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启示录011: 曾子为何用引用孔子的话必也使无讼乎

曾子论述“诚其意”时为什么引用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为社么说法院,医院,学院和寺院都是治疗社会疾病的?

又为什么说法院一定要与学院和寺院共同配合,才能减少诉讼?

在论述“诚其意”的时候,曾子引用了很多《诗经》和《尚书》里的话,告诫我们要自新,要知止。

接下来,老人家又引用了他老师孔子的话,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而且还发表自己的议论: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我们要问一下,他为什么要引用孔子的这段话?这段话跟“诚其意”,跟格物致知,跟一个人品格的修养有什么关系?

其实,就如同中医常讲的“治未病”一样,最好的医生不是有能力治好疑难杂症,而是能让人们根本就不生病。

而最好的法官,也不应只停留在明察秋毫、秉公断案上,而是能够通过教化和调节,让诉讼根本就不发生。

因为一个官司,无论是谁输谁赢,判断是否公正,诉讼的双方和公权部门,都要增加额外的成本,承担一定的损失。

就像老百姓常讲的一样:再好的红伤药,不如不拉口。

古今中外,医院是治疗身体疾病的地方,而法院是处理人际关系疾病的地方。

除了医院和法院,社会上还有学院和寺院,在西方又称为修道院,这些地方是治疗人们头脑和心灵疾病的地方。

一个理想的社会,一个理想的时代,最好是能够做到人们身体、头脑、心灵和人际关系,都能保持健康良性而不生病,最起码也要争取少生病。

那么回到人际关系上来说,能让人们减少冲突,减少诉讼的力量,主要不在法院的审判厅,而应该在于学院的教室和报告厅。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并且践行,老子的一句告诫“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能够早早地通过教育引导,让更多的人明理诚意,让大家都能做到遵循天理,节制人欲,能够见利思义,能见近知远,见我知人,能够谦下和礼让,而不是无情地去争夺,官司不就自然的大大减少了吗?

而争夺和诉讼的根源,都是人的心病,都是人们没有见到天地间那个看不见、摸不到而又无处不在、无比强大的力量。

更关键,领悟不到宇宙之间是存在着无比公平的这个法则的。人一旦明了理,悟了道,自然就知道了人我一体,义利合一的本质。

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在争名夺利,物欲横流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醒悟和回头了。

如果寺院、书院、修道院、学院,能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医院和法院的压力就会大大降低,社会就会更加良性。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法官自身意诚心正,自然就容易明察秋毫,也就会让人不敢在他面前花言巧语,不敢使诈,不敢欺骗。


孔子他老人家讲的无讼和大畏民志,本质上都是诚意正心的功夫。

老子也曾说过: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一个人越是拥有了大的权利,多的财富,响的名声,他就越需要承担更多的、更远的、更超于普通人的社会责任。他就需要对普通人的诉求有敬畏感.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贵和贱,高与下,富与贫,智慧与愚蠢,必须相互成就,相互支持。

知道了、领会了这一点,人的心就容易放正,其实这就是人致知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做事的根本。心正了,也就抓住了为人、为官、为贵、为富的根本所在。

其实一句话,就是千方百计的通过教化和引导,让更多的人明理,明理之后,心能放正,心正了之后能理解义利合一,人我一体。

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减少私欲,就不会去愚蠢地你争我夺,社会矛盾就大大降低了。

学院、书院、寺院,必须要和法院同时起作用,甚至要起到更多的作用,更早、更靠前的作用。

为什么人有喜怒哀乐心都不能得其正?

曾子为什么会告诫我们,只要有喜怒哀乐,人的心都不能得其正呢?

为什么儒释道三家都喜欢把人的心比作镜子?

人心为什么很难调校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和状态呢?

曾子在《大学》当中,论述“修身在正其心者”,有这样一段告诫: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四个“有所”,加上四个“不得”。哪四个“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可以理解为人喜怒哀乐的情绪。

其实,曾子这是在告诫我们,只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内在是有情绪的,有喜怒哀乐的,我们的心就不可能摆正,看问题也就不容易客观。

其实曾子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使它能够归于中正。

人在没有情绪的情况下,没有喜、没有怒、没有哀、没有乐的中和状态,就是子思先生在《中庸》一书中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是我们人心情极度平静的一种状态。

这个时候,观察一切就会是非常客观的、清楚的、明白的,没有任何主观意识影响的判断。

而人一旦有了个人的好恶,有了分别,就相当于带上了有色眼镜,自己的判断力,严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这个时候看人看事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和透彻。

其实,喜怒哀乐就是四副不同颜色的眼镜。

佛家最喜欢用镜子来比喻我们的心,如果镜面是干干净净的,就会清楚明白地显现镜前的一切。

但是假如镜面上有了雾气和泥巴,镜子中就没有办法如实地显现所照的事物。而人一旦有了情绪,有了个人的好恶,就相当于在镜面上涂了泥巴。

另一个恰当的比喻,是把心比作湖面,如果没有一丝风,水面就会清澈平静,就会像一面镜子,能从湖面清楚地看到云、湖边的山与树,或者是建筑的倒影。

但是假如湖的水面不干净,特别地脏,或者是有风,水面起了涟漪,甚至是波浪,就再也没有办法如实地,映照和显现天空的云和岸边的一切了。

其实我们的情绪,就如同镜子上的泥巴,水中的泥沙和吹动水面的风。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要想有所得,必须心能够虑,而正确的思考,前提是心能够安,而心安又是建立在平静和专注的基础上的。

静定的前提条件又是止,止就是停,停住不动就是定。

如果我们内心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在,心是没有办法静定的,等于自己的心念和思维,被外在的力量所控制。所以止就是止于不偏不倚的中正之位。

如果把喜怒比喻成情绪的两种极端,画一条线作为横坐标,把哀乐两个极端,也画一条线做成纵坐标,两条坐标轴相交的那个原点,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正位置。

所谓正心,就是把自己的心念调节到情绪的零点位置。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心都很难做到中正。

关键是意不诚,动机不够纯正,不遵从天理而受到人欲的掌控。

动机不遵天理的原因,是没有通过革除物欲,以及通过观察研究万事万物,领悟到那个天地之间最本质的存在和法则。

也就是没有领悟到大的智慧,因此格局就会小,视野就会窄,目光就会短浅,看不透阴阳是一体的两面,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本质。

因此才会有分别心,有了分别心,就会进一步地产生好恶,从而引发情绪上的波动。

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只要是我们想做自我的修行,就要把心放正,而把心放正的关键是,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无喜无怒无哀无乐。

这非常难以实现,但是我们通过训练是可以慢慢接近那个理想的状态的。

为什么心不在焉会使人视而不见?

论述正其心的时候,曾子为什么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曾子讲的“正其心”和佛道两家讲的六根和六尘的概念有啥关系?

曾子的“正其心”和“心在当下”与“念兹在兹”的告诫意思一样的吗?

在《大学》书中,论述修身在正其心,曾子先告诉我们:身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都不能得其正

接下来,他进一步地告诉我们: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人没有强烈的情绪,没有喜怒哀乐,但是如果他心不在焉的时候,就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情况。

那我们要问一下,这是为什么呢?这和“修身在正其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曾子提出的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现象,在生活当中是非常非常常见的。

比如说,人和人之间在相处的时候,大家会说某个人目中无人;家长会批评孩子甚至骂孩子,你总是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

还有的人吃饭的时候,心里在想着别的事儿,一顿饭已经吃完了,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吃的什么?是什么味道?

其实产生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身心不合一。身心不合一和曾子先生讲的心不在焉是一回事。

不管是外来的佛家,还是中国本土的道家,都强调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跟我们身体的这六根,相接处的外部环境,被称为六尘。

这六根当中,尤其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就是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这五种感觉器官,也是我们身体对外界感知的工具,都是咱们身体的一部分。

虽然眼能见,耳能闻,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触,但是这些感官都受到我们意识的掌控和支配。

只有我们的注意力,和某一个或几个感觉器官完全合而为一的时候,这个时候感觉才是强烈的,才是真实的。

否则虽然有眼、有耳、有鼻、有舌、有身,但是注意力被别的东西牵走了,那么是身和心之间就分离了。

嘴巴在吃着面前这盘菜,但是注意力完全不在菜上,在想着明天要签的合同,在想着明天要去见的人,在想着明天要去还的债,这个时候身心就不合一了,身心就分离了。

这也就看出来,不管佛家、道家还是儒家,都很强调“心在当下,念兹在兹”,就是因为我们的身心特别容易分离,我们的感觉器官和我们的心念,会不在一个频道上。

这个时候,我们看相当于没看,听相当于没听,尝相当于没尝,闻相当于没闻,触摸相当于没有触摸,没有感觉。

不是感觉器官失灵了,而是我们的意识跟我们的感觉器官分离了。

所以身体的各个器官,不过是意识的工具而已,而我们的那个跑来跑去,飘忽不定的心念,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讲的注意力,才是我们生命的根本。

如果我们不能够掌控意识,不能够让意识跟感觉器官合二为一,这些工具,这些感觉器官就很难独自发挥作用。

所以,佛道两家打坐也好,念经也罢,还有观呼吸,念咒语,本质上都是要训练自己这颗心,能够专注于当下,能够管住自己的念头,不要乱跑,不要乱串,这是修行的难点,也是重点。

外来的瑜伽也好,本土的各种打坐修行也罢,都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的,就是让我们的心念和我们的身体合二为一,就是常讲的身心合一,心在当下。

有很多书法家、画家,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某个特定的场合,他可以挥毫泼墨,一气呵成,而且被誉为神来之笔。

但是如果给他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心情之后,他画同样的画,写同样的字,感觉就没有这个状态了。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他在那个场合,那个环境下,那个时间节点,完全的身心合一。只要做到身心合一的时候,出来的作品才有可能传神。

那个时候,那个瞬间,人就是字,字就是人,人就是画,画就是人,人和画之间的界限已经没有了,完全融为一体,身心合一的功夫已经完全到家了。

只要能做到身心合一,就很容易有奇迹发生,就会容易出传神之作,有神来之笔。

任何行业、任何领域,有大成就的人,都是能够做到身心合一的人,都是能够做到忘我的人,都是能够做到“念兹在兹,心在当下”的人,都是私心杂念极少的人。

其实曾子就是告诉我们,干什么的时候,心里就完全想着什么,这个时候人的心就正了。

只要心念偏离了自己手上正在做的事,那就不正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训练,也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训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