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酒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古来文人大多爱好饮酒。而唐朝的酒,有一种盛况空前的景象。“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长安城弥漫着的浓郁的酒香,铸就了李白的文思如泉涌。
纵观李白之诗,写酒之处数不胜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美酒与玉碗,郁金香与琥珀光,令人一扫身处外乡异地的沮丧凄楚,觥筹交错,唇齿留香,一个洒脱豪爽,放荡不羁的李白形象跃然纸上;“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困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花烂漫,开怀畅饮,眼前不再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杯完后再一杯,耳边仿佛想起那句“将进酒,杯莫停”,表现出李白的不拘礼节,自由随心的态度;“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花黄金白璧买来宴饮与欢歌笑语时光,一次酣醉使我数月轻蔑王侯将相,写出李白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放浪形骸,大气洒脱的李白形象活灵活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语言豪放自然,音韵和谐统一,过去的日子像流水般纠缠,只得举杯消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无法摆脱,表现出李白的内心郁结,心绪之乱;“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别出心裁,说不仅我爱酒,天地也爱酒,否则天上为什么会有酒星呢?地上为什么会有酒泉呢?诗作近于戏谑,表现李白嗜酒且理所当然的自信与不羁。
李白与酒,像是命定的夙愿,若世上无酒,李白还会是现在的李白吗?
高一55班 李怡萌
浅谈杜甫家国情怀的形成
杜甫被称为“诗圣”,备受历代文人雅士推崇。除了杰出的艺术成就,他的家国情怀也是使他从众多诗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一) 少时家庭熏陶
杜甫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他的祖先多半充当过太守、刺史、县令一类的官吏,在他给他第二个姑母的墓志铭里提到过“远自周室,迄于圣代,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在《进雕赋表》里也说过他的祖先自杜预以来就“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可见其出身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杜甫继承、践行了杜预以来“奉儒守官”的家庭传统。杜审言,杜甫的祖父,则在杜氏家中又添上“诗”这个传统。正是远祖杜预的“奉儒守官”,祖父杜审言的“诗冠古”,两个方面的杜家传统,影响并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二) 匡世济国的责任和理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写的《望岳》诗中的句子。开元二十四年,诗人开始漫游祖国大好山河,北游齐、赵,这首诗就是他在漫游途中有而作。诗人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他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蕴藉其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则是杜甫《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句子,这句诗明确表达了杜甫一生的执着追求和政治理想。可以说杜甫一直胸怀着的都是安邦定国的远大抱负。在杜甫的一生中,无论职位大小,无论身处何地,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的诗中自然地流露出崇高的家国情怀。
(三) 命运多舛
在杜甫四十五岁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安置好家人便投奔前线,但被叛军控制在长安,后得以冒险逃出,为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的职位,杜甫此时才算是真正的当上官员为国效命。后来严武又推荐其为成都剑南节度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但杜甫因不习惯幕府生活而辞去,之后便再无担任何官职。可以说他的仕宦生涯是不得意的。亲历战乱、官场失意,使得这位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更能够理解天下苍生的苦难。《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写出了他所看到的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他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纵观杜甫的一生,尽管他求仕无门,怀才不遇,生活困顿,但是他从来都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家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一起,“位卑未敢忘忧国”,胸怀天下,心系社稷苍生。他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读者的心灵,激荡着读书人的情怀。
55 吴倩
(???发不出来???)
论杜甫的家国情怀
众所周知,与杜甫紧紧相连的是他如史书一般的诗歌。他给我们的印象总是深沉抑郁的,若隐若现的翻出一种对于众生的怜悯和慈悲。这样的怜惜使他心中的愁绪,就如东去的江水滔滔不绝,绵延蜿蜒。经过历史长河的层层积淀,这样的这样的愁绪最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定义——家国情怀,且就这样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万古不朽。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写的三首《望岳》诗之一。他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和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他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则是他在《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句子,更加明确表达了其一生的执着追求和政治理想——那就是能辅佐君主,使他的政绩超越在尧舜之上;再令江河日下的风俗返朴还淳。可以说杜甫一直胸怀着的都是安邦定国的远大抱负。而在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一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提起那篇让人潸然泪下的《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将民生疾苦记录在笔下的史诗,将内心的痛心疾首倾泄于字里行间。这些,都是他用血泪在一个王朝日趋模糊的背影中,所书写下的——对于忠贞的深刻诠释。
纵观其一生,他总是在挫折中踽踽独行。鸿鹄之志难展,报国热忱无门。但他始终“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心,爱着芸芸众生。他爱得深沉,爱得无奈,爱得艰难,却更加爱得笃定。如此之爱,聚小流以成江海——便汇聚成了他博大的家国情怀。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情怀,在中华民族浩渺的诗歌星河里,他的诗成为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恒星,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其本人也被后人追封为“诗圣”。
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后人的心灵,激荡着中华儿女的情怀——家国情怀。
五十五班罗雅丹
近期读了李白、杜甫的诗歌,初步领悟到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之准确评价。 李白诗风多变,多以清新飘逸,雄奇浪漫见长,诗歌内容涉及广泛,尤其是抒发理想受挫的苦闷,放...
仙人与圣人
人们说:“真情流露的人是可爱的,更是令人钦佩的。”是啊!真性情自风流。
人们说:l’’他站在顶峰。’’其实,他站在另一个世界.一个浪漫瑰丽的诗与酒的与月的世界。
因此,他无法与市井小民共饮,无法和高管贵妃对酌,看上去,这个剑客在这个世界一无所有。但他其实拥有很多。他得罪了高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有长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有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还有,庐山,敬亭山,桃花潭,凤凰台……
他,是属于大自然的,在他二十四岁那年辞别故土,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他踏遍了大唐河山的山山水水,所到之处便留下他气势磅礴的文字:太白巅峰之上,他叹道:“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独饮于敬亭山间,他向敬亭山举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置身于庐山飞瀑前,他怅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浪漫而奇特大胆的想象,所有的山水便在他诗里灵动起来,甚至那伟岸的山脉都柔和温情起来。
提起杜甫 ,人们都说他是一位圣人,但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他生下来,是在完成一场救赎,他把自己的才华用来书写国家,书写人民,书写忧思,书写悲伤,他书写自己,有书写别人。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人生得意须尽欢: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同是月夜,仙人潇洒举杯仰天,圣人慨叹悲歌大地
1班 尹帮臣
何来“李杜”,为何“李杜”
世人皆言李杜李杜,好像这俩人出生就在一起放荡不羁,一辈子手拉手肩并肩共闯天涯一样。这显然是不成立的。为什么这两个大诗人要放在一起,加个“李杜”的并称?
大家都知道,李商隐和杜牧也称“(小)李杜”,但在历史上,留有名字的“李杜”有七对之多: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李膺、杜密(汉代同宦官专政作殊死斗争的名臣),李固、杜乔(汉代同权奸梁翼进行斗争的名士)李云、杜众(汉代同“十常侍”斗争的名臣),李冲、杜预(南北朝,具体不详),李韶、杜范(宋代清官),就是数辈分,李白杜甫也在后面了。(值得一题的是,杜预比李冲早生了150年,两人仍能并称,只能说明这两个人是单纯的相像或者单纯的“志同道合”了。)这些“李杜”,大多出自史学家之口,而我们的“李杜”来源就不清楚了,更多人倾向于文学家们提出了这一并称。
那就从两人文学成就谈起。众人皆知,李白放荡不羁,杜甫忧国忧民,一个浪漫,一个现实,要说共同点,恐怕还真不好找:前者仕途不顺蔑视权贵,后者只求一官大庇寒士;前者饮酒作乐天马行空,后者愁于生计沉郁顿挫,生活决定人生。两人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成就,怎么也不会放在一起。
而两人的生活经历就更没有理由并称了。李白,扯远点是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说近一点也是商人的儿子,几乎一辈子家境富裕,不然怎么会“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杜甫,虽然是北方的大士族,青少年时家庭环境优越,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但是后面嘛,大家都知道,穷到“床头屋漏无干处”。要是谈阶级,前者要算半个“资产阶级”,而后者说成“无产阶级”也不过分。更何况,李白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就已经声名远扬,汪伦等人天天邀请他去做客,而杜甫,贫困潦倒了也没几个人来接济,出名更是在去世后很久以后了。若是去问一个唐代人,几乎是知李白而不晓杜甫。至于李杜相见,就是在李白43岁,杜甫32岁时的744年了。一个小迷弟遇到偶像(@刘雨佳),和两个著名大佬相遇还是有点差别吧,而且两人748年后就没有什么交集了,有的话也几乎只是杜甫单方面思念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
各类资料上说,李白杜甫由于“志同道合”而结为好友,其实并不一定。虽然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饮中八仙歌》),但是在李白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吧;要说李白有多么忧国忧民,也不见得吧。两人大概就对出仕为官可能有共同点,对吟诗作赋有共同爱好,对文学造诣有共同追求,其他的,真不好说。顺带一提,两人都信奉道教。
所以,“李杜”这个并称,承载的大多是后人对这两位大诗人的崇敬,但要说这两个人怎样怎样,真的,不好说。
2 罗梓文
李杜,这两个自古以来便被放在一起比较的名字,始终是难分高下。
李白傲,但他有傲的资本“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几字无意雕琢,却渲染出灵动清新情态。李白的浪漫洒脱,是与生俱来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的真实写照。他的诗豪情万丈,既然不属于庙堂,又何必在山水中也对它念念不忘,反成了“羽化而登仙”路上的羁绊。不如“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让荣辱都留在过去,忠于自然,忠于文字,留下奇幻华丽的诗句。
与李白相比,杜甫可就是劳模了。一次次入仕,又一次次落荒而去,他依然心忧天下,惦念着天下寒士有没有俱欢颜。他一腔热血而去,迎接他的却是帝王的疏远,人情冷暖。与其郁郁而活,且不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而同销万古愁”。他即使人微言轻,仍旧不停呐喊,精神可嘉,但先贤不也有“穷则独善其身”的说法吗?何苦老抓着自己掌控不了的天下不放呢?
所以从文学上我更喜欢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天真愉快,为的自己的忧思找到酒与月为伴。他在发现自己的不擅长时及时放手,有自知之明,且掌握好自己能把握的,享受当下,及时行乐,将对政治的热情投入对诗歌的领悟体会中去。或许有人会反驳,说杜甫是潦倒不济,没有纵情山水的资本,但经历相似的陶渊明不也在飞鸟投林,月明星稀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吗?杜甫的诗多是记录史实,但是他却失去了内心的平和。
从历史的角度读杜甫无疑是最好的倾听者,他用冷静的文字记录下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炎凉,而李白却显得有些出世,不关心他人生活,人民疾苦。“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的苦楚又岂是李白白这样的谪仙能够体会到的的。杜甫以他敏感的神经和对天下人的热爱,像那一段兵荒马乱不堪回首的历史永远的刻在了他沉郁顿挫的诗里。
反正因为历史上有李白这样的超脱者和杜甫这样的勤奋者,才使历史的精神不断向前,人民的生活也不断进步。我们应学会李白的自由自在放荡不羁,也应该有杜甫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更重要的是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不让自己郁郁寡欢,也不对天下冷眼相迎。这才是我们读遍千古文章所要学会的心性。1班 马稚媛
古云:"仙近于天,圣近于地."
公元744年,杜甫与李白初次相逢于洛阳,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同饮同醉,携手同游,度过了一段彼此难忘的日子。杜甫在成都做节度使严武的幕客时,生活还算安定。闲暇时常想起与李白相处的日子,这时他们阔别已经十多年了。想起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好时光,杜甫总感慨不已,颇为怀念。如今正是仲春时节,蓉城景色秀美,心旷神怡,李白若能来此同游,那该是何等美事。
但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及价值取向。李白是豪放流,一生放荡不羁,力士脱靴,贵妃酌酒,可谓洒脱到了极至,他的诗也是无比豪迈,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李白天才放逸,诗歌自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杜甫当世英才,诗歌兼备众体,是人能的极致。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大。
韩愈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两人的时代背景不同,李白的诗主要出自盛唐时期,那时候太平盛事,歌舞升平,所以李白的诗大多阔达豪迈。而杜甫的诗主要出自晚唐时期,那时候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土地荒芜,所以杜甫的诗一般都十分关心民间疾苦;个人经历也不同。李白早有诗名,杜甫一直默默无闻;性格完全不同,李白洒脱豪迈,嗜酒,更狂放不羁,杜甫是传统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更关注民生。按理说,二人是无法相比的,但就个人而言,杜甫可能是比李白更伟大的。
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望岳》的年少抱负,到《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的喜悦自以为国家安定后一展抱负,却落得《登高》中描写的“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晚年境遇。诗人一生的坎坷催人泪下,一生的严谨做文却没有换来生前的荣华,到了晚年潦倒时的诗作更是登峰造极。一生做学问的态度没有因为境遇而改变,一生的坎坷,一生的大起大落不影响他对于自己的要求。
如果前期杜甫形成风格是为了受到赏识,那后期作品的超越就是一种风格的坚持。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持,坚持一贯的严谨,坚持一贯的作风,坚持总结前人经验发展新的风格,坚持试图超越自己。
如果说李白的诗是个人的写实,那么杜甫的文章便是整个唐朝的真实写照,是超越于个人的国家情怀,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的根与魂。这种精神,这种情怀,在现代社会仍然是需要的。让我们把它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高一二班 陈昌棣
老杜
老杜虽然和太白共称为“李杜”但两人诗风却大相径庭,这或许和老杜所处的时代有关。那么今天就从老杜的人生经历来说说他的诗风变化。
第一期 梦想
老杜出生在官宦世家,做官自然也应是他的“素业”。那么他当时所接受的教育也与此有关。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展现出了他的仕途理想。在那段时间,正是杜甫读书和壮游的时期。当时也处于开元盛世,老杜的经济条件也较好,这是他一生最快意的时光。他四处游历,让他接触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心胸,正如此他早期的诗篇中带有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表露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不过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而出名的老杜,这仅仅是他的准备时期。
第二期 长安十载
安史之乱前期,因为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能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更是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并且经常挨饿“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在这种生活下,杜甫也想过退隐,去“潇洒送日月”。但他放不下,是想一个胸怀天下的人怎能容忍自己的不作为。老杜没有回避困难,积极入世。生活给你关了一扇门,但也为你开了一扇窗,老天阻断了老杜的仕途之门,却开了他现实主义的窗。老杜渐渐地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和统治者的罪恶,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杜甫也曾有这样的诗句“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又如“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等,这些诗句无一不反映出杜甫身上那种渴望济世扬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怀大志,但是杜甫的这种理想和抱负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之上的。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第三期 馅贼与为官
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乃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他为献身的四万义军哀悼,告诫统治者“戮力扫搀枪”。他一方面说着兵役的黑暗,同情百姓;一方面又鼓励人民参战。他深入人民,这使他写出了 《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爱国诗篇,达到他现实主义的巅峰。他的诗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通过远眺,想到了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现状,从而凭依窗轩,胸怀家园,不禁涕泪交流。又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在这首诗中,由于听到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而惊喜若狂。可见,杜甫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是来自于国家,这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第四期 漂泊
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经常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这时候他也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不同的是这一时期抒情更为浓厚,但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这也是他名垂青史,受人崇敬的原因了。
写的不好,让大佬们见笑了。一班 马新羽
感觉大家都写得好文艺,就我的emmmmm
梦醒时
开元盛世中的唐朝,好像只是文人们做的一场美梦,锦绣交织的繁华,就这么突兀的摔碎在渔阳的鼙鼓声中。
这是一场浩劫。半壁江山沦陷,三代帝王陨落,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诗人们从梦中醒来,才发现这世上不只有诗酒月华,春花秋叶,还有枪戟战火,枯骨哀鸿,他们又该如何面对这千疮百孔的现实呢?
但有人,他从未梦过,在众人都酣睡时,他只睁着眼忧虑地看向远方——即使前方,只有迷雾。
他,就是杜甫。
在战乱的钱后的繁华里,在诗人们都做着美好的梦,歌颂着这太平盛世的时候,他面含悲戚地听着道旁征夫的哭诉,“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他眉头紧蹙地行走在冬雪覆盖的道上,看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眼刻讥讽地远远望着佞臣的车轿,说着“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时,他可能就已经嗅到了战乱的硝烟。
盛世的诗人的心太小,总为自己个人的境遇唉声叹气。所以杜甫是属于乱世的,他的心不属于自己,或者说,不全属于自己。心忧天下,情系黎民不仅仅说是在这场浩劫中,而是自始至终,终身如此。他一直行走在同时代的人的前方,所以他一直清醒,所以他一直孤独。而正因如此,在盛世的梦碎掉后,惊觉的诗人们才能在抬首时,看到前方那个清醒却孤独的身影,踉跄跟上,而不是迷失在战乱的迷雾中。
众人皆酣睡于美梦中时,杜甫执着地睁着他的眼,看向众人都未看到的迷雾;现在,梦醒了,我们也只能揉着惺忪的睡眼,看着他的身影缓缓消失在迷雾之中。
2班 彭家琪
执念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可见,李白和杜甫的心里,都有着一份放不下的执念。但迥异的性格,使得诗仙诗圣在相似的人生境遇中,留下了风格截然不同的诗篇。
都说李白放浪形骸,洒脱不羁,但谪仙人又何尝不染世俗之气?“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也迷惘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也无奈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也忧愁过。只是,李白显然更善于寻乐,更渴望摆脱。他总能在孤身一人思绪难遣之时,有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趣,总能在屡遭贬谪,深陷泥潭之时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总能在前途未知,郁郁不得志之时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一盏美酒,三两好友,李白沉醉于这样的生活。风月诗酒总能让太白忘记忧愁,酩酊大醉总能让他得到自由。在人生坎坷,时局动荡之时,他毅然遁世,次蜀道,访太行,做青崖白鹿,做乱世神仙,把执念藏在心底,赋予诗中。
而杜拾遗显然没有李白的豪情,对于执念,他始终放不下。眼前同是“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的壮美之景,他却只能感叹自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悲惨命运。同是登高,相比于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辽远,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显然多了几分沉郁。都说杜甫活在当下,李白活在梦里,一笑之后未尝不觉得有一定道理。李白何曾见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有何曾梦到过“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他对“致君尧舜上”的执念,注定了他“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人生写照。
为什么现在的我们推崇苏轼?因为我们不想过杜甫疲于奔命的生活,又做不到李白那样的逍遥似仙。我们都有执念,所以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自爱铿然曳杖声”有滋有味,简单适足的生活反而成为了我们的向往。
喝最烈的酒,行最远的路
我爱李白,爱他的放荡不羁爱自由,爱他以布衣之身抗权贵,爱他张扬的个性,更重要的是爱他的生活和他走过的旅途。
李白是个不折不扣的旅游达人,一生都在行走,一生都充满自由。有一段文字这样记载李白的旅程: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一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旅行,背上包,不问世事,一路山水,到十里桃花间写自己的句子去。
离开青莲小镇,来到成都,一登那散花楼,便流泻下这样的诗句“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天府之国的景色全然不够满足他游历的心,又独登上了金陵凤凰台,感叹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传说李白一生攀登了80多座山,自然少不了在山上写下诗歌的一时快感,到了安徽敬亭山落笔生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一写,活生生的把敬亭山变成了网红,后人似乎都想重走这充满诗意的登山之路。白帝城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少不了李白的身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庐山,是江西首屈一指的名山,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看到这画面,耳边就萦绕出儿时熟读成诵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不仅走过这瑰丽山川,还跨过险峻要塞,写下《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一程山水一阙诗,一路红尘一场梦。畅饮一杯酒,踏上一段旅途,尽情山水,抛洒青春,李白活的像仙,像梦,一生都在浪荡,一生都在飞扬。
高一55马乐🙈
与孤独共舞
我是更喜欢李白的。
因为他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样子像极了自己;
因为他敢爱敢恨、才气绝伦像极了我想成为的模样;
我沉迷于他的诗句,也艳羡他的狂傲。
李白是狂。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是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我却觉得他是那样孤独。
他是谪仙啊,人间怎么能留得住他。年少出蜀,也曾登匡庐;朝堂之上上书,献赋,随永王起兵也好,他一直都在追逐,可是连他也不知道自己在追逐什么。是功名吗,是安稳度日吗,是名垂青史吗,他也得意过,也失望过,名声,官职,钱财,李白都拥有过,然后他亲手放弃,
他不能似乎也不想只是守良田美宅桑竹的富家翁。
直到四十九岁那年。他在《寻阳紫极宫感秋作》中写道: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昔日数十年的投身功名,潇洒交游,都突然开始变得疏离而陌生。他迷惘了,不知道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
四十九岁,是神奇的年纪。
《淮南子·原道训》中有一个故事,叫: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他终于陷入彻底的孤独。
重庆的滚滚巴水边
长安的聊到落寞时
嵩山的沉沉雾霭间
元丹丘的庄园里
在沉香亭的琵琶声中
他终究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他有钱但不会理财
他还坐过牢
也不顾家
还喜欢酗酒
但我还是喜欢这个真实的,不羁的,狂妄的,与孤独共舞的诗仙李太白
李白的诗极具狂放,契合唐朝及之前的观念,而杜甫的诗则极具恭谨,符合宋朝及之后的观念。犹如一个是月夜下纵马奔驰的游侠儿,而另一个则是卷宗丛中唯唯诺诺的循吏。——
李白的诗注重音韵,这种音韵是一种亘古不变的审美,所以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上口,杜甫的诗则拘泥格律,就一如他的思想,每首诗都必然小心谨慎地遵从着法旨而不敢有丝毫逾越,所以反而呆板,千年之后的人因为语言的演变读来更觉别扭。(我相信学生时代如果有可能的话,李杜之诗可以只选一人的背,那么多数人都会选李白的,李白的诗即使很长都可以一气至底地背下来,杜甫很多绝句或者五律七律都足以让人抓狂)
李白的创作是所思即所写,神思偶至辄动笔,挥毫而作,不加一点,而杜甫的创作则更像是为写而写,为了表达某种思想而去写,尤其是那种所谓的忧国忧民,看起来却更似乎像是矫揉造作。(小时候查作者生平时,看到杜甫做的那些小官,总是心想“就你这么个小人物,国家兴亡大众喜忧关你屁事!你饭都吃不上了还有闲心管这管那的,老实呆着吧!”哎,菲薄古人,实在不该啊!)或者打这么一个比方,李白的诗作就像是大家青春时代偶然梦觉而随手写下的随笔,未必细细雕琢却真情流露,而杜甫的诗作更像是考场之中的命题作文,谨慎地依从题目要求,传达着规定好的价值观,字数并不太少,精细把控更是符合一切考试要求的规范,然而写了很多却没有一点点真价值,空洞乏味,无病呻吟。
虽然我本人尊李而抑杜,但我仍然毫不避讳地说,杜甫的才情与诗作的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及李白之足趾上的微毫,能够与杜甫比较才情之人,不可胜数,李白之才情,则鲜有人及,若论超越,汉语文学里未曾有闻。杜甫的诗作能被拔高到如此地位在我看来更是一种政治正确的体现,文人被认为就该收起傲骨,收起狂放,收起放纵,像他一样忧郁深沉忧国忧民,谨小慎微,做一个中平的顺民忠臣。李白的诗作则不同,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看见美食停不了口,琼浆玉液必痛饮不限量,艳丽游女妖冶姬妾一至则揽入怀中,舞剑赏月,围猎放歌,名山大川任驰骋,管他人间喜与悲。杜甫可以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观念下成为大家,但李白传达的却是人类共通恒久不变的那种美感。 55 王培雅
谈李白的孤僻与豁达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诗无数,被称为“诗仙”。他一郁闷就喝酒,他一饮酒就诗兴大发,(一作诗便流传后世让我们背诵)。在他的诗中,有着一位在行路上饮酒的人,一位在黄河边饮酒的人,一位在月下饮酒的人,一位在山中饮酒的人,旷达豪迈,但背后却又着不同于常人的境遇。
唐代疆域辽阔,国势强盛,政治开明,文化发达,但一些诗人仍然有强烈的孤独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白。李白性格旷达,贫富贵贱,无所不交。上至宫廷大臣、王公将相、县令判官、秀才郎中,下至农夫老媪、道士僧人、渔夫隐士,都可写进他的诗中,但李白仍时时感到内心巨大的孤独无依之感。李白有很强的功名心,希望“济苍生”“安社稷”,但现实又总是使他难以入愿,虽有机会供奉翰林,但傲岸的性格使他不愿奴颜婢膝。以李白的旷达性格和交游之广,有时我们很难理解为何他还有强烈的孤独心态。他在《悲歌行》中说:“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这真是孤独痛苦到了极点。他在《行路难》中呐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不是李白的傲气,而是清明圣世诗人无路可走的感慨,同时也是诗人孤独心态的真实流露。
同时,李白又有着转孤独为慰藉的能力。在《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将独自一人的情况变为三人同聚的情境,可谓绝妙了!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更直接地抒发了自己的旷达豪迈的胸襟。在当时的社会中,李白没有得到重用,他在长安城中的经历给了他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情感上的体会。他在诗中放飞自己,给自己想象,给自己翅膀,梦游天姥,飞跃黄河。也正是有这样的情感,李白才能够在现实中不断地仗剑前行。
孤独和豁达本就不矛盾,现实中的李白境况不如意时,利用诗来使自己看淡人生。如今没有人和李白结识过,可他的乐观洒脱,他的放荡不羁,在他的诗中均有体现。他活在盛唐,也活在当今!
高一二班 安达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