锋如剑如戟”两位忠臣的表白仿佛跨越历史直击你心;“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让人想起《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读起来古色古香又新颖清新。希拉克与儿童对话,普京独行与空旷大街,德国女总理黙克尔排队买菜等奇闻轶事值得收集;“文死谏,武死战”韩愈直谏被贬,“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为丈夫临镇脱逃羞愧,“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孔明输给了曹魏却赢得了天下人心……诸多事例值得品鉴整理。
    《把栏杆拍遍》这本梁衡老师的散文集真乃是用心经营而成的美文,书中附加的对写作技巧的剖析也精简到位。此书对写作的裨益相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