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
    近日拜读了您的著作《谈美》,深有感触。尽管您已不再人世,但您写下的这本书将远在天国的你的见解传给了我们。尽管时过境迁,我们所处的社会不同,但对美的感知,对美的内涵理解,您仍然对我有着很深的影响,故在此给您写这封信。
    于我而言,美学是抽象的,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读完后才惊觉,您用如此平华朴实的语言就将美学予以阐释,这赖于您深入浅出的文学功底。由浅入深,从对美的含义,到对美的区别,再谈欣赏美,创造美,条理清晰,对我这样一个门外汉即可理解美的内涵一二。
    其实我很疑惑,您在当时那个年代,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很多,连衣食住行都很难得到满足,在这个时候,你却提出“美学”的概念,叫当时中国人民去理解美。一开始我觉得这是荒唐的,物质没满足便谈精神的充实,这这样的概念只适合上层阶级吧?可我之后就读到了你说的一句话,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我惊愕不已,那一刻,我明白您创作的目的,对这本书不再抱有功利性的想法,而是虔诚的膜拜。这句话不是说让你逃避现实,归隐山林,不是深陷于自己的虚妄之中,而是“免俗”。培养自身的情怀,拓宽自身的胸襟,增长见识,志气干云霄,这才是“出世的精神”。
    正如您所辨析的,“科学”、“实用”与“美感”是三种不同的态度,三者分别对应“真”“善”“美”。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科学、实用是我们做事的原则。走路怎样最快到达目的地,而不是想着哪条路的沿途风景最美丽。写作文时想着这个素材用不用得上,而不是想着这件事对社会的影响。这是当今社会所需,追求效率,可绝不是个人所需。美是应该贯彻在个人的生活中的,不仅仅是活下去,而是体验美,活的更好。不只是抱着“科学实用的”态度去看待生活,美学的态度有时尽管在当下行不通,但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是可以感受到美的。
    您在书的最后谈了人生的艺术化。您希望我们能够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这其实是和美学的态度想吻合的。您以阿尔卑斯山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来作为标题,也是对我们的劝勉。
    你在书前又这样说道“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您这本书本就是为青年写的一封信,在此我给您写回信,定当不负您对中国青年的期望,有着“出世的精神”,做着“入世的事业”!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安达楷
    2019年2月17日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

    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 浅谈《谈文学》
    ——《谈文学》(朱光潜)[东方出版中心]
    高二 48班 董铠阳
    朱光潜,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亘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今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望的美学大师。他曾经说过美学“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从历史上看,许多道德信条到缺乏这种基础时,便为迁建和武断把持,变为狭隘,虚伪,酷毒的侄浩。”这是他的美学理念,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其美学思想曾经遭到批判,文化大革命被指责为“反动学术权威”时,他可以迎难而上,不顾他人甚至是老师的竭力反对。
    朱光潜先生的座右铭也许有人知道。青年时期,他以“恒,恬,诚,勇”四字为座右铭,这是求学的告诫。在美学思想被怀疑时,他立下了“走抵抗力最强的一条路”,这是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指明方向。在自己功成名就是时,他用“此身,此时,此地”六字为座右铭,这也是我最为欣赏和赞叹的。无论是失败的往事,还是飘渺的未来,都无需顾虑。正如海子所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我们只需做好当下,用此身,在此时,处此地,做应该做的事,不退给他人,不退给将来,不盲目等待。
    针对《谈文学》,朱光潜先生用他自己的经验与感悟教导我们这些学子以美的艺术。《谈文学》共19篇,在此,我只能讲一讲我自己对有关篇目的理解。
    《文学的低级趣味》共列举了十种朱先生所认为的不应该出现的弊病。内容上是过于侦探推理,过于侧重情色,过于空洞的工笔,过于欣赏黑幕,过于注重宣传;思想上是“无病呻吟,装腔作势”,“憨皮臭脸,油腔滑调”,“摇旗呐喊,党同伐异”,“道学冬烘,说教劝善”,“涂脂抹粉,卖弄风姿”。我感触最深的便是“道学冬烘,说教劝善”。很快我们变会接触他的《谈美》,虽还未正式看完,但从《谈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美学的影子“我们的道德意识天然地叫我们喜欢善的,美的,幸运的,欢乐的一面,而厌恶恶的,灾祸的,悲惨的一方面,但文艺看人生如阿诺德所说的,需是‘镇定的而且全面的’,就不应单着眼到光明而定闪避黑暗。”美的就一定是好的吗,其实不然,在艺术的世界里,唯有真实到生命的感触才是真实的美丽那些虚假的美丽不过是打着美的幌子的丑。如同我们在古今雕塑所看到的,真正算得上是绝世佳作,是那些将生命刻画到极度逼真,引起人强烈震撼的作品。
    《文学的趣味》中“活着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个狭窄的圈子里。”在此我似乎得好好反省一下,我曾认为世界上最安稳的生活便是最好的生活,只要自己守着一个好的位置,便不想再经历波浪,只想稳定不敢或是不乐于尝试,与很多同龄人性格都很不相同。我就像是罗曼罗兰笔下的一句话“大部分人在二三十上就死去了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重复着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我早该明白趣味在于发现新境界,人生在于改变旧局面;我早应该知道“生生不息才是活的趣味,想死水一样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
    朱光潜先生关于优秀作品的看法同样令人感触颇深。“许多伟大的作品作用的材料都很平凡,许多美丽的作品所用的材料都很丑陋。艺术之为艺术,并不在于所用的材料如何,而在取生糙的自然在情感与想象的炉火中熔炼一番,再雕琢成为一种超自然的意象世界。”文章的精华并不在文藻,过度的装饰只会带来厌烦,唯有那用语文准确表达的作品真心才是永远看不厌的东西。
    《谈文学》或许并不是一本专门的文学研究书籍,但相信只要用心去体会文艺中的美学,相信收获总会有的,且绝无害处。

  • 美感时自来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
    您好!我近日拜读了您的《谈美》一书,其内容通俗易懂,如饮清茗一盏,书中提出“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欣赏和创造、艺术与人生等关系做了明确定义和论证,充分体现了您作为一位美学家的高深造诣,通晓中西,学贯古今!在此,我想对书中的一些内容结合当今生活谈谈我粗浅的理解。
    一.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
    您在书中说到,“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所以,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而这个距离必须是适当的,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种距离感王维描绘得十分到位,他在《终南山》中写到“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无论是向前看还是往回望都是一片白云青霭围绕,唯独自己所在之处无白云,若是前进几步,亦是同样的景象。我想,从美学观点讲,距离自己太近的地方,往往不能放下一切心思专注地去欣赏,但远处的景色却勾起人聚精凝神的欣赏,这样,美感也就产生了。对于我们来说,不顾一切捕捉蝴蝶,蝴蝶飞向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了肩上;莫用功名利禄去衡量身边所有的事物,将其放得远一点,以欣赏的态度观之,未尝不是积极的美学态度。
    二.科学的活动也还是艺术的活动
    许多人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其实不然。您说过,每个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自己所见到的一点真理(无论它是不是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变成了三位一体了。
    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冠军陈更是清华大学理工科博士,亚军孙晓婧是中国科学院理工科博士,她们不仅是将自己所研究的科学项目作为一种艺术,更在更广阔的世界寻找艺术,于是她们爱上诗词。她们的例子告诉我们,艺术与科学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有的只是看事物的态度,当实用转化为欣赏,科学也就是艺术,当欣赏转化为实用,艺术即成科学。这也告诉我们,事物的艺术性和美感一方面取决于事物本身,但更多地取决于主观的态度。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和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
    三.天才与灵感 美学的作用
    遗传和环境对天分有一定影响,但还是人的努力起主要作用。灵感是突如其来、不由自主而又突出其去的,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但它应有知识作为基础,还有日常中意象的蕴蓄与积累。“功夫在诗外”即是如此,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到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
    这也便是我们学习美学的原因之一了,它让我们的潜意识不断在酝酿。但美学的作用不止于此,它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拓宽自身的胸襟,培养豁达之情操,用美的态度去触摸和体察世界,从而净化我们的人生。此外,美学也具有广大的社会意义:“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谈美》一书是朱老您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中国广大青年所作,我在您的书中受益匪浅,深表感谢,也希望当时您以书济世的愿望得以实现!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郑一
    2019年2月15日

  •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我近日拜读了您的作品《谈美》一书,内容通俗易懂,如饮清茗一盏。我非常钦佩您在美学上的研究,想和您谈一谈我在美学上的一些理解。
    在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感受就是如何以独立绝缘的意美,以直觉去体味。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是作者本书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特别是我们这些刚涉世的“学生娃”,无论是生活或是事业,都是刚起步的时候,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种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从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赏,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的玩味于另一人的生活,并从中的得到美感。
    美学的唯一与脱俗,明代的哲人阳明先生王守仁曾经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外物因你的关注而有了意趣,这本是你与它在这大千世界的缘分。而它的形象,在你的眼里与在旁人眼里必定有所不同。对此,朱光潜提出,物事的形象乃一半天生,一半人为。那一半的人为里,透射着你的性格和情趣。
    便是这一物,你在不同的时空来看,也呈现不同风姿。你眼里的物象随你的阅历、心境而变。对物如此,论事亦然。难怪张潮感慨"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观万千物事,美感来自何方?开悟者们说,撇开现实关系的牵绊,只让那意象孤立绝缘,用直觉去感悟其形象之美,创造一种独属于你的意境。老歌里唱道,借我一双慧眼吧。用慧眼发现美,说是直觉,其实也是要修炼的。
    柴米油盐的日子里,诗酒花易隐身。这些代表美的物事缺乏实用价值,不能够为现实生计增添斤两。然而只忙现实利益的人生,终究有所欠缺,缺了叫做"情趣"的物事。这样的人生,我们被俗事缠身。不过脱俗却也不难,比如去欣赏诗歌、绘画和自然风景,稍稍与现实人生拉开距离,美感便有了。
    陈博驹
    2019.2.15

  • 给朱老的一封信
    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虽然您已不在这世间,但您在美学的上的成就让世人铭记。我最近拜读您的大作《谈美》后,深受启发,情不自禁想分享我的粗浅感想。
    一、怎样才能有出世的精神?
    老先生说过: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想要有出世的精神就要摆脱现世中的利害关系,但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想要超脱现世的具体方法:
    1.宗教信仰。在中国,大多数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并不是说没有信仰),一般人很难理解类似藏传佛教信徒以五体投地的姿态一步一拜去到他们神往的圣地——布达拉宫的,我想他们虔诚的态度是需要出世的的精神的。但此法只适用于少数人。
    2.艺术。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做入世的事情只有抱有这样的精神,把其看作艺术品,只求满足理想与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成就。我们不一定要去当艺术家,但得追求“无所为而为”的这种精神。
    3.保留一点孩子气。丰子恺先生把孩提时期看作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追求孩子的简单、纯粹,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你会发现,人越大,这些我们曾经拥有的珍贵品质也在逐渐褪去。保留一点孩子气,真好!
    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才会事半功倍。
    二、我看艺术创作中的灵感
    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灵感的获得也至关重要。有人总结了三点: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不断思索和感悟,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积累,艺术创作灵感还来源于采风。这个角度我很认同,但其实就是一点:下功夫。
    灵感虽然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灵感是艺术创作者在艰苦而长期的思索中、探求中、实践中所形成的潜在意识,一定是思维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意识中出现的结果。生活积累与采风其实就是这个探求与实践的过程。总而言之,灵感产生的过程是不易的,任何人都要下功夫。
    这里的任何人不排除我们所认为的天才。就拿我们学生写作文来说,写作文也应该算是艺术创作吧,但我经常绞尽脑汁也憋不出一句,所以我以没有灵感为挡箭牌,称只有那些高手才会有灵感,而那些高手就指代天才。所以,我作文分数比他们低,我也认为理所当然。于是,天才成为了像我这样不愿意下苦功夫的懒人的借口。而这个借口显然没有了道理。
    三、如何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朱老说过: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1、人生的艺术化兼容真、善、美。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显出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就是本色的生活,也是艺术的生活。真、善其实也就是一种美。
    2、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着人生的情趣化。艺术的生活也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想要有情趣,感觉到趣味,就要懂得欣赏,像欣赏艺术一样欣赏世界和人生,自然朱老就有了“慢慢走,欣赏啊”的建议。
    3、人生的艺术化主张同时并有人生的严肃与豁达之胜。这里的严肃并不是指行为呆板,也并不与情趣丰富相矛盾,它是指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豁达则是于应放手处适当放手,能够摆脱。所以我们追求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到严肃,在摆脱时见到豁达。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这是朱老您作《谈美》的初衷。我拜读后受益匪浅,感觉到了“美”的魅力,也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有待美化,深表感谢!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吴鑫卓
    2019.2.15

  • 朱老:
    能有给您写这样一封书信的机缘,悉因拜读您的大作《谈美》。虽然您已不在这世间,可正如您所说的,“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您洒下的几点清辉让我在这里禁不住要向您回这封信。
    最爱的莫过于您的那句“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一棵古松,在不同身份的人看来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同一处风景,在本地人和异乡人看来也有迥异的意趣。这本带有强烈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却让我受益匪浅。在认知世间万物的同时,我们往往杂有个人的欲念和评判,导致事物在我们眼中丧失了本来的美感。但是美学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这世界纷纷扰扰,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人生的道路刚刚起步,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你以一种美学的态度来观察世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欣赏自己的生活,你会恍然发现,原来自己身边还有如此多的美好事物,自己的生活原来如此值得羡慕。身在其中,眼前总会遮一道“为其所困”的尘雾,阻碍着发现美的视线。也就无怪乎人们总是一边憧憬未来,一边流连过往了。而只有从实用世界中跳出,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才能享受“当下”的美好。
    还想浅谈谈您所提到的“移情”。我爱旅游,也爱听歌,其实想一想,'这其中的快乐不就是源于移情吗?我曾因泰山的雄伟而胸中激荡,也曾因塔克拉玛干的浩瀚而自叹渺小。我曾因一首摇滚而充满力量,也曾因一首老歌而热泪盈眶。正是太多太多的经历融进了太多太多的景物叶和音符,才会在刹那之间有感而发。移情于物,方有一见如故的山水,移情于音,方有百听不厌的歌曲,移情于文,方有千古流传的诗篇。正因移情,万物才着上了我之色彩,变得有声有色。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没说道我真正想对您说的话。您说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从这点看来,我还不至于是个庸俗的人,每每这样想我还挺高兴。因为我对待每件事,也是认真尽全力地付出,当结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所得大大少于付出之时,也能从容面对,只要自己的行为无愧于心就好。比如一次学业考试,一段难得的友谊,一场用心的恋爱,当他们统统消失无法挽留之时,还应该豁达而出。您说不是吗?因为无论失去的是什么,我们都还有艺术地去享受人生的权力!人生毕竟是很丰富的,要懂得艺术地去生存、体验、感悟,但同时,人生也是只有一次,年华老去,失而不复返的。执念太深的人往往放不下,但人生本就是祸福相依、喜怒相伴的不是吗?
    我当然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不是凭空,却是根据经验来说,自己遇到假、恶、丑的事情便会激愤,自己做点亏心事也会暗暗自责、内疚。本想逃避开去,不理那些污浊的事,可忽然生出一些社会责任感来,想以己之薄力,用“爱”去感化动摇人心,只希望物欲越发达的世界,人心也越接近真善美。您说好不好?
    秉承您的希望,我也想“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虽然您收不到这封信,但您在天国也会感应到吧,我看到您转过身来对我微笑,说:“慢慢走,欣赏啊!”身后是一片清亮的星光。
    您的读者:史颜恺
    2019.2.14

  • “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这样评论一个作家。
    他就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在世一生是平淡无奇的。1883年7月3日,卡夫卡生于布拉格一商人家庭。所以我们的作家卡夫卡一开始也并非一名作家。迫于父亲的意志,卡夫卡入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德语大学,先攻读化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后改学法律。直到1902年,一个在易北河畔巧妙的相遇,与布洛德相遇,我们的作家卡夫卡开始第一篇创作《一场战斗的描写》。之后多有作品写成,但在对于自己的作品,卡夫卡很少表示满意,只有寥寥几篇有幸发表。在卡夫卡看来未被出版的作品均是涂鸦之作,因此在他的遗言中要求好友布洛德将其烧毁。可是布洛德违背了他的意愿,将其全部著作(包括手稿,片段,书信等)全部发表整理成集,这才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
    卡夫卡的作品有中长短篇之分,生前发表的多为中短篇小说。因此长篇小说中由于手稿遗失,多会在阅读中看到“此处缺一页”这类说法。
    由于卡夫卡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这点小宋从《饥饿的艺术家》中颇有感触。对于饥饿艺术家,有人说他是以绝食表演作为谋生手段。但从饥饿艺术家死前回答管事的疑问“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看出他的追求与信念大于生命。可是夜班看守的不信任,自认为好心给他留空隙让他有机会吃东西却让他无比痛苦,整日郁郁寡欢,最终死在草席上。
    这篇小说虽然写的是那位饥饿的艺术家,但我以为作者是想通过巨额的艺术家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艺术,对写作的渴望,抒发出因自己的艺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孤寂之感。
    同时,卡夫卡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点小宋更是颇有感触,插句题外话当小宋我看完《杀兄》后就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是杀兄)不过正是如此,卡夫卡的小说才会更具深刻意义。举个例子,比如《我的是十一个儿子》(据说它是作者同一时期正在写的十一个短篇里主要人物的简单勾勒)便在这十一个儿子的各自性格中展示了人性的各种轮廓,或好或坏。
    最后提到卡夫卡小说的手法,我想肯定就是象征与讽刺(这个算不算手法啊)起初看目录小宋就被《中国长城建造时》所吸引到了(当然是出于一个中国人好奇)。这篇小说便就是象征和讽刺的典范了。当然我想里面的古中国不只是古中国更是一个捉摸不定,不可企及的权力机制统治集团的代表。长城建造过程也更是有着对权力与组织的集中。也许正是这样的手法才在文学上诞生了“卡夫卡式”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吧。
    所有,这里小宋也诚恳建议大家返校后可以在书架上拿起小宋这本《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领略领略卡夫卡式的魅力!

  • 寒假精读一本书 【培根随笔集】
    史颜恺
    第一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匠——培根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百度百科
    培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对后世的影响,更多在哲学的思辨和认识方式上,而这些是身为高中生的我难以理解的……幸好,培根在他的随笔中并没有着重于哲学学术方面,大多是对生活问题的思考,生动细腻。
    第二部分:关于本书
    培根随笔主要是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散文,共58篇,每一篇针对某一个特定话题,文章大多短小精悍,而富有培根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第三部分:书 评(代有鲜明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关于读这本书的感受:对于非小说类的文学作品,我一向是敬而远之。这一次读培根随笔算是脱出我“舒适圈”的一次尝试。一篇一篇精读完,受益匪浅,相比于对写作的帮助,我的许多价值观更是得到了升华。然而毕竟年代久远,书中不少的内容和现代也是相去甚远。所以,理性吸纳即可。)
    初读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于我也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培根随笔集虽名为随笔,写的却是一点也不随意,书中每一篇文章无不是经过精心雕琢,雄辩滔滔让我不得不yy培老哥和孟子大战三百回合。文章围绕诸多话题(友谊,爱情,读书,远游,野心……)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论述,字字精简常有道德劝诫之箴言,再艰深的话题在善比喻者如培根的笔下也是浅显易懂,漂亮圆润。然而全书五十八篇,培根终不可能对每一个主题都很有见地,所以,读者尽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细读即可。
    论述文非小说,没有那么多情节可供玩味,在此也只能对一些我印象比较深的篇目稍作简析。与我最受用的当是【论嫉妒】了,“无德之人必会嫉妒有德之人。因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现在来看这句话,就不得不让人想到抓着公众人物缺点不放的所谓“键盘侠”,对成功者横施嫉妒吹毛求疵的同时,暴露的却是自己内心的虚无和溃烂。靠着嘲笑别人缺点的满足感过活,显然是无耻而卑微的,所以与其嫉妒他人,不如完善自己而超越他人,这样无论是从物质还是精神上,都远胜前者千倍万倍。而最精妙的是后面一句“其实真正聪明的人倒宁愿给人类的嫉妒心留上点余地,有意让别人在无关紧要的的事情上占自己的上风”。讲的是实力与人心的一种平衡,颇有些伦理意趣。其实有时太锋芒毕露往往会遭受嫉妒的白眼,有意留些空白和弱点,于人于己反而更得心安。再优秀也要给别人点自我安慰的空间不是?【论财富】也让我印象颇深,“事实上,过多的财富是无用的。因为一个人的需要有限,超过这种需要的钱财,便是多余之物”。我认为在当时阶级分化严重的欧洲,身为贵族的培根可以有这样的体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而这句话即便是在四百年后的当下,对于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社会,也还有着现实意义。
    而这本书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下个人看法)。手法上,培根最擅长的,但也是最让我生厌的,则是书中无处不在的辩证法思想,因为仿佛是语文写议论文的手法,可恨之处在于他把话都说圆了,后面的人也就无话可说,给人一种圆滑、世故的感觉,而这是我在其他论述名作之中所未见的。比如他论放债,先说放债对商业有害,然后笔头一转“话说回来”,放债对商业也有促进作用。太多的辩证让文章几乎变成了纯粹说理的机器,不容置喙,让人没有参与感。
    再者就是文人的通病,培根的说理有时也显得做作,比如“遗产的馈赠,最好是在生前,而不要等到死后,因为活着送人礼物是一种恩惠,而死后留给别人的东西,只是自己不能享用的东西”,令人不知所云。谁会有闲情逸致到行将就木了还要“送人礼物”??而且一个人得癌症躺在病床上分遗产,和死后遗书分遗产,好像没什么分别(毕竟你不是知更鸟)。诸如此类的句子之刻薄,令我这个放荡不羁的理科生费解。
    总之,【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不错的论述文集,但毕竟是欧洲早期文坛的作品,自有一定局限性。可见此书最大的作用乃在于上流社会沙龙清谈的时候以资妙语的参考书,在这个大家都下流的社会,还是省省吧。

  • 《1984》书评
    之前在寝室听到有同学向我们介绍这本书,在考试结束后,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它。在翻开《1984》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它不欢快、残酷,但当我真正去品读它时才感觉到那不单单是惨淡的,压抑、恐惧、迷惑、慌乱等等许多复杂的情感犹如棉絮堵住我的气管,巨石一样压在我心。最后我花上几天时间将《1984》这本书看完了。在前期阅读的过程中,还感觉这本书带有故事情节,容易理解,因此看的比较快。但是越往后面看,越觉得难懂,一些概念性的描写需要我花上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因此后期看的比较慢。
    因为只是看了一遍就来写书评,因此我就从我印象深刻的几句话来分别写出我对它们的理解。这三句话就是在书中经常提起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战争即和平
    在书中介绍到大洋国、亚欧国和东亚国经常硝烟不断,百姓也生灵涂炭。虽然这三个大国彼此势均力敌,谁也没有过高的本领将其他两国的哪一个国家打败,其自身也有着优越的条件以防被其他的国家攻击。但是这三个国家却也还存在着战争,他们一直在制作战斗武器,食品等以备作战需要。这是为什么呢?书中作者已有提及:人民学习文化就会引发他们独立思考,而异端思想正是影响统治的大忌。因此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即要用保持群众贫困的方式来占用底层人民近乎所有的闲暇时间,让他们在日常生产之外没有时间来进行文化学习和思考。这些统治阶级的人想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因此,他们就宣布要对外作战,对外作战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一方面,统治者向底层阶级的让人宣称在作战,那么底层人民就会把生活中各种矛头指向其他两个国家,而不会想着是自己国家的领导的不当致使的贫穷,在这一方面,统治者可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作战耗费了大量的物资,那么底层人民就会一直想要去争取保持自身生存的基本物资,没有时间去想要和上一级阶层的人革命,在这一方面上,就可以维持统治阶级的利益。
    自由即奴役
    自由即奴役则来源于党对于人民所能掌握知识的垄断。在小说中,无产阶级和党员们是分开的。无产阶级们享受着外围党员们所无法想像的自由,可是他们的生活对于党员们来讲与猪猡无异。无产阶级的女孩在趁着年轻和男孩子们快乐地生活,然后在三四十岁时早早地老去。无产阶级可以随意喝酒,可是他们也随时处在被火箭弹打死的危险当中。因此可以理解为:在党员的理解中无限的自由即是一种意义上的奴役。这真是一种可悲的现象,人没有了知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无知即力量
    我个人对这句话的影响还是非常深刻,之前在看王小波写的《一直特立独行的猪》里面,王小波就引用了这本书中这句话“无知即力量”、同时他也加上了培根的名言——“知识即力量”。当时我还有些不了解,平常我们听说过的较多的说法都是证实知识就是力量。为什么还有一句“无知即力量”呢。所以当时对这句话还是心存疑惑,直到看到了《1984》中对这句话的介绍才豁然开朗。在书中第二部的第九节中,作者曾提出这样一个观念:“……从长期来看,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在书中描写的那个社会是一个等级划分明显的社会,除了那个虚无缥缈的老大哥之外,整个社会被分为了三个阶级。第一个阶级是核心党,他们主要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第二个阶级是外围党,主要是辅佐核心党。第三个阶级是处于最底层的无产阶级。在实际中,这些无产人员是没有资格能够进入上一层阶级中。但是这些核心党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使得这种政治社会能够长久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向无产阶级声称可以通过完全服从党,拥有完全正确的思想就可以进入核心党。这些党内人员觉得让人们处于一个无知的状态,就可以使得无产阶级一直生活在底层。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底层人们没有相关的知识去起义,当然这些底层人员甚至都没有起义的想法,他们的心中只有对老大哥的爱与敬畏。
    以上是我对“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理解,当然也参考了一些其他人的看法。在这本书中还有其他很多地方值得去好好思索,比如老大哥是否真实存在?还有核心党员奥勃良和主人公温斯顿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只有凭借我们自己去推理想象了。总之,我认为只要你静心、认真地品读这本书,你一定会了解到许多你所不知道的东西。
    48班 林柏宇

  • 才女必须有人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