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师《认识时间》 以上学的一天为主线,特定时间做事 如:8:05早读引发认知矛盾,8时1分与8时4分或8时5分,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每个大格之间都有...
冯老师《认识时间》 以上学的一天为主线,特定时间做事 如:8:05早读引发认知矛盾,8时1分与8时4分或8时5分,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每个大格之间都有...
教学目标 1. 认识“晒、极、傍”等3个生字,会写“变、极”等2个字,会写“天空、傍晚”等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体会“飘、穿、披”用词...
由于线上课程每节课时长只有三十分钟,考虑到网络接收、学生连麦等问题,实际上有效时间可能仅有二十分钟,所以我们按平时一节课授课两个课时,每节课四十分钟计算,就需要...
《植物妈妈有办法》所在的单元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这首运用生动拟人写法的关于自然知识的诗歌很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也易于激发孩子们观察探索自然的欲望。 李老师这节课以思辨性阅...
师:上课。 生:起立。站如松。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生:坐下。坐如钟。 师:请坐。 生:坐如钟。 师:聪明的孩子上课会倾听,眼睛会观察,心里还会想。上课之前,我们来猜...
《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
明天要来视导听课了,我准备的课文是《日月潭》,对于这节课,我有这样的几个设想。 一、好书分享【复习前面的文章+背景图+音乐】 分享古诗《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 二、文章导入...
《日月潭》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家乡”主题中的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先是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它名字的由来,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加法算式,复习加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出示三个加法算式,辨认相同加数的特殊加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3.游乐场情境导入,找信息提问题 4....
乘法的基本意义:等量组的聚。 在自然数的范围内,当每个加数都相同时,为了使加数的计算简便,我们引入一种新的运算:乘法,相同的加数的和就等于“加数”乘“加数的个数”。乘法最基本...
核心问题: 1.乘法从哪里来?(相同加数的加法) 2.为什么要学习乘法?(简洁) 找到因数、说清几个几,理解乘法的意义,建立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乘法从哪里来?从相同加数的和...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是在学习了连加、连减之后,进一步研究数的计算。在编排上与连加、连减基本相同,也是配合...
今天我去听了二年级王梦丹老师的一节数学课,王老师讲的是第二单元的“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的口算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所以这节课王老师从复习入手,这样就为学生架起了新旧知...
教育乃最有效力之事业,教育能改良个人之天性。人之性情有善有恶,教育能使恶者变善,善者益善,陶行知老师的这个观点,和古代孟子的“性善论”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教育能祛恶扬善。教...
写在前面的话: 自2月5日开始,我所居住的城区开始封城了,我一直住在乡村的婆婆家里,无法回到自己家,所以每天除了陪伴家人,就是读书。感觉生活比较悠闲,但心思却...
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考教资这个话题一直都很有热度,今天咱们就从几个方面好好对比一下: 区别一:考试难度不一样,师范生有很大优势 教师资格证不算难考,也有不少考生考了两三次都没考下...
多年前做的职业生涯规划文章,分享如下: 1.确定志向。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词的意境大约也是如此,不论作者当时想表达什么,读的人总有自己的体会。比如下面这首词,我读起来的感受就很“私人”: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
人生没有偶然,一切都已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