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喧闹----是否丧失了“古韵”
    历史课本里,唐宋明清繁华商业街的绰约风姿,不止一次让我们惊羡不已、区区向往。一句“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照出的琉璃光色,是今人心中的无限向往。一幅《清明上河图》使得今人无限惊叹于古代市镇的熙熙攘攘、秩序井然的繁盛街市,想象着有一天置身于瓦舍之间,聆听民间风华声姿,妙趣横生;置身于元宵灯火之间,让缤纷琳琅满目绚烂,浪漫怡人。而“古城”二字是无数淡泊之人心之所向,他们心中,那里风烟袅袅、鸟语蝉鸣,那里不谙尘事、古朴静谧,就像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一般神秘悠远。而凤凰古城这座重镇这个活泼炫彩的精灵,是否就丧失了“古韵”了呢?
    楼台建筑便是“古韵”的确切之证。的凤凰古城建于清代,又是28个民族的聚居之城。古城的建筑以吊脚楼为特色,木质结构的巧工为人叹为观止,并且民族之风活泼盎然,框架性的设计支撑了整座古城,飞檐斗拱恣肆伸展,青瓦石墙构成的房屋鳞次栉比,色彩于北平遥相对明丽,确是古时建筑、古色建筑、古工建筑。
    民族多姿的凤凰城,民俗古韵难道缺失?凤凰古城有土家族105万人、苗族86万人,少数民族文化风俗浓厚。土家族人擅长织锦、剪纸、蜡染、雕刻等传统工艺,其中织锦源远流长,保留了大部分古时技艺,土家族人唱歌的技艺与传统也持续了几百年。苗族作为一个好客的民族,自称蚩尤后代的他们,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苗族姑娘的白银头饰、项圈与色彩绚烂的民族传统服装也是历史的见证。凤凰城里多的是各民族载歌载舞,一年的节日风情数不胜数、别有风味。再伴随着带着古韵的活泼的吊脚楼和楼塔,别有一番风味。说起“缺失古韵”,苗族人和土家族人会告诉你,无论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是无阻匮乏的昨天,他们都会坚守自己民族的民俗古韵,一直走下去。
    凤凰古城,无论是城还是人,都未丧失那份古老的纯真。何来“商业化重刷了古韵”之说?凤凰城本是座富庶的鱼米之城、民族之城,过去拥有的繁华商业街,今日虽变了模样、多了花样,但城市的兴旺与“古韵”的丧失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冲突,而是在时代的进步中更散发出流光溢彩的活力,也不愧是湖湘重镇。“古韵”分很多种,若想尝尝宁静淡泊的“古韵”,也许要避开像凤凰城一般的历史要冲之城。
    55张 馨予(艺佳)

  • 我们的茶峒和他们的凤凰古城
    55班郝婧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凤凰古城又一次地以被曝光者的身份走上了人们的银幕:据多名游客称,凤凰古城景点门票费取消没多久,当地今年又开始了老动作,趁着旅游小长假收起了门票,因此引起了旅游团同游客和景点的纠纷。
    当时只得无奈地想想:这些还能算作新闻了吗?这些年每次旅游期间,各大媒体不都不厌其烦地为大家曝光着这些事件吗?凤凰古城,可能只是这次换了一个名字罢。
    好了,此剧一出,网上的网友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喷了:“还我茶峒,你们的良呢!?”“唉,现在连凤凰古城都堕落了”“钱钱钱!现在的这些人就只晓得多发点财!”舆论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只能说,网上喷子的话没有分量,一棒子打死貌似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现在,人们对旅游景点或多或少地抱有陈见了:说治安治安乱,说景点景点也是徒有虚名。最积极的要数小商小贩了,恨不得你在当地多剁手几次。人们悲伤地说到,什么嘛,都是些屠宰场。

    好了,还是回到凤凰古城一事上来说吧。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读了《边城》的游客是怀着这种期待奔赴此地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平时都是在城市里忙碌,生活在的是一个钢筋混凝土拼凑的拥挤之地。快节奏的生活着实容易使人疲惫,这时,像凤凰古城一类的山水自然之地就深深地勾起了他们无线的向往——他们想放慢点,在现代文明之隅找到留念的感觉。他们不求得繁华,只求自然。
    而事实告诉他们,一切不是这么回事。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大搞经济建设,在开发问题上一些人毫不手软。城乡差距大的问题在中国确实严重,城市发展着,你怎么能叫偏远地区不跟进?换句话说,不可能一边叫城里人经商发财,一边又强求着穷乡僻壤为了一贯的名风名俗而不跟上时代的发展。
    如此的结果就是,凤凰古城的人民为了生计也记起了账。茶峒是凤凰古城的一张响亮的名片,这就意味着发展文化旅游无疑是致富的最佳途径。对小商贩来说,市场的扩大有利于扩大销量,茶峒的棓子也可以远销各地。商铺的增多又带动了楼房的需求量,房地产开发又好好赚了一笔。这时,最高兴的就是政府了:“我们这不通人烟的地方,也总算发展起来了!富起来了!”在GDP上大概又可以记上一功了。
    也许,这世上本身就有着这么多矛盾。
    城市与山村。
    物质与文化。
    还有人自身。
    说人自身。城市人渴望找到个像茶峒一样心灵的栖息之地,摆脱喧嚣回归自然,他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淳朴。相对的,茶峒人民更愿意发展凤凰古城,因为物质的生活告诉他们世世代代的农耕生活带给他们不了现在的享受,他们也有追求更品质生活的权利的。
    但无论是城市人还是茶峒人,他们的两种价值追求是能够提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现代人,一方面有精神的无线追求,一方面也有物质的无限追求。
    关键就是权衡两者。
    拿凤凰古城来说,对旅游当地,发展是发展,但茶峒文化是拿来叫你传承的,又不是叫你一股气地拿来当宣传广告。文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同物质挂钩,但前提是文化不应受到折损。同样,物质可以在文化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但你不能假借文化之名大发横财。我认为,发展之中体现固有文化底蕴,是尤为重要的。旦凡一事都得有个限度,亦是尤为重要的。
    还有游客,应当在这个时代持一种包容态度。相信读过《边城》的游客,都是为追求书中那份难有的宁静。那反过来说,莫非只有茶峒才有宁静了?若一个地方的宁晋因名声大噪而打破,那为何不以宁静之心去生活里寻得?可能你有一天会发现,你不用苦苦的坐几百公里的车去远方寻找,老家的麦田里,原来一直都回荡着宁静之声。

  • 我们的茶峒和他们的凤凰古城
    55班郝婧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凤凰古城又一次地以被曝光者的身份走上了人们的银幕:据多名游客称,凤凰古城景点门票费取消没多久,当地今年又开始了老动作,趁着旅游小长假收起了门票,因此引起了旅游团同游客和景点的纠纷。
    当时只得无奈地想想:这些还能算作新闻了吗?这些年每次旅游期间,各大媒体不都不厌其烦地为大家曝光着这些事件吗?凤凰古城,可能只是这次换了一个名字罢。
    好了,此剧一出,网上的网友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喷了:“还我茶峒,你们的良呢!?”“唉,现在连凤凰古城都堕落了”“钱钱钱!现在的这些人就只晓得多发点财!”舆论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只能说,网上喷子的话没有分量,一棒子打死貌似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现在,人们对旅游景点或多或少地抱有陈见了:说治安治安乱,说景点景点也是徒有虚名。最积极的要数小商小贩了,恨不得你在当地多剁手几次。人们悲伤地说到,什么嘛,都是些屠宰场。

    好了,还是回到凤凰古城一事上来说吧。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读了《边城》的游客是怀着这种期待奔赴此地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平时都是在城市里忙碌,生活在的是一个钢筋混凝土拼凑的拥挤之地。快节奏的生活着实容易使人疲惫,这时,像凤凰古城一类的山水自然之地就深深地勾起了他们无线的向往——他们想放慢点,在现代文明之隅找到留念的感觉。他们不求得繁华,只求自然。
    而事实告诉他们,一切不是这么回事。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大搞经济建设,在开发问题上一些人毫不手软。城乡差距大的问题在中国确实严重,城市发展着,你怎么能叫偏远地区不跟进?换句话说,不可能一边叫城里人经商发财,一边又强求着穷乡僻壤为了一贯的名风名俗而不跟上时代的发展。
    如此的结果就是,凤凰古城的人民为了生计也记起了账。茶峒是凤凰古城的一张响亮的名片,这就意味着发展文化旅游无疑是致富的最佳途径。对小商贩来说,市场的扩大有利于扩大销量,茶峒的棓子也可以远销各地。商铺的增多又带动了楼房的需求量,房地产开发又好好赚了一笔。这时,最高兴的就是政府了:“我们这不通人烟的地方,也总算发展起来了!富起来了!”在GDP上大概又可以记上一功了。
    也许,这世上本身就有着这么多矛盾。
    城市与山村。
    物质与文化。
    还有人自身。
    说人自身。城市人渴望找到个像茶峒一样心灵的栖息之地,摆脱喧嚣回归自然,他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淳朴。相对的,茶峒人民更愿意发展凤凰古城,因为物质的生活告诉他们世世代代的农耕生活带给他们不了现在的享受,他们也有追求更品质生活的权利的。
    但无论是城市人还是茶峒人,他们的两种价值追求是能够提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现代人,一方面有精神的无线追求,一方面也有物质的无限追求。
    关键就是权衡两者。
    拿凤凰古城来说,对旅游当地,发展是发展,但茶峒文化是拿来叫你传承的,又不是叫你一股气地拿来当宣传广告。文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同物质挂钩,但前提是文化不应受到折损。同样,物质可以在文化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但你不能假借文化之名大发横财。我认为,发展之中体现固有文化底蕴,是尤为重要的。旦凡一事都得有个限度,亦是尤为重要的。
    还有游客,应当在这个时代持一种包容态度。相信读过《边城》的游客,都是为追求书中那份难有的宁静。那反过来说,莫非只有茶峒才有宁静了?若一个地方的宁晋因名声大噪而打破,那为何不以宁静之心去生活里寻得?可能你有一天会发现,你不用苦苦的坐几百公里的车去远方寻找,老家的麦田里,原来一直都回荡着宁静之声。

    共读《边城》

    提起沈从文,自然会想到《边城》,这是他的代表作品。 小说如悠远牧笛,又如高山流云,淙淙溪涧,山间清风,让人低徊沉醉又唏嘘感慨。 白塔,清溪,黄狗,...

  • 论《边城》中的孤独感
    55班 吴倩
    摘要:《边城》一文通过湘西极富特色的自然景观、民族风俗,以及翠翠、爷爷等人物的情感和生活,展现了独特的湘西人情。清新的笔调下,《边城》弥漫着淡淡的孤独感。本文以孤独感为话题,分析孤独感的成因及文学价值。
    关键词:《边城》 沈从文 孤独感
    “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美好的景象,蕴含忧愁无限。孤独的小城,孤独的小屋,相依为命的翠翠和爷爷,茶峒大地上漾着孤独的氛围。
    一、 孤独的茶峒人
    茶峒城里的人们都具有美好的人性,但是都难逃悲剧的人生经历和结局。例如主人公翠翠,她单纯清澈,活泼可爱,但她从小没有父母,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巨大的年龄差距如一道鸿沟,隔开了爷爷和翠翠的世界,再加上远离热闹的小城生活,翠翠没有像茶峒的其他孩子一样的成长经历,这造成了翠翠的孤独,也注定了悲剧的结局。翠翠没有可以帮助她排忧解难的对象,她不敢直接向爷爷道出内心想法,不敢回应傩送的感情,总是被动地身不由己,最终导致三人的悲剧。
    《边城》中出现的茶峒人总是孤独的,痛失爱女的爷爷、爱而不得的杨马兵、孤独出走的傩送,作者有意无意地为每个人物添上悲剧和孤独色彩,传达出茶峒人的孤独,亦或是全体人类的孤独之感。
    二、 孤独的茶峒
    沈从文笔下的茶峒是一个远离俗世嚣闹的孤独的地方。从文中的描述上可以知道茶峒是处于四川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地方,偏远又尴尬的地理位置造成了这座小城的孤独。交通阻塞、经济落后,不仅有自然传统,风光秀丽,更体现出与时代脱节的孤独感。当看到端午节人们狂欢的庆祝场面时,我们会惊异于历史的传承,但同时也可以感觉到一种历史在茶峒的停滞。新事物兴起的城外世界与闭塞的茶峒城之间巨大的差异到底是难以逾越的。
    当读者阅读一段段介绍茶峒的文字,可能会惊叹于山清水秀、人情淳朴,可对这样的小城,大多数人也仅仅停留于这样的印象罢了,因为它离大家的生活太远。茶峒,一座孤独的城。
    三、 孤独的作者
    “一部作品总是必然地会带有作者本人的烙印”(蓝棣之)。在要么倒向传统,要么倒向西方的文人潮流中,沈从文始终是一个孤独的探索者。正是这种孤独造就了沈从文,使他保持深思、保持智慧,他充满感情地写作。
    在《边城》中,作者与严酷的现实保持距离,描摹一个孤独的小城,倾注了作者对人性纯粹与活力的赞颂与希望。
    坚守孤独,也是一种境界,像茶峒一样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沈从文的寂寞》|汪曾祺
    2、《真正的孤独的求索者——论沈从文的思想价值》|张建永

  • 论《边城》中的孤独感

    高一五十五 梁文怡

    《边城》一文中描写了许多次节日,都是热闹而盛大的,然而,全文却给人一种孤独感和淡然的忧愁。这是为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空的孤独。文中的“边城”位于四川与湖南的交界处,位置不免尴尬起来,归属感也因此而淡薄;联系作者本人,沈从文自认为处于城市人与乡下人的“交界处”,正如这边城一般,似乎属于哪一边都可以,又似乎哪一边都不属于。这是一种地理位置的孤独。
    再说时间。且不说沈从文写的这篇文章远离当时的硝烟与苦难,作为边城本身,它呈现出来的是如诗如画般的世外桃源的景象,风景优美,人美情更美,显得与世隔绝,仿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宁静美好,“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因此,即使边城中的生活十分的平和美好,却是与外界脱节的,与外界隔绝的,无论其他地方在遭受着怎样的苦难,他们犹自生活。这也是边城“孤独”的缘故。
    二是人的孤独。《边城》首先就说了:“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翠翠与祖父居住的地方是“单独”的,是与吊脚楼大部分人相隔开的,翠翠与祖父的相依相伴是孤独的一部分原因。
    除此之外,本文描写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但是翠翠与傩送之间却鲜少有沟通,翠翠也许是不敢,也许她对于爱情的意识从来是朦胧的,总之,对于自己的爱情她从未去大胆地争取,不敢热烈地回应傩送的爱情,因此即使翠翠与傩送两情相悦,我们也依然感觉这两个人相互隔得很远。这是没有沟通的孤独。
    对于这门婚事,也一直是一心想为翠翠谋一份好姻缘的祖父在从中沟通,然而,源于没有碾坊陪嫁的自卑和善良人的自尊的木讷和犹疑,造成了二老和船总顺顺的误解,最终凄凉逝去,翠翠的婚事也无法指望。这是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孤独。
    而最后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两个“也许”充满了不确定性,事实上已经昭示悲剧的结局。而就算傩送最后回来与翠翠结婚,也再也回不到从前,更何况漫漫无期的等待也意味着无尽的孤独。边城的人们都是那样的质朴善良,作为主角的这几个人更是如此,然而,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最后却成为悲剧,祖父凄凉逝去,天保在苦闷中意外身亡,《边城》不光写了一出爱情悲剧,更是几个人命运的悲剧。这么好的人,阴差阳错与幸福的结局失之交臂,我们心中不免生出面对命运的无力感与孤独感。
    这些让我们不禁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人归根结底是孤独的,相爱的人可能互不了解,相熟的人依然充满误会,陪伴的人会相继离去,在人生里,永远只有自己一个人。《边城》的孤独感,便是在一个孤独的环境里,发出对生命本孤独的感慨而自然而然生发的。

  • 最长郎君师友盛
    二班 李丹阳
    1939年夏,年仅19岁的汪曾祺告别了故乡高邮,千里迢迢辗转来到昆明,顺利考入心仪已久的西南联大中文系。从此结缘,成为师生。
    为什么要到西南联大读书?汪曾祺后来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好像命中注定要当沈从文先生的学生……我到昆明考大学,报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就是因为这个大学中文系有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还有沈从文先生。”

    沈从文对汪曾祺是欣赏赞扬的。汪曾祺在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时,曾不无自豪地说:“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而沈从文在向文艺界推荐这位学生的作品时,也总是说:“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
    沈从文对汪曾祺是勉励的。汪曾祺写过一篇名为《灯下》的短篇小说习作,沈从文读后,却从其稚嫩的文笔中欣喜地发现了汪长于白描,有能够抓住一个个富于特征性的细节,铺展开来罗织成一幅幅几乎和生活本身完全一样的图画的本领。他遂特意到图书馆找来几篇类似于《灯下》写法的作品,其中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让汪曾祺认真品读、揣摩。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汪曾祺反复修改,将《灯下》改为《异秉》,由沈从文推荐发表在1948年3月《文学杂志》第2卷第10期上。
    沈从文与汪曾祺情同父子。有一天,正患牙痛的汪曾祺去看望老师。前来开门的沈从文一见汪的腮帮子肿得老高,便默默地出去买了几个橘子抱回来,看着汪吃下两个,又将剩余的塞到他怀中,叮嘱他多吃以便清火。
    当然所谓“严师出高徒”,沈从文对汪曾祺也少不了责备与严苛。1943年,汪曾祺因两门功课考试不及格而从西南联大肄业。此后,他先是在昆明市郊的一所名叫中国建设中学的私立学校当了两年教员,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社会与人生;后毅然离开云南,辗转来到上海,原想通过熟人或朋友找一份职业,不料却连碰钉子,手头仅有的一点钱也快花光了,即将落魄街头,以致他情绪异常低落,甚至想到自杀。当他把这里的遭遇写信告诉沈从文之后,老师很快回信责骂他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里有一枝笔,怕什么!”信中还举了沈从文当年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闯荡北京,战胜厄运发奋创作的例子,使汪曾祺既感动又惭愧。

    正因为老师的栽培,汪曾祺最终走出黑暗,成为文坛巨星,也因为老师与水,与美,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这样说老师“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正所谓“最长郎君师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便是如此吧

  • 青姐,我们明天开学了怎么办?

  • 浅析《边城》中的湘西风俗美
    55班 吴倩
    摘要:《边城》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俗文化,呈现了一个充满风情的湘西 民俗世界,表现了一种自然、淳朴、健康的生活方式,写下一首动人的“乡村抒情诗”。从《边城》中,读者可以感悟到独特的湘西风俗之美。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湘西风俗

    沈从文从小居住在苗、汉、土家族杂居的地方,那里交通阻塞,经济文化落后,因此保留了不少原始社会的风俗,这一段生活经历使沈从文熟悉民俗之美,对他的写作风格也颇有影响。“沈从文是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的。”(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因为充满了爱,他笔下的湘西风俗美得细腻浪漫。《边城》一文中,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将故事情节都融入了民俗中。
    一、湘西的节日风俗
    《边城》中对风俗的描写着墨最多之处莫过于对端午节的描写。茶峒地处湘西,属古时楚地。端午节也正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划龙船、包粽子等节日的活动都由此发展而来。在端午节这天,男女老少纷纷去河边看划龙船、捉鸭子。这样一个热闹的场景,为人物的巧遇和情感的变化制造了机遇。所以,翠翠与天保、傩送的故事始终与端午节密不可分。翠翠分别与天保、傩送相识在端午节,都与湘西端午节“划龙船”、“捉鸭子”这两项传统的节庆活动有关。
    作品中描写的如雷般的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庆祝胜利的鞭炮声,蕴含着坚定自信、奋勇拼搏的活力,彰显着湘西旺盛的生命力。作者借此传达了对湘西人民美好的愿望和信心。
    二、湘西的建筑风俗
    吊角楼是湘西水乡的一种特有的建筑,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在《边城》中,吊脚楼作为一种居住民俗被作者写入小说。作者借吊角楼表现了湘西淳朴的感情。他在作品中写到: “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知廉耻的都市人还更可信任。”对于吊角楼内女人和她们的水手情人,文章不以道德伦理去衡量,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展示他们蓬勃的生命力。
    三、湘西的婚嫁风俗
    湘西少数民族的爱情观念较之中原地区是比较开放的,这在当地通过唱歌自主选择结婚对象中可以看出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湘西婚俗中女方所拥有的主动权和自主权,因为她可以从其众追求者中顺从自己的心意挑选,而不必受传统礼教的限制。
    作品中写到“车路”和“马路”两条路,这两种婚俗在本质上是有差别的,小说最终的悲剧与这两种婚俗观念的矛盾有一定关系。前者与汉族传统观念中的婚姻一致,即尊重长辈的意见;后者与苗族婚俗一致,即青年男女靠自己的歌声找到爱人。在文中,天保走的是“车路”,二老走的是“马路”。随着天保的死去,最终造成了爱情悲剧。作者所展现的这一爱情悲剧,可以说是否定了传统婚姻观,肯定了自由的婚姻观念。
    四、总结
    沈从文对于民俗着墨甚多,处处体现着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及对自由意识的张扬。作者通过浪漫富有活力的湘西民俗,展现了情感与人性之美,实际是作者赞颂与追求生命之美的体现。
    通过湘西民俗风情,读者更真实地走进了边城人的生活,也更真切地感受着湘西人“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孤独是一座花园
    ---论《边城》中的孤独感
    55班郝婧
    摘要:孤单是个人独处的一种“生态方式”,是缺少与人交流沟通的心灵封锁,是缺少亲友温情的困惑者。区别于孤单,孤独和纯粹在一起,和彻底在一起。它所得到的体验、人格、美好、深刻,都不是现实所能完全给予的。孤独或许痛苦,但苦得是杯纯香的美酒,自有它的意蕴与功效。

    关键词:《边城》 孤独感 美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民国初年,湘西交界之处的茶峒,宛如乱世中的桃花源,不觉战火之喧嚣。茶峒的人民,悄然地用风俗,用淳朴,无声地建立起一座无形的城墙,在此无声地守护着。

    一、孤独伴随着苦痛
    马尔克斯曾在《百年孤独》中写到:孤独——是爱的能力的缺失。我认为,孤独是心有爱而力的缺失。
    《边城》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尽管人与人之间在关系上有着层层叠叠的联系,但如果单从每个人的视角看,每个人却又是单独存在的。翠翠至始至终憧憬着同傩送的爱念,却也至始至终无法找寻到感情的依托,少女真挚的感情没有得以表达与理解。正如文中写道: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头,不能用颜色把那点心头上的爱憎移到别一件东西上去,却只有她的心,在一切顶荒唐事情上驰骋。爷爷是孤独的,他同茶峒里里里外外的人打交道,但到最后也没能把日日夜夜的焦虑示以他人。茶峒是孤独的,它没有去追随工业浩浩荡荡的脚步,它把自己置身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让粗糙的双手和一把把陈旧的木浆推动着时间,延续着一如既往的生产力。

    二、孤独带来着自然之美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眼珠明朗如水晶。天然既长养她且教诲她,为人灵活生动,到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翠翠,一个山里的娃,她或许不谙世事,她或许从未明晓中国政治界的纷争。但她眼眸子里所透露出的毫无污渍的天然之美,足以令当时那个充斥血污的时代好好反思。尽管蜿蜒无止的大山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她的人生选择权,但地域上相隔的“被孤独”也抵挡住了不少不干净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翠翠的孤独是纯美的,是-夜,绵长的相思。是,对世间的种种期待。翠翠的孤独唤起了人最朴素、最自然的感情,它的过程是美好着的。
    同样,茶峒的孤独悄然间留住了大地最原始的美。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自然的高尚与尊贵,是煤灰里的工业化无法比拟的。与其说是茶峒选择了孤独,不如说是因自然,孤独选择了茶峒。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里讲道: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

    我想说:哪怕只有一株草,那也是动人的。

  • 孤独是一座花园
    ---论《边城》中的孤独感
    55班郝婧
    摘要:孤单是个人独处的一种“生态方式”,是缺少与人交流沟通的心灵封锁,是缺少亲友温情的困惑者。区别于孤单,孤独和纯粹在一起,和彻底在一起。它所得到的体验、人格、美好、深刻,都不是现实所能完全给予的。孤独或许痛苦,但苦得是杯纯香的美酒,自有它的意蕴与功效。

    关键词:《边城》 孤独感 美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民国初年,湘西交界之处的茶峒,宛如乱世中的桃花源,不觉战火之喧嚣。茶峒的人民,悄然地用风俗,用淳朴,无声地建立起一座无形的城墙,在此无声地守护着。

    一、孤独伴随着苦痛
    马尔克斯曾在《百年孤独》中写到:孤独——是爱的能力的缺失。我认为,孤独是心有爱而力的缺失。
    《边城》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尽管人与人之间在关系上有着层层叠叠的联系,但如果单从每个人的视角看,每个人却又是单独存在的。翠翠至始至终憧憬着同傩送的爱念,却也至始至终无法找寻到感情的依托,少女真挚的感情没有得以表达与理解。正如文中写道: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头,不能用颜色把那点心头上的爱憎移到别一件东西上去,却只有她的心,在一切顶荒唐事情上驰骋。爷爷是孤独的,他同茶峒里里里外外的人打交道,但到最后也没能把日日夜夜的焦虑示以他人。茶峒是孤独的,它没有去追随工业浩浩荡荡的脚步,它把自己置身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让粗糙的双手和一把把陈旧的木浆推动着时间,延续着一如既往的生产力。

    二、孤独带来着自然之美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眼珠明朗如水晶。天然既长养她且教诲她,为人灵活生动,到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翠翠,一个山里的娃,她或许不谙世事,她或许从未明晓中国政治界的纷争。但她眼眸子里所透露出的毫无污渍的天然之美,足以令当时那个充斥血污的时代好好反思。尽管蜿蜒无止的大山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她的人生选择权,但地域上相隔的“被孤独”也抵挡住了不少不干净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翠翠的孤独是纯美的,是-夜,绵长的相思。是,对世间的种种期待。翠翠的孤独唤起了人最朴素、最自然的感情,它的过程是美好着的。
    同样,茶峒的孤独悄然间留住了大地最原始的美。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自然的高尚与尊贵,是煤灰里的工业化无法比拟的。与其说是茶峒选择了孤独,不如说是因自然,孤独选择了茶峒。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里讲道: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

    我想说:哪怕只有一株草,那也是动人的。

    共读《边城》

    提起沈从文,自然会想到《边城》,这是他的代表作品。 小说如悠远牧笛,又如高山流云,淙淙溪涧,山间清风,让人低徊沉醉又唏嘘感慨。 白塔,清溪,黄狗,...

  • 五十五班 廖智立
    荷月游记
    近心躁也,小院闲凉,念及荷塘,满月光洒,当有不常之景。月渐逝中,总角戏声渐消,妻抚子声,渐微渐眠,着衫起身。
    缘塘小路,幽郁少人近,月夜更显空寂,一望四面,蓊郁不能尽识,玉轮高悬,顿减阴郁,朦光方显。
    独行道中,此吾之宇也。似吾非吾,另一界也。类今之夜,思所欲思之事,行所欲行之处,畅所游矣。吾方知独处之妙,深醉于荷景无边。
    折曲此池,弥望田田。荷悬若舞,花藏静渚,见叶花相缀,揉涩相间,千珠竞色,碧星正悬。若名姝眼波相视。
    风送香随高歌远,叶颤花游轻雷惊
    叶相扶犹波痕凝碧,水脉脉遮无色无波
    月流如水,流叶花成波;雾泛似练,泛轻纱入梦。望日胧云,不成朗照,恰合此情。树疏月影,高木落阴,楞然若鬼。曲柳片影,凝画成荷。月色不匀,然光影成律,亦如名曲
    荷塘四面,重围少隙,唯留隙予月光耳。树色若烟,柳姿可辨,远山浮于树梢,大意留矣。灯亦倦也,困酣若眼。虽蝉蛙方兴,心生了无之感。
    若及采莲之事,久矣。六朝为盛,可由诗知之也。少女泛舟歌行,采莲者,观采莲者,多则盈岸,风流时也,元帝有赋曰: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嬉游一何乐,然人已尽去,无缘再见。
    更有西洲一曲适景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此夜莲亦如诗,何令人不思江南,然仰头一视,门方掩矣,推门入,息已止矣。

    借佩弦先生文意,加我之私意,无知先生怪我否。
    一闲人而已 一八年夏 子云亭下

  • 五十五班 郝婧
    夜游
    夜里,我的心情颇不宁静,白日里的琐碎之事爬上床,催人失眠。忽然间瞥见了窗外明如白昼的月色,我便想,何妨不借着月色出去走走呢。
    月格外的亮,夜幕宛如被烧出一个洞。月色下的道是一条宽阔的街道,到现在的午夜,早已是空无一人。街上白日里人多。在夜晚竟都了无踪迹,但是有些流浪无家的生灵们,那些黑暗里的猫鼠,时不时地发出生的声音。一路从头走到尾,除了清冷得有许些令人恐惧的岑寂外,心里也会掠过丝丝慰藉。
    路上唯独我一个人,背着手漫步着。这是我生活的小城,街道沉默,夜色温柔,纵然没有夜都市那番的灯火酒绿。白日里见过的人,办过的事,说过的话,念过的情,现在可以通通忘掉。我走在小路上,抬头久久凝视月儿,只觉得这夜只属于我一人,这暗中的宁静只属于我一人。
    一路走到了环城公路,在新宁河畔。烟波弥漫中,几粒灯火闪烁着,若隐,若现。只见几家夜宵店,开在更为广阔的环城路边。四下里一片宽阔。淡淡记得,应是白日里的庄稼田土了。没有山峦遮挡,也没有繁芜的树林,平摊到头,终与夜幕相连了。三三两两零星的食客,沉默地干杯,埋头喝着小酒,偶尔抬过头来,同对坐的人笑一下。又或者是大道上的夜车奔驰而过,也足以让食客久久凝视着上飞溅的水花,陷入深深沉思。
    店老板用晾衣杆把新买的小灯笼一点点地撑上了屋檐,点亮了一小片黑暗。一个小姑娘看着玲珑精致的灯笼,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成都》:“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哦哦哦,知道所有的灯都熄灭也不停留……”歌儿实在好听,我渐渐忆起了夏夜清爽的清风。食客们和着她的歌,哼起这首安静的民谣,与其说像合唱,大概说是每个人的沉吟更为贴切。音符零零星星,同这群人一般,同凌晨两点里醒着的灵魂一般。灯火阑珊里看清,我也是属于他们的。
    在深夜排挡里,我于热闹里听见了寂静。想起了当年阿桑那句: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我也终归忆起同初中同学们去北京的那段光景了——夜里展转无眠,一群人溜到故宫边的胡同里撸串,手机发来暴雨黄色预警,之后任由大水涨到膝盖。车夫在水中蹬三轮,与蹬一条小船也没什么两样。而我如今所看见的街边的小水花,却同那个仲夏里呼啸而过的车所扬起的大浪,大不一样了。
    回到家,推开房门进了屋。关于那个夏天的追忆,或许又可以在梦里继续了。

  • 五十五班 郝婧
    夜游
    夜里,我的心情颇不宁静,白日里的琐碎之事爬上床,催人失眠。忽然间瞥见了窗外明如白昼的月色,我便想,何妨不借着月色出去走走呢。
    月格外的亮,夜幕宛如被烧出一个洞。月色下的道是一条宽阔的街道,到现在的午夜,早已是空无一人。街上白日里人多。在夜晚竟都了无踪迹,但是有些流浪无家的生灵们,那些黑暗里的猫鼠,时不时地发出生的声音。一路从头走到尾,除了清冷得有许些令人恐惧的岑寂外,心里也会掠过丝丝慰藉。
    路上唯独我一个人,背着手漫步着。这是我生活的小城,街道沉默,夜色温柔,纵然没有夜都市那番的灯火酒绿。白日里见过的人,办过的事,说过的话,念过的情,现在可以通通忘掉。我走在小路上,抬头久久凝视月儿,只觉得这夜只属于我一人,这暗中的宁静只属于我一人。
    一路走到了环城公路,在新宁河畔。烟波弥漫中,几粒灯火闪烁着,若隐,若现。只见几家夜宵店,开在更为广阔的环城路边。四下里一片宽阔。淡淡记得,应是白日里的庄稼田土了。没有山峦遮挡,也没有繁芜的树林,平摊到头,终与夜幕相连了。三三两两零星的食客,沉默地干杯,埋头喝着小酒,偶尔抬过头来,同对坐的人笑一下。又或者是大道上的夜车奔驰而过,也足以让食客久久凝视着上飞溅的水花,陷入深深沉思。
    店老板用晾衣杆把新买的小灯笼一点点地撑上了屋檐,点亮了一小片黑暗。一个小姑娘看着玲珑精致的灯笼,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成都》:“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哦哦哦,知道所有的灯都熄灭也不停留……”歌儿实在好听,我渐渐忆起了夏夜清爽的清风。食客们和着她的歌,哼起这首安静的民谣,与其说像合唱,大概说是每个人的沉吟更为贴切。音符零零星星,同这群人一般,同凌晨两点里醒着的灵魂一般。灯火阑珊里看清,我也是属于他们的。
    在深夜排挡里,我于热闹里听见了寂静。想起了当年阿桑那句: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我也终归忆起同初中同学们去北京的那段光景了——夜里展转无眠,一群人溜到故宫边的胡同里撸串,手机发来暴雨黄色预警,之后任由大水涨到膝盖。车夫在水中蹬三轮,与蹬一条小船也没什么两样。而我如今所看见的街边的小水花,却同那个仲夏里呼啸而过的车所扬起的大浪,大不一样了。
    回到家,推开房门进了屋。关于那个夏天的追忆,或许又可以在梦里继续了。

    《荷塘月色》仿写

    仿写本篇的格式,圆形结构,结构清晰。 仿本文的修辞,凸显观察对象的特点,让景或者人更有感染力。 适当引用本文语言,别有感觉。 如果上传评论区有问题,可以把电子稿发到我扣扣邮箱...

  • 小重山后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虽自朱仙一役胜后,众军士皆喜,均欲追击敌人,以复故土,振我大宋之威。然朝廷却令张俊从毫州退还寿春,韩将军被命不得前进,驻屯顺昌的刘琦也远驻江南太平州。也许,只是战略需要吧!可不知怎的,我的心中总是不安不宁,天早已黑了,巡营将士的火把光亮不时闪过营帐,翻身而起,走出营帐。
    沿着营地走,欲发清冷了,路上向我行礼的将士们已是倦容,眼底却有着一些别样的光彩,故而强打精神,眼睛睁得大大的。“将军,我们要准备多久开打呀?上次打得他们落荒而逃,这次非得给赶回老家不可!”说罢,那前面的士兵扬扬长矛,壮气凛然。一时间,心中竟五味杂陈,不知应怎样描述那种不安,只得拍拍他的肩,说“快了。”随即转身离去,伴着脚下石砂磨砺的声音愈发清楚,我已走出了营地。忽的抬头,竟发现今晚月明如玉,清辉尽洒,倒显得孤寂异常。
    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无白日的沉重盔甲与随身严阵以待的兵器,只是一身单衣,一个人和一腔心事而已。如此月明之夜,敌军正是偷袭的好时机,而作为主将的我却漫步于营外。虽然敌军已溃逃,但我又犯了“大胆轻率”之错,那王彦怕是又得说我了。说起他那八字军可还是一支精兵呢,可惜不愿予我,想此不禁叹了一口气,难道是仗打得愈多,我想得也愈多了。继续在清寂的月下前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享受这难得的空闲好了。
    远处的山影些暗些明,山的轮廓却也能清楚看见,墨绿灰蓝交织于一起,奏响了一曲浑浊而沉沉的乐曲,鸣响于心上,天上。无尽的苍穹上缀着稀稀的如点珠星辰与一轮如润玉之月,似是有了边,就落在那孤影远山之后。却又寂寂的,让人疑惑,驻足而立,月,已至中天了。倾泻而下的月光似是铺成了一道光路,从山底延伸而下,树尖由于光的整饰,白亮白亮的,像老者的白发,似是吹起了,那山上的树仿佛也动了一动,像是山皱起了眉头,撅起了嘴。忽地,想起来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老松林,故乡的曾被我绕过无数次的台阶,和故乡的母亲。
    那间小房子里是没有母亲的身影,我是知道的;那个小小的院子里层层簸箕前,是没有那个精干而瘦小的身影,我是知道的;窗前的那盏黄灯下,是不会有那个一针一线为我缝衣的人,我是知道的。可我就是想她,想她在父亲死后,含泪又坚毅地为我刻上“精忠报国”;想她在百日操劳下,不能舒展的重重叠叠的皱纹,如那风中之山一样;想她的零乱白发在空中飘扬;想她合眼时未能见我的难过……母亲啊!我多么想你!想你给我讲父亲的故事,想你告诉我“精忠报国”。
    疏淡的山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月光竟折亮着让我睁不开眼,一抹,只感觉到一阵水凉,肯定是月光太亮刺激了眼睛,我强然欢笑,告诉自己说。“将军,终于找到您啦,朝廷已连下几道金牌,要求我们立即班师回朝,放弃追北,这可怎么办呀?”一个急匆匆跑来的小兵忧心忡忡的问道。“什么!朝廷用金字牌派发的班师令让我们回朝?现在?”我惊讶的问道,果然,我之前的不安是真的。烦躁的踢起脚下的石子,握紧了拳头。“又是朝廷那帮苟且之辈给皇上说了什么,这样好的机会不抓住,那不仅仅前功尽弃,还有可能复地再失,那帮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不由咬紧了牙关,那小兵见我沉思之样,弱弱地问:“那我们,是回去吗?”
    回去,又怎能不回去,军令如山,皇旨为天。可白日里百姓们见我宋军来时的激动喜悦,送上的极其稀缺的甚至自己都不够的食物,尘土满面后的光彩与热情,叫我又怎么能放弃这里,放弃百姓,放弃守候我宋之地。背上的四字仿佛也有些发烫,精忠报国,那此时的我又应怎么办呢?
    忽然想起宗泽前辈的事了,他一年上疏二十四次,他一生力图北伐振宋,他一生确是做到了精忠报国!他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人,我至今都记得他死前的情景:一人独卧病榻,却不愿躺下,强撑而起,只是为了对我们这些探视的将领说:“我以二帝蒙尘,悲愤至此,汝等须多歼贼寇,则无死而无憾!”直至断气,他无一语及家事,只是一遍又一遍的说“渡河!渡河!渡河!”他喊时冒起的青筋,他说时低弱而有力的声音,他满头的白发与沉痛不甘的眼神,我永远永远都忘不了。
    这样的光景,这样的人物,真是令人赞叹,可惜我现在再难看到如宗老前辈的人了!
    于是又记起前不久闲于家中的所作一词: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今晚若有一瑶琴,怕是也无心情演弹吧,只不寻到知音,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想起了许多前辈——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小兵已拿来了我的盔甲与兵器,我略一顿,穿好后沉言:“即令大军整备!我们,前进!”
    小兵匆匆离去,四周什么声音也没有,背上已烫了好久……

    55班 涂淼

  • @江海沉原 我只能breathtaking了😂

    《荷塘月色》仿写

    仿写本篇的格式,圆形结构,结构清晰。 仿本文的修辞,凸显观察对象的特点,让景或者人更有感染力。 适当引用本文语言,别有感觉。 如果上传评论区有问题,可以把电子稿发到我扣扣邮箱...

  • 和夏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照旧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忽有风自窗棂间过,不由得想起日日所处的绵中,在这微润的时令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清风匆匆地溜走了,楼底下球场上男孩们的嬉闹,已经听不见了;目及处人影愈渐稀寥,仅剩的几个,也已在收拾学具预备归寝。我轻轻地搁下笔,熄灯出了门。
    穿过球场,是一条曲折的幽径。今夜看来确是幽径:往常的日子,总有成对的小情侣说说笑笑地走过,巴不得这石板路生得再九曲回肠些,永远转不够似的;今晚却只我一个。小径两旁长着些花树,纷纷朗朗的。铭志楼前种的是栀子。往常的晚上,这路上喧喧的,教人无端生出点距离感。今晚却很好,虽然风也还是沙沙地吟着。
    路上只我一个人,负着手踱着。这一方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逾越了平常的自己,入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孤独;愿分享,也愿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清冷的风月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听的课,一定要做的习题,一定要念及的人,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名的风吟花香好了。
    昏惑的灯投下稀疏晃荡的花叶的影儿,脚边方正从容的青石板霎时平添了几分蜿蜒跳脱的生趣。花色是一丛白一丛红再复是白的和红的,影影绰绰又忽地看不分明了,和着阴阴的葳蕤的光景,好像雪初霁时候墙脚才开坛的清酒面上飞了一瓣两瓣红梅,月影间方显出近乎虔诚的消瘦。夜风恰是好处地冷冽起来,送来栀子醒人的香,仿佛广寒宫里头仙子起舞的霓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就顺风打个旋儿,为仙子作陪衬的月桂一般,将风声从眼底直连到了天际。
    月华如水,尽泻花间。沉沉的暮霭慵懒地斜倚在树梢头。叶子和花如同刻意做旧的胶片洗出来的一般,又像念着青灯古佛的禅。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才是无心之喜——常赴金銮自然壮观,偶逢桃源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青石板出格的风趣之外拉出一个更悠长更清远也更不食人间烟火的影儿;奇崛的栀子树的绮丽的倩影,却又像是荡在人心上。疏落的风声并不总从一处来;但歌与梦永远是不谋而合的拍档,如雨夜檐下的水花和唇齿间的热茶。
    小路的这一头坐落着亭和泉,水绕着亭,亭衬着水,再普遍不过的物事,此刻也成了风月的意象了。风声依旧是哑哑的,衣袂尚挂在梢头,只着罗裳便颇有兴致地奔来,绕亭子翻腾了两圈,不知钻进哪一尾鱼的魂儿里去了。恍然间,似乎连流水都滞了片刻。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新蝉声和隔岸丛里的蛐蛐儿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同易寒的事情来了。自从我一时兴起拍下花树的相片起,晚上打这小径过便好像作了我们二人约定成的俗。我是极顺从的人,有时他领我走着,也会有意调侃他几句“你这个路线选得可真让人捉摸不透呵”;彼时的他于是很有些腼腆的排出那理科生仅有的可笑又可爱的谜面:“多绕些路,不是更好么?”也曾在写给他的信里引过白居易的“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那时候我同他的心意到底是相牵的:只恨那铭志楼到远志楼五分钟的距离竟这般远,惟愿这曲径能绵长蜿蜒至永远走不到头。而今同样的路,同样的泉和亭,同样的花和树,一个人,方觉路竟长得已有些不似人间了。
    于是又记起分开前的周末,我边写着作业,收到他的消息:“晚上的绵中,一个人,好恬静。”当时我还笑他用词失当,现在看来,这番光景要说恬静,恬静,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今晚若是他也在,这恬静的兴味,我应是永远都悟不得了。这令我到底有些欣慰了。——这样想着,偶一抬头,铭志楼的灯不知何时已熄了个遍;狂奔回六号楼,什么光影也没有,门已锁好久了,只得硬着头皮受那生活老师的斥骂。

    55 代芮舒

  • 论王维与他的诗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受累,贬为济州司倉参军。张九龄执政,推为右拾遗,又转监御史。开元二十五年,因政敵的谗言被贬出塞,此后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就是王维的一生,颇为曲折,甚是艰辛。而现世之人,正是从他笔下的诗里,寻找到了他的心路历程。

    一。早期
    那是他的一段意气风发的时期。少年王维赴京赶考,奔三及第,十余岁时,他的文采画技的名誉已响彻京城。恰逢太平盛世,王维的才华碰撞着这个难得的时代,令他写下《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臂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唐贤三味集笺注》:“豪侠凌励之气,了不可折。”少年的豪气,少年的壮志。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一咏长安城里游侠开怀畅饮的豪情,二咏狼烟四起之时,少年报国从军的壮怀,三四再咏驰骋沙场的气概和功成无赏的遭遇。这四个看似独立的篇章,却形象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亦或是一群人的兴衰。
    选景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景物的烘托。在少年行里,诗人在景物的选择上颇费踌躇。诗人精心选择了高楼纵饮这一典型场景,重义重诺,而这种性格总是和使酒联系在一起的。酒的醇香衬出少年心境,醉酒的洒脱跃然纸上,少年活了。
    虚实相生,正侧结合
    “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来要戒酒写少年游侠,上句又已点名“为君饮”,而作者写到酒楼前就戛然而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这样的侧面虚写很有深意,含韵丰富。
    《少年行》中,诗人凭借着意象的巧妙组合和令人遐想的情节,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富有浪漫气息的生活情调,一份少年的真挚情义。
    少年王维何尝不是那个仗剑走江湖的游侠?只是他所秉持的,不单单是一身豪气,更是原自内心的信念。在王维早年的诗篇里,既有着像《少年行》一样的浪漫主义,也有不少清晰明快的,现实主义的,这种种,都不觉然地同他的心态融为一体--乐于进取,积极入仕。

    二。晚期
    晚期的风格却有了180°大转变。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寺,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不妨从这首诗里来看看诗人的心境。
    开头一句“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平白无华,没有叹息,没有感慨,只是接受,仅仅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的一句平实的陈述。然而,在这种看似达观的“唯好静”心态中,是否也隐藏着诗人的种种无奈?下一句的一个“空”字,又包含着几多酸楚与感慨!他拖着一架疲惫不堪的身子“返旧林”,逃的是奸臣乱政,避的是同流合污。
    从表面上看,诗人显得达观,可这种对万事漠不关心的态度,正是一种抑郁不满情绪的表现,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得已的苦闷。“返旧林”大概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了,他无力回天,只得远遁以洁其身。
    相比于早年的诗中所迸发的激情,晚年的摩诘诗转向了自然,只不过这自然里,有乐趣,亦有隐痛。

    五月的唐诗小论文

    请从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查阅资料,思考探究,完成作业。 1.论唐诗中的自然风物 2.唐诗中的月 3.论王维诗歌中的“空”(禅意) 4.比较王维和陶渊明的田园诗 5.论王维诗...

  • 论王维和李白为何无交集 55班陈靖双
    1.生平:王维的生卒年(701-761)和李白的生卒年(701-762) 相差无几。年龄相仿的两人为啥没有交集?总的来说就是,没遇见。从两个人的生平来看,王维少年即赴长安,后贬谪济州为官,而李白四处游历,地域上不可能交集。此后仅在开元二十三年时,李白来长安时是开元二十三年,王维也是当年迁为右拾遗,因两人社会地位有异,所以见面的可能不大。再后来即是天宝元年至天宝三年,李白长居长安为待诏翰林,而王维亦在长安,为左补阙。但个人认为这两个人可能在各种朝会宴饮上见过甚至有唱和。但是,彼时的王维对官场失望、被李党打压,天宝三年已经经营辋川别业,应该会对李白这样的当时红人敬而远之,心不在此。
    2.背景:王维在皇城扮演的是政治角色。李白纵然隆宠一时,受大家吹捧,也不过是贵族游乐时招来的小丑罢了。而且王维系出名门世家,典型右族文人,李白不过是个王侯九世孙,还是个商贾游侠。出生也不是一个社会阶级的,没多少共同爱好。李白虽然壮志雄心的诗写的好,究竟不能拿来治国,还想一步登天,最后终究被玩腻了的贵族们排挤走了.....
    3.性格:两人的性格实在是天差地别,即便有交集,很难成为挚友。而且我认为或许有时候李白会觉得王维小家子气,王维也许会觉得李白太狂傲。
    4.天赋:李白的是外交术天赋,而王维的是音乐天赋。李白频繁出现在各种交际场合,而王维则不喜欢交际。王维是个寡言少语的腹黑角色,而李白也是个出了名的夤懒角色。俩人逼格都比较高,俩人一见面相处好了不容易,反倒是竞争的可能性较大。
    5.信仰:李白信道、王维信佛,信仰不同,怎么玩在一起呢。佛教的精髓就是智慧,慈悲,空性,解脱烦恼脱离六道轮回。道家崇尚自然,返朴归真;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信仰不同又怎么为友呢?
    6.价值观:一个半仕半隐,一个积极入世,价值观也差太多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7.文人相轻:两个极负盛名的才子,又处在一个时代,必然是要被拿来比较的。你有名,我也有名,你功夫好,我也功夫好,这种时候,各自自得,也没太大想法去很非常想接触谁。更别说在机缘巧合下成为挚友。
    8.情敌:这可能是胡诌啊。属于并集关系。王维中进士,李白入翰林,都离不开玉真公主的推荐。从诗集中看,两人都曾住在玉真公主的别馆里。而王维丧妻之后,终生未娶,在我看来不是不想娶,恐怕是公主不允许。李白就很痴情了,写过“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据说玉真公主埋在山上,李白埋在山下。

  • 不向空门何处销——浅析王维诗歌的风格演变

    都知摩诘为诗佛。这个佛,不是佛系青年的佛,而是真正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的佛。却说摩诘与佛也很是有些渊源,“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维摩诘,本是佛经的一册。不知摩诘是因诗中佛还是心中佛被称诗佛的,但称号毕竟是后人给的,摩诘年少时,其实不为诗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才华早显,刚奔三便状元及第,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这时的王维,大抵确是兜了满怀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抱负的。也正因如此,虽是早年便受佛家澄明空灵思想的熏陶,这时王维的诗里头却都是些春风得意的豪情,“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以游侠自比,颇有些踌躇满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
    五年之后,历经牵连被贬又得九龄公拔擢的王维终于遇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山体滑坡——政敌看他年轻貌美有才华非常不爽,跟皇帝那儿一告状,皇帝一听有理,史书上于是从此多了一笔“后奉命出塞,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时摩诘方才像刚入职场的大学生一般,头一遭领略到了官场的糜乱,人心的险恶,自比为一棵海草,啊不,蓬草,随风飘摇。这期间他深入士兵生活,穿梭于各将校之间,一改昔日风格,写就了很多豪放沉郁的边塞诗;“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也是这时,他发现军队之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再推及自己的境遇,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少年老成,第一次在摩诘二字中听出了归隐的念头。
    于是后来王维便也就真的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建了所别墅,修养身心的同时,终究放不下国事,只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一时他的诗歌从人俗逐渐转移到了山水之间,“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自比前朝陶潜,足看出其寄情自然之味。此时的诗佛才真正能被叫作诗佛:“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摩诘在世俗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的阴谋之外,寻得了自然以山鸟啁啾喧嚣衬得万物静谧的况味,诗渗禅意,流动空明。
    三十年,王维终老南山陲,本该潜心念佛,可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拂风的衣带上都还挂着那个沉甸甸的官衔。“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维摩诘维摩诘,诗中佛不比心中佛,诵两句佛法转几圈经纶,便真可以超脱一切世俗尘寰么?

    55 代芮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