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启示录007: 曾子的大学和佛陀的心经有何关系

:为什么说《大学》是儒家的《心经》,而《心经》也可以被看作是佛家的大学?为什么说曾子的“知止定静安虑得”和佛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根本上是一回事?佛家强调的空,道家重视的虚和儒家倡导的中是不是一回事?这三个概念和数学上的零又有什么关系?儒释道三家最终领悟的大道本质上相同吗?

我特别喜欢读儒家的《大学》,也非常喜欢佛家的《心经》,尤其是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定要默诵一遍《心经》。

《大学》和《心经》读得多了之后,个人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曾子的《大学》就是儒家的《心经》;佛家的《心经》,也可以被看作是佛家的《大学》。

2018年8月7号,我为这个问题写了一段心得,今天拿出来跟在座各位分享,大家可以交流。

《大学》读的遍数越多,就越感觉它是披着儒家外衣的《心经》,而《心经》也是包着佛家包装纸的《大学》。

首先,二者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是自我内在的那颗虚灵不昧的自心、自性,而且都是要心静到极致的时候,才能够发现自我和这个世界最本质的存在。

《心经》上讲“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和《大学》上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说的根本就是一回事。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指定、静、安、虑的过程,和最后达到的境界。

达到了安而后能虑时,就是深度禅定,万念自息,甚至口鼻的呼吸和所有感官,与外界的反应全部都暂停了。人的注意力,也就是心念不在外持,而是观照生命的内在。

《心经》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多时”二字,指明了止、定、静、安功夫的火候,已经接近了临界点,这个时候人就可以不思而思,智慧就会自己显现。

02《心经》当中提到的“照见五蕴皆空”和《大学》中曾子提出的“明明德”从本质上讲并没有差异。

请问,谁能照见?凭什么照见?光从何处来?这本质上讲的都是明心见性,都是自性光明的显现。

而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虑而后能得之得,就是格物致知之知。

其实所谓五蕴皆空,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能够感知到的存在都是暂时性的,所谓存在都不能恒常不变。

用佛家的话讲就是无常,也就是《心经》上后文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而色就是有,就是存在,就是能感知;而无,并非绝对的真无,彻底的消失,只是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暂时不能被我们所感知。

中国古代圣人也看到了这个本质,可见的事物和存在归之为阳,不可见、不可感、不可描述之存在,归之为阴。而且也看到了彼此一体、随时变化、反向运动、循环往复这样的法则。

在阴与阳、有与无、人与我、义与利之间,发现了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这个存在,在道家称之为虚,在儒家命名为中。

中、虚和佛家的空,三个字本质上并没有不同,只是表达方式、概念名词外在的差异而已。

03佛家看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本质,与孔子他老人家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应该也是一回事。

万事万物有阴必有阳,有好必有坏,有生必有灭,有实必有虚,也就是阴阳一体是不可分的

我们可以用佛家的表述为:阳不异阴,阴不异阳,阳即是阴,阴即使阳。阴阳是一体的,是随时转化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可以浓缩为一色一空之谓道。这样的话,佛家和儒家圣人的见解是可以完全打通的。

由此可见,佛家、儒家都看到了万物无时不变的本质。只不过佛陀告诉我们,所有的存在将来都会不存在,因此没有必要执着,要看懂变化、接受变化和顺应变化,从而让自己的心能够保持平静。

而儒家的圣人除了强调变,他更在乎去掌控变的趋势,变的结果。

在掌握了变的规律之后,要能够主动地服从和配合变化的这种规律,不和这种规律做对抗,从而可以掌控事态的发展变化走向。

中国的儒道两家,都看到了阴阳一体、相互转化、物极必反的规律,因此知道人为地去把握分寸和尺度,不过分,从而能够让事态不至于向反方向发展。

04佛家照见五蕴皆空,而儒道两家也都看见“阴阳平衡,万法归零”的本质。

而这个“零”,就是古人口中的中庸,就是咱们今天数学上坐标系里的原点。

儒道两家的圣人告诫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它本质仍然是中庸.

行善是付出,是施;余庆是获取,是得。

这就告诫我们,上苍,也就是无形的大道,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从反面去综合世间任何人的任何所作所为,使之能够得失平衡,得失相加一定为零。

而归零与平衡就是宇宙之间那个亘古不变的法则,就是道家讲的虚,儒家讲的中,佛家讲的空,更是我们今天数学上强调的那个坐标原点,零。

人一旦知道了中和空的本质,就会理解人和我之间是一体的两面,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是相互依存的。

享受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对等的义务,而且价值要对等,方向要互补。

这样的话人和我之间,得与失之间就会相加为零,就会合一,就会平衡,从而能将彼此的利益最长化。

05我们普通人因为智慧没开,心不够纯净,所以看不到阴阳一体,万法归零这个本质。

尤其是我们看到了暂时的不公平,看到好人没有好报,坏人却可以哈哈大笑时,便觉得老天爷不公平,不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而失去了对天理的敬畏,行为上便会肆无忌惮。

这也就是曾子要告诫我们知止而后定、静、安、虑的原因,也是叮嘱我们要去格物的原因。因为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均遵守阴阳一体、相互转化的法则。

如果我们能够用功夫,将自己的杂念洗干净,就自然容易明心见性,就能够见到天理,就可以致良知而悟道。

或者说,我们反复在生活中、工作中,观察、思考、推理万事万物,也有可能某一天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明白了复杂中藏着的那个简单法则,见到了变化中那个永恒不变的力量,明白了天人一体,人我一体,好坏一体,生死一体的本质。

明白了中、空、虚中所藏着的万有,便明白了佛陀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质,也是阴阳一体,互相转化的那个大道,也是平衡法则的主导。

06知道了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垢即是净,净就是垢的本质,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增减,只不过是阴阳两种力量即时性的此消彼长而已。

如果人真的能够站得够高,看得够远,就知道生即是死,死亦是生;得即是失,失亦是得;荣即是辱,辱亦是荣;爱即是恨,恨亦是爱的本质。

明白了无恨无爱、无生无死、无荣无辱、无得无失的那个中间状态,就是天理,就是大道,就是良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庸状态,就是人心极度地平静,就是五蕴皆空,此时,人即是道,道即是人,人道不二。

我们从古到今,很多的读书人都钻进了文字堆里,拔不出腿来,死抠字眼,要是被那些圣人知道了,肯定是会笑掉大牙的。

其实,把我这段心得再归纳总结一下,就是:不管是佛家的圣人,还是儒家的圣人,道家的圣人,都告诫我们,要想体察到那个亘古不变的大道和法则,最好关掉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全身心地进行内观。

我们的心是一切的根源,要想能够参破这个随时变化的世界,要想能够从复杂当中归纳出简单的规律,找到那个神秘的存在,我们只能向内求。

什么时候自己的心能够做到极度的平静,智慧会自动自发地来找咱们,这就是不思而思的境界,也应该是儒释道三家强调的得道的境界。

大学启示录019: 为何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导读:曾子为什么告诫我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生的成就和我们的哪项能力正相关?为什么说没有大德做承载的大富大贵和的名声是靠不住的?曾子的教导和现代物理学中的哪个现象原理相同?

在《大学》里,曾子告诉我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该怎样理解曾子给我们的告诫呢?

01我精读这段文字写了一些心得,与各位分享。

首先,无论是天子还是庶人,谁都没有办法离开别人的帮助而独立存在。

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愿意还是不愿意,只要我们活着,都必须设法去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独立存在。

一定意义上说,帮自己的人数是多还是少,每个人帮自己是多还是少,往往决定了自己成就的大小。

人生的获得感,往往和得到别人的认同与支持的能力是正相关的。

也就是说,越是想做大官、发大财、出大名,越需要更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我想这一点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都可以得到印证。

02

那么问题来了,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来源,又是一个人的言和行。

这点很好理解,如果他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方式,能够让别人感受到智慧、真诚和力量,别人自然也就会认同他、支持他甚至帮助他。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不能让更多的人有认同感、获得感和方向感,感受不到他的诚意、友爱和力量,人们自然就会离他而去,甚至会转向去支持别人。

所以由此可见,成就来自于别人的支持,而别人的支持又取决于自我的言行,而自我的言行又是受到内在思维和价值观的影响。

因此越是在上位者,越是想有大成就者,就越要注意和修正自己的一言和一行,不能造次,也不能随心所欲。

而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就是修身吗?

03

读过老子《道德经》的人都知道,他老人家告诫我们: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一个身居高位的人,只有提供了下层人民所关注和需要的利益,才能够获得拥护和支持,才能够保持住自己尊贵的地位。

如果身居下层的百姓对你感觉到失望,甚至不满,那你的尊贵就失去了基础。

因此,社会地位也好,财富也罢,乃至你一个人的社会影响越大,就越要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

其实,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也没有办法离得开别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帮忙往往不能是单向的、无条件的。

即使我们找人问个路,也要向人家客气一点,表达歉意和敬意吧。

老百姓口中的“人心换人心,五两换半斤”,何尝不是在忠告修身的重要。因为更多时候总是要用真诚,才能够换来帮助,有来有往,才有可能更长久。

即使是家人之间,如果行为不当,语言不当,也可能有可怕的后果产生。所以根本没有人一点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能够收获别人的信任、支持和帮助。

我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人可以不修身,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寡,修身都是根本。

人生的各种成就则是花和果实,没有发达的根系,怎么能会枝繁叶茂和果实累累呢?

现在人们常说:树长多高,它的根就会扎多深。就是这个道理,人生的成就是枝叶,是花朵,是果实,而他个人的德行、修养、才干是根本。

04

其实,把曾子的话再理解一遍,发现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初的判断,大成就来自于大德行。大德行包括大仁、大义、大智、大勇。

而大德的源头又是对大道的体悟,没有大德的大富大贵是不长久的,这也被历史和我们如今这个时代屡见不鲜的事例给证明了。

就像一棵没有根基的大树一样,离开了根,树很难活,活下来也很难长久,这不就是曾子所说的“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吗?

人没有厚德,是没有办法承载大的财富、高的地位和响的名声的。厚德是根,是本,外在的成就是枝叶,是花果,是末。两者必须对等和匹配。

05

曾子他老人家所说的“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也就是在告诫我们:

无论是齐家治国还是平天下,必须先要给与家人、国人、天下人以力量支持和关爱,以及实际利益。

这样我们才有资格从家人、国人和天下人那里获得认同、信任和拥护。

其实这和现代物理学当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是一模一样的吗?没有本质的差别。

家人、国人、天下人的信任和拥护,是自己爱护、帮助和成就家人、国人和天下人的反作用力。

只有方向相反,并且大小相等的时候,才符合大道,符合天理。而符合大道天理,才是智慧的根本,是与天地同在的良知。

要想有大成就,需要有大仁、大义、大智、大勇。而大智、大勇先要有大道,先要有对大道的体悟。

而且想要获得天下人的认可和支持,最关键、最本质、最重要的是,好好地修理自己,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大道,有大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